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教育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2021-03-05 森林研學教育導師

六部門聯合發布行動計劃

生態文明教育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生態環境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六部門日前發布《「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理念,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起,「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在全國範圍已部署開展三年,倡導社會各界及公眾身體力行,從選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起,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渠道不斷拓展,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熱情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宣傳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據介紹,《行動計劃》從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推動社會各界參與等6個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安排,策劃了開展研習行動、志願服務行動、品牌創建行動等10個專題行動,著力推進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局面。

《行動計劃》明確,推進生態文明學校教育,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學科建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積極推進生態文明教育法律規範建設。

同時,加強生態文明社會教育,加強生態環境法律宣傳教育,推進生態文明教育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機關、進農村,提升各類人群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環保科學素養。

《行動計劃》還從發揮黨政機關作用、發揮企業作用、發揮人民團體作用、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等4個方面,明確了推動社會各界參與的工作任務。

據悉,六部門將定期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督導評估,總結典型經驗,推廣成熟模式,為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榜樣示範和價值引領。

        基於多年國內政府政策執行貫徹實施經驗及國際化項目經驗,整合多方資源而創辦的中國創意型森林教育品牌。沐林間以「厚天地之大美,達萬物之至理」的核心精神,秉承「 天人合一,自然本原,教育全人」的願景,聯合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提出並打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少年森林研學基地」,並提供森林教育全產業鏈定製開發,攜手同行業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執行項目

       「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活動」培訓項目:響應全國關森委提出的「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活動」,與其獨家培訓指導單位趣知林共同研發了《森林研學教育導師》培訓的課程大綱及內容,承擔森林研學教育導師培訓執行。請關注:線上課程 | 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導師線上課。

項目合作聯繫人:

劉寧/13910853385

培訓報名及諮詢:

Memo(葸夢露)/18611669030  

相關焦點

  • 生態文明教育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理念,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起,「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在全國範圍已部署開展三年,倡導社會各界及公眾身體力行,從選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起,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渠道不斷拓展,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熱情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宣傳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 全國人大代表明生法師:將環保教育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今年的兩會上,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明生法師在題為《關於將環保教育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建議
  • 嶽偉:構築三大體系 深化生態文明教育 | 疫後教育變革㉑
    生態文明教育是一項面向全體國民的終身教育,是一項需要融入育人全過程的系統性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把珍惜生態、保護資源、愛護環境等內容納入國民教育和培訓體系,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
  • 閻慶民:在更高起點上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近日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表示,今年施行的新《證券法》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核心目標和根本宗旨,增設了「投資者保護」專章,就投資者民事賠償等問題做出諸多制度創新,投資者保護也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要以更大的決心
  • 70餘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原標題:70餘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本報訊(記者 牛偉坤)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介紹,目前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4000多所大學、3萬多所中小學、4.5萬多所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開設了中文課程,中國以外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達
  • 投資者教育從「娃娃」抓起?證監會:推動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閻慶民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有1.7億中小投資者,解決「四不」(交易制度還不完備、市場體系還不完善、監管制度還不適應、交易者還不成熟)問題,就必須抓投資者教育,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將投資者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 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這句歌詞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們都希望中文真的可以成為像歌詞裡一樣的地位,如今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意味著什麼?中文是世界上第幾大語言?中文是誰創造的?
  • 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在天津邁出新步伐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胡豔萍記者從天津證監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和證監會、教育部《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將投資者保護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意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 中文教學將納入埃及中小學教育體系
    9月7日,駐埃及大使廖力強代表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埃及教育與技術教育部長紹基共同籤署《將漢語納入埃及中小學作為選修第二外語的諒解備忘錄》,標誌著中文教學將進入埃及國民教育體系,中埃教育合作取得新突破。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2月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
  • 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藉助媒體平臺提高覆蓋面和影響力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陳劍)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表示,加強投資者教育,將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把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也是踐行「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體現。
  • 科治好:七十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近日,科治好獲悉,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十三五」期間,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的臺階。  據科治好了解,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在當天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國際中文教育影響力顯著提升。
  • 七十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記者從12月2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全球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外交部:中文有堅實基礎
    有記者提問,據昨天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消息,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前個別西方官員和媒體稱中方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擴大全球影響力。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和基礎。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無論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遠,語言都會迅速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 中文教育影響力顯著提升!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12月22日,教育部召開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在會上指出,過去五年,國際中文教育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已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參加中文水平等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
  • 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中國以外有約2500萬人正在學習中文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央視新聞|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央視新聞 | 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 陳俊源、嶽偉:中國環境與生態文明教育70年|生態文明教育專題研討②
    環境師範教育也開始起步,1993年,北京師範大學招收了第一屆環境教育碩士研究生。持續深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基礎教育的融合。1992 年,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各學科教學大綱中將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教學要求,滲透到相關學科中。開展可持續發展在職幹部培訓。1994年,將《中國21世紀議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培訓班,使有關領導迅速掌握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22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   教育部22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