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很難嗎?

2021-02-22 女為悅己者容

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影響和決定著一個孩子的性格養成和以後成長之路。教育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家庭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心智和才能才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態度如果比較熱情主動,而不是冷漠,獨裁,那麼孩子的情商可能就會比較高。在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中生長的孩子,就會帶給周圍人愛和溫暖的感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帶給孩子的也將會是良好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切勿給孩子一下這樣的家庭環境,否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外人眼裡,張雅琴是妥妥的人生贏家——有兩個女兒、有穩定的工作、還有一個拼事業的老公。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張雅琴已持續多年抑鬱難安。

張雅琴的痛苦來自家庭,來自大女兒對她冷漠而疏離的態度。

在接受採訪時,張雅琴一邊述說過往經歷,一邊抹著眼淚。坐在她身旁的女兒抬頭看了媽媽一眼,便繼續低頭玩遊戲。

女兒的眼神裡透著冷漠,她坐在媽媽身邊,身體依然會無意識地蜷縮,很不舒展。或許是缺乏自信,女兒見了人不打招呼,更不會主動說話。

張雅琴說,女兒已經變化很大了,若是之前,女兒根本都不會陪媽媽。

正是因為女兒的冷漠與叛逆,張雅琴常常心痛不已。

以下為張雅琴口述。

1

女兒的話,深深地刺痛了我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我是一名醫生,在事業上不斷進步。從工作到現在,所有的職稱考試,晉級都比較順利,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工作上的成功,讓我非常「自信」。在家庭方面,我認為:自己一個人也能帶好孩子。

女兒就是我的驕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覺得女兒各方面都很優秀,學習成績好,樣貌也好。

直到女兒的一番話,打破了我之前對自己和家庭的幻想。

女兒初一時的寒假裡,有天晚上,她去了堂嫂家吃飯。我當時在忙,沒和她一起去。

但等她回來之後,我就明顯感覺她的情緒不對。她把自己鎖在屋裡,不出來。

第二天,我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她也不告訴我。我當時想,可能是因為女兒性格比較悶,像我一樣,不願意對人講心裡話。

我再沒追問她,打電話問堂嫂怎麼回事。

原來,女兒到我堂嫂家去吃飯,感到他們一家三口家庭關係特別和諧。女兒說了一句話:「大媽,你們家真好,能坐在一起吃飯,說說笑笑的,我們家從來沒有。」

這句話對我來說無疑是五雷轟頂,打破了我的幻想!我第一次意識到,看似優秀的孩子並不幸福。我沒有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一家人幾乎很少在一起吃飯,她自然沒有感受到家庭的這種溫暖。

事實上,孩子爸爸因為工作、應酬等各種原因,晚上幾乎不回家吃飯,每次他回來,孩子也基本都睡了。這也導致孩子和她爸爸之間感情冷淡。

就算周末難得能在一起吃飯,一家三口之間的交流也特別少。

家本該是溫馨幸福的地方,我們卻讓孩子倍感壓抑,產生了疏離感。

2

我把冷漠,傳給了孩子

現在想想,孩子為什麼這麼冷漠,其實更多的是我們做父母的原因。

我比較情緒化,脾氣一上來,就對孩子各種打罵。不高興時,情緒也都寫在臉上,孩子看到我就有壓力感,很緊張。

孩子常常說:媽媽,你怎麼又生氣了?為什麼不高興?

至於孩子爸爸,他在孩子心目中,一直是一個負面形象。

可能是深受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孩子的爸爸從一開始,對女兒就沒有多少疼愛。

從女兒出生開始,爸爸對她就不是很上心。我在醫院上夜班,爸爸通常不在家,自然她沒有感受到父愛和家庭的溫暖。等孩子長大一些,幾乎是看到孩子不順眼就會打罵。並且,他總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

可想而知,女兒對她爸爸是有多少怨意啊!

