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泡泡瑪特看潮玩零售發展

2020-12-22 新財富網

發布時間:2020年6月11日

摘要:

潮流玩具,簡稱潮玩,又可以稱為藝術玩具(Art Toy)或者設計師玩具(Designer Toy)。潮流玩具巧妙融合了潮流文化和內容。不 同於傳統玩具,潮流玩具一般以獨特設計及美感為特徵,多數情況下來源於授權的潮流內容,使其超越功能用途,適合展示及收藏。潮流玩具通常根據文化與娛樂 IP 設計,可為消費者帶來圍繞原始內容與圖稿的沉浸式體驗。天貓大數據顯示:2018 年超過 1200 萬人購買潮流玩具,其中近 60% 的用戶年齡分布在 18-35 歲之間,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全球潮玩市場規模持續維持高兩位數增長,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起步晚卻增長迅速,年複合增長率領先全球水平,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 2015 年至 2019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34.6%,而 2019 年至 2024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29.8%。目前國內潮玩零售市場較為分散,市場集中度不高。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報告,2019 年,前五大潮玩公司市場份額為 8.5%、7.7%、3.3%、1.7%、1.6%。泡泡瑪特當前市佔率為第一。

作為國內第一家申請上市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成立於 2010 年,最初以售賣潮流雜貨(文創、玩具等)為主,2016 年轉型至潮流玩具市場,率先將潮流玩具和盲盒玩法結合,開設天貓旗艦店、葩趣線上潮流玩具社區平臺、推出明星 IP 形象 Molly,2017 年在北京舉辦了中國首屆潮流玩具展會,目前是國內潮玩市場排名第一的潮流玩具公司。2019 年公司實現營收16.83 億元,同增 227.2%,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26.3%,淨利潤 4.51 億元,同增 353.4%,淨利率為 26.8%。  

泡泡瑪特是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潮玩公司,已經打通潮玩全產業鏈,包括 IP 打造和運營、OEM 生產、線上線下渠道銷售(零售門店、自主售貨機、天貓、微信小程序等)、潮玩社區搭建(葩趣 APP)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舉辦國內最大規模潮玩展會)等。覆蓋消費群體廣泛,普通款盲盒單價基本在 59 / 69 元,滿足了大眾消費, 部分限定版/定製款在幾百元至上千元。 據泡泡瑪特招股書披露,超過 95%的潮流玩具消費者年齡介乎 15 至 40 歲,其中 63%持有學士或以上學位。會員整體復購率高達 58%。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泡泡瑪特共運營 85 個 IP,包括 12 個自有 IP、22 個獨家 IP 及 51 個非獨家 IP。其中 4 個 IP 形象 2019 年貢獻營收超 1 億元。 

正文: 

6 月 1 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遞交 IPO,是國內第一家申請上市的潮玩公司, 泡泡瑪特成立於 2010 年,最初以售賣潮流雜貨(文創、玩具等)為主, 2016 年左右,公司轉型至潮流玩具市場,率先將潮流玩具和盲盒玩法結合,開設天貓旗艦店、葩趣線上潮流玩具社區平臺、推出明星 IP 形象 Molly, 2017 年在北京舉辦了中國首屆潮流玩具展會,目前是國內潮玩市場排名第一的潮流玩具公司。由泡泡瑪特上市可以看出未來潮玩市場巨大的增長空間。

(一)國內外潮玩市場規模

全球潮玩市場規模持續維持高兩位數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潮流玩具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87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19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2.8%,並預期市場規模將於2024年達到448億美元,2019年至202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7.7%。

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起步晚卻增長迅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由 2015 年的63 億元增加至 2019 年的 207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34.6%,領先全球水平。預計將於 2024 年達到 763 億元,2019年至 2024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29.8%,依舊維持高速增長。當前中國市場在全球潮玩市場佔比 1/7。

潮流玩具可以歸入泛娛樂市場,從細分品類來看,目前中國泛娛樂市場主要包括數字娛樂(數字遊戲,在線電影,在線動漫及直播等);實物商品(包括潮流玩具及休閒書籍);線下活動(電影,網咖及主題公園)。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我國泛娛樂市場增長迅速,市場規模由 2015 年的 5,277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9,166 億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14.8%。預計泛娛樂市場將於2024年進一步增長至18,152億元,2019年至202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4.6%。

