烏克蘭首都警民混戰26人遇難 軍方派遣空降兵

2020-12-15 騰訊網

衝突現場

衝突現場

衝突現場示威者

中新網2月20日電 綜合消息,烏克蘭首都暴力衝突仍在持續升級,目前已經造成26人死亡,另有近800人受傷,包括392名執法人員。烏克蘭治安當局已宣布將在全國開展「反恐」行動,該國陸軍總參謀長也已撤換,軍方是否將介入解決此次衝突事件備受關注。

烏克蘭暴力衝突持續升級 已致800人傷亡

2月18日,烏克蘭反政府示威驟然升級。幾千名示威者前往議會大樓附近舉行抗議,意圖迫使議會通過決議,恢復2004年憲法。示威者與警方隨即爆發激烈衝突。

烏克蘭衛生部門19日說,衝突已經造成26人死亡。烏內政部方面同日透露,衝突已造成近800人受傷,包括392名執法人員,其中83名受傷警官「遭受嚴重槍擊」。

死傷人數有可能會繼續上升。有烏克蘭媒體19日援引基輔醫務人員的話說,傷者人數已突破1000人,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烏克蘭官方證實。

目前,烏克蘭的暴亂已經從首都基輔擴展到了其他城市。反政府示威者衝進了西部城市利沃夫(Lviv)的警察總部,並釋放了關押在那裡的所有犯人。在烏克蘭的另一個城市捷爾諾波爾(Ternopil),政府建築遭到攻擊。在赫米爾尼茨基市,一名婦女在一次試圖衝擊屬於保安部門的建築的行動中被人開槍打死。而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烏克蘭反對派政黨的辦公室受到攻擊。

烏軍方或介入衝突 總統撤換陸軍總參謀長

稍早,烏克蘭治安當局宣布將在全國開展「反恐」行動,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極端主義威脅」。

抗議者則敦促軍方不要介入,稱憲法禁止總統利用軍隊襲擊平民。但軍方稱,按反恐法,軍方有權動武或用「特別方法」逮捕罪犯。

烏克蘭國防部長證實,他們正在向首都基輔派遣傘兵部隊,並強調他們的作用是保護政府建築和軍事設施,並不是與反政府示威者對抗。

烏克蘭總統官網2月19日發布消息稱,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解僱陸軍總參謀長扎馬納上將(Volodymyr Zamana)。根據總統政令,扎馬納上將由海軍總司令Yuriy Ilyi上將接替。

法新社此前報導稱,扎馬納2月初曾表示「沒有人有權使用武裝部隊去限制公民權利」。

國際社會呼籲各方止暴對話 外交斡旋展開

烏克蘭不斷升級的局勢持續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在18日晚發表聲明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9日再次通過其發言人呼籲烏克蘭衝突的有關各方能夠儘快結束衝突,並強調使用暴力的行為「無法接受」。他還呼籲切實有效的對話能夠儘快展開。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人權高專)皮萊19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暴力衝突導致的嚴重人員傷亡,同時敦促烏克蘭當局與示威者儘快緩和局勢,並找到和平解決危機的途徑。

俄羅斯19日嚴厲譴責基輔的暴力衝突。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俄領導人認為,極端分子對衝突負有完全徹底的責任,俄在烏極端分子的行動中看到了「政變企圖」。他同時駁斥了俄方試圖幹涉烏內政的說法。俄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呼籲烏克蘭反對派立刻恢復與合法政權對話,並稱俄方將利用其全部影響,使烏克蘭恢復和平與安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9日表示,希望烏克蘭有關各方以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為重,通過協商對話消弭分歧,早日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國際社會應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英、法、德等國高官以及歐盟領導人19日紛紛發表聲明,譴責烏克蘭流血衝突事件,並稱烏政府應為此負責。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波蘭總理圖斯克敦促歐盟儘快對有關責任人採取「針對性」制裁。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19日說,歐盟成員國駐歐盟代表當天在布魯塞爾緊急開會,研究應對烏克蘭危機的「一切可能選項」,包括制裁烏克蘭的措施。歐盟成員國外長20日將專門為此在布魯塞爾緊急會晤。

有關烏克蘭局勢的外交斡旋活動正在進行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及英國首相卡梅倫等政要紛紛就此表態。然而眼下烏克蘭局勢還沒有緩和跡象。

