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的小升初焦慮

2020-08-27 五邑之家

我今年作為一名小升初的家長,從最初的焦慮到最終決定選擇區裡的一所公辦同學,所走的路,有點想說一二。

最近筆者回答很多初中畢業生高考後該選擇什麼樣的學校的悟空問答,得到了好多家長及中考學生的關注,如「職業高中的高考班和普通高考一樣嗎?」、「如果把差生放到重點中學,以重點中學的師資能力和水平,還能不能考出好成績?」、「今年中考考了300分,上高中好還是技校好?」相關回答大家可以關注我寫的回答,這幾個問題的熱度非常的高,展現量都二十幾萬,閱讀量也是一萬五以上。說明特別多家長都很關注自己孩子的學校選擇。

我今年也面臨著小升初的煩惱事,畢竟小升初後,就面臨中考,中考就是開始分流學生的時候了,要麼去普高,要麼就是去職校,面臨著兩條路左右,正是這時候,如何選擇一所較好的初中,的確是擺在筆者面前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我在2019年底時,得知江門二中可以小升初的考試,趕緊去微信上報名,然後呢?過兩個星期後,學生通知考試,那天送孩子二中考試時,人山人海,那場面真是嚇死人,沒想到現在的家長如此重注自己孩子的教育,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可是家長可是任由我們發揮,因此也讓很多孩子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了,我還算幸運的一個,一直堅持讀到大學畢業。女兒心心念的德勝學校,以前都是要經過小升初考試或面試,可是今年又改了,變成了搖號,網上一查,八千多人報名,才收四百多的學生,不得不放棄,直到後來跟一個同事的小孩,也是今年小升初,慢慢我們達成共識,就選擇我所在鎮上公辦的中學,可是我們的孩子戶口都不是這個地方,因此,我們只滿足了政策性借讀生的最後一條,也就是說我們是第三批錄取的學生,如果前面的兩批錄取夠人數了,我們還不一定能當錄取得上,一直到7月11日,我們還是沒有收到註冊的通知,從私底下渠道了解到。想去的學校已經比計劃多了27個,當時真的有點擔心錄不下,直到13日下午才收到了該校的通知,總算錄取了。

如今既然選擇了學校,也就平靜的去看待小升初,今天早上跟一位老師聊天,告訴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想也該如此吧。

