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五大名校有擇校生外,還有很多不錯的學校也對外擇優,這些學校僅次於五大名校,我們稱為第二梯隊學校,簡稱2T,這類學校一般是一些區級重點學校、個別民辦學校和個別具有比較高辦學自主權的學校。
因為「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進行分層教學」的要求,很多2T學校不能開重點班,但也有受到區政府特別照顧的,或者有些學校隱蔽著開的,因此,2T隊學校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重點班,一類是沒有重點班。
有重點班的課程體系,也有分別,有的學校會開設區別於普通班的教學體系,一般情況就是教學進度快,除了統一教材,會加入拓展教材,或者統一教材放一邊,直接拿拓展教材學習。有的學校的重點班是把擇優生放在一個班,教學進度跟普通班教學進度區別不大,教材使用也一樣,只是在具體教學上,因為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強,講的速度快,講的題難一些。也有很多學校,為避免上級監管,會把重點班隱藏,也有的做法是把某個班安排的擇優生多一些,再加一些地段生進來。因為生源程度不均,沒法太好的做到精細化教學管理。
沒有重點班的學校,是把擇優生招進來,蛇形均分到每個班,保證每個班的生源平均,這種學校南山比較多,在這方面,南山的政策較為嚴厲,所以,我們發現南山區的學校,相對比較平均一些。
2T學校比較多,到底誰更好,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選擇,比較迷惑,其實是因為我們把這個事情看複雜了,或者是我們太一廂情願了,要知道,很多2T學校是不具備跨區招生資格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關注那麼多學校,我們只需要關注本區的那幾個,然後再關注那些有跨區招生資格的學校即可。
全市的2T隊學校很多,但是,真正我們可以選擇的其實沒有太多,比如,假如你是福田區的學生,你的可以選擇的的學校首先是本區那幾個有擇優的學校,比如福外、僑外、北環、紅嶺中學、蓮花北校區、明德香蜜校區、彩田中學、石廈中學、耀華實驗、蓮花北、福景外國語。除了本區,還有一些外區可以跨區招生的學校,比如亞迪學校、深大附中、深中南創(南山區優先級高)、深中龍初(龍崗區優先級高)、高級東校區、北大附中等。
我們擇校小升初是不需要地段學位房或積分的,這是因為學校是以學習成績來進行擇優,這給了沒有好的地段房子的孩子有了一個上好學校的機會,但是,好學校一般學位不足,學校就需要優先滿足地段生。假如兩個孩子程度差不大,其中一個恰好是這個學校的地段生,該學校就會優先錄取這個地段學生進重點班。
綜上所述,建議2T擇校關注優先級:
地段所在2T>跨區招生2T>本區其它2T>外區2T
註:一般能夠跨區招生的學校不錯,但是沒有你地段所屬的2錄取你的概率大
還有,機會大小,沒有絕對,家長靈活處理。
小峰經常會有家長問到的一個問題,是這個學校好,還是另外一個學校好,遇到這種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如果單純從中考成績排名來看,不準確,且不說升學率是可以操作的,從根本上來講,一個學校的好壞,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生源,生源好,三年後的中考成績就會大概率好,而且一個學校成績比較好的,很多是他們學校的重點班,應該把重點班獨立出來進行對比,所以,原則上的選擇是,重點班好於非重點班,比如舉個例子,深中的地段就不如翠園的尖刀班好,還有建議多了解一下重點班的師資配備、教學管理、培養模式等。
擇校小升初相對不是那麼公平、不是很規範、也不是很透明。一般公辦學校的操作比較隱蔽,也沒有特定方式,足夠優秀,且有機會證明你足夠優秀的機會,他們招生方式是多採用直接根據簡歷篩選的方式,一般是在他們收簡歷的時候,把簡歷放到他們門衛,或者通過關係,直接遞到招生老師的手裡。但是,現在教育局對這個管理也比較嚴格,簡歷收集也受到限制,他們也會採用其它方式,比如,給地段小學的優秀學生家長開家長會直接點招。也有的是撿漏,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好苗子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進到名校,比如五大名校之一深外,這兩年的招生考試試題較靈活,一些孩子發揮失常,差一點分不夠去深外,這個時候,你拿著你的成績截圖,也有可能被2T點招。
因為2T的招生更加的隱蔽且靈活,關係就變得很重要,具體不再展開。
因為2T不確定性較高,家長心裡沒底,因此情緒容易受到影響,建議家長調整好心態,理性看待,我覺得吧,擇校小升初只是一個好中之後的更好,並不是非擇不可,如果孩子有能力,家長主動幫忙爭取即可,爭取不到也沒有關係,深圳的教育那麼優秀,再差的學校,放眼全國,那也是好學校,況且,成績的取得,根本上來自於孩子自己的努力,不要覺得孩子付出那麼多,你覺得不給孩子一個好交代對不起孩子,小時候經歷點挫折,也是寶貴的財富,不要壓力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