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診1萬多人,民眾仍無視封鎖聚會,巴基斯坦醫生絕食抗議
實時數據統計顯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已經突破291萬人,死亡超過20萬,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感染人數超過94萬,死亡超5.3萬人,確診數字佔到全球三分之一,死亡患者佔四分之一,至今疫情防控局勢仍不樂觀。隨著齋月開啟,全球18億穆斯林迎來伊斯蘭1441年歷史上最特殊的一次齋月,一邊防疫,一邊過節。
-
德國議會計劃18日通過法律加大抗疫力度,引數千名民眾抗議
當地時間18日,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布蘭登堡門附近,抗議德國議會計劃於當日通過的一項加大抗疫力度的法律。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導,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柏林市中心布蘭登堡門附近,高舉橫幅進行示威遊行。
-
冠狀病毒:馬德裡在周一將採取嚴厲的新封鎖措施之前進行示威
抗議者走上馬德裡街頭,抗議已生效的嚴格的新封鎖措施。 西班牙首都南部地區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集會。 西班牙政府採取了新的COVID-19措施,因為在馬德裡市及其郊區受影響最嚴重的一些地區(約有850,000人),感染率超過了每100人中就有1人。 封鎖措施主要適用於收入較低且移民人口較多的地區。周日在受影響的37個地區中的12個地區舉行了和平抗議。
-
數千美國民眾圍堵密西根州議會大廈,有人持槍抗議隔離令
但在密西根州,數千名保守派抗議者認為州長嚴格的「居家隔離令」危害了他們的自由和當地經濟,開車圍堵市中心,甚至有人持槍抗議。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4月16日報導,本周三(15日),數千名保守派抗議者用汽車堵塞密西根州首府蘭辛市中心的街道,擁堵路段超過1英裡,其中還有一些人持槍聚集在州議會大廈前,以此抗議民主黨州長格雷琴·惠特默的居家隔離規定。
-
韓國將對疫情爆發地採取封鎖措施
資料圖:韓聯社海外網2月25日電 據韓聯社25日報導,當天,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政府、青瓦臺召開「黨政青」會議決定,將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地大邱市和慶尚北道採取「最大限度的封鎖措施」,以阻止疫情擴散。根據最新數據,韓國新冠肺炎病例累計確診833例,其中大邱市和慶尚北道高達681例,疫情最為嚴重。(海外網 劉強)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
面臨疫情和抗議活動雙重打擊,美民調:美國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美媒發文反思:弗洛伊德之死和因疫情而暴露的不平等為何會導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美市長:聯邦政府未能保護民眾《今日美國報》網站6日發文稱,抗議活動的歷史性本質「在過去一周成為焦點」,除了反對幾十年來警察的不當行為外,民眾還抗議疫情導致有色人種的死亡比例過高,這暴露了醫療體系內的不平等。
-
瑞典首相警告全國死亡人數可達數千,此前曾因措施太松遭強烈反對
據英國《每日郵報》6日報導,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周一警告稱,瑞典可能會面臨數千人死亡。此前該國在應對新冠病毒危機時採取的寬鬆措施一直遭到強烈反對。斯特凡·勒文承認「將會有更多需要重症監護的危重患者」,但是他的講話中淡化了瑞典防疫措施的特殊性。勒文對《每日新聞》說:「我們會有更多需要重症監護的危重患者。我們正面臨著數千人的死亡,我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
單日新增5萬病例,法國全境封鎖,民眾集體逃離巴黎,堵車400公裡
這些人都是在政府新一輪全國封鎖前逃離首都的民眾,巴黎將在周四晚上9點開始實施宵禁,午夜後,法國第二輪全國封鎖將正式展開。這一天,法國新增確診病例高達47637例,幾乎和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印度持平。上周日法國單日新增52010例,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眼看疫情再次失控,馬克龍政府不得不做出決定。
-
印尼數千名穆斯林聚集祈禱引擔憂,齋月期間各國疫情防控鬆緊不一
據英國《太陽報》4月24日報導,儘管擔心暴發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但仍有數千名印尼穆斯林參加了本周五舉行的齋月宗教儀式。齋月期間,馬來西亞等國家繼續實施臨時禁令,實行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而巴基斯坦解除了集會限令。
-
應對第二波疫情 玻利維亞首都將採取三項防疫新措施
應對第二波疫情 玻利維亞首都將採取三項防疫新措施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1-01-13 20:44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市市長辦公室執行秘書馬塞洛·阿羅約11日表示,為應對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府將採取三項新措施。
-
十萬農民三面封鎖首都,印度又怎麼了?