據統計,實物商品在泛娛樂行業中增長最快,而玩具又在實物商品中增速最快。實物商品的市場規模從 2015 年的146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325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22.1%,預計 2024 年將進一步增長至 962 億元,2019 年至 202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24.2%。根據 CBNDATA《2019 潮流文化白皮書》,各個潮流品類中,玩具類目前佔比較低,近兩年增速較高,超過 200%。

(二)潮玩行業發展史及國內潮玩市場競爭格局

潮流玩具,簡稱潮玩,又可以稱為藝術玩具(Art Toy)或者設計師玩具(Designer Toy),潮流玩具目前可以分為藝術玩具、盲盒公仔、手辦模型、BJD 玩具(Ball – jointed Doll,球型關節人偶)四種類型。

細觀潮玩行業發展史,潮玩最早以工作室和獨立設計師形式誕生於日本和香港地區,後來傳入美國,並誕生了潮玩公司 Kidrobot,2005 年左右,內地開始出現潮玩工作室和獨立設計師,此時潮玩文化仍然偏向小眾,2010 年左右,泡泡瑪特,19 八 3 等潮玩公司的誕生標誌著潮玩市場開始走向標準化和商業化。

而盲盒玩法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期誕生於日本,以扭蛋形式出現,是指把多個相同主題的玩具模型歸置成一個系列,分別放入蛋狀的半透明塑料殼裡,再通過投幣或插卡隨機抽取進行售賣。價格在 5 – 30 元人民幣不等,因售價低廉且玩法新奇,不確定性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成套發售滿足了部分玩家的收藏欲,問世之後頗受歡迎。

目前國內潮玩零售市場較為分散,市場集中度不高。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報告,2019 年,前五大潮玩公司市場份額為 8.5%、7.7%、3.3%、1.7%、1.6%。泡泡瑪特是行業中唯一打通潮玩全產業鏈(包括 IP 打造和運營)、OEM 生產、線上線下渠道銷售、潮玩社區搭建(葩趣 APP)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大型潮玩展會))的公司。潮玩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 IP 資源,潮玩 IP 的獲取方式包括藝術家原創或者由電影、動漫、遊戲或者其他內容授權而得。成功的 IP 擁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據招股書披露,全球排名最高的 IP 分別為精靈寶可夢、Hello Kitty、小熊維尼,分別於 1996 年、 1974 年及 1924 年推出,他們的市場價值分別為 950 億美元、860 億美元及 760 億美元。

(三)潮玩公司的核心競爭力:IP 資源

IP 資源主要通過對外授權實現商業價值。IP 授權可分為商品授權和空間授權,商品授權是指授權 IP 開發及銷售品牌產品。空間授權指使用 IP 及相關概念進行主題活動或空間裝飾(如展會、展覽、主題店及主題公園),旨在提供沉浸式體驗以及銷售 IP 相關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 IP 授權行業在中國發展前景廣闊。受持續增長需求推動,中國的 IP 授權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在 2024 年前將達到 1,686 億元,2019 年至 2024 年的複合增長率為 14.8%。

潮玩公司可以授權其他公司在數字遊戲、電影、劇集、電視節目及動畫片中改編其 IP 進行商業化。較為典型的比如,迪士尼和漫威的經典動漫形象,以及 2012 年推出的虛擬形象洛天依,據網絡公開數據,羅永浩的坑位費可達到 60 萬,李佳琦 23~42 萬(根據佣金浮動),而虛擬偶像洛天依淘寶直播的坑位費高達 90 萬。對於品牌來說,虛擬偶像相較於真人更加穩定可控,虛擬偶像的形象設定等都可以根據品牌的要求改變,且不存在輿論風險。按收入計,中國IP 改編娛樂市場在 2015 年至 2019 年間年複合增長率為 21.8%,預計將於 2019 年達 3,080 億元,預計將於 2024 年達到 5,867 億元,2019 年至 2024 年年複合增長率為 13.8%。

