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 語言欺凌佔比高

2020-12-23 參考消息

中新網長沙5月20日電 (張雲)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

當天,《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其中,《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的數據來源由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學社會風險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分析了校園安全事件的特點,揭示了校園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同時從學校的災害教育和應急準備、校園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校園欺凌等方面,分析了相關典型案例,並提出相應風險防控建議。

這份報告指出,校園安全事件發生的時間存在明顯的周期性、季節性。從整體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整體要高於上半年,節假日、開學以及畢業季校園安全事件頻發。具體來看,校園暴力、校園欺凌、設施安全、意外傷害等事件為多發事件。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則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園欺凌的方式進行分類,語言欺凌行為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佔23.3%。

該報告還表示,中部地區校園欺凌行為發生率最高。在校園欺凌行為調查的樣本數據看,中部地區學生的校園欺凌行為發生率最高,佔46.23%。且校園欺凌行為呈現出以「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部地區>東北地區」的地理空間分布形態。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一直專注於校園治理領域的研究,旨在提高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管理理論研究水平與實踐工作能力,為開展相關領域的交流合作提供案例素材。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作為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的智庫研究成果,力圖為教育行政部門校園欺凌管理提供參考,向社會展示該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加深社會公眾對該領域的了解與重視。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據湖南紅網報導,為增強社會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紮實做好校園治理工作,昨日(5月20日),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 論壇上發布了《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與《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當天,《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其中,《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的數據來源由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學社會風險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       《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中的「軟刀子」:容易忽視的往往傷害更大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中的「軟刀子」:容易忽視的往往傷害更大「起侮辱性綽號」屬校園欺凌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如何應對、管理校園欺凌進行了很好的探索。
  • 校園欺凌問卷調查題目怎麼設置?學校如何防治校園欺凌
    ­  「應變」是挑戰——追變化、懂技術、防擴大­  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在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網絡上產生的欺凌問題日益凸顯,這對現階段防治欺凌提出了新挑戰,也將是未來欺凌問題發展的重要趨勢。網絡欺凌的特點,是不伴隨實質的踢打等暴力行為,多表現為語言暴力或信息洩露欺凌。
  • 心理報告—校園欺凌
    摘要:「校園欺凌」如今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同時也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那麼什麼是「校園欺凌(School bullying)」呢?其意為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
  • 校園欺凌現象調查:不容忽視的隱痛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孫瑩 劉會民)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最近,中關村二小學生涉嫌「欺凌」事件引爆網絡。一位學生家長稱,孩子被同班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造成重度抑鬱。昨天(13日),中關村二小披露事情基本經過及調查情況,認為涉事的三名學生屬於正常的同學關係,沒有明顯的矛盾衝突,該「偶發事件」不足以認定涉事學生的行為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
  • 語言欺凌更傷人
    在大眾印象中,校園欺凌多是打架、鬥毆等較為明顯的傷害。然而,據《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顯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佔23.3%。
  • 要重視語言欺凌的危害
    井水明20日,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其間發布的《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園欺凌的方式進行分類,語言欺凌行為發生率,明顯高於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等形式,其佔比高達23.3%。語言欺凌實際上是一種軟暴力。雖說當事雙方沒有受到皮肉的傷害,沒有打得頭破血流,但是,這種言語上的欺凌對於受害方的傷害,並不亞於肉體上的欺凌。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欺凌往往傷害人的自尊、傷及對方心理上最脆弱的地方。
  • 日本校園欺凌事件數量再創新高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文部省22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9財政年度全國共發生超過61.2萬起校園欺凌事件,比前一財年多大約6.8萬起。這項調查覆蓋日本公立和私立小學、初高中以及為殘障兒童開設的特殊學校,其中82.6%的受訪者表示,截至今年3月,他們至少發現一起校園欺凌事件。
  • 北京中小學校園欺凌調查:超4成學生被叫難聽綽號
    (原標題:北京中小學校園欺凌調查:超4成學生曾被叫難聽綽號)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18日,一份針對北京中小學生校園欺凌情況的調查報告在北京發布,調查顯示,46.2%的學生有被故意衝撞的經歷,40.7%的學生有被叫難聽綽號的經歷,18.6%的學生有被同學聯合起來孤立的經歷。
  • 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一周年
    中國目前對於校園欺凌尚未進行有關立法,相關的定義僅見於2016年5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當中對於「校園欺凌」的描述,即「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
  • 政府學校家庭攜手應對「校園欺凌」
    此外調查還顯示,當前中學校園暴力案件還具有男性犯罪率高(佔88.7%)、犯罪誘因簡單、暴力手段較殘忍等特點。對於「哪些人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選擇「與不良社會人員接觸過密的人」因素的,學生版問卷364票,佔26%,家長版問卷153票,佔88.4%。均為第一位因素。A校11起案件從組織形式看,共同犯罪比例高,共10件35人,分別佔案件數的91%和涉案人數的97%,均是受朋輩群體影響。
  • 遏制嚴重校園欺凌 修法擬賦予學校報告義務
    對嚴重的校園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而是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這是《未成年人保護法》修改中擬新增的一項規定,意在回應社會對校園欺凌問題的關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6月28日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一項議程是繼續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這部修訂草案於2019年10月底初次提交審議,之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中國人大網法律草案徵求意見系統顯示,一個月的時間裡,有41943人次在線提出51684條修改意見。
  • 學生欺凌有了明確定義:語言欺凌網絡欺凌都算欺凌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胡浩)什麼是欺凌?欺凌和玩笑怎麼界定?近年來各種形式和手段的欺凌事件時有發生,但卻沒有對學生欺凌的明確定義。27日,記者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學生欺凌有了明確定義。
  • 語言欺凌網絡欺凌都算欺凌
    什麼是欺凌?欺凌和玩笑怎麼界定?近年來各種形式和手段的欺凌事件時有發生,但卻沒有對學生欺凌的明確定義。27日,記者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學生欺凌有了明確定義。
  • 發達國家就沒有校園欺凌?調查顯示:在英國該現象非常普遍
    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一些人會覺得發達國家受教育程度高,校園暴力事件發生概率低,但事實似乎並不是這樣。校園欺凌行為與一個國家是否發達並無多大關係,在發達國家,這種行為也十分常見。一項針對教師的全球調查顯示,英國是中學生欺凌行為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網絡欺凌成校園暴力新形式 近半學生遭受過語言暴力
    校園裡的暴力與欺凌正在呈現出怎樣的形式與特點?哪些因素會誘發校園傷害事件的發生?又會在多大程度上對成長中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本期我們刊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關於校園暴力問題的專題調查,全景解剖這一「校園毒瘤」。
  • 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現狀廣東3年受理510起校園暴力事件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學生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學生欺凌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記者了解到,曾有媒體報導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2.4億兒童因為各種原因遭受學生欺凌。
  • 聯合國報告:全球每年有2.46億兒童遭受校園欺凌
    中國經濟網紐約1月18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當地時間1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首爾發布了全球校園欺凌現狀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年有將近2.46億兒童和青少年因體貌特徵、性別與性取向、種族與文化差異這三個原因遭受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