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喚起大眾的關注,校園欺凌事件中,你充當什麼角色?

2020-12-22 沐暮娛樂

你要允許一些人,有安靜的青春。—— 毛不易

01前言

唐代詩人孟郊說過: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所說之意就是,我們在年少的時期裡就應該努力拼搏,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讓自己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或許對此也都有人進行著質疑,我們還是一個年少無知的人,還處於青春時期,這個時期裡就應該玩耍,應該在上學的年紀,談何努力。

敢問一下,我們難道這一生都會是少年模樣嗎?我們在成長的經歷之中,總是會遇到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少年時期的你們,是否曾經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事情呢,《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就引發了大眾們的關注,你在這樣的一場時間之中,充當的是什麼角色?

十七八歲的時候,就是年輕的時期,我們屬於未成年,生活在學校裡。這個時期裡,應該是有希望、青春、美好的時期,但是當這些孩子們與「暴力、血腥,鼓勵」等多種詞語連結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就成為了「欺凌者」的保護傘,學校再也不是最美好的地方。十八歲自然也就成為了不想回憶的時間節點。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之中,周冬雨所扮演的就是「陳念」,是一個處於18歲時期的少女,他成為了被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她被暴力,被拍照,被其他同學們孤立,就此內心也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整部電影之中,雖說沒有不良少年的出現,沒有那些所謂的爛大街的懷孕、打胎等等的劇情。所有的焦點都是圍繞在被欺凌者的身上,圍繞家庭、學校、社會多個方面進行描繪。但凡是觀看過影片後,就會震驚校園欺凌的可怕性,人們都會困惑一個問題,誰才是真正的原罪者,誰應該背鍋呢?通過影片,我們就會找到答案。

02沉默釀造欺凌

影片裡距離高考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此拉開了序幕。由張藝凡扮演的「胡小蝶」是一位高三補習生,在這個緊張的時期裡自殺了。原因就是她長期遭受同學們的欺凌,最終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面對同學的一幕,周邊同學表現出來的不是痛心,也不是震驚和擔心,而是在旁邊拍照,不斷地聊著八卦。

這些沉默的人,在學校裡又扮演怎樣的角色呢?在跳樓之前就有吶喊,表明別人一直都在欺負自己,為何沒有人幫助自己。在椅子上潑墨水,被扔垃圾,被拍照的時候,身邊的那些人都是事不關己的模樣,就像是沒有看到這種欺凌一樣。

胡小蝶承受不住這樣的欺負,最終自殺而逃亡。也有人表明,胡小蝶是一個很懦弱的人,不應該怪罪別人。在警察調查死因的時候,龐大的學校裡,沒有一個人敢說出真相。校園欺凌的行為在生活之中屢見不鮮,多數人選擇默不作聲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被牽扯,不想找麻煩,做一個 沉默的旁觀者再好不過。

不過,人們總是不知道,這種沉默遠比施暴人還要可怕,他們才是釀成悲劇的劊主要人。因為旁觀者的沉默,所以看到別人被欺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制止。由於受害者選擇了沉默,才讓那些施暴者更加放肆了起來。勇敢地對校園欺凌說「不」,才能終止一切惡果。

03電影呈現社會複雜

如果說胡小蝶的悲劇所在,那也就是由於她是一個懦弱的人,不懂反抗與求助。給胡小蝶蓋上了衣服,甚至還向警察接法了校園暴力經歷的陳念,也同樣面對了校園暴力,即便是求助了,結果也不是太好。遇到這種欺凌行為的時候,就是找警察,找學校,找家長,但是最終找來找去,受到傷害的那個人,仍舊還是學生自己。

陳念找到老師求助,老師卻表明就是同學之間的惡作劇,認定是陳念沒能與別人相處好。在警察查的時候,老師卻以「學業為重」的說法,阻礙了調查。即便是陳念被校園暴力的這件事情,得到了證實,但是最終學校給出的結果,也只是簡單的開除班主任,學生被開除,甚至還以「年輕」為原因,沒有採取天重的處罰。

施暴者還年輕,需要未來,難道受害者就應該獨自的承受著一切的不公對待嗎?同為一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是少年的時期,為何遭受欺凌的時候,沒有人詢問你到底痛不痛,有沒有受到傷害,反而是要求被欺凌者好好的學習,不要管別人的看法與言語。陳念向警察求助的時候,經常明明知道真相,卻因為這種案件的複雜性,而總是故意的不調查。