根據泡泡瑪特招股書披露,泡泡瑪特 53.3%的現有及潛在客戶認為創意造型是購買潮流玩具的主因。超過 95%的潮流玩具消費者年齡介乎 15 至 40 歲,其中 63%持有學士或以上學位。復購率方面, 68.5%的潮流玩具消費者於 2019年購買超過一次,其中 19.8%的潮流玩具消費者購買超過五次。 

(一)從炒鞋到炒盲盒

炒鞋與炒盲盒邏輯類似,都是建立在原版物品供給稀缺性的基礎之上,炒鞋是指購鞋者買到限量款球鞋之後,並非自用而是轉賣給收藏者賺差價的行為。品牌方如耐克,阿迪通常會嚴格控制限量版鞋子的數量,只在特定渠道發售,以維持稀缺性。Kanye West 與 Adidas 合作的 Yeezy 系列和 Nike 旗下的 Air Jordan 都在炒鞋圈頗受追捧。發售數量少或意義特別的鞋子(如限量款、設計師合作款、球星 / 明星同款)更容易成為「天價鞋」。球鞋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往往高於出廠價數倍,以 Yeezy (750 light grey glow 型號)為例,目前二手交易價格是出廠價的 6.6 倍左右,並形成完整交易市場(官方發售、購鞋者、黃牛、二手交易平臺、炒鞋 APP);「炒鞋」成為年輕男性中的時尚活動,二手交易市場提供鑑定、翻新、報價、撮合成交、儲存、物流、發現實時價格等功能,並且抽取佣金。

一套 Molly 系列盲盒通常包含 12 個常規造型和 1 隱藏款,抽中隱藏款的概率約為 1/144普通款 Molly 玩偶價格大致在 59/69 元左右,隱藏款 Molly 娃娃的價格在二手市場被炒到幾千塊不等。隱藏款盲盒在盲盒收藏圈內頗具社交展示價值,二手平臺不乏掛出隱藏款僅供展示的玩家。

(二)國內外類似盲盒玩法

英國美妝電商平臺 look fantastic 提供每個月可以訂購的 beauty box,單個售價在 13 - 22 英鎊之間,用戶提前訂購後每月收到一個由不同品牌不同單品組成的 beauty box,總價值通常會超過訂購價。

盲盒營銷方式目前頗受美妝品牌青睞。屈臣氏、蘭蔻等美妝品牌也開始售賣盲盒,屈臣氏售賣的盲盒單價為 47 元,8 種盲盒中有一個隱藏款。蘭蔻與 FARMER BOB 合作出了聯名限定款盲盒。

泡泡瑪特成立於 2010 年,最初以售賣潮流雜貨(文創、玩具等)為主,2016 年左右,公司轉型至潮流玩具市場,將潮流玩具和盲盒玩法結合,開設天貓旗艦店、葩趣線上潮流玩具社區平臺、推出明星 IP 形象 Molly,2017 年在北京舉辦了中國首屆潮流玩具展會,目前是國內潮玩市場排名第一的潮流玩具公司。目前公司高管平均年齡約為 35 歲。2019 年實現營收 16.83 億元,同增 227.2%,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26.3%,淨利潤 4.51 億元,同增 353.4%,淨利率為 26.8%。

公司成本費用控制得當,佔比逐年下降,隨著機器人商店的大範圍推廣和公司 IP 知名度上升,整體費用率逐漸下降,門店租金議價能力提升,租金費用率逐年下降。    

公司因經歷多輪融資,股權分散,創始人持股比例高。       2011   年起,公司經歷了多次融資,吸引了華興新經濟基金,   正心谷創新資本,黑蟻資本,蜂巧資本,創業工場,金慧豐投資等多家機構投資者。   目前創始人王寧先生為第一大   股東,持股比例高達   56.33%      

公司商業模式以 IP 業務為核心,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包括藝術家發掘、IP 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泡泡瑪特共運營   85     IP   ,包括   12   個自有   IP     22   個獨家   IP     51   個非獨家   IP     頭部   IP   營收較高,   2019   年,已有   4     IP   單獨產生收入超過了   1   億元人民幣,分別是   Molly     Dimoo     PUCKY     The Monsters     同時,泡泡瑪特預計今年將推出超過   30   個新   IP     除了自主開發潮流玩具產品,公司也銷售第三方產品。   同時,公司   制定會員計劃提高粉絲社區粘性,   截至   2019   年底及最後可行日期,公司共有   2.2   百萬及   3.2   百萬註冊會員。   2019       會員復購率高達   58%        

