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焱:提高幼師職業尊嚴,安裝攝像頭不治虐童之本

2021-03-01 財新網

讓家長放心安心的學前教育,治本之道是切切實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已成為阻礙學前教育發展的因果循環鏈

前一階段發生的一系列虐童事件,讓學前教育問題在全國「兩會」上引起熱議。虐童問題關乎幼師素質,也暴露優質資源的匱乏。有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發聲,認為提升幼師待遇才是破解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核心。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在3月6日的政協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劉焱表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真正讓家長放心安心,最根本的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託幼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所謂「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在劉焱看來,主要需要解決的正是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

中國幼師的嚴重短缺不可忽視。據2016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在園兒童(包括附設班)4413.86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249.88萬人。

按學前教育師幼比1:15(15個幼兒1個教師)計算,根據目前的在園兒童規模,中國需要294.2萬幼師,缺口達到45萬左右。「在發達國家,師幼比基本為1:6到1:9。」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公開撰文指出。

針對學前教育的資源供給,多位代表委員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劉焱分析,幼師待遇偏低和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數量嚴重不足是阻礙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柳茹看來,編制和經費確是當前普惠性民辦園發展的兩大難題。此外她建議應將民辦園納入政府監管、督導體系,讓不同類型的幼兒園都有出路。

對於政府工作報告以信息化託幼監管為重點的實施走向,將對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影響幾何?又該如何具體推進?

劉焱認為,要辦讓家長放心安心的學前教育,治本之道不是去安裝攝像頭,而是切切實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讓他們擁有職業的尊嚴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崗位和工作;增強幼教行業的社會吸引力,能夠讓更多願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優秀學生投身幼教事業。

談到中國幼師隊伍的發展現狀,劉焱以「數量不足」、「素質不高」、「待遇偏低」來描述。她指出,這三個特徵多年來相互作用,已經成為環環相扣的因果循環鏈,並且成為當前制約中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只有尊重和認同幼兒教師工作的專業性,切實提高幼兒教師待遇,才能打破這個循環鏈的癥結。

「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往往被看作帶孩子的保姆。入職門檻低、工作的專業性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同、待遇普遍偏低、教師隊伍流動性大, 一些幼兒園為了最大限度獲得利潤,壓縮辦園成本,往往用極低的工資聘用完全沒有受過專業教育、或者僅僅受過非常有限的專業訓練、剛步入社會的學生。導致整個行業的專業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劉焱說。

據劉焱了解,現在只有少數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的待遇基本上能與當地小學教師持平,包括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和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大部分教師待遇很低。她舉例,在北京,幼師薪酬的普遍水平大約是3000至4000元,越往下走越低,到鄉鎮,基本就是1000至1500元,很多還沒有任何保險。