事實+

烏危機根源在於「向東走」還是「向西走」

烏克蘭東與俄羅斯接壤,西臨歐盟國家,難避俄羅斯和歐盟的地緣政治之爭。

有政治分析家認為,烏克蘭政治危機的直接導火索雖然是烏政府去年11月決定暫停與歐盟籤署聯繫國協定,但最根本原因還是國內民眾在「向東走」還是「向西走」問題上的深度對立。從人口和地理因素分析,大約三分之一的烏克蘭人口講俄語,大多生活在靠近俄羅斯的東部地區,主張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大約三分之二人口講烏克蘭語,主要生活在中西部地區,傾向於更親近歐盟。所以,無論誰當選總統,都會被其中一派視作「自己人」,而被另外一派視為「敵人」,這種對立情緒始終沒有得到緩解,從而成為醞釀更多危機的溫床,在出現諸如財政危機惡化、政府立場突變的事件後發酵成政治動蕩。

烏克蘭政治學家尤裡·戈羅德年科稱,烏克蘭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將取決於外部勢力。「烏克蘭現有局勢與地緣政治進程有關,主要是歐洲與俄羅斯、歐洲與美國的對峙。能夠找到的唯一解決方法在地緣政治層面。莫斯科和柏林需要找到某種可以接受的方案來解決烏克蘭問題。」 (騰訊新聞綜合新華日報、人民網等報導)

