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人口數量下降,配方奶粉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細分市場成為許多奶粉企業的發力重點,但有機奶粉、羊奶粉逐漸成為「紅海」,各種元素添加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因此部分企業開始向嬰幼兒配方液態奶(俗稱「水奶」)發力。
不過知食君留意到,對於嬰幼兒配方液態奶在中國的表現和發展,業內觀點兩極分化有點嚴重——一類表示還有待觀察,因為培育周期太長,爸媽已經習慣了自罐奶粉而且接受不了太高單價,短時間依然是往裡投錢為主;另一類則表示盤子小增速快,數據顯示線上銷售增速1000%,很快就會蔚然成風。
現在「水奶」發展情況到底怎樣?知食君找來資深乳業專家宋亮聊了聊。
嬰幼兒「水奶」同比輕鬆增1000%
可能還有爸媽對這位奶粉界「新寵」不是很熟悉——所謂嬰幼兒配方液態奶,它是母乳替代品,也可以說是「液體奶粉」、衝泡奶粉升級品,它的能量和營養成分完全能夠滿足3~36個月嬰幼兒的正常營養需求。據母嬰研究院和愛魔鏡統計數字顯示,雖然目前嬰幼兒液態奶的市場份額還較低,但從線上數據看增速迅猛,以2019年5月為例,嬰幼兒液態奶銷售額比2018年同期增長1165.0%,比四月環比增長35.0%。
增速超1000%或只是單渠道小範圍數據,但在宋亮等業內人士看來,我國「水奶」的確進入了高增長通道,而其現有特點在於:目前僅有幾家大企業在發力嬰幼兒液態奶市場,總體市場仍算一大塊「處女地」,相較於牛奶粉乃至羊奶粉都已經是「紅海」一片的局面,嬰幼兒配方液態奶作為高端細分品類,可以通過差異化競爭,逐漸形成自己的「藍海」。
新生代爸媽會更樂意嘗試便利高效產品
嬰幼兒「水奶」在中國發展的現實基礎怎樣?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對於這類新生事物,還無需進行專門的配方註冊,並且沒有相關的國標出臺,政策層面的「中空」狀態可謂有利有弊:一方面將促使乳企樂意低門檻湧入,從而百花齊放助推嬰幼兒配方液態奶發展,另一方面政策「後行」也就意味著市場可能出現質量良莠不齊的情況。
當然,衝泡餵養要想華麗變身扭開餵養,最重要的還是得靠爸媽們樂意「花錢省力氣」。而對於「水奶」來說,一大消費基礎在於——新生代爸媽們的餵養習慣正在不斷升級中。據寶寶樹和益普索聯合調研數據顯示,有86%的90後寶媽認同「我願意嘗試高效便捷的母嬰產品,讓自己過得更舒適」,另有62%的寶媽買過或計劃購買讓自己更輕鬆的產品或服務。
而且在業內人士看來,寶媽們也在「更新迭代」,90後乃至95後的新生代家長們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快,再加上「隔代餵養」比例在不斷減少,液態奶就此擁有了較輕鬆的推廣「土壤」。
聖元今年重點發力,美贊臣已經嘗到了甜頭
事實上,之前有不少品牌在布局液態奶,如今又是一段時間過去了,大家齊心合力教育之下,液態奶市場表現怎樣?
知食君注意到,今年從CBME孕嬰童展開始,聖元就一直在重點推廣其3段配方液態奶。而宋亮透露,美贊臣和惠氏作為奶粉界當之無愧的兩位「大佬」,率先在中國推「水奶」也成績斐然,目前已經嘗到了這塊大蛋糕的甜頭。「美贊臣在線上賣'水奶'的增速同比超過了150%,翻番增長態勢還在繼續;惠氏和聖元也都在發力,其他的很多還是觀望狀態。」宋亮表示。
而對於目前不少企業只觀望卻不願意入局的做法,宋亮分析,(這些企業)或還是因為不看好其能幫助乳企快速「發家致富」,覺得企業投資回報周期長。「目前的盤子在5億元左右,明後年預計嬰幼兒配方奶規模能達到10億元,整個增速可以達到100%。」宋亮認為。
在他看來,「水奶」在吸收性、便利性、防二次汙染性方面都有得天獨厚優勢,國外市場已經證明了其受歡迎程度;儘管我國消費者對這類全新產品的了解比較缺乏,企業、行業的確在培育上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但毋庸置疑的是,「水奶」已經在我國進入了高速增長通道。
「渠道普及率不高是一大問題,『小眾』也的確還是『小眾』,所以怎麼突破渠道限制、更大範圍普及產品,以及讓消費者能在接受『水奶』優點的同時接受其較高售價,這些都是企業接下來要花心思的地方。」宋亮建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