與此同時,劉焱並不否認信息化託幼監管的作用,但她認為這只是保障幼兒權益的輔助手段,不能作為學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重點應該是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多途徑提高和監管幼兒園教育質量,讓「幼兒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一樣,也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繼「全面二孩」政策於2016年實施後,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愈發不可小覷。根據教育部等四部門2017年4月發布的「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20年中國計劃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0%左右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劉焱老師,感謝您!丨特別關注
    文章來源:幼師口袋(ID:qujiaohuodong)
  • 幼師虐童事件背後還有哪些漏洞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頻發的幼師虐童事件背後還有哪些漏洞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 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幼兒園虐童事件又起,被人忽視的真相是什麼?
    呼和浩特一幼兒園多名孩子身上現針眼、焦作幼兒園老師投毒致25名幼兒中毒1人身亡惡性「虐童」連曝兩起!本該是庇護孩子成長的幼兒園裡成了罪惡滋生的搖籃,被視為高尚的幼師變成了「容嬤嬤」,絕非偶然的事件背後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真相是什麼?
  • 幼師虐童該當何罪 攜程親子園事件關注
    最近幾年,幼師虐童事件頻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呼市賽罕區啟辰幼兒園虐童案2名女教師被判刑、四平市紅黃藍幼兒園4名教師針刺多名孩子被判刑、溫嶺虐童女教師被刑拘、5歲女童不會算術題被扇70耳光、幼師偷拍孩子上廁所並逼迫小男孩互相接吻、幼師「導演」打人視頻指揮女童掌摑男童……
  • 幼師「虐童」英文怎麼說?
    近日,浙江溫嶺一家幼兒園女教師虐童的視頻和照片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後續報導稱,這名女教師系無證上崗,目前已被刑拘。  又一名浙江幼師因網絡上的虐童照片而被拘留。  「虐童」的英文說法為child abuse,abuse可做動詞和名詞,均表示「濫用、虐待」,常見的還有power abuse(濫用職權)、personal abuse(人身攻擊)等。
  • 虐童事件頻發 幼教工作還有哪些漏洞要堵住?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遏制虐童,應加強對幼師的心理幹預
    據媒體披露,北京市朝陽區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發生教師侵害幼兒事件後,1名涉嫌虐童的幼兒園老師被刑拘,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工作中。每起虐童事件發生後,都讓人感到心如刀割。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虐待,身體的傷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癒合,但是對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卻難以癒合。
  • 又出現幼師虐童事件,背後原因值得深思,幼教工作改善刻不容緩!
    #在我們心中,幼師這個職業是特別崇高和神聖的,能做幼師的人,一定都特別有耐心,特別善良吧。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忍,近年來不斷發生的虐童事件,確實讓人憤怒和不解,它給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抹了黑,讓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幼師這個職業產生誤解。最近在內蒙古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一位家長在孩子身上發現了針眼傷口,經過詢問得知是幼兒園老師扎的,據其他八位家長反映,在孩子的頭上和身體的部位都發現了針眼傷口。
  • 該如何抑制「虐童」現象?
    直接原因——教師職業素養還需要完善提高。對幼教職業的特殊性認識不足,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指職業從業人員從事本職業所應具備的特定的道德。部分發生在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幼師身上的「虐童」行為則反映出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培養過程中對師德教育不重視,教育不深入、不到位的問題。缺乏正確的兒童觀。
  • 幼兒園裡虐童頻發戳痛社會 還有哪些需要堵的漏洞?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八起幼師虐童事件回顧
    【財新網】(記者 黃晨)本周,「山西幼兒被狂扇70多個耳光」和「溫嶺虐童事件」接連被曝光,幼教體罰兒童事件激起極大民憤。事件曝光後,太原女教師李竹青被處以拘留15日,所在幼兒園因非法辦園被取締;溫嶺女教師顏豔紅被刑拘,拍攝照片的另一女教師被拘留7日。
  • 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戳痛社會神經,背後還需堵住哪些漏洞?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關注」虐童事件頻發 早期教育管理還有哪些漏洞需要補上
    近年來,先後幾起幼兒園虐童相關事件的報導,頻繁上演的幼師虐童事件深深刺痛了人們的心,將幼兒教育推向了風口浪尖,幼兒園虐童事件的頻發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幼兒安全教育也成為當前備受矚目的教育熱點問題之一。11月14日,徐某某在當地論壇發帖,反映兒子11月6日在當地「聰明屋幼兒園」遭老師摔打受傷,引起外界關注。
  • 今日話題:幼師虐童怎麼就成了「尋釁滋事」
    虐童行為同樣也不涉嫌故意傷害罪,因為只有受害人的傷勢達到輕傷以上的結果,才符合該罪名的立案標準(由於沒有及時驗傷,無法判斷);侮辱罪也不適用,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形式貶損他人人格、破壞名譽的行為,但是此罪名應該由被害人(監護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我們所能想到的罪名,虐童行為都不涉及。這是法制不健全的結果。
  • 幼師虐童,虐待的不是我們的孩子,是幼師自己
    近期幼師虐童事件頻發,讓人觸目驚心!虐童手段五花八門,真可謂是殘忍甚至讓人驚恐:針扎、耳光、拳擊、狂摔、罰跪、恐嚇、吃芥末、吃藥……各種報導屢見報端,不忍讀完;各種真實的視頻曝光,就像一幕幕殘忍的審訊;各種虐待圖片,看了讓人心痛!
  • 虐童事件父母扎心,預防幼兒園虐童,重點不在裝監控,而是這三點
    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每一次虐童新聞的出現,就是在扎父母的心,所以家長們為了避免自家孩子受到同等遭遇幼師素質的參差不齊,更是讓家長們不放心將娃教給幼兒園。但有了實時監控後,父母希望這會對幼師們起到威懾的作用,可以說更是一種自我的心理安慰。
  • 法制日報刊文:完全需要通過刑法予以介入幼師虐童事件
    面對這一久治不愈的社會難題,法律本該承擔其保護的重任,通過立法以及司法對社會機體進行相應的治療。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民族的希望。精心呵護並保護幼兒本是一個正常社會的慣習做法,但自從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社會民眾就商業機構對幼兒保護的信心受挫,虐童事件再次使人們對相關教育機構的心態發生變化。
  • 幼兒園虐童事件盤點 虐童人員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11月16日,官方消息稱該虐童事件經警方深入偵查,認為涉案當事人顏豔紅不構成犯罪,依法撤銷刑事案件,對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處罰,羈押期限折抵行政拘留,當日,溫嶺警方釋放了顏豔紅。據報導,2010年至2012年間,浙江溫嶺幼師被曝虐童近百次。
  • 常德再發幼兒園虐童事件,為什麼還不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給家長?
    涉事老師被園方停職在此之前,各種幼兒園虐童事件就層出不窮。2014年,西安某幼兒園在未告知家長的情況下,集體給孩子服用抗病毒藥物「病毒靈」;同年,北京朝陽區威斯頓幼兒園多名孩子被老師恐嚇、打傷;2017年11月,北京某紅黃藍幼兒園老師劉某被發現用縫衣針扎多名孩子進行「管教」;當月,攜程託管親子園教師打孩子的視頻也被曝光到網絡媒體上……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儘管有一些涉事「老師」受到了刑事處罰,但依然不能讓虐童事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