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時光倒退至20年前,可能是「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曾經的四大天團,但現在顯然已經重新洗牌。
時至今日,論國內外聲望和綜合實力,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大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已經成為新一輪的王者,在錄取分數、重點學科、兩院院士、附屬醫院質量方面已經遙遙領先,並遠超其他醫學院甚至單獨設立的醫科大學。
以下逐一說明。
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家衛健委(衛生部)唯一直屬高校,曾用名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曾經為清華大學醫學部(2019年脫離,但仍在合作),也就是說,要想讀協和,首先得達到清華的錄取分數線。
學生對協和認同感極強,畢業之後不會說自己是清華的,只會說自己是協和的。
考取難度:除護理系之外,考生必須要報考清華大學的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六顆星。
兩院院士:23人
國家重點學科:11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6個A類,其中三個A+
附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腫瘤醫院
北大醫學部,前身北京醫科大學,併入北大之前進入了「211」。依託北大雄厚的實力,發展迅速。為獨立法人。
學生畢業後會說自己是北醫的,也會說自己是北大的。
考取難度:比北大其他專業低。五顆星。
兩院院士:14人
國家重點學科:15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5個A類,其中2個A+
附屬醫院:北大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大三院(注意:冠以北大)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為唯一的國立上海醫學院(1932年),合併給復旦前進入了「211」,為教育部、上海市、衛健委共建共管單位。
考取難度:處於高位,其中14個省市的錄取分數線位居醫學相關院校第一,與本部其他專業略相等。
兩院院士:11人
國家重點學科:15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5個A類,無A+
附屬醫院:華山醫院、中山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前身即為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於1952年調整合併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在合併給交大之前也進入了「211」(1997年)。
近幾年發展迅猛,比如以下網上數據: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43項,連續八年位列全國第一。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發表3069篇SCIE論文,醫學學科論文數第7次穩居全國第一。
考取難度:比交大其他專業低10幾分,難度四星半。
兩院院士:17人
國家重點學科:14個
第四輪學科評估:3個A類,其中A+1個
附屬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新華醫院
p.s.,另外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3個A(有川大唯一的A+),浙江大學醫學院3個A,首都醫科大學2個A(本身非985和211,實在了不起,當然錄取線也確實接近985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3個A(含一個A+),中山大學醫學院3個A,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個A(有一個A+)。
以上合計6所,加上樓主前面重點介紹的四大醫學院,合計共有10所。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算是當今國內實力最強的10所醫學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