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整治校園欺凌刻不容緩

2020-12-16 肇慶中公教育

【熱點概述】

從去年大熱的《悲傷逆流成河》到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校園欺凌」這四個字逐漸搬上螢屏,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電影中的暴力畫面,充斥著侮辱、踢打、威脅等更為殘忍的手段,很難想像這是如花般的少年們的另一幅面孔。也正是因為大熒幕對青少年暴力事件的聚焦,讓越來越多的公眾對「校園欺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018年11月某日深夜,寧波某學院學生董某等人夥同校外人員陳某經過事先商量策劃,對同學小江口塞紙巾、綁皮帶、脫衣拍視頻發微信群、身上寫侮辱性語言等方式進行凌辱,並通過拳打腳踢、扇耳光、扯頭髮等方式對小江進行毆打持續數小時。而最近大連發生的一起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也引發了公眾對未成年人暴力和犯罪行為的討論。

校園欺凌和暴力發生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青少年中,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一份全球校園欺凌現狀報告顯示,每年約有2.46億兒童和青少年遭受學校暴力和欺凌。儘管這樣的數字看起來難以置信,可這只是冰山一角。更為痛心的是大部分遭受欺凌的孩子都選擇了沉默。由於很多案件都達不到刑事層面,有的還進入不到司法程序,這也讓未成年「暴力」成為了可怒不可治的原因之一。

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這次提請審議的修訂草案將著力解決校園安全、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儘管相關法律提上了議程,但治理校園欺凌的路卻任重而道遠……

【模擬命題】

近些年,校園欺凌事件頻發,甚至許多受欺凌的孩子選擇了默不作聲,最終釀成生命悲劇。請談談你對於校園欺凌的認識。

【答題要點】

1.概括提煉話題,給予評價。

校園欺凌本質上是一種暴力事件,多伴隨著青少年的青春期發展而來。其反映的是教育的失衡,這樣的暴力事件往往會給學生、學校、社會帶來諸多影響,需要社會各界引起重視。

2.校園欺凌現狀。

校園欺凌表現為校內校外的威脅、恐嚇、毆打、言語侮辱等,受欺凌的學生通常不具備反抗能力,甚至會在受到欺凌後選擇默不作聲。

3.分析校園欺凌的影響。

(1)對於受欺凌的學生易造成身體和心靈損害,嚴重可危及生命。

(2)不利於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滋生暴力惡習成為危害社會的不良人群。

(3)影響學校、社會和諧互助友愛的風氣,加劇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擔憂。

4.分析校園欺凌頻發的原因。

(1)青少年尚處於三觀建立階段,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如不少影視作品和網絡平臺充斥暴力、黃賭毒等因素,容易讓學生滋生惡習,以欺負弱者得到快感。

(2)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未能真正負起監護教育責任,在外違法犯罪時未能正確教導或者在外受到傷害未能及時發現和關注。

(3)學校、老師對於校園欺凌事件的關注不到位,過度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價值觀引導。在暴力苗頭出現時沒有及時制止,甚至有的學校在知情的情況下採取默不作聲的態度,助長了校園欺凌風氣。

(4)目前的法律體系沒有明確界定校園欺凌行為,缺乏相應的法律制度對其進行規範和懲戒,讓欺凌的學生認為可以為所欲為,不用付出代價。

5.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1)家庭保護是基礎,家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對孩子有積極正確的引導,肩負起監護教育的責任。

(2)學校保護是關鍵,需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從意識到行為引導和規範學生的所做所為。

(3)司法保護是保障。社會各界嚴格執行、遵守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時建立和完善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規,用法律規範來整治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4)建立健全網絡管理法規,對網絡違法行為依法懲處,肅清網絡平臺的不當內容,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網絡。