相關焦點

  • 焦慮的小升初家長
    轉眼兒子也該小升初了,這不,就被兒子輔導班邀請去聽老師分析政策和形勢。聽了將近兩小時,頭疼得不得了。 以前,鄭州的小升初是考試的,不僅考文化課,還招音體美這些特長生。時間長了,才發現尖子生都被民辦學校搶走了,而且特長生也導致了對文化課的忽視。小升初的考題是越來越難,幾乎把初中的知識都考完了,你要是不上個課外輔導班想上名校,簡直比登天還難!
  • 小升初實行「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後,家長為什麼依然如此焦慮?
    按理來說,沒有了民辦學校的「小升初」考,家長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焦慮。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屆的家長依然很焦慮,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問到小升初的問題。家長的焦慮並沒有減少在新政剛實施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沒有了小升初的考,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就會輕了,至少不用提前去學奧數,去超前學了。但是到了六年級,家長發現小升初帶來的焦慮依然沒有減少。
  • 民辦或搖中或統籌,2020上海小升初家長們感想實錄
    一起來看看最近家長們都有什麼感想吧!>上海市首屆小升初搖號大事件今天終於塵埃落定。再到今早9點就守候在電腦邊上焦慮的等待結果。這一年多經歷的焦慮和艱難抉擇,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總算上天不負有心人,我們填報的第一志願「上海教科實驗中學」,無需搖號,全部錄取。看到這個消息,我慶幸全家的選擇是正確的、適宜的。
  • 慘烈而變態的重慶小升初之戰,家長們都準備好了嗎?
    今年五月,重慶搖號政策的出臺,讓一些家長暗自竊喜,孩子成績差也能進入優質的初中了,但對於一些了解過小升初的家長來說,孩子的升學之旅越發艱難了。以前看過不少關於小升初的文章或一些家長對於小升初的心得,焦慮和急迫是很多文章透露出來
  • 2020年小升初,努力兩年,焦慮的心終於落地了。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中……哈哈️️️️接著說:小升初真是個坎,感覺往過邁真難,焦慮的媽媽都一樣。我決定讓孩子儘快報補習班,這樣就可以不必焦慮了。經過試聽、打探消息,選擇了一家機構。正準備交錢,突然一個家長抱怨說:「來了快半年了,孩子成績還在原地打轉」,我一聽中途退場。
  • 小升初家長的焦慮:淺談教育的本質與通識基礎教育
    作為萬千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家長之一,深切感受到種種的焦慮。正如蘇格拉底的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我將到哪裡去?在育兒的道路上彷徨、掙扎、突圍,一直嘗試從不同層面來反思自己日常中的家庭教育行為。知易行難, 作為普通的家長, 也不可依據這些面面俱到。各種思潮、方法論唯有借鑑,兼顧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方法有效結合,點滴落到實處, 方可。與各位共勉!
  • 給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家長孩子們的肺腑寄語
    西安奧數網 作為今年小升初孩子的一名家長,原來我一直未太在意兒子的小升初問題,因為我認為孩子學習很棒,在全校600多名同年級學生中基本上穩定在前15名內、班級穩拿第一   本人絕不是說咱們論壇的壞話喲(本人非常感謝有咱們論壇,可以看到各種最新的政策、消息,可以下載各種練習題,還可以和各位熱心的編輯、老師、家長們相互學習、交流、鼓勵,我以後會一如既往的支持、關注咱們論壇、家長幫的),咱們論壇上確實有些家長們太不理智、自己給自己也給別人製造緊張空氣,經歷過後就會感覺有那麼點兒可笑。
  • 那些北京小升初家長踩過的坑
    經歷了多年小升初,近期有些倦怠感,畢竟每年翻來覆去就這麼些事兒,不過是面對的群體不一樣,而說的話可能也重複了成百上千遍,今日和家長私下閒聊,發現其實無論怎麼去給家長普及小升初政策,總會有一部分家長依然很「白」。
  • 多地小升初搖號引家長怨聲載道,然而「國外的月亮」也不圓
    最近一段時間最為孩子上學問題著急的,除了高考學子的家長們,就是家裡有小升初孩子的家長們了。眾所周知,去年國家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 教育公平政策頻出,為什麼解不了家長們的教育焦慮?
    但家長們的焦慮因此緩解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既定體制下的教育焦慮要如何去面對和化解。1家長對於教育的焦慮似乎從來不曾停止過,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識的提升的確讓許多家庭越來越重視教育,另一方面,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感受到無處不在的競爭,又使這種焦慮翻倍增長。