2018 年、2019 年公司同店銷售增長率為 59.6%和 63.1%。2019 年公司淨利率為 26.8%,毛利率為 64.8%。

公司目前以自開發 IP 為主,銷售第三方產品為輔。2019 年公司自主開發產品收入佔比為 82.1%,第三方產品收入佔比為 16.6%。自主開發產品中,自有 IP 收入佔比 37.2%,獨家 IP 收入佔比 35.4%,非獨家 IP 收入佔比 9.5%。

公司 2016 年推出了明星 IP 形象 MollyMolly 初代形象誕生於 2006 年,但是因為未經量產和大範圍推廣宣傳,僅在小範圍的盲盒玩家中流行。2016 年,泡泡瑪特取得 Molly IP 形象的獨家版權,開始量產和推廣。2019 Molly 列營收為 4.56 億元,同比增長 113.2%2017 年、2018 年、2019 Molly 營收佔比分別為 25.9%41.6%27.1%Molly IP 形象甚至都被授權給伊利、香港美心月餅以推廣產品。Molly 之外,公司還開發出 DimmoBOBO&COCOYuki IP 形象,同時公司還擁有 PUCKYThe Monsters 等獨家 IPPUCKY The Monsters 2019年營收佔比分別為 18.7%6.4%

線上線下多渠道布局觸達消費者,線下以低成本機器人商店(自助售貨機)和零售門店並行鋪開渠道。截至 2019 年底,公司在中國 33 個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商圈擁有 114 家直營零售店、全國 57 個城市擁有 825 家機器人商店。2018年單個機器人商店收入為 33 萬,2019 年單個機器人商店收入為 30 萬。除此之外,公司每年舉辦北京和上海國際潮玩展以擴大影響力和收集新創意。批發渠道方面,目前國內擁有 22 家經銷商,海外有 19 家經銷商。2019 年零售店收入佔比為 43.9%,線上渠道收入佔比 32%,機器人商店收入佔比為 14.8%。

線上渠道包括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微信小程序)、葩趣等潮玩電商平臺以及其他主流電商平臺。2019 年天貓雙十一活動中,公司在玩具類品牌店中銷售額排名第一。泡泡抽盒機自 2018 年 9 月推出之後大受歡迎,銷售收入由2018 年的 23 百萬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271.2 百萬元。

         