相關焦點

  • 烏克蘭開展全國「反恐」 軍方向首都派遣空降兵(圖)
    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暴力衝突仍在持續升級,目前已經造成26人死亡,另有近800人受傷,包括392名執法人員。烏克蘭治安當局已宣布將在全國開展「反恐」行動,該國陸軍總參謀長也已撤換,軍方是否將介入解決此次衝突事件備受關注。目前,雙方暫時「休戰」,但烏克蘭的暴亂已經從首都基輔擴展到了其他城市。
  • 烏航墜機致176人遇難 伊朗:已逮捕6名涉事人員
    △伊朗司法機構發言人埃斯梅利(圖片來源:法爾斯通訊社)今年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起飛不久後被伊朗軍方「非故意」擊落,機上176人全部遇難。伊朗軍方發布聲明表示,該架客機起飛後靠近伊朗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地點,因「人為錯誤」被擊中,聲明還表示,相關事故責任人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美國女大學生乘烏克蘭客機回校讀博,卻和姐姐、媽媽一同墜機遇難
    據雅虎新聞1月11日報導,美國一名23歲的女大學生是這次在伊朗墜毀的烏克蘭客機176名遇難乘客之一。原本前途似錦的她卻在這次空難中和母親、姐姐一同不幸遇難。
  • 烏克蘭疫情嚴重採取封鎖措施 首都數千民眾上街抗議
    12月15日,烏克蘭首都基輔數千名民眾上街抗議封鎖措施,在這次的警民衝突中,約有40名警察受傷。 據法新社報導,周二(12月15日)烏克蘭首都出現數千名抗議者,包括中小企業商家,聚集在基輔市中心的邁丹獨立廣場,以抗議近期宣布的封鎖措施。 當局上周宣布,將在明年1月8日到24日,關閉非必要商鋪、健身房和學校,以遏制疫情傳播。
  • 烏克蘭軍用運輸機墜毀,25人遇難,2名倖存者在墜地前跳機,太生猛了
    安-26Sh運輸機墜機現場,一片火海 當地時間的9月25日晚上約8時45分左右,一架飛機突然墜落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丘古耶夫村附近,墜機後還引發了猛烈的大火。
  • 烏克蘭警察愛上示威女記者:一見鍾情簡訊表白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外媒24日報導,烏克蘭示威演變成血腥警民衝突,但愛情無分政治立場,首都基輔的防暴警察安德烈在執勤期間
  • 烏克蘭首都一居民樓爆炸致2人死亡
    本文轉自【新華網】; 6月21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救援人員清理居民樓爆炸現場。 烏克蘭國家緊急情況局21日說,基輔市一棟10層居民樓當天上午發生爆炸,部分樓層嚴重損毀,已造成2人死亡。新華社發(謝爾蓋·斯塔拉斯堅科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6月21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人們在居民樓爆炸現場聚集。 烏克蘭國家緊急情況局21日說,基輔市一棟10層居民樓當天上午發生爆炸,部分樓層嚴重損毀,已造成2人死亡。 新華社發(謝爾蓋·斯塔拉斯堅科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6月21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救援人員清理居民樓爆炸現場。
  • D-30榴彈炮用了安卓系統,烏克蘭軍方為「異想天開」付出沉重代價
    此後,在俄烏兩國爆發的「頓巴斯」戰爭中,完全掌握烏克蘭D-30牽引式榴彈炮動向的俄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批火炮徹底摧毀。眾所周知,自2014年以來,由於領土糾紛與政治分歧,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大打出手。由於實力差距過大,烏克蘭軍隊節節敗退。在一面等待美國軍事援助的同時,烏克蘭軍方也希望對本國軍隊的一些老舊裝備進行升級改造,以此提升戰鬥力。
  • 烏克蘭首都一電視臺大樓遭槍榴彈襲擊
    (原標題:烏克蘭首都一電視臺大樓遭槍榴彈襲擊)
  • 抗議現場警民混戰,英國國旗遭焚,125年雕像被推倒
    英國抗議現場失控,警民激烈混戰據環球時報6月8日消息,《每日郵報》於當地時間6月7日報導了發生在英國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據悉,從本月6日起,英國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遊行,現場民眾和警方發生激烈衝突,雙方一度混戰,導致局面失控,至少27名警察在衝突中受傷。
  • 烏克蘭政府鬧「烏龍」 稱多倫多為加拿大首都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5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新聞處稱多倫多為加拿大首都,與渥太華混淆。烏克蘭總統新聞處稱"總統將參加在加拿大首都多倫多舉行的支持烏克蘭改革國際會議。"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 前副議長伊琳娜格拉先科決定對新聞處工作人員進行"掃盲",講了一些國家的首都,但她自己也犯了錯,稱海牙為荷蘭首都。遭到批評後,格拉先科承認錯誤,並做了糾正。
  • 伊朗軍方聲明全文:被誤擊客機「處於敵機的高度」
    (原標題:伊朗軍方聲明全文:誤擊客機背景及過程)北京時間今天上午,伊朗軍方通過國家媒體發表聲明,承認1月8日在德黑蘭機場附近墜毀的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飛機系因伊朗武裝力量「人為錯誤」擊落。
  • 俄羅斯烏克蘭邊境地區發現全副武裝小綠人
    俄羅斯烏克蘭邊境發現「小綠人」,他們會是俄羅斯軍人嗎?他們並沒有穿戴徽章,不過據目擊者聲稱,這些人的外表和行為舉止與之前被烏克蘭俘虜的俄羅斯軍人十分相似,與今年佔領克裡米亞的俄軍也十分相像。烏克蘭武裝部隊25日發布消息稱,他們於當日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邊境地區俘虜了10名俄羅斯傘兵。目擊者稱這些全副武裝的「小綠人」佩戴白色袖標,與此前被俘虜的俄羅斯傘兵一樣。
  • 美媒報導鬧烏龍:烏克蘭首都被「劃給」俄羅斯
    (觀察者網訊)日前,烏克蘭發生一起「乘客因嫌熱,私自打開客機緊急逃生艙門後在機翼上透氣」的事件。而美國《紐約郵報》在報導時,則錯誤地將發生地烏克蘭首都基輔「劃給了」俄羅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3日消息,《紐約郵報》在報導中稱,一架從土耳其起飛的飛機在基輔機場降落後,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的女乘客竟然打開緊急逃生艙門並走到機翼上「透氣」。
  • 烏克蘭首都感染麻疹人數達歷史最高 已有2成年人死亡
    烏克蘭首都感染麻疹人數達歷史最高 已有2成年人死亡 原標題:   中新社努爾蘇丹8月14日電 基輔消息:烏克蘭首都基輔衛生部門當地時間13日發布消息稱,基輔今年上半年感染麻疹人數「達到了自烏克蘭獨立以來的最大規模」。
  • 菲律賓酒店遇襲 5名中國人遇難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警察在遭襲的酒店附近警戒 供圖/新華社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6月3日證實,1名中國大陸居民和4名中國臺灣居民在2日發生的菲律賓酒店遇襲事件中不幸遇難。2日凌晨,「馬尼拉雲頂世界」酒店遭遇襲擊,涉案槍手開槍射擊並使用汽油點燃酒桌造成火災,導致至少38人死亡、54人受傷。事件發生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核實情況,並已向菲警方和涉事酒店表達關切,請其加快事件調查進展,及時向中方通報情況,並為有關人員家屬處理後事提供便利與協助。
  • 伊朗:將把烏航客機「黑匣子」送至法國首都巴黎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6月11日消息,兩名了解伊朗誤擊烏克蘭航空公司客機調查進展的消息人士說,伊朗方面10日告知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將把客機「黑匣子」送至法國首都巴黎做分析。烏航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機1月8日從伊朗首都德黑蘭霍梅尼機場起飛不久後墜毀,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空天部隊隨後承認誤把客機當成「敵對目標」擊落。 伊方3月初告知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將把「黑匣子」送至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