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二胎媽媽,我兩胎都是純母乳餵養,我家的兩個娃都曾經是奶粉奶瓶厭惡者。
我純母乳餵養我家哥哥差不多到6個月,因為我4個半月的時候產假結束去上班了,哥哥每天靠喝著我之前存下來的母乳和我在公司每天擠的母乳飽肚子。媽媽都知道,寶寶多吸,母乳就多,被寶寶吸得少了,母乳自然就少了,所以餵寶寶用奶瓶吃奶粉成了那段時間我們家最大最頭疼的的事情。
妹妹也是個磨人精,從月子裡開始就不肯喝奶瓶,假裝自己不會吸,把奶嘴放到她嘴裡她就吐出來,就大哭,就掙扎。因為我已經是全職媽媽,所以我也由著她,就是沒什麼自由,無論去哪裡都趕著回家餵奶。她現在已經11個月了,我還在餵母乳,但我明顯感覺到上次我乳腺炎之後母乳變少了,另外為了讓她早點接受奶瓶和習慣奶粉,我們也很早就把這個提上了日程。
(其實她這時候連60都喝不掉)
我是怎麼做的?
媽媽們都知道,奶瓶有玻璃奶瓶,塑料奶瓶,矽膠奶瓶,有了哥哥的經驗,我直接買的是矽膠奶瓶,奶嘴是仿實感母乳設計,我特意買了哥哥曾經用過的牌子,然而,在妹妹身上失敗了,一塞她就扭頭。所以我就換了美德樂吸奶器自帶的奶瓶,和普通奶瓶的奶嘴不一樣,她勉強吸了兩口,又罷工了。我真是很頭大。接著又上網買了吸管杯,想著或許她更喜歡吸管。事實是很殘酷的,還是失敗了。我開始逛淘寶,看評論,研究哪一款奶瓶寶寶更喜歡,最後還是買了另外一款矽膠奶瓶,然而事實告訴我,沒用。
我決定換個思路。寶寶討厭的或許不是奶瓶,而是奶粉。
2. 嘗試不同的奶粉。
我最開始給妹妹準備的是愛他美卓萃,就是她在未滿月時喝過兩口就拋棄的奶粉。我後來又給她買了卓萃的二段,她還是不肯吃。我是一個完全不吃奶製品的人,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奶粉的味道。我讓哥哥幫我喝了一下告訴我甜不甜,哥哥說不甜。我決定給妹妹換甜度高一點的奶粉。我記得有人對我說過美贊臣的奶粉甜,所以我挑了美贊臣藍臻。
那天早上我滿懷希望給她衝了30ml,她竟然很快就吃完了,我激動極了,甚至不敢發出聲音,怕影響到她。我立刻又衝了60ml,她吃剩下一點點。第二天,我給她衝到了90ml,她也吃完了。我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經驗總結:每個寶寶的口味都不一樣,市面上的奶粉多種多樣,不斷嘗試,總有一款他喜歡的。如果有試用裝,可以買試用裝,如果沒有試用裝,就買小罐的,至少可以減少浪費。我之所以選擇藍臻作為實驗對象,一方面是因為它甜,另一方面是在二段奶粉裡面,它有400g小罐的。
3. 千萬不要著急,要狠得下心,也要有耐心
我知道說這個很虛,因為當時我要上班了,哥哥還不肯用奶瓶,我也是很著急的,媽媽都怕孩子餓著。
不過有些寶寶餓狠了就懂得吃奶瓶了。比如說我家哥哥,他在我去上班的第二天就已經肯吃奶瓶了,只是裡面放的是我的母乳。哥哥的奶粉由卡瑞康換到了羊奶粉再換到了牛欄。哥哥是過敏體質,喝可瑞康起溼疹會很嚴重,後來換了羊奶粉就好了,等他月份大點,再換回牛奶粉,也不過敏了。再比如我家妹妹,我乳腺炎的那幾天因為吃了退燒藥沒敢給她餵奶,同時也因為我乳頭被她頑皮咬破了非常痛,我需要休養生息幾天,她那幾天突然就肯喝奶瓶,但是等我好了,可以餵她母乳了,她立刻就不要奶瓶了。
經驗總結:可能會有些媽媽覺得殘忍,但餓寶寶一兩頓,或許會有效果。
寶寶明顯抗拒這樣東西的時候,我們不能硬塞,否則他會生理上討厭這個東西,以後你想讓他接受就更難了。寶寶其實是會感知到媽媽的情緒的,你著急上火,他也會煩躁的。
我家妹妹奶粉奶瓶訓練從6個月就開始了,我一直試到了10個月才見到了曙光。
所以,媽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有耐心。
4. 把奶粉混到輔食裡,用勺子餵寶寶
我知道用勺子餵奶的效率很低而且對小月零的寶寶來說比較困難,但是困難不代表做不到,再說,還有餵藥器可以用呢。
我們家妹妹其實是個不穩定因素,這兩天,她都沒有好好喝奶,給她衝180,她會喝剩下30,然後就再也不要喝。那怎麼辦?用勺子喂。我還喜歡在奶裡面加上一把她愛吃的小零食,她看到就張著嘴要吃。
寶寶如果實在厭惡奶粉奶瓶,要麼我們就變著法子給他吃,比如把奶粉混到他的輔食裡面。
(這是加了奶粉的土豆泥,妹妹其實很討厭吃奇異果)
最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吃的是加強鐵和米粉和各種泥,紅薯泥,土豆泥,南瓜泥,山藥泥……我會把奶粉混著米粉給寶寶衝泡,也會在平時攪拌的各種泥裡面加奶粉。一歲以內的寶寶都不適合吃糖吃鹽,但是有些蔬菜泥水果泥天然帶糖,我們何不順勢而為?
經驗總結:投其所好。
5. 如果寶寶是像我一樣的奶粉厭惡者,那就用多樣的食物來補充她的營養供應
奶粉可以供應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我們日常的食物也可以,因此,輔食的多樣性很重要。
鈣鐵鋅基本都包含在肉食,蛋類,海鮮之中,平時可以多給寶寶補充雞蛋,小蝦皮,瘦肉之類的食物,當然也需要補充蔬菜,水果,粗糧等,總之要做到飲食均衡及多樣化。
(這是玉米大白菜馬蹄一起煮的粥,旁邊是肉絲和蒸蛋)
米粉對媽媽來說是很簡單方便的衝泡食物,但是我更推薦給寶寶做新鮮的食物,雖然會花時間。
國際上一般建議6個月添加輔食,但很多醫生在四個半月就會建議你給寶寶添加輔食。
對於一個嬰兒來說,你或許很難做到強求,但等他長大一點了,你可以和他談判了—— 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是增強體質很重要的成分,你可以問問寶寶,你要吃奶粉還是牛奶?
結語:寶寶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麼疼都不過分,寶寶有任何一點不好,媽媽都會很焦急,但是我們做媽媽的,一定要平衡好自己的心理,只有好心情的媽媽,才能在照顧孩子中找到樂趣。
我也是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我從來沒給我家哥哥做過像樣的輔食,但是我給妹妹做了很多愛的食物。
記住,沒有一條路能堵死你。
如果你喜歡這篇沒有專業論點,只是經驗總結的文章,請幫忙點讚+關注。
謝謝。
2020年8月16日
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