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兵:儒家「敬」論的三個發展階段

2020-12-20 中國社會科學網
馮兵:儒家「敬」論的三個發展階段 ——以《尚書》、《曲禮》和程朱理學為例

2017年05月17日 09:11 來源:《哲學動態》 作者:馮兵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摘  要:「敬」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重要範疇,貫穿了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始終,它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商、周時期由「敬天」轉向「敬德」的以政治倫理為主導的第一階段,此時的「敬」體現了聖王先哲的憂患意識,其主要理論載體為《尚書》;其次是戰國秦漢時期以禮履「敬」、以「敬」行禮的規範倫理階段,這體現了紛亂動蕩的時代背景下人文理性精神的升華,其代表性文獻是《曲禮》;最後則是以程朱理學為核心的視「敬」為聖門至上心法的理學時期,此階段的「敬」論最為系統,代表著儒家心性論、工夫論的最高成就。>>收起

  【作  者】馮兵[1,2]

  【作者單位】[1]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 [2]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期  刊】《哲學動態》  2016年第11期

  【關 鍵 詞】敬 《尚書》 《曲禮》 程朱理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社會科學基地重大項目「朱熹的生活哲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FJ2015JDZ012)的階段性成果.

  「敬」是中國古代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範疇,有著強烈的倫理屬性與社會價值。古人對「敬」高度重視,如《易·需卦》九三爻辭日「需於泥,致寇至」,《象傳》解釋為「需於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又上六爻辭「人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象傳》釋為「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離卦》之初九日「履錯然,敬之無咎」,其《象傳》釋為:「履錯之敬,以闢咎也。」從《易》中「敬」 可使人「終吉」、「闢咎」、「不敗」 的觀點,可見我國古人對「敬」的期許和看重。而在傳統儒學中,「敬」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從作為政治倫理的「敬天」、「敬民」與「敬德」,到作為規範倫理的「敬禮」,再到作為程朱理學心性工夫論的「聖門第一義」 這樣三個階段。本文將主要以《尚書》、《曲禮》和程朱理學之「敬」論為例,逐一展開討論。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李秀偉)