品控風險;行業競爭加劇;IP 老化、新品推廣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POPMART泡泡瑪特深耕潮玩模式以完整生態助力潮玩行業發展
    在潮玩風潮中,POPMART泡泡瑪特是不得不提的一家企業,成立十年來,POPMART泡泡瑪特從藝術家挖掘與IP孵化運營,到消費者觸達和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領域,從無到有地探索出了成熟的發展模式,並逐步向更大的市場邁進。作為國內潮玩行業的先行者,POPMART泡泡瑪特又是如何來發展潮玩的呢?
  • 浙商證券--輕工製造行業:潮玩專題 從泡泡瑪特上市看潮玩發展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潮玩專題:從泡泡瑪特上市看潮玩發展趨勢情感消費內核&社交屬性強化,潮玩行業從小眾走向主流。伴隨居民消費水平提升、情感需求亟待滿足,潮玩文化迅速崛起。
  • 潮玩新零售走進大眾視野POPMART泡泡瑪特未來前景被看好
    而隨著潮玩領域內POPMART泡泡瑪特等頭部玩家的崛起,這一領域也正為大眾所熟知,受到更多人的看好。  據悉,POPMART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挖掘潮流玩具市場的商業價值,探索潮流玩具的新零售之路。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POPMART泡泡瑪特已經成為了國內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企業,構建起一條覆蓋設計師、工廠供應鏈、零售渠道、國際潮流玩具展會的完整產業鏈。
  • 泡泡瑪特上市了,但潮玩零售在購物中心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從形態上看,潮玩不同與大多數業態,感性消費色彩濃厚,與目前購物中心線下消費趨勢耦合性較高。要理解潮玩的長期意義和感性意義,可以從兩組數據入手:1)下一代顧客據泡泡瑪特招股書披露,超過95%的潮流玩具消費者年齡介乎15至35歲,會員整體復購率高達58%,75%左右是女生,「年紀峰值」在二十六歲左右。具有一定的消費力,多數是居住在一二線城市的一些公司人。
  • 搶灘千億潮玩市場,TOPTOY能否再造更多「泡泡瑪特」?
    「小潮玩」也有大生意。最近,「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開盤一度漲超100%,市值突破千億港元。資本「用腳投票」,表達了對潮玩整個新興行業的看好。而在泡泡瑪特港股上市的當口,名創優品也在前兩天推出了潮玩品牌店「TOP TOY」,面向10歲-40歲消費群體,開業三天業績即突破100萬,業績客流遠超過泡泡瑪特。名創優品的強勢入局,讓潮玩市場剛熱乎的市場再起波瀾。
  • 泡泡瑪特上市 潮玩的故事才剛開始
    根據招股書,泡泡瑪特的業務將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展開。   當類似的潮玩品牌湧入,一方面現有IP的版權使用費會水漲船高,另一方面,隨著源源不斷的新人藝術家、設計師進入潮玩領域,期待藉此完成職業升級,可以預見,新晉潮玩品牌們將會進入對這些設計師IP的搶奪階段——儘管這些新人還有待成長和培養。   而上市後,泡泡瑪特也進入到了新階段。
  • 為潮玩設計師搭建發展平臺泡泡瑪特加速打造潮玩IP
    但是細細深究下來會發現,潮玩IP的創新發展之路其實並不平穩,那POP MART泡泡瑪特是如何實現IP戰術的成功呢?原因在於其搭建了完整的設計師發展平臺。圖:POP MART泡泡瑪特人氣潮玩——LABUBU優秀的潮玩設計師對於當下的潮玩行業而言仍然十分稀缺,因此POP MART泡泡瑪特在籤約Kenny Wong、畢奇等一眾知名且有才華的設計師之外,還通過聯合央美舉辦「潮流、玩具、設計」系列講座、與迪士尼聯合舉辦「專『鼠』潮玩MOUSE & MORE」首屆國際潮玩設計評選活動等,挖掘更多年輕潮玩設計師。
  • 讓潮玩設計師專注作品 泡泡瑪特構建完整產業鏈
    近日,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集團POP MART泡泡瑪特公布了旗下線下門店以及機器人商店的最新布局情況。目前,POP MART泡泡瑪特的線下直營門店已經突破了100家,擁有400多臺機器人商店,深度覆蓋了52個城市。隨著版圖的不斷延伸,POP MART泡泡瑪特逐漸構建起完整的產業鏈,讓設計師能夠更加專注作品,促使潮玩行業蓬勃發展。
  • 泡泡瑪特:「盲盒」裡的潮玩經濟 | 光華案例
    潮玩手辦流行的背後,也反映了在人口結構變動推動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和升級,品牌消費、網絡消費、健康消費和體驗消費等新興消費概念和消費方式開始出現。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英文名 POPMART),也正是乘上了消費趨勢轉變的西風,從最初時尚潮品的「小百貨」零售連鎖,一路發展成為潮流玩具文化生態的建設者。
  • 泡泡瑪特成功淺析:設計師IP成為潮玩品牌發展重要組成
    在POP MART泡泡瑪特果小看來,設計師一定是潮玩行業最重要的一環,本土設計師目前佔POP MART泡泡瑪特籤約設計師的20%~30%。果小把POP MART泡泡瑪特定位為設計師的經紀公司,幫助設計師們完成孵化打造、供應鏈生產、市場推廣、產品銷售等一系列工作。而基於此,設計師可以更大膽的釋放想像力,潮玩IP可以得到更加有序的發展。
  • 泡泡瑪特新品頻發 以不斷創新拓展潮玩發展之路