2020年12月13日,印度農民在新德裡和哈裡亞納邦邊界參加抗議活動。莫迪政府本有充足的信心擺平旁邦農民的抗議,並採取了多項措施。*結合各邦政治力量予以鎮壓在以印人黨勢力為主的邦,如哈裡亞納邦,莫迪政府依靠強力鎮壓迅速平息抗議;在以反對黨勢力為主的邦,如國大黨控制的旁遮普邦,則採取暫停稅收轉移支付等方式施壓。此外,抗議時間恰好在印度每年秋收糧收割和春收糧播種之間,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莫迪政府本以為農民會忙於農務而無力抗議。
-
德國祭出最嚴「封鎖令」
當地時間13日,德國聯邦與各州政府商定,鑑於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居高不下,將從16日起進一步收緊疫情防控措施,直至明年1月10日。這一「硬性封鎖令」的力度幾乎約等於「全境封鎖」了。根據這一措施,除銷售食品和必需日用品外的零售商店將關閉,學校、幼兒園將停止面授課程但將提供遠程教育,企業僱主應為員工提供假期或居家辦公方案。
-
歐洲至少十二國已下達封鎖令 再度成為全球疫情「震中」 自食「全民免疫」惡果-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應對來勢兇猛的第二波疫情,歐洲各國紛紛採取了「封鎖」措施。10月31日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英格蘭地區自11月5日起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直至12月2日結束。同日,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宣布奧地利將從11月3日起再次實施全國「封鎖」措施。同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宣布該國首都雅典和其他主要城市將實施局部「封鎖」一個月,夜間宵禁也將擴大至全國。
-
新冠疫情引發抗議,是德國的特例?
據媒體報導,大約有400人來到聯邦總理府前舉行示威,抗議聯邦政府為防治新冠疫情採取的限制措施以及反對所謂的疫苗接種義務。然而,此次報導的並不是發生在德國的眾多抗議活動之一,而是發生在奧地利的一次抗議集會。
-
民眾在寒冬上街抗議,蔡英文羞愧嗎?
這不僅是蔡英文連任後第一場大型抗議活動,更可望創下「秋鬥」30年歷史上的最大規模紀錄。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多項施政引發民怨沸騰,尤其中天新聞臺換照遭駁回後,點燃眾多民眾怒火,為捍衛「言論自由」,有民眾今天號召前往臺北「自由廣場」聲援中天,呼籲大家勿忘「1118」是「新聞自由已死」的日子;明天「秋鬥」也將號召2萬人上街遊行,訴求反對萊豬進口與捍衛言論自由,國民黨與民眾黨將到場響應。
-
歐洲多國疫情反彈升級防控措施
歐洲多國疫情反彈升級防控措施 □ 本報駐烏克蘭記者 楊軍 當前,歐洲各國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波衝擊,日新增患者數量連創紀錄,各國衛生系統面臨巨大壓力,紛紛出臺更加嚴格的防疫隔離措施。
-
英國倫敦爆發抗議封鎖遊行 155人被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8日,數百名抗議者在英國倫敦市中心遊行,反對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採取的封鎖措施。還有部分抗議者反對新冠疫苗。在抗議過程中,警方與抗議者發生衝突,警方稱已逮捕了至少155人。
-
歐洲全力阻擊第二波疫情
在這些國家中,有7個國家新報告的病例在同一時期增加了兩倍以上。」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經拉開序幕。」德新社10月11日報導稱,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暴發,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疫情都再次惡化。世界衛生組織警告,歐洲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0萬例,超過美國等疫情嚴重國家。 歐洲各國正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遏制疫情蔓延。
-
烏克蘭開展全國「反恐」 軍方向首都派遣空降兵(圖)
幾千名示威者前往議會大樓附近舉行抗議,意圖迫使議會通過決議,恢復2004年憲法。示威者與警方隨即爆發激烈衝突。烏克蘭衛生部門19日說,衝突已經造成26人死亡。烏內政部方面同日透露,衝突已造成近800人受傷,包括392名執法人員,其中83名受傷警官「遭受嚴重槍擊」。死傷人數有可能會繼續上升。
-
衝繩美軍136人感染新冠病毒,上街不戴口罩,曾遭民眾強烈抗議
幾十年來,當地民眾總是受到基地美軍的打擾。美軍在當地造成的各類滋事犯罪和軍機墜落事故,以及基地帶來的噪音汙染和環境汙染問題,一直受到當地民眾強烈反感。2018年,由於駐日美軍將普天間基地遷往衝繩邊野古地區,當地還爆發了大規模抗議和示威活動。一直以來,美軍在日本享有高度自由行動的權力。依據《日美地位協定》規定,日本國內法律不適用於駐日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