相關焦點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女生成「主角」下手比男生更狠
    校園欺凌難道僅僅是孩子之間的問題,是否也是家庭與社會的病症?如何讓欺凌遠離學校、遠離孩子?帶著這些問題,半月談記者在北京、河南、安徽、湖南、寧夏等地進行了採訪調研。  欺凌陰影籠罩校園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原來罪魁禍首是它?真的不可小覷
    青鋒在頻發的校園欺凌惡性事件中,網絡欺凌日益嚴重,這是目前不爭的事實。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創新發展白皮書(2009-2019)》披露,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和手機互聯平臺的普及,未成年人犯罪相關的近半數案件,已發展為網絡欺凌、網絡惡意傳播、網絡暴力。究其原因,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是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觸網絡不良信息而引發。
  • 不能忍,校園欺凌現象頻發,那些校園霸王如何治?
    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2、建章立制。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大量個案被「內部消化處理」
    「校園欺凌」已非個案  「校園欺凌」並非偶發事件。  在「雲南3男童侵犯23名同學」新聞震驚社會之前,類似的「校園欺凌」事件報導早已在媒體上屢屢出現。  上個月,6月22日,一段多名女生圍打一名女生的爆料視頻被大量轉發。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學生該如何避免?警察:這三招很管用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學生該如何避免?警察:這三招很管用近日在河北省清河縣又發生了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初一女生在短短的十天時間裡遭到同學的多次毆打,要不是家人偶然發現,孩子還不知道要繼續忍受多少時間,這是一件很惡劣的事件,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面對校園欺凌,要及早的解決和制止,不然後果讓人想像不到。
  • 當校園欺凌轉變為社會欺凌
    面對層出不窮的類似事件,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究竟是怎麼了;而人們在關注事件起因和後續進展的同時,卻忽略了造成此類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校園欺凌已經轉型成為了社會欺凌。當下,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話題,社會各界紛紛用各種形式予以關注,教育部門甚至就此出臺了一系列規定,預防惡性事件發生,但是社會欺凌卻很少有人關注,像本文開頭提到的就屬於是社會欺凌,只不過實施的對象從熊孩子轉變成了成年人而已。而更為關鍵的是,社會欺凌的來源分別來自於官方與民間。
  • 校園暴力頻發 專家: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作出定義
    而屢見報端的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令人觸目驚心。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教育培養他們的校園應該是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但是少數地方學生間欺凌和暴力事件時有發生,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容易形成輿論熱點,影響社會穩定。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多數人被欺凌竟不知該如何處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8日訊(記者 徐運源)近兩個月,全國曝出多起校園欺凌事件。10月4日下午,海南文昌市發生一起多名少年男女毆打一名少女事件;10月10日,湖南某中學多名學生欺負同年級學生,情節惡劣;日前,河南省教育廳也通報了幾起中小學生欺凌和疑似欺凌事件……記者梳理這些案例,從官方通報的處理結果來看,由於被打者受傷較為輕微,加之欺凌者多未滿16歲甚至14歲,處理方式多為責令欺凌者監護人加強管教,要求其道歉,同時對被欺凌者進行安撫和心理疏導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近7成青少年犯罪受不良網絡影響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近7成青少年犯罪受不良網絡影響 原標題: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創新發展白皮書(2009-2019)》披露,過去10年,在該院審理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性侵類犯罪的受害人數佔到一半以上
  • 日本校園暴力事件頻發 學生遭欺凌成普遍現象
    中廣網北京9月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報導,近期日本頻發校園暴力事件,福岡市某專門學校的學生被學長逼迫跳河身亡;茨城縣發生了中學生自殺事件;而一起被隱瞞了將近一年的醜聞更令人震驚:滋賀縣一名13歲男生因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而自殺。他遭到同學各種欺凌,被強迫偷東西、還被頭巾勒住脖子、甚至被迫「練習自殺」。
  • ​整治校園欺凌,西方國家怎麼做?
    【海外網編者按】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校園欺凌問題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從2007年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受校園欺凌,從未欺負過他人的學生也只佔12.7%。那麼針對校園欺凌,外國是如何整治的?有哪些經驗值得中國借鑑?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據湖南紅網報導,為增強社會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紮實做好校園治理工作,昨日(5月20日),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 論壇上發布了《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與《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預防校園欺凌,構建陽光校園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肖澤英報導:為了進一步做好校園安全整治工作,防範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信豐縣古陂鎮中心小學開展了一系列校園防欺凌活動。  國旗下的專題講話  近日,該校舉行了以《反對校園欺凌》為主題的專題國旗下講話。校長葉常青在國旗下作了專題講話,他的講話讓全體學生明白,在發現校園暴力、欺凌事件時,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和老師、家長取得聯繫,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家長該怎麼辦?
    例如:2020年6月12日,江蘇南通,15歲的小盛因勸說要去欺凌初一學生的範某,而被範某認識的社會大哥威脅,在小盛被數人毆打後,孩子送醫兩天後不治身亡。6月27日,網傳淮安漣水縣外國語學校一中學生遭校園欺凌,視頻中,一身穿校服的中學生遭另一男子拳打腳踢和言語辱罵。
  •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家長該怎麼辦?
    而有時候其他小孩子「天真的惡意」很可怕,畢竟現在早熟現象越來越多,校園欺凌現象也越來越多。例如:2020年6月12日,江蘇南通,15歲的小盛因勸說要去欺凌初一學生的範某,而被範某認識的社會大哥威脅,在小盛被數人毆打後,孩子送醫兩天後不治身亡。6月27日,網傳淮安漣水縣外國語學校一中學生遭校園欺凌,視頻中,一身穿校服的中學生遭另一男子拳打腳踢和言語辱罵。
  • 從河南省柘城縣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探討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結局令人意外也惋惜,但在發生圍毆事件過程中周圍的同學並無反映,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當前教育環境對素質教育的培養是否合格,前段時間上映《悲傷逆流成河》就是一部反映校園欺凌事件的電影,這篇電影讓我們明白,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保護別人,而不是做冷眼旁觀人,那樣無異於就是校園欺凌的合謀人。
  • 教育觀察:學校處理校園欺凌事件不能「助紂為虐」
    學校處理校園欺凌事件不能「助紂為虐」教育觀察:學校處理校園欺凌事件不能「助紂為虐學校處理校園欺凌事件不能「助紂為虐」對於校園欺凌,教育部一再表示,要建立防控校園欺凌的有效機制,及早發現、幹預和制止欺凌學校作為育人的場所,理應成為制止校園欺凌的「第一道防線」,對此類事件要保持高度警覺,並將其放在學生健康發展的高度來處理問題。毫不疑問,每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對被欺凌的學生而言,都是一次巨大身體和心靈創傷,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影響其一生的事業和前途。學校絕不可在此類事件上「和稀泥」,或者得過且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2020湖南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校園欺凌
    【題目測試】有消息稱,某中學出現了校園欺凌現象,有學生受到了其他同學的言語侮辱。消息一出,家長十分生氣,紛紛到學校要求校長對此作出回應。如果你是校長,你怎麼辦?出現校園欺凌的現象不僅僅損害學校形象,更讓家長和其他學生寒心。因此,作為中學的校長,我應該秉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對此事進行調查了解,給各位家長一個答覆。2.穩定情緒。我會安排保安維持現場的秩序,並表明自己的身份,請各位家長冷靜下來,並請幾個家長代表到校長室說明情況。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 語言欺凌佔比高
    中新網長沙5月20日電 (張雲)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當天,《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
  • 如何解決校園欺凌現象?
    北京中關村二小的一位學生家長在網上發文說他們家孩子遭到同學的欺凌,這個家長發的文章的標題還蠻講究,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文章就說他們家孩子在學校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事發後孩子就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