相關焦點

  • 【建水】文廟儒家三禮簡介
    建水文廟為傳承尊孔崇儒的優良傳統文化,開展儒家三禮活動,即開筆禮、成童禮、成人禮。「開筆禮」:點硃砂開筆禮是中國傳統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作為少兒進入人生學習階段的紀念儀式。開筆禮適合年齡5—9歲兒童,共九個章程,分別是第一章聖泉沃盥、欞星祈願,第二章敬先賢 拜先師,第三章擊鼓明志,第四章法聖賢、正衣冠,第五章點硃砂、啟童智,第六章啟蒙開筆,第七章點亮心燈、照亮前程,第八章敬聖人、拜先師,第九章頒證、結語。
  • 管理會計形成與發展的「三階段論」
    「摘要」本文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會計演化問題的研究要以歷史觀、哲學觀為指導,是全文的指導思想。第二部分:管理會計形成、發展的「三階段論」,論述了管理會計的形成、發展經歷了「成本會計」、「現代管理會計」和「後現代管理會計」三個階段,並依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對管理會計在這三個階段中取得的進展和創新作了較具體的闡述;第三部分:管理會計在「決策支持層面」取得的進展,是對第二部分作的重點補充,特別對「科學觀決策模式」下的決策支持和「人文觀決策模式」下的決策支持進行了對比,認為後者更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 論儒家大一統思想的現代價值(三)
    今天推送的是中華孔子聖道會會長、山東菏澤旅臺同鄉會會長高秉涵的論文《論儒家大一統思想的現代價值》,共分三次推送。「大一統」的思想能夠凝聚人心,動員民力,以其強大的精神力量始終推動著中國歷史朝著「大一統」的方向發展。幾千年中國歷史的大勢大局之所以是統一而不是分裂,「大一統」思想在其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統一的國家和社會,必須有統一的政權,統一的制度,統一的法律。古今一理,中外一例。秦始皇雖然是暴君,不知「攻守異術」,但是,他卻懂得統一之後「一制度」的重要性。
  • 丁耘丨論西方哲學中國化的三個階段
    論西方哲學中國化的三個階段〔1〕本文選自《儒家與啟蒙》(增訂版)丨丁耘中國的,或者說中文的西方哲學研究是中國哲學本身的一個部分,而不是西方哲學的一個部分。按照中西文化交通史的內在節奏,可以把西方哲學的中國化乃至整個西學中國化分為三個歷史階段:明清之際(16世紀末至18世紀初);晚清(19世紀下半葉)至上世紀70年代末;上世紀70年代末迄今。這三個歷史階段之間的中國學術思想和西方哲學本身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學術思想發生的是古今之變、學統之變、學術建制之變、「三千年未有之變」,表現出明顯的、巨大的、整體性的斷裂。
  • 「中國威脅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中國威脅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其實,「中國威脅論」的說法由來已久,總的來看,它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基於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需要,開始了最早的「中國威脅論」宣揚。
  • 對立與融合:論《莊子》與儒家思想
    論者們發表過種種意見。魏晉玄談中有「三語掾」的故事:「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聖教同異?』對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闢之為掾,世謂『三語掾』。」(《世說新語·文學》)「將無」是虛詞,阮宣子的回答其實就是一個「同」字。這一看法在古代有其代表性,歷代解《莊》者中,就多有以儒釋《莊》者。蘇軾在《莊子祠堂記》中立論曰:莊子對孔子是「實予而文不予,陽擠而陰助之」。
  • 董群:三論宗的三大祖庭與三論宗思想的三個發展階段
    【內容提要】祖庭是佛教的特殊寺院,與某一學派或宗派的創立、發展有著重要關係。諸宗祖庭之中,三論宗有三個祖庭,分別形成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祖庭為長安終南山逍遙園或草堂寺,形成了三論學派之關河學派,代表人物為鳩摩羅什、僧肇等,第二個祖庭為攝山棲霞寺,形成了三論學派之攝山學派,以僧朗、僧詮和法朗三大師為代表,第三個祖庭為會稽嘉祥寺,形成了三論宗之嘉祥三論,代表人物是吉藏,也是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三大祖庭,三個階段,體現了三論宗不同歷史階段之間的原創、承繼和發展。
  • 解讀《論持久戰》解讀中國新流行的三個階段
    《論持久戰》在評估中日戰爭需要經歷的三個階段時提出了「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論持久戰》的本意是評價中日戰爭的發展趨勢,是對戰爭趨勢的預測。
  • 新儒家:宇宙發生論序言—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
    新儒家在歷史的呼喚裡出現了。在講新儒家的宇宙發生論之前,先回顧下先秦的宇宙發生論。「中國古代,試圖解釋宇宙的結構和起源的思想中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陰陽家的著作,一條見之於儒家的無名作者們所著的《易傳》。」《洪範》和《月令》強調陰五行而不提陰陽,《易傳》則相反,強調五行,而對陰陽隻字不提。
  • 淺談儒教與儒家(三)
    三孤自祀冕而下八,無火冕。公卿七,又無毳冕。上大夫六,又無藻冕。中大夫五,又無皮弁。下大夫四,又無爵弁。士服三,祀弁、爵弁、玄冕。庶士玄冠。儒教的養生功法儒教的養生功法有十二個方面,守中法要、守一法要、守仁法要、存誠法要、養氣法要、格物法要、修止法要、修靜法要、修定法要、修觀法要、修息法要、至命法要。