  • 噠噠英語:職場媽媽們的焦慮從何而來?
    噠噠英語:職場媽媽們的焦慮從何而來?我們在一年一度的「幼升小」「小升初」前採訪了幾位80後媽媽的現狀,不管孩子多大,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百分之八十的生活圍繞著小孩並且為此焦慮。最近,上海「幼升小」「小升初」的慘烈景象刷爆了朋友圈。由於教育資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就了一些所謂的「好」的優質中小學。而家長們為了孩子能順利就讀名校,不惜花重金購入「學區房」,或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民辦學校。而孩子的家長,也必須要進行各種花式助攻。
  • 上海小升初家長分享:浦外上岸記
    今天來分享的家長小升初目標上外160。孩子校優、數學非常突出,英語也很棒,在水果培訓班名列前茅。意料之內的是輕鬆花落浦外,意料之外的是卻沒拿到上外160面單。看來今年160的門檻又高了一大截,真得用超前的眼光看問題,「三公「一路水漲船高,以後的家長不可掉以輕心。下面是家長真誠分享的小升初體驗,希望能給準備明年小升初的家長一些幫助和啟發。
  • 成都整頓「學而思」培訓機構 家長仍無法緩解小升初焦慮
    資料圖:參加「小升初」考試的孩子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了解,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廳和成都市教育局明確規定,義務段學生招生錄取不得與學科競賽成績、特長評級掛鈎。  除調考外,「交材料」也成為家長普遍的做法。「去學校招生辦諮詢,把孩子資料和能證明孩子能力的證書都帶上,滿足學校要求的學校都會記錄。」上述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某家長表示。  何為「好材料」?多位家長對記者表示,無論公立或民辦,要進好的學校「三好、才藝、奧數」缺一不可。
  • 小升初,家長你焦慮了沒有
    今年因為特殊原因,小升初還沒開始,去年這個時候已經是轟轟烈烈,加上我們邊上同齡的孩子比較多,討論的氛圍也很濃烈。已經買好優質學區房的家長,都已經很淡定了,就等著審核通過就行了。 還有一位家長她家孩子上初中沒有好學區,上學著實費了一番周折,結果還很遺憾!
  • 小升初銜接,聰明的家長應該這麼做
    許多家長在孩子升上初中後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概——原本成績不錯的孩子學習出現大滑坡,原本樂觀愛笑的孩子變得情緒低沉,「時間緊,功課多,學習壓力大,孩子還容易叛逆!」 為什麼會這樣呢?又該怎麼辦?這節長江日報名師公益課,你一定要聽!
  • 焦慮的家長們
    直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我們太過焦慮了。[捂臉][捂臉][捂臉],他們在幼兒園那麼多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是多麼的開心快樂,而哭的時間可能僅是送入園的那一小會和放學時見到家長時的那一會(當然個別孩子可能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來適應)。 所以呢,家長們請放鬆你們的心情吧,他們的世界應該讓他們自己慢慢去「闖蕩」,愛也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要相信他們,他們一定可以很棒!
  • 2019年無錫小升初時間軸,2020小升初家長必看!
    新學期開始已經兩周了,2020年的小升初之路也開始了,對於小升初的孩子和家長來說,要清楚每個時間段有哪些與小升初有關的事情要做,今天,小星整理了2019年無錫小升初的時間軸以及其他的匯總,給2020年參加小升初的家長和孩子參考。
  • 家長們的「起跑線焦慮」,能讓孩子少奮鬥多少年?
    01 全民搖搖樂平日裡從不冒泡的桂姐,近日因為自家娃娃小升初搖號一事,突然化身成了動態狂魔。一問方知原來義務教育下的小升初擇校之路,早已演變為一場各方利益角逐博弈的賽場。一方唱罷一方登場,在無法完全精準地推演出小升初最優方案及可能出現的政策變故前,全民搖搖樂的時代,幾乎所有家長都緊繃著神經與時間賽跑。更何況,假若有一天取締了搖號,為了招募優秀學生,學校仍會有其他方法來進行篩選。
  • 楊八裡:為小升初擠癱英語考試報名網站,中國家長真可憐
    楊八裡:為小升初擠癱英語考試報名網站,中國家長真可憐7月24日,中國新聞周刊《劍橋英語考試成小升初擇校利器 家長擠癱報名網站》報導稱,不久前,中國家長為了爭搶劍橋英語考試的報名名額,愣是把報名網站給擠癱瘓了。
  • 過來人真實經驗:小升初家長容易走進哪些誤區?
    小升初作為家長和孩子經歷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升學轉折點,不少家長是希望孩子能進入一所比較好的初中的。所以小升初時,家長們在學習、生活上給予了孩子們非常大的支持和關注。但很多時候因為沒有掌握好分寸,也給孩子造成過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