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陳劍)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表示,加強投資者教育,將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把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也是踐行「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越來越受重視。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將投資者教育逐步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行試點」。
2017年,證監會推動上海、廣東、四川、青島、寧夏等20餘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試點,將投資者教育納入中小學、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中。
2019年,證監會與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在學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證券期貨知識,提升國民金融素養。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將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財商素質教育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為何如此受重視?
我國資本市場剛剛成立30年,以散戶為主,有1.7億中小投資者,交易制度還不完備、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監管制度還不適應、交易者還不成熟。閻慶民認為,要解決「四不」問題,就必須抓投資者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是借鑑國際最佳監管實踐的做法。目前,全球至少有40個國家和地區已將財商教育納入中小學基礎課程,而在中國,財商教育仍未引起充分重視。金融證券知識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地方課程體系的試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浙江等發達地區的部分中小學校。
閻慶民表示,貧困地區更需要轉變觀念,認識到少兒財商素質教育可以從本質上改變人們對環境、對財富、對生活的認知,真正實現知識改變命運,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國信證券投教負責人鄭從文表示,現在社會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月光族」 「啃老族」「卡奴族」等,暴露了財商教育的短板。「校園貸」「求職貸」引發暴力催收、裸條貸款等違法違規現象,嚴重危害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財商教育亟待加強。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乾說,目前金融知識普及和投資者教育在中小學推廣還不夠廣泛深入,地區差異較大。試點中也存在教材質量參差不齊、師資力量不足、學習資源有限等問題。金融機構的投教工作容易受領導重視程度和人力財力的影響,機構間的差別也較大。在投教的內容和形式上,近年來有了很大的創新和提高,但存在同質化現象。
中信建投證券法律合規部高級副總裁翁航從另一個角度談到,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本質上也是對全體民眾的金融風險教育,尤其是非法薦股、非法集資及非法證券諮詢等亂象給群眾帶了不少傷害,金融機構有責任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投資者教育宣傳。
閻慶民說,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有利於幫助公眾培養正確的理財意識,從群眾基礎上防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從源頭上提升投資者素質,增強其自我保護能力;為資本市場培育理性投資者,提高他們對市場的認同、理解和包容,理性參與市場。
投資者教育可藉助媒體平臺提高覆蓋面和影響力
自2016年授牌首批13家國家級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開始,證監會已在全國建設104家國家級和省級投教基地,他們在推動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近年來,各個投教基地持續組織「青少年財商教育」「投資者教育進百校」等活動,編制面向學生的財商書籍、開辦財商夏令營、與學校共建實踐教育基地、設立職業見習日等。
9月,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等5家證券公司投教基地,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上海大學經濟學院5所院校籤署三方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
《國民證券投資必修課》上線新華網客戶端「雲上學」欄目
同在9月,中信建投證券投教基地走進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講共28個學時的《國民證券投資》必修課,並編制相關教材。
為進一步提高課程覆蓋面和影響力,中信建投證券聯合新華網投教基地在新華網PC端和手機端推出課程線上版,並在新華網客戶端「雲上學」欄目上線,供各類社會群體自主選擇學習。相關課程視頻也被各大視頻門戶網站轉載。
《財阜訓練營》課程專題在新華網PC端和手機端上線
國信證券投教基地、湖南省證券業協會也看到了新華網投教基地的媒體平臺優勢,聯合其推出20堂線上投教課程《財阜訓練營》,並將課程推廣進中南大學、湖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等。
《「十萬塊為什麼」財商課》上線新華網客戶端「雲上學」欄目
華西證券投教基地與西南財經大學SWUFE未來財經計劃開發了《「十萬塊為什麼」財商課》,通過新華網投教基地、機構間市場投教基地面向青少年直播推廣,在新華網PC端和客戶端同步上線,並被以青少年受眾為主體的幾大視頻網站轉載,在培養青少年的契約精神、社會責任、規則意識、創新意識等方面發出投教界的聲音。
除了適應傳播趨勢開發線上課程,不少投教基地還推出各具特色的財商漫畫、視頻和青少年財商讀本,如興業證券、西南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國銀河證券、華福證券、華安證券等投教基地。
華西證券投教基地主任唐嶺說,經過資料查閱和走訪,發現大部分學校在財商培育體系和教育對策方面存在缺失,市場主流財商書籍和課程存在簡單知識灌輸、過於偏重財經遊戲或故事而缺乏系統專業的規劃安排、直接照搬國外教材理念等問題,所以他們編寫了《青少年五德財商》系列教材,從「仁義禮智信」五德角度看財商,教材包含小學低段到高中段共四冊。
10月,國信證券投教基地編著出版《校園財商素養》系列叢書,分《財商啟蒙》、《財商管理》和《創富人生》三冊,分別適用於小學、中學和大學階段。
其實不僅是投教基地,其他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
目前正在進行的由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青年網、招商銀行聯合舉辦,新華網投教基地和B站提供特別支持的大學生創意短視頻大賽,便是圍繞金融安全、投資者教育、財商素養等主題,向全國大學生徵集創意短視頻。通過藉助媒體平臺流量優勢,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金融安全知識、提升大眾財商素養和培養投資能力。
隨著傳播手段的不斷變革和教育方式的創新,現在的投教產品形式越來越豐富,趣味性也越來越強。但要持續吸引青少年的眼球,還需要利用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製作「看得懂」「記得住」「有文化」的投教產品,使理財知識真正轉化成理性投資理念和能力,提高投教納入國民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教育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穩定財富觀的形成要經過幾代人的積澱。在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中,各方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