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4年7月28日消息:今年是公司成立30周年的大喜日子,作為廈航正式招收的第三批大學生,我已在廈航工作了23年,公司也從91年底的686人發展壯大到如今的12000多人。這23年的發展歷程歷歷在目,廈航在經歷了創業起始穩步發展、二次創業、持續發展階段之後,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公司正逐步邁向集團化、國際化和規模化,作為廈航人,我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
【初識廈航】
1991年7月,我大學畢業,父親託人四處找工作。父親是廈門一中的老師,他的一位學生推薦說你女兒英語那麼好(取得大學英語六級證書),高崎那有一家「廈航」不錯,可以去應聘看看。當時高崎離市區非常遠,「廈航」是什麼單位我們也沒聽說過,於是父女倆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坐上27路,來到廈航辦公樓。
我們唐突地直接到了吳總辦公室前,一位領導問我們和吳總事先有聯繫了嗎?我們回答說沒有,我們是來找工作的,聽說父親是老師,他幫我們進行了引薦,吳總了解了我的學校、專業及學習成績後,直接問學校推薦信帶來了嗎?並把我們帶到隔壁的人事勞資部,交代孫光福經理說這個人錄取了,明天帶學校推薦信來辦手續。先聯繫計劃財務部,看看能不能接收,不行的話就安排飛機維修部資料處那,她的英語比較好。吳總說他喜歡教師的子女,他們的家教比較好。
沒想到這麼順利就進入廈航,沒想到吳總對教師這麼尊重和認同,我們一番感謝之後開心地回家了。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並且暗下決心,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負了吳總的期望。
【了解廈航】
當時計財部經理是錢鐳阿姨,經過人事勞資部的推薦,同意接收我到計財部。但人事勞資部孫經理覺得我是學計劃統計的,公司的勞動工資管理正缺少專業的人才,於是把我留在了人事勞資部從事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這一幹就是8年。而正是這8年,使我真正了解了廈航,並且從懵懵懂懂的大學生成長為1名業務骨幹和業務經理,見證了廈航團結拼搏、開拓奮飛的二次創業。
1994年,為了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吳總決定率先進行工資體制改革,打破國家的等級工資制,實行按崗計酬,體現崗位價值和貢獻。於是楊小易經理牽頭,我、計劃財務部曾奇斌和航空賓館財務經理顏凱旋組成的工資改革小組脫產1個多月在航空賓館加班加點設計新的工資體系,包括崗位等級設置,崗位工資測算等等,從最普通的勤務崗到公司總經理,一共設置了35個工資等級,根據崗位性質不同設置了A(飛行、籤派、機務)、B(營銷、財務)、C(機關職能)、D(後勤保障)等4個工資序列,員工工資普遍翻了一倍,高技術等級的崗位更是翻了好幾倍,群眾士氣高漲。
隨後,1995年-1997年公司又進行了三次工資改革,包括工資計稅辦法的調整,部分崗位工資的調整等等,使得工資制度越來越完善。
經過3年多的鍛鍊和努力,伴隨著廈航的變革與發展,1995年1月我被聘任為勞資科副經理,負責勞動工資、社會保險和勞動合同管理等。
【愛上廈航】
1999年8月,由於工作調動,我來到運行標準部質量監督科工作。從初期的考勤管理到服務投訴處理、服務質量管理等等,我見證了廈航自強不息、銳意創新的持續發展階段。
首先,公司的質量管理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2001年,廈航通過了ISO9002:1994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獲得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004年又進行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質量/環境/安全健康整合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認證。其次,服務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升。2001年廈航率先引入第三方顧客滿意度測評,顧客滿意度指數為83.23,顧客忠誠度為85.59,為行業較高水平。中國民航用戶委員會自1993年起持續開展「旅客話民航」調查活動,九次評比結果中,廈航共獲得六次第一名、三次第二名,並連續兩年獲得「航班不正常優質服務獎」。2008年,公司首聘23名社會監督員,公司內外部服務監督管理體系持續完善。第三,不斷追求卓越。2005年,公司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申報2005年全國質量管理獎,經過現場診斷、編寫自評報告,發現公司管理上的短板和差距,制定短期改進計劃和長期改進計劃。9月份公司榮獲「2005年全國質量管理獎鼓勵獎」及「2004年度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兩個獎項。
在從事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服務質量管理的10年中,24小時值班受理旅客投訴、深夜到機場處理航班延誤群體事件等等仍然歷歷在目,因此深深體會到服務工作的複雜和辛苦,對各部門的業務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很好地鍛鍊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
【感恩廈航】
2009年9月我趕上「末班車」,競聘上崗黨群工作部「退休服務經理」。正值公司車總上任後力推績效考核,我被推薦到項目組參與工作,2010年公司成立績效考核辦公室,歸屬計劃財務部管理,我被「點名」調到績效辦從事公司績效管理工作。
剛進績效辦,感覺壓力很大,績效考核與各單位的獎金密切相關,是個敏感的課題,生怕做不好。但讓我非常感動的是公司黃副總在年度工作會上做績效考核動員的講話中,最後明確說到:績效辦是代表公司履行績效考核制度與要求的單位,大家如果有什麼意見,可以找我提,不要去指責和批評績效辦。這句直白的話語讓我真切感受到公司推行績效考核的決心和公司領導對績效辦工作莫大的支持,有了這樣堅強的後盾,我當在所不辭,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公司交付的使命。在2010年2月正式上任績效副經理崗位後,在計財部馮雁凌副總的帶領下,我帶著一位新員和一位福州分公司借調的同事,白天到各部門商談考核辦法,下午下班回到辦公室開始整理編制各部門的關鍵績效考核表和各指標的考核辦法。每天下班回到家,我就會在小本子上記錄好明天要做哪些事,怎麼分工?第二天一早把工作任務布置下去,分頭完成,每天就這樣緊張而有序地工作著。從每天計劃到每周計劃到每月計劃,績效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軌。2010年6月份正式發布各部門關鍵績效考核表,7月份兌現了上半年的績效獎金,2011年發布了公司的績效管理制度和考核細則彙編,並開始了績效管理系統的立項與開發。如今,經過4年多的發展與創新,績效管理已成為公司重要的管理工具,在推動戰略落地實施及公司年度重要工作的完成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而在這四年多的時間裡,公司的精細化財務管理思想以及計劃財務部「領好航,參好謀,管好家,理好財」 的使命、「誠信務實,精細創新,溝通理解,簡潔高效」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著我,全局觀、高站位、明思路、善總結、講閉環、重提升,這些優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讓我這個「老兵」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受益匪淺。
「梅花香自苦寒來」、「積跬步以至千裡」,在廈航成長的不同發展階段,我在不同的部門經歷和見證了它的成長,雖然領導的管理風格不同、業務不同、所接觸的同事也各有特點,但有一點相同的是:廈航人對廈航的熱愛與忠誠。每個人都把廈航當作自己的家,有困難大家一起克服,有成就大家一起分享。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同事互幫互助,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開創了廈航連續27年盈利的民航先河。
值此公司成立30周年之際,祝願我們的白鷺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越飛越強。
2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