在陳念被施暴者追逐的時期裡,也曾向警察求助,但是警察給出的回應卻是:「在忙」。陳念沒有辦法與母親求助,畢竟自己的母親自己都管不了自己。身邊全是陌生人,誰能幫助自己,那些看熱鬧不嫌棄事大的人,更是無法幫助陳念。由此可見,電影也是在諷刺社會之中的種種事件。

明明學校、老師、警察都說要幫助陳念,但是在真正面對問題,面對困難的時候,結局卻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人真正的去重視欺凌這件事,也沒有人在意被害者到底要如何的去生活,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看來,這就是同學之間的一場玩笑。由於欺凌事件無人管教,施暴者更加放肆,根本不會擔心自己受到懲罰。而那些受害者們也在默默的忍受一切,旁觀者全是看熱鬧的人。

最終,受害者只能等待這樣的苦日子熬到頭,趕快的長大,這樣才能忘記這些事情,才能遠離校園的險惡。當然,在忍耐,接受這一切的時期裡,無法忍耐的人通常會有兩種行為。一種就像是胡小蝶一樣,結束自己的生命,由此一來施暴者會尋找下一個目標。

而有的人則是會像陳曉北那樣,相信世界上的人,不是被欺負,就是要欺負別人。從一個受害者轉變為施暴者,如此之大的轉折,往往會釀造更多的悲劇。這部影片也是在呼籲全世界的人們,應該加強對校園欺凌案件的重視,這樣才能成為弱勢學生們的保護傘。

04家長才是欺凌的「源頭」

《少年的你》當中的施暴者「魏萊」,面對了警察的詢問,內心一點愧疚感沒有,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說:「死了更好」,這樣一來,受害者的母親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與金錢。面對牛警察的詢問,是否欺凌同學的時候,他給出的答案卻是在與同學開玩笑。由此可見,是什麼樣子的玩笑,能讓別人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都想要逃離的呢?可見,家長對孩子的不重視,也釀成了這一場悲劇。

魏萊的家境很不錯,因此在她母親的眼裡看來,自己是與旁人不一樣的。面對危機的時候,不僅沒有面對自己的責任,甚至還將所有的錯誤都推卸在別人的身上。父親更是對他不好,由於沒能考上理想大學,就被父親實行了冷暴力。說起來,魏萊也是一個有著心理疾病的孩子,她在家庭裡總是要面對多重的壓力,無法發洩的時候,就需要將心中的怒火,全部發洩出來。

小北在13歲的時候就被母親無情拋棄,因此很早的時候就邁入了社會。年紀還很小的她,就遭受到了社會的毒打。為了能繼續的生存下去,她只能通過欺負別人,來壯大自己,讓自己不受到傷害。所以說施暴,也就成為了她生存的手段。徐渺的父母在外地賺錢,一年見不到幾次面。當在被退學的時候,母親更是不顧及自己的臉面,開始下跪求饒。父親更是不管周邊人的眼光,對他拳打腳踢。沒有一個人會去傾聽他的心裡話,也沒有人想要保護她,施暴就是保護自己不被欺負的手段。

陳念母親背負著巨大貸款,每天都需要躲債。陳念經常獨自一人生活。每當追債人找上門來的時候,她的母親都會認定,她是哦一個孩子,大人不會對她做什麼。可是她的母親豈能懂得,孩子也是要面子的,面對外界的流言蜚語與暴力的催債人,一個弱小的孩子應該如何的面對?面對校園欺凌的時候,她除了忍耐別無選擇,向母親求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當家庭的關心缺位後,少年的他們更是不知道該去往哪裡。在少年的時期裡,沒人教他們如何成長,如何的面對生活的壓力,最終也就釀成了悲劇。

05總結

強者欺凌弱者,弱者欺凌更弱者,旁觀者在嘲笑起鬨。生命就像是一個輪迴,雖說我們已經長大成人,離開了校園,但是曾經的我們在學校裡又充當著怎樣的角色呢,是強者還是弱者,或者是在周邊起鬨的旁觀者?終有一天我們會成家立業,將來孩子或許就會成為校園的被欺凌者。沉默的人,社會、家庭都是欺凌的幕後黑手,只有認識到欺凌事件的重要性,才能保護好這些少年。不管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的世界裡,旁觀者的麻痺,冷漠才是創傷後的利刃,會刺痛人心。