  • 認知發展階段論—皮亞傑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20世紀60年代初創立了「發生認識論」,形成了其獨特的認知發展觀,並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皮亞傑認識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的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這個考點出題頻率比較高,基本是逢考試必出題。考生也總是在前運算、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容易混淆。
  • 「七嘴八舌」論教師專業發展階段
    教師的專業成長發展階段隨著教師專業性地位的確立,不僅成為學者專家研究的重點,也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重點知識。教師的專業成長發展階段在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考查特點側重識記。因此,該知識點在備考時重在結合生活實際,了解每個版本中各階段的典型表現。今天就為大家梳理幾個常見的教師專業成長發展階段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論《劍來》裡儒家四聖的原型
    周公旦上期論了文聖及其幾位嫡傳弟子,今天一起來論下《劍來》裡儒家四聖。他比孔子早生一個朝代,創作儒家十三經中的《周禮》,而孔子推崇嚮往周公的事業才德,讚嘆「周公之才之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後起的孟子首稱周公為「古聖人」,將周公與孔子並論,足見尊崇之甚。
  • 儒家怎麼看待數據隱私問題——兼論「數據化儒家」的可能性
    體現這種轉變的典型文獻,乃是西漢桓寬所筆錄的《鹽鐵論》,而此書亦恰恰集中體現了對鹽鐵專賣制度長久不滿的各地「賢良文學」(其背後又有各郡國宗族利益)試圖放鬆國家經濟管制的心聲。這裡需要順便說一句的是,缺乏歷史唯物論教育的傳統儒家典籍分類者一向將《鹽鐵論》分類為不那麼重要的「子部」,而不是地位最高的「經部」,殊不知從歷史唯物論角度看,《鹽鐵論》才是儒家經濟哲學的「秘密的誕生地」。
  • 儒家的孝道及其現實意義
    從秦漢開始,隨著統治者及各類利益攫取者的利用,以及後人的歪曲解讀,「孝」的本義概念被偷偷替換,孝的精華逐漸被曲解,起而代之是子女對父母的絕對順從,「順從即孝」,這顯然是與先秦原生儒家的孝論相悖的。 三:儒家「孝」思想在當今社會的現實意義及如何在新時代延續儒家孝道文化 (一)孝對現代人的要求既然弄清楚了「孝」的真正含義和要求,證明了儒家所提倡的「孝」不是對人性的扭曲,那麼「孝」作為一個良好的品德要求,在當下社會又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呢?
  • 皮亞傑、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論重難點梳理
    2品德的心理結構道德認識對道德規範的認識品德結構的核心道德情感伴隨道德認識而產生的情感如對忠臣的崇拜,對佞臣的討厭道德意志能否堅持、抵禦誘惑道德行為與道德有關的行為衡量道德品質的標誌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題型:客觀題、簡答題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 伯利納的「教師發展」五階段論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伯利納依據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差異,將教師從新手到專家的發展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①新手階段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教師,主要任務是學習一般的教學原理、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以熟悉課堂教學的步驟和各類教學情景,獲得初步的教學經驗。
  • 先秦儒家三位代表人物:孟子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又是其核心。儒家思想涉及社會政治、倫理道德、思想教育等立身處世、為政治國的一切方面,在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發展史上,影響最大,時間最久,程度最深。中華民族有歷史悠久的的燦爛文化,中國在世界是被稱作「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多與孔子的思想分不開。
  • 先秦儒家三位代表人物:孔子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又是其核心。儒家思想涉及社會政治、倫理道德、思想教育等立身處世、為政治國的一切方面,在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發展史上,影響最大,時間最久,程度最深。中華民族有歷史悠久的的燦爛文化,中國在世界是被稱作「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多與孔子的思想分不開。
  • 專訪| 香港儒家範瑞平:蔣慶是更純粹的儒家
    概括說來,我的儒家認同之路大概開始於1987年在社科院哲學所工作的階段,發展於美國留學早期階段,基本確定於1995年左右。               方旭東:所以實際上,在你對儒家發生興趣的過程中,主要是自學的方式,並沒有受到某位當代學者或某本書的直接影響?你就是自己直接去看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