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是八月中旬,今年的小升初也基本結束,最近有一些學校悄悄點招,但是沒有一場規模性考試,所以,現在我們對小升初進行總結,我們發現,今年的小升初有一個特點:少而隱蔽。很多家長有種感覺,沒有任何的參與感,就已經結束了,甚至有的機構或者家長講:小升初已死。
今年的名校被盯的死死的,作為五大名校之一的百外的生源多數來自他們附屬小學——春蕾小學的直升,少量是靠龍崗積分,還有少量點招生,其他幾個市屬學校,是教育局的親兒子,「做表率」或者「殺雞儆猴」,基本也被捆的半死不活,除了深外進行了一場線上錄製視頻的考試,其他幾個學校,沒有任何公開活動,據說有秘密的點招,但是數量上小。
2T隊的擇校,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排在第二隊列比較好的學校,也都是秘密的擇優,而且,因為這類學校普遍影響比名校要小一些,且多數是面向本區,在你根本不知道的時候,人家招生已經完成,神不知,鬼不覺,根本沒法禁止,所以只要擦邊球打的好,點招就會一直有。再從全國範圍來看,擇校變得小眾和隱蔽。
今年的情況較為特殊,可以說或是疫情和政策的雙夾擊,可以說,在這種難度下,學校還是有進行小升初的選拔,所以用死來描述未來的小升初不恰當,但,確實可以預見,未來的小升初肯定不會像前些年那樣的火熱,我們姑且就用「新常態」去描述。
對於低年級家長,尤其覺得孩子能力不錯的,在小升初的新常態下,應該如何做呢?
一、首先,準備好保底學校。
新常態下的小升初,會更加的不確定,不要覺得孩子水平還不錯,就眼光極高,覺得非某某學校不讀,這樣做,風險會很大。往年怎麼招生,不代表你們這屆一定也會按照這樣方式招生,可能換了個校長,招生策略就會完全改變,不要把孩子的未來寄託給不確定,要廣撒網,更要做保底。
做保底1:最穩當的是有一個不錯的學位房。
之前我們說,好學校的普通班其實不一定是好學位,原因是未經篩選的生源質量不如經過篩選的生源質量,如果未經篩選,勢必會對老師教學產生影響,所以,經常建議大家,名校的普通班沒有普通學校的重點班好。但,在新常態下,如果名校的點招受限制,那麼名校的重點班肯定更偏向自己本地段招生,更多可能從分班考決定,只要有實力,完全可以從地段拔到重點班去,這種方式獲得好學位是相對穩當的,如果你通過擇校進普通學校重點班,這個方式,會具有極大不確定。
這裡提醒大家,買學位房,尤其是名校學位房,不是買了房子就一定有機會上,因為名校學位有限,申請人數多時,就會需要參照積分排序,如果購房較晚,那些比較有名的好學校,大概率是無法入讀的。
做保底2:彎道直升!
現在政策要求,九年制學校,其初中部要優先滿足小學部直升,什麼意思?就是你現在就讀的小學如果有直升初中部,你們具有優先選擇這個初中部的權利。大家應該懂我的意思了,彎道直升就是,你提前潛伏在心儀學校的小學部,等升初一的時候,順其自然就獲得好學位了,潛伏主要靠插班,有的學校會有秘密的插班生選拔,有的學校可能需要你有關係。
做保底3:提前下手!