我記得有一次,孩子上五年級的時候,冬天特別冷,晚上一點多的時候,我們都睡了。孩子爸爸從外面喝了酒,回來之後,就把女兒從床上拎了起來,並說不想要她了。

當時女兒才12歲,半夜裡,面對怒火衝天的爸爸,也嚇壞了。她真害怕自己爸爸不要她了。

也差不多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女兒就基本不和爸爸說話了。後來,高中的時候,白天都是在自己的臥室,關著門,拉著窗簾。

現在回憶一下,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是關注孩子的物質方面的需求,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的內心,從來沒有跟孩子進行過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作為成年人,我們心情不好了,可以找朋友傾訴,或者找父母傾訴。但孩子卻很壓抑,她無法釋放情緒,我們對孩子認可得少,讚美得少,挑刺卻挑得多。對孩子的教育很失敗。

這種失敗根源在於我,因為我沒有安全感,婚姻上很失敗,自己的丈夫基本不管家裡的事。儘管在工作上是順利的,但我希望孩子要更強大,更有出息,孩子要比我幸福。將來好好學習,有個好的出路。

因為當時自己的不安全感,不自信,把所有的這些事,壓到孩子身上。

孩子犯一些小錯,我就會發火。現在想想,當時可能是孩子故意犯錯,想得到我的關注。

此外,我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最大的錯誤就是,每當孩子表現不如我意的時候,我就會對孩子說:我還不都是為了你,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現在想想,真的是心痛!這句話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讓孩子小小的心裡背上了一種負罪感,讓她覺得她自己就是這個家庭中多餘的人。

一個冷漠沒有溫度的家庭,孩子怎麼會有溫度?她將會走向何方?

所以,正如文章開頭所見,女兒會對外界表現出一份冷漠。她會無意識地蜷縮身體,見人從來不打招呼,不說話。

3

我從來不低頭,我從來不說我錯了、我不對。現在,我學會了反省。當我開始反求諸己,當以上的往事再次一幕幕地閃現在我的面前,我認帳了。女兒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當我開始改過,讀書、學習、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我的家庭開始有了一絲絲溫暖。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不明,真的會害了孩子甚至耽誤孩子的一輩子,這將是多麼可怕的事。

我們買一個產品都有產品說明書,而做父母卻沒有任何的學習,真的是很慚愧。

1出軌導致夫妻感情破例,不管你們以前多恩愛,不管你以前做得有多好,只要有那麼一次的出軌,就會把你個人所有的形象全部摧毀,夫妻感情再也無法能像當初一樣美滿,即使一方原諒,但心裡永遠留下烙印。

2出軌導致家庭支離破碎,夫妻之間,只有一方出軌,家庭必然破碎,因為再也無法像從前的一家人那樣生活,雖然表面是一家人,但是回不去了,有的只有離婚收場。

3出軌導致孩子心靈受創,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如果父母某一方有出軌行為,這會給小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從此在小孩心目中,已經沒有了幸福感,也沒有歸屬感,看到父母只會討厭父母。

4、出軌會毀了自己的形象,出軌行為是讓人噁心的行為,如果你出軌的事跡被傳出去,以後對你這個人的生活工作會有著很大的影響,你的形象從此被毀。

5、出軌傷害的不只是你一個家庭,請記住,如果你出軌了,你不僅傷害了你目前這個家庭,你還有可能傷害了另外一個你出軌對像的家庭,別人也有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你這樣做會傷害兩個家庭。

6、出軌是反面教材,你作為父母都要去犯這種錯誤,那如果未來你的孩子也學著你這樣去做,那豈不是害了他們,他們也可以把自己的婚姻不當一回事,你願意看到這樣嗎。所以,請潔身自愛,愛護自己的家人,與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家裡沒有愛,孩子就不會愛。我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絕不把冷漠傳給孩子。