    元宵節已經過去,大家也陸續開始了對新一年的展望,POP MART泡泡瑪特亦是如此。因此,在新的一年,POP MART泡泡瑪特陸續公布了自己的新年規劃。近日,POP MART泡泡瑪特就發布了多款潮玩,一起來看看POP MART泡泡瑪特在新的一年又有什麼「新花樣」吧!
  • 祭出TOPTOY狙擊泡泡瑪特名創優品想當「潮玩界的安卓」?
    打著「年輕人的愛好」這杆大旗,曾不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泡泡瑪特成功撬開了港交所的大門,在它身後則站著一大批尚未反應過來的初創企業——十二棟文化、52TOYS、九木雜物社、酷樂潮玩……此前完全無人在意的小玩家們,一夜間被泡泡瑪特上市的颶風吹上了天。
  • 藍鯨人物|POPMART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打造潮玩屆的「天貓」
    而在最近舉辦的國際潮流玩具展中,本以為小眾的潮玩行業卻異常火爆。究竟是什麼吸引著這些消費群體?作為本次潮玩展的舉辦方,同時也是潮玩屆的領軍企業,POPMART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展位也吸引了大量粉絲駐足購買。被稱為「潮玩教父」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未來的泡泡瑪特將成為潮玩屆的「天貓」,而潮玩的市場體量也會超過二次元。
  • 泡泡瑪特(POP MART)的潮玩之路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0年的公司,泡泡瑪特在早期主要主打第三方玩具、家具和數碼產品等,類似於買手店,主要通過一系列的物品來傳達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從2016年開始,泡泡瑪特開始自己的轉型,開始走潮玩之路。
  • 名創優品推出獨立新品牌,交鋒泡泡瑪特,搶佔亞洲潮玩市場
    據報導,2015到2019年,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為34.6%,預計在2024年將增至763億元。12月1日,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在港交所開啟招股,其IPO估值或達70億美元。中國潮流玩具市場的發展已經近十年,而潮玩發展的真正爆點是出現在盲盒玩法之後,尤其是在泡泡瑪特爆火之後,自此引領了中國的潮玩市場的發展,此前的潮玩市場數據增長是小部分,靠的是小部分玩家。
  • 泡泡瑪特再推本土潮玩設計師 Bunny帶來潮玩新力量
    圖:POP MART泡泡瑪特攜手Bunny溫暖來襲事實上,思琪是繼VIVI CAT設計師Robin之後又一位被POP MART泡泡瑪特挖掘的本土優秀潮玩設計師。隨著潮玩浪潮的來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並喜愛潮玩,想要加入到潮玩設計這一行業中。而思琪、Robin的出現,讓更多的設計師看到了中國本土潮玩設計師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也給予了無數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才以前進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挖掘新人設計師,POP MART泡泡瑪特也在不斷完善國內潮玩設計師的培養環境。
  • 祭出TOPTOY狙擊泡泡瑪特,名創優品想當「潮玩界的安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有牛財經打著「年輕人的愛好」這杆大旗,曾不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泡泡瑪特成功撬開了港交所的大門,在它身後則站著一大批尚未反應過來的初創企業——十二棟文化、52TOYS、九木雜物社、酷樂潮玩……此前完全無人在意的小玩家們,一夜間被泡泡瑪特上市的颶風吹上了天
  • 3年淨利翻287倍 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值得打嗎?
    十年來,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構建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泡泡瑪特是天貓雙十一首家「億元」玩具旗艦店,泡泡瑪特舉辦的北京國際潮玩展、上海國際潮玩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玩具展會。2019年北京潮玩展吸引了14個國家超270位藝術家參展,參觀人數超10萬人。
  • Satyr Rory成潮玩新寵 泡泡瑪特推動潮玩高品質發展
    那當神話中的潘神遇見潮玩,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POP MART泡泡瑪特向我們展示出了這一奇妙的效應。在POP MART泡泡瑪特的不斷推動下,Satyr Rory已經成了POP MART泡泡瑪特旗下十分熱門的IP之一,受到了粉絲們的無比喜愛。
  • 泡泡瑪特的IP帝國夢想:從潮玩亞文化走向大眾消費品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從潮玩亞文化走向大眾消費品——泡泡瑪特的IP帝國夢想泡泡瑪特北京三裡屯店。  本報記者 康 樸攝Molly校園系列。  本報記者 康 樸攝潮玩愛好者「賣報小行家」分享的潮玩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