我們說,小升初新常態,不是說小升初死了,只是小升初的方式有變,學校更偏向自己周邊小學,他們完全可以讓周邊小學校長推薦好苗子。學校招生也不必非要等到到六年級下再進行,也許在五年,就提前把你籤了,如果你足夠優秀,最好再加上有點關係,完全可以先讓學校招生辦知道你,最好時不時混個臉熟,學校打算招生的時候,你們就會在考慮的第一隊列。
二,結合自身實際,合理關注資源。
前面我們講了,新常態下,未來學校的招生會變得更加小眾且隱蔽,在你根本不知道的時候,學校就已經完成招生了,所以我們需要合理的關注資源。
1、簡歷,之前的做法是把簡歷印刷出來遞交給學校門衛,然後由門衛再轉交給招生老師,但是,現在的政策不允許收簡歷,這兩年,我們發現,很多學校採用「線上簡歷」,有的學校有自己的簡歷系統,但多數學校,他們會用「線上表單」形式,線上表單簡單且容易傳播,也不需要明確表現出來是某個學校,當收集簡歷數量夠了,後臺停止收集即可,高效靈活且風險可控,一般表單連結是由學校通過家長流傳出來,再在各個小升初群流傳,所以,建議大家,要拿出精力泡群,廣結善緣!
2、小升初變得小眾,不是說參與人數少,而是多數人可能會淪為陪跑,或者只在臺下練功,沒機會登臺。要想獲取登臺機會,最好,發揮自己能力,提前打好關係。
3、通過對今年小升初的觀察,我們發現,資源在小升初的重要性非常大,獲取考試機會或者把簡歷呈現給招生老師這種資源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小升初成功的概率。根本不存在所謂公平,你沒資源,就是沒機會,這個很現實。很多家長可能會把資源寄託給培訓機構,確實有的機構是可以的,但機構也只有個別學校的關係,而且,並不代表今年有,明年還會有,所謂「坑班」,結果就是真的被坑。從政策上,機構跟學校招生掛鈎,違反政策,是更應該被嚴格禁止的。
機構的小升初資源,普遍很少,更像是掛在天花板上的一塊肥肉,竄的高的,才可能吃到,我非常反對一些家長,孩子剛開始準備,可能奧數7大模塊都沒學完,就各種打聽哪些機構可以佔坑,好像把孩子放在這個機構就可以去讀某某學校了,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嗎?你要研究一下,最好去諮詢完整經歷過一屆的小升初家長,如果家長自己對小升初沒有清晰的思路,只會大量撒錢,把孩子又累夠嗆。
一個故事收割一屆又一屆,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很多家長太盲目。
為更好理解第二梯隊招生,推薦閱讀:2T類學校的特點
三、新常態下,還要不要拼命學習。
拼命,不管是否是新常態,都沒必要。
對不同層次的孩子,「拼命」所表現的程度不同。還是我之前給大家的建議,是否過度或者拼命,要看孩子現在學習狀態是否舒服。如果太舒服,最好加量,如果太不舒服,減量,最好的狀態是稍微不舒服,有點挑戰最好。
既然,我們把自己定位成培優生,我們想要達到的高度,不是要跟你身邊的同學比,而是要跟全市學生比,只要不是超出能力的過度學習,就按照稍微不太舒服的方式學就行了,順便多拿幾個獎。
只要存在選拔,不管是何種方式,一定是優秀的更有機會。
小升初不是終點,你現在的學習,不單單是知識的簡單灌輸,更關鍵的是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信的培養,如果你家面對成績是高傲的,那麼在未來,他就無法容忍自己差,就像一個貴族子弟,就算破產,也會東山再起,因為他忍受不了貧窮。
四、如何判斷哪個學校好?
新常態將會對現有的學校排名進行比較大的衝擊,我們知道,影響這個學校的很重要的因素是生源,如果學校的點招受限制,可能就會影響到三年後的中考成績。像今年這種情況,一些好苗子很有可能不得不去一些二梯隊或者地段,這樣,點招積極的學校將會受益,沒有太多點招動作的學校很有可能因為沒有好生源,而在未來表現下滑。
二梯隊學校的點招活動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我們對學校的認識也要變化,不要參照過去的成績給學校排名,而是要參照你這屆生源給學校排名,過去的中考成績對未來意義不大。因為普通二梯隊的好學校本質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總體原則就是哪裡生源質量好,就往哪個學校去,原理就是只有你身邊的都是好生源,學校才可以更好的針對性教學。
評價好學校,除了生源,還要關注學校的培養方案和教學水平、教學資源,這就需要家長要關注比較有特色的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