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者論壇】廈門大學南強青年學者論壇│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分論壇

2021-02-08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



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分論壇【第一場】


《「溝」的走勢:岷江上遊羌區的地勢生境與家園重建》


張原(西南民族大學研究員)


人類學博士,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研究員,牛津大學人類學與博物館民族志學院訪問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國家民委「首屆民族問題優秀中青年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2019•4•12│10: 00│聯興樓多功能廳


報告摘要:

經過10年的災後重建,汶川5.12震後羌區所發生的最突出的變化莫過於「地勢生境」的改變,這既是一種山川形勝的地景變遷,也為一種政治經濟的地位轉變,其總體性地展現了在當代極為複雜的行動網絡格局中地方世界的地勢政治的演化路徑和地方生境的生成過程。通過對汶川龍溪溝的「地勢民族志」考察,本報告試圖以棲居視界和徹底解釋的進路來對「溝」這一交互共生的存在模式展開分析,並就災後重建中家園營造的在地原則展開探討。


《西藏的知識社會考察》


陳乃華(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副教授 )


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碩士,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主要研究興趣為:西藏藝術,藏學人類學,物質文化研究與知識社會學。目前以安多知識分子,藝人群體與影視人類學實踐為核心,近期拓展喜瑪拉雅印藏藝術比較研究。專著:《無名的造神者:熱貢唐卡藝人研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3年。


2019•4•12│14: 00│南光樓301-1會議室


報告摘要:

嘗試對西藏的知識型態進行「知識考古學」的分析,考察近一百年來的西藏知識分子系譜,可以看見藏族知識分子心態歷程,從觀察它的政治-宗教之整體結構,面對世界的其他走向,對於知識型態的不同選擇。即意在梳理從傳統到近當代知識分子的轉換,也是近百年劇烈的歷程。研究基本內容是基於知識社會學的背景與旨趣,對宗教人士人生史的考察,並建立關於近代藏族知識分子的研究譜系。以此展開對所謂「邊緣知識分子」與「少數民族知識分子」的關注,對於另一種世界觀與價值判斷的重新理解;也是通過實地調查與文獻田野回顧事件,通過梳理西藏知識分子和在近現代近程的作用,以觀察近百年藏人群體的「心態史」研究。


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分論壇【第三場】


《婚姻與愛情的統一?奕車人的親屬關係與婚姻制度》


瀾清(昆明學院社會管理學院講師 )


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法蘭西學院人類學博士後,先後就職於華中科技大學、昆明學院。主要研究領域:親屬關係人類學與宗教人類學。代表性研究成果:《豐饒:哈尼族奕車人的親屬關係》,「Does ritual exist? 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ritual based on belief theory」等。


2019•4•12│16: 20│南光樓301-1會議室


報告摘要:

生活在雲南省紅河縣的奕車人是一個父系族群。奕車人實行「買賣」婚,男方父母付給女方父母聘金為兒子娶第一任妻子。婚後妻子仍然居住在自身父母家中,直至分娩。夫妻雙方在這段時間內,都享有自由的性生活權力。妻子所生孩子,無論其生物父親為誰,均為丈夫的社會子女。離婚的條件是有男性願意付一筆能夠讓女性的丈夫滿意的賠償金。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看似不合理的高額聘金買賣婚等一整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自由戀愛與性生活,加強第二次婚姻穩定性的作用。


小夏編輯:王平


特此說明

整理與編輯過程中難免錯誤和疏漏,歡迎讀者指正。

本平臺推薦文章或著作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原發單位、原發表期刊、出版社及原發公眾號所有,如需學術引用請查閱原文發表期刊或著作。

如果您對我們發布的內容有異議,或認為發文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和原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刪除。

本平臺轉發文章和推薦的著作只供大家參考閱讀和思考,並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是一個以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人類學與民族學教學科研為主,兼有跨學科交流互動功能的平臺。希望通過這一公益平臺,探索和實踐人類學與民族學教學與科研之間,以及人類學與民族學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有效互動。為人類學與民族學的教學、科研和應用實踐以及跨學科互動交流服務,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為跨學科交流互動盡一點我們小小的奉獻。

     知識的傳播與分享是實現知識價值的有效途徑,也是知識時代的一種有效的社會行為。小夏努力使人類學與民族學以及相關學科知識、教學科研成果及相關信息得以傳播。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rlxymzxzx)

