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繪本《不是我的錯》中的校園欺凌角色類型

2020-12-22 自得語文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英】 約翰·多恩

我的記憶中有這麼一句話,但今天,我才知道這首詩的全部內容,才發現另一句很網紅的句子也出自這首詩: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刷,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莊園,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所以,當我們談論「校園欺凌」這個話題時,我們應該深切地意識到,沒有誰是這個事件的幸運兒,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事件的參與者。

研究者提出,在校園欺凌發生時有多種不同的參與者角色:欺凌者、 被欺凌者、協同旁觀者、強化旁觀者和冷漠旁觀者。繪本《不是我的錯》就是這五種角色的表演劇。

根據繪本內容,可以做出這個匯總表:

我們可以發現,在校園欺凌事件中,旁觀者作為既不是行兇者也不是受害者的個體,所佔的比重最多,人數也最多。上述三種旁觀者可以統稱為消極旁觀者,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在這本繪本中不曾出現的角色——積極旁觀者,即主動幹預欺凌行為,阻止欺凌情況進一步惡化的人,會立即報告教師或家長、安撫被欺凌者、直接阻止欺凌者等。

遺憾的是,在校園欺凌中,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訴求,出於羊群效應(從眾心理)的影響,絕大多數學生會選擇成為消極旁觀者。當事件發生後,他們也會心安理得地說一聲:不是我的錯!

但,孩子,你要記住: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如果我們不去保護別人,喪鐘也會為我們而鳴。 所以,我們這些做大人的,有義務有責任教會他們: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旁觀者群體和同伴關係,從校園欺凌中參與者的角色出發開展了實證研究後發現,對旁觀者進行有效幹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校園欺凌的發生頻率,減輕被欺凌者受到的傷害程度。我們的法制宣講、我們的心理輔導,不應該再把眼光局限在對欺凌者的懲治教育、以案釋法的警示教育和對被欺凌者的應激關懷上,而應該拓展到對旁觀者的教育引導上。

從家庭層面來說,父母要給孩子做出積極的示範作用,要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從學校角度來說,要傳播正能量,樹立精神榜樣,引導學生形成高質量的同伴關係,激發那些群體受歡迎程度較高的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不是我的錯》這本繪本的最後幾頁,作者用黑色的圖片叩問著人類的良知:和我沒有關係嗎?

願我們都能成為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堅持道德上正確的主張;堅持實踐正義原則;願為他人作出奉獻和犧牲。 突然,很想和大家一起唱這首歌《祈禱》: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 多少祈禱在心中;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呀 微笑不會再害羞;讓時光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開溜;讓貧窮開始去逃亡呀 快樂健康留四方;讓世間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兒開放……