相關焦點

  • 校園欺凌發生時 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11月1日,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公開課「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邀請到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和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嶽坤,討論如何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兩位嘉賓尤其關注到校園欺凌中的隱性欺凌和改變旁觀者態度的關鍵性作用。
  • 關注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少年的你」 向校園欺凌說「不」
    即日起,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聯合海南省人民檢察院共同推出「關注未成年人保護法」系列報導,邀請檢察官、法學界資深學者及律師對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涉及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敬請關注。 保護「少年的你」 向校園欺凌說「不」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首次定義「學生欺凌」 海口一些學校通過主題講座、設立安全員等方式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 面對校園欺凌,父母該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自從去年《少年的你》上映,大家終於明白「校園欺凌」並不只是大家口中的小打小鬧那麼簡單。校園霸凌在我國已經十分普遍,揪頭髮、扇耳光、下跪已經是家常便飯;拳打腳踢,語言侮辱,頭浸髒水是基本手段;老師家長眼中的「孩子之間的鬧著玩」,卻有可能讓孩子深陷自卑、恐懼、絕望、不安、焦慮、抑鬱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 一場關於校園欺凌的思考與討論 讓「少年的你」向陽生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2日23時10分訊(凃小義)電影《少年的你》自上映以來好評如潮,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校園欺凌」的熱議與思考。11月21日下午,重慶市渝北中學校開展「中學校園欺凌防治座談會」。
  • 杜絕校園欺凌:拿什麼保護你 我們的少年
    青春、少年、校園,這些本該讓人聯想到「美好」的詞語,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呈現出另一般模樣。這部以「反校園欺凌」為題材的電影,截至11月13日票房已突破14億元。影片中那個被傷害到忍無可忍,最終用過失殺人的極端行為來掙脫絕望的少年,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校園欺凌,遠比《少年的你》殘酷,我們該反思什麼?
    「你就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到這個世界上來嗎?」2019年10月,一部聚焦「校園欺凌」話題的電影《少年的你》在國內熱映,引發了社會輿論廣泛關注,而電影主人公「陳念」的反問句,像是在叩問屏幕前的每一位成年人。只是,相較於影視作品,在現實生活中,校園欺凌和暴力並非個案,有時就在身邊。
  • 反對校園欺凌 守護少年的你
    反對校園欺凌 守護少年的你> (毛喜蘭 鄒啟祥)為了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34;以去年這部反映校園欺凌的大火電影作為開場,立刻吸引了同學們的聽課熱情。結合影片中的事例,鄭夢凌分析了校園欺凌的概念、類型和特徵,指出校園欺凌易發生在缺乏監管的時間和空間,具有隱蔽性和持續性的特點。
  • 校園欺凌何時休?法律法規的健全,將會有效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不知自什麼時候開始校園欺凌這個詞走入了大家的視野,而且總是時不時就會通過各類平臺知曉一些關於校園欺凌的事件。一些少男少女,不知受到什麼影響,竟然會對曾經熟悉的人伸出惡毒的雙手,並且極盡侮辱之能。而在近日又一次傳出了校園欺凌事件!
  • 《少年的你》:從四個角色的不同維度,探討如何面對校園霸凌問題
    「不是你欺負人,就是你被人欺負」。《少年的你》中,胡小蝶選擇了自殺;陳念被打的頭破血流;魏萊的小跟班為了不受欺負,乖巧聽話,淪為幫兇,結果最後也成了被欺凌的對象。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校園霸凌,比《少年的你》還要觸目驚心得多。
  • 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12.4」國家憲法日,民警進校園開展「法治之光,伴我成長」主題講座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杜絕校園欺凌、遠離違法犯罪」活動現場。是不是只有打罵才叫欺凌?同學之間玩鬧要不要大驚小怪?講座中,長沙市雨花公安分局政工室副主任劉傑用生動的具體案例、真實案例改編的微電影,活潑易懂的語言,告訴了同學們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有什麼壞處,遭遇校園欺凌怎麼辦,增強了同學們的法治意識和防範校園欺凌的能力。
  • 貴州版《少年的你》:校園反殺事件
    年1月為例,全國校園暴力事件就有40餘起被媒體曝光。如「永新校園暴力事件」,十幾名學生對一個女生施暴長達兩個小時,其行為令人髮指。 多名初中生模樣的女孩對著另一跪著的女孩連扇耳光,不時用腳踹其身體,毆打時間長達5分鐘。
  • 心理報告—校園欺凌