郵箱:yyrlxzx@163.com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珠海論壇歷史學系(廣州)分論壇誠邀...
    2018年度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珠海論壇(以下簡稱「珠海論壇」)將於6月8日-11日舉行,歷史學系(廣州)誠邀海內外史學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參加在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辦的歷史學系分論壇,現正式接受網上報名。 【論壇簡介】 中山大學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兩屆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 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雲」論壇分論壇舉辦
    【動醫學院】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雲」論壇動醫學院分論壇舉辦 為搭建優秀青年學者與學院深入交流平臺,進一步增進友誼、促進交流、加強合作,吸引優秀青年學者來院發展,第七屆國際青年學者「雲」論壇動醫學院分論壇於11月27日舉辦,華盛頓州立大學成德博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程祥博士、美國馬裡蘭大學劉功關博士、美國德克薩斯生物醫學研究所葉承金博士
  • 2019年度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舉行
    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2019年度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舉行。論壇以「逐夢新時代,復旦燦光華」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400餘位海內外青年學者齊聚復旦,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會、分論壇學術研討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商復旦大學「雙一流」建設大計。
  • 同濟大學第四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物理分論壇舉行
    4月23日,同濟大學第四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物理分論壇在四平路校區舉行。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了在相關領域研究工作優異的四位海外青年學者做報告。學院負責人對遠道而來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介紹了物理學科現狀和同濟大學在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並表示物理學院誠邀海外優秀青年學者來學院工作,學院將為青年人才解決後顧之憂,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論壇上,四位優秀青年學者分別作了精的彩學術報告,展示各自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並圍繞物理學科熱點研究領域與學院師生展開交流。
  •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復系20周年青年學者論壇召開
    繼11月14日 「『砥礪求真二十載』——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復系20周年暨社會治理高端論壇」後,11月15日,社會學系又舉辦了復系20周年青年學者論壇
  • 2016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數學與統計學院分論壇順利舉辦
    在2015年圓滿舉辦第一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數學分論壇」的基礎之上,2016年12月22日,西安交大絲綢之路青年學者研討會數學與統計學院分論壇在中1樓2124會議室召開。會議由數學與統計學院副院長陳志平教授主持,學院院長彭濟根教授、各專業系主任、學科帶頭人、青年教師代表與來訪的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後趙悅、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博士後張一樂、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馬舒潔助理教授、大連大學田源副教授、 中山大學冼軍教授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薄立軍教授共同探討學術發展,交流科研心得。
  • 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分論壇...
    12月26-27日,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分論壇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奚立峰,上海市教委人事處副處長於希嘉,上海交通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張雪洪以及部分高校代表出席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杜朝輝主持。
  • 第十一屆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孫逸仙紀念醫院分論壇圓滿舉辦
    第十一屆中山大學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孫逸仙紀念醫院分論壇圓滿舉辦 2020-12-30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旦大學第四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暨2019年度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
    論壇簡介本論壇旨在為各學科領域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會、分論壇學術研討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我校「卓越2025」人才引進計劃和「超級博士後」計劃的實施匯聚全球英才。
  • 海南大學舉辦首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曉惠 通訊員 金浩田)1月5日,海南大學舉辦首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論壇邀請150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一流高校及科研機構的青年學者參會。
  • 資訊 |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在佛光大學舉行
    28日至29日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舉行,由日本東京大學、佛光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韓國中央僧伽大學及臺灣大學等主辦,17所大學約40名海內外資深學者及青年學者共同參與。韓國中央僧伽大學佛教學部崔鍾男教授表示,今年是他第三次參與這個論壇,而此次特別設置許多專家學者發表評論的環節,「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期許大家把這些經驗傳遞給後學!」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提到,星雲大師常說「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期許青年學者除了專注研究,也要長養對社會的人文關懷,「這是知識分子對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
  • 上海海洋大學2019年水產學科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
    6月20日-21日,上海海洋大學2019年水產學科青年學者論壇暨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在上海海洋大學臨港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海洋大學承辦。來自世界各地的30餘位優秀青年學者參會。
  • 深圳論壇 | 中大向全球優秀青年學者發出邀請
    論壇通過主題大會、學科專題論壇、院系分論壇、青年人才學術交流等方式,集聚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聚焦學術前沿、追蹤學術熱點,為深入了解我校和深圳市提供平臺,為我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服務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
  • 東北大學舉辦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知行論壇
    11月29日,東北大學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知行論壇開幕式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王玉輝,遼寧省科學技術廳科技人才與自然基金處處長劉佳、遼寧省教育廳社會事業高等教育處處長孫楊、中共瀋陽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一處處長劉群,東北大學校長趙繼,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輝出席論壇開幕式,東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人才工作辦公室、各學院負責人,各領域青年學者近百人參加論壇開幕式。
  • 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在寧波舉行 聚焦兩岸新形勢新作為
    全國臺灣研究會在浙江寧波舉辦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中國臺灣網3月28日寧波訊 (記者 李傑)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27日在浙江寧波舉行。本屆論壇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浙江臺灣研究會協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挑戰·新作為」,來自海峽兩岸40餘位青年學者參加並進行了深入研討。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第二十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2020)在中山大學...
    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雜誌社、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共同主辦。
  • 先睹為快 帶您了解青年學者論壇
    青年學者論壇精彩預告2020(第二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將於金秋9月在山水甲天下的廣西桂林召開。為鼓勵原創性研究成果,促進學術繁榮,為青年學者搭建展示學術才華的舞臺,創造青年學者與知名專家、青年學者間面對面交流,9月11日下午青年學者論壇(中英文兩場並行舉行)率先登場,為大會拉開序幕。
  • 青年科學家(學者)在線國際論壇舉辦—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舉辦青年科學家(學者)在線國際論壇,論壇共吸引了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馬普所、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首屆「致遠」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頂級學者雲集,一場「轉型升級」的學術論壇6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首屆「致遠」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開幕式在閔行校區舉行。此次論壇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打破以往由於地理位置不便而不能普及到全世界優秀人才的局限,為全球各地青年人才搭建了平臺,促進了國際學術交流,打造出國際青年學者交流的「新模式」,是對學術論壇形式的一次「轉型升級」,使有才華的學者都有機會
  • 「秦史青年學者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
    、秦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秦史青年學者論壇」在西北大學舉行。來自全國15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30餘名青年學者參加會議。與會學者圍繞政治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簡牘學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孫聞博副教授對秦國崛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