相關焦點

  • 《legal high 2013 SP》:校園欺凌受害者緣何成「孤島」
    作者葛峰(新浪微博:@frankcj)近年來,國內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這些受欺凌者一開始可能僅僅是因為體型與其他孩子不同、性格比較內向、或是家庭背景欠佳等原因,被同學和老師有意無意的邊緣化,逐漸成為受到孤立和偶爾被攻擊的對象。然而,在家庭、校園、社會並不重視欺凌事件嚴重性的氛圍下,他們逐漸成為被惡意的心理、身體和語言攻擊的潮水長期反覆衝擊的校園「孤島」。受害者身上的「孤島」標籤甚至進一步鼓勵了欺凌者施暴,以至於欺凌行為愈演愈烈,後果愈發嚴重。
  • 英語美文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John DonneNo man is an island,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Entire of itself. 可以自全。 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A part of the main.
  • 英語演講角(第46期)|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英國著名詩人約翰·多恩曾說過:「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人是社會中的人,是集體中的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有家人、朋友、同學和老師的陪伴,生活因為有了與他人千絲萬縷的聯繫而變得更加經常。2020年11月25日,我校品牌外語活動——英語演講角(speakers』 corner)在孔子廣場舉行。本期的主題為「No One is an Island(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解讀《了不起的我》3、沒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島——關係攻略
    關係中的自我之前我們聊了行為的改變,以及行為背後的心智模式。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從人際關係這個更加廣闊的視角,來看待自我的發展與改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能夠自全,所有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你看,在這裡,小艾就把自己的角色搞錯了。他只應該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出建議,而不是把別人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小月找不到工作不是小艾的責任,批評說你太懶沒做好,是想說我給的建議是對的,這更不是小艾該做的事情。兩個人都沒有看到事情背後自己角色的錯位,因此矛盾才會越來越深。
  • 雙語| 老戲骨海倫·米倫疫情中讀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疫情期間,英國國寶級演員海倫· 米倫(Helen Mirren)在家中誦讀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 多恩(John Donne)傳世名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 《少年的你》喚起大眾的關注,校園欺凌事件中,你充當什麼角色?
    少年時期的你們,是否曾經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事情呢,《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就引發了大眾們的關注,你在這樣的一場時間之中,充當的是什麼角色?十七八歲的時候,就是年輕的時期,我們屬於未成年,生活在學校裡。原因就是她長期遭受同學們的欺凌,最終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面對同學的一幕,周邊同學表現出來的不是痛心,也不是震驚和擔心,而是在旁邊拍照,不斷地聊著八卦。這些沉默的人,在學校裡又扮演怎樣的角色呢?在跳樓之前就有吶喊,表明別人一直都在欺負自己,為何沒有人幫助自己。
  • 我再也借不到錢了,沒有人會借給我,終成為了一座孤島
    不是,這是目前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朋友跟我說,現在咱們不看抵押物了,沒有用的,臉都不要了,哪還有什麼信用?有時候,我媽媽身上沒錢花了,就會向周圍的鄰居借一點,後來我聽說了這件事以後,便特意提醒她,今後如果再有類似這樣的情況,不管是借錢還是借東西,一定要跟人家說明還錢的日期,如果答應別人是三天後某個時間之前,就不管發生任何的情況,都一定要說到做到,並提醒人家上次所約定的時間,超過一分鐘都不好,以後再有事相求的時候,人家才會毫不猶豫的相信你,畢竟每個人都會有困難的時候。
  • 英語演講角(第48期)|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部分;如果海水衝掉一塊,世界就減小,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在這個世界上的你我他構成了一個休戚相關的整體。因此我們需要重視整體性,常懷一顆柔軟的心,試著去理解他人,善待彼此。2020年12月2日下午,我校品牌外語活動——英語演講角(speakers』corner)在孔子廣場如期舉行。
  • 面對校園欺凌,你該如何做?
    被霸凌者往往內心很痛苦,在外界尋找不到支持,自身的力量又不足以和霸凌者抗衡,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當然不止我們國家,在每個國家都會遇到校園欺凌事件。2015年6月 日本政府公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在為期6年 的追蹤調查中,發現近九成學生曾遭遇過校園欺凌。
  • 龍城愉園社區開展抵制校園欺凌工作坊
    角色模擬現場。活動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社工通過PPT展示和觀看視頻的方式,幫助青少年識別什麼是校園欺凌、了解校園欺凌的相關行為和危害,以及正確應對的方法等內容。「這是什麼呀,安徒生童話?嘿,你們大伙兒看看,這麼個大男人,居然還看童話?笑死人了。」
  • 關於校園欺凌的故事
    據新聞報導,有很多學校都發生過校園欺凌這類型的事件,被校園欺凌過的這些受害者們,他們都不敢告訴父母,一般都會選則沉默,使那些校園欺凌者更加肆無忌憚。然而有的會告訴父母,可結果還是一樣,甚至比以往更慘。
  • 《不可思議的旅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01這是一個孤獨的故事周末重讀了《不可思議的旅程》,這本無字書每次閱讀的時候,總能帶給我新的啟發和思考。前面幾次的閱讀,我都被小女孩驚心動魄的冒險旅程給吸引了,重在探索冒險故事裡的情節,而這次吸引我的則是小女孩在現實中的生活。‍‍小女孩雙手抱膝坐在自家的樓梯門口,‍‍看著‍‍街上的小孩子在嬉戲,越發顯得自己的孤單。
  • 對校園欺凌說不!分清角色,拒絕出演校園暴力片
    對校園欺凌說不!分清角色,拒絕出演校園暴力片 2019-12-09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做校園中的「胖虎」 防校園欺凌講座讓孩子選對角色
    為維護學生身心健康,預防校園欺凌,創建平安校園,11月20日,晉中市榆次區王湖小學舉行了一場以《向校園暴力說「不」》為專題的防校園暴力、防校園欺凌主題教育活動。
  • 劍橋校長北大論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搭建溝通橋梁,應對特殊時期:全球大學的角色大家好。我是劍橋大學校長杜思齊(Stephen Toope)。我很高興有機會在北京論壇上發表遠程演講。為國家做貢獻也意味著參與社會討論,而不是僅僅局限在實驗室和教室當中。進行這些討論可能很困難,但是大學正是需要直面這些問題。如果沒有進行這樣的討論,我們將無法發揮我們的核心作用——幫助社會指明前進的方向。
  • 孩子受到校園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錯了嗎?
    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提問:孩子受到校園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錯了嗎?我的看法是——但凡有此一問,那肯定就是錯了!因為如果這位家長(讓孩子反思)的教育取得了好的效果——孩子反思了、被欺凌的問題也解決了,那是皆大歡喜,他斷不會有此一問。
  • 平凡的榮耀插曲是什麼個 李琦《沒有人的孤島》完整版歌詞
    平凡的榮耀插曲《沒有人的孤島》是歌手李琦演唱的,這首歌相當於劇中人物孫弈秋的角色曲,大家表示歌曲就會想到弈秋一個人的時候。平凡的榮耀插曲《沒有人的孤島》歌詞是什麼李琦--沒有人的孤島通向孤島的橋被煙霧深深纏繞像是這座無人島的警告清楚為何來到把泥土緊緊抓牢站在風中面帶著微笑沒有人的孤島得到內心想要就算初來乍到無懼世上的風暴沒有人的孤島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一年,讓我們更懂得寬容和理解
    澎湃評論部推出年終策劃《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記錄和書寫這特殊的一年。如果不是英國這幾天出現了變異新冠病毒,我幾乎都忘了疫情這回事。或許,人類有選擇性遺忘不愉快記憶的本能,這甚至讓我們顯得有些涼薄。即使我不願意去面對,但疫情顯然深刻定義了2020。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
    澎湃評論部推出年終策劃《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記錄和書寫這特殊的一年。聖誕節的下午,我在一家超市買東西。結帳時,年輕的收銀姑娘特地送了我一隻蘋果,包裝在漂亮的小禮盒裡。關門出超市後,她那笑盈盈的眉宇依然漂浮在寒風中的街道上空許久。傍晚照例在健身房鍛鍊,當我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時,戴著口罩的聖誕老人神奇地出現在我面前,手裡抓著一把糖果,用英語向我祝福。
  • 校園欺凌:每個霸凌者心裡,都住著一個魔鬼
    這次網絡上熱議的,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又稱校園霸凌。校園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長期存在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學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