    摘要:「校園欺凌」如今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同時也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那麼什麼是「校園欺凌(School bullying)」呢?其意為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 《少年的你》:關於校園欺凌
    《少年的你》火了我想不少的人和我一樣,抱著看偶像的心態去,最終卻為主角在面對校園欺凌下的無助與無奈流下了淚因此今天我想談談這部電影的主題校園欺凌回想一下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聽說過校園欺凌但是你可能從來都沒有了解過
  • 校園欺凌 防微杜漸 ——電影《少年的你》觀後
    《少年的你》劇照    看電影,總是放鬆愉快的,但看《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我的心情卻愉快不起來,很壓抑胡小蝶自殺後,漸漸地,陳念成了一些同學欺負的對象,由於母親是老賴,影響不好,自卑無助的她任由同學欺凌……    電影故事情節曲折,演員的表演很傳神,鏡頭畫面清新,把校園欺凌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直觀呈現,直誅人心。    中小學校園,總有欺凌,或多或少,或重或輕,實實在在,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少年的你》上映後,校園欺凌這一話題被真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
  • 阿榮旗人民法院:拒絕校園欺凌 保護「少年的你」
    2019年,一部電影《少年的你》引發了社會對校園欺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面對校園裡的這個隱秘角落,如何幫助孩子們免受欺凌,如何教育孩子們不去欺凌他人,如何給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這些都是家長、學校乃至全社會應肩負的重要責任。
  • 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整治校園欺凌刻不容緩
    【熱點概述】從去年大熱的《悲傷逆流成河》到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校園欺凌」這四個字逐漸搬上螢屏,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電影中的暴力畫面,充斥著侮辱、踢打、威脅等更為殘忍的手段,很難想像這是如花般的少年們的另一幅面孔。也正是因為大熒幕對青少年暴力事件的聚焦,讓越來越多的公眾對「校園欺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少年的你》引發社會關注校園暴力,類似案件在現實中會如何判?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會輸」……「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生活在陰溝裡,也要仰望星空」……僅僅上映幾天,電影《少年的你》就贏得了一片刷屏式好評,金句臺詞也頻頻戳中觀眾的淚點。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在影片中備受校園欺凌,那種壓抑、無助、絕望的情緒,喚起了大眾對校園暴力的重視。
  • 刑警叔叔進學校,守護「少年的你」 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重慶打拐英雄樊勁松為同學們講解校園欺凌特點▲同學們踴躍回答問題本報訊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彭光瑞 攝影報導)近期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再次引起社會各界對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關注。樊警官教給同學們幾招:第一,儘量不與同學發生衝突,一旦發生找老師解決;第二,遭遇欺凌時要冷靜應對,儘可能尋求附近人的幫助。樊警官還結合最近熱映電影《少年的你》特別提到:小北的保護很感人,但是放棄自己學業、貼身保護甚至頂罪的行為並不可取,大家更應該做的是相信家長、老師和警察,和大人們一起來面對與解決!
  • 重慶刑警進校園 拒絕校園欺凌保護「少年的你」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8日17時17分訊(記者 闕影)近期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讓人們再次正視校園欺凌問題。遭遇校園欺凌,不一定有「小北」的你,卻一定會有人民警察的時刻守護。今(18)日,「2019平安課堂校園直通車·防拐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重慶育才中學成功學校,為同學們帶來防範校園欺凌和預防人身傷害的相關法制講座。
  • 校園欺凌中,為何學霸很少成為被欺凌的對象,扛把子說出真實原因
    眾所周知,校園欺凌事件是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卻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法,目前有了越演越烈的態勢。近段時間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且被報導出來,每件事情的最後結果都是太令人悲痛了。這讓我們想起了去年上映的那部電影《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生動地將這個現象真實的反應在大眾眼前,讓我們不得不直視校園欺凌這個事情。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就是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很少有學霸被盯上,原因何在呢?扛把子說出來了這3條原因,網友紛紛表示:太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