相關焦點

  • 相伴童行丨煥新樂園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相伴童行丨煥新樂園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2020-06-03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父母好好過日子,請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在一個有愛的家庭裡成長更幸福的事情了。父母和睦、家庭溫馨,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的內心要比其他同齡人更加堅強,更加溫暖。因為他心裡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不再把自己放在心上,也不把這個家當做一回事。在他的心裡,那個溫馨的家,已經成了心底最深的回憶。在破碎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小王,心裡有著無法癒合的傷痕。這驅使著著他讓自己在放縱中沉淪。
  • 以家人之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不要讓爭吵「侵蝕」孩子的童年
    ,受到委屈之後仍然覺得自己並沒有被拋棄,還有一個家在等著我們,只要家在,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是一無所有的。而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孩子降臨對於家庭而言是一件很幸福快樂的事情。有多少的家庭是因為孩子的到來才充滿了歡聲笑語。
  • 「星星的孩子」又多了一個溫暖的家
    這些孩子有個浪漫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但實際上,因為始終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難以融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他們身後的家庭長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自此,杭州乃至全省的特殊兒童又多了一個溫暖的家。「我曾經將兒子送進普通學校,但因為他存在一些行為問題無法跟上普通孩子的學習進度而被邊緣化。老師教學很忙無暇分身給予特殊照顧,家長和特教老師也無法進教師陪讀。我的孩子似乎就是麻煩與拖累的代名詞。」在啟動儀式上,海亮天馬小學一年級男生誠誠媽媽作為首批融合生動情地分享起自己的故事。
  • 「大愛媽媽」信寶穎:創辦愛心農場 給孤困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她 2014 年全資創辦一家公益愛心農場,6 年來成為 30 多位孤困孩子溫暖的家。而她如同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疼愛著這些孩子,孩子們親切地叫她 " 媽媽 "。這位 " 大愛媽媽 " 就是 45 歲的信寶穎。她說:" 一年 365 天,我有一半時間都在做公益的路上,可我從未感到過累。即便是生意失敗陷入人生低谷時,我也從未想過放棄。"
  • 努力奮鬥,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原生家庭
    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結婚後的家就不是原生家庭。我們從原生家庭繼承而來的不僅僅是關愛與呵護,還有可能是苦澀與傷害。像《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從小母親強勢,重男輕女,一直在用語言攻擊她,剝奪本屬於她的生存權利,用一切不公平的標準對待她。
  • 為孩子打造一個溫暖的家
    整裝教學樓穿著一件彩色的外衣,由黃色、紅色等暖色調的顏色組合而成,大氣又不失溫暖,門口擺著同樣色彩豐富的滑滑梯,小車等孩子們熱衷的玩具,走廊的牆壁上掛著孩子們自己的作品,比如孩子剛剛學會畫的小貓,形狀千奇百怪,充滿了童真童趣……  這裡就是金華市佳禾藝術幼兒園,成立於2010年1月1日,成立以來充分發揚「卓越、創新、和諧、發展」的精神,堅持全新的辦學理念,以中英文雙語教育、早期智能開發
  •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曾經親子關係遭到斷裂
    結果有一天出門,把孩子鎖在家裡。孩子由於太餓的原因,就爬窗逃出來,到鄰居家偷吃了一碗雞蛋炒飯。媽媽回來知道後,就把孩子拼命的往家裡拖,開始毆打,用腳踩,後來就把他用繩子綁起來,吊在窗那去。結果第二天孩子就這樣沒了。每每一提到孩子有這樣類似的遭遇的時候,我的內心都非常難過,我不知道孩子到底犯了什麼樣的錯誤,讓他遭受了如此不堪的人生。
  • 初中生跳樓源於孩子缺愛,積極養育,發現優勢,讓家是溫暖的港灣
    作為媽媽,十月懷胎,孕期的種種艱辛,生產時的疼痛,那時候,我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健康,只要TA健康,比什麼都好。看著TA的小模樣,我們覺得TA做什麼都好,都那麼可愛,給TA多少愛都不夠。有個關於養孩子和養小狗的視頻,雖然,把養孩子和養小狗比不是特別恰當,但是,在這個不太恰當的對比中能夠體現出大道理,孩子欠我們嗎?不欠,因為孩子是我們讓TA來我們家的,也是我們主動要養的。
  • 關愛孩子,給寶寶一個溫暖的原生家庭
    什麼是原生家庭,就是孩子出生之後的家,有父母,或許有兄弟姐妹。像女孩子在結婚之後還會有另一個家庭,這樣的第二個家就不是原生家庭。前幾天看到一個尋人啟事,是找一位11歲的男孩子,父母離異,母親不管,爸爸再娶,爸爸有了新家庭也不管孩子,後面說是找到了孩子的屍體,原來是孩子離家出走後自殺了。看到這個新聞後我很悲痛。這孩子怎麼在這樣的原生家庭長大啊!
  • 家,永遠是孩子最溫暖的一隅
    孩子跑掉以後,你找她去了嗎?找到後或者她又回到你身邊,你又是怎麼做的?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說話平和嗎,或者您是一個通常所說的急脾氣媽媽嗎?能夠控制情緒的媽媽,通常會先接受孩子的情緒,比如,發現孩子無緣由哭鬧,做事情不配合,煩躁等等時,能夠把孩子摟在懷裡,輕輕撫摸孩子,讓孩子平靜下來,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接納和愛。理解孩子的情緒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告訴孩子,媽媽覺得你剛才哭鬧,肯定是有原因的,對嗎?能和媽媽說一說因為什麼嗎?
  • 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她選擇搭夥過日子,孩子也跟著受累
    搭夥過日子,就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小雅跟老公結婚十年,孩子五歲。 其實父母的嚴重失和,孩子能夠清楚地感受到,即使父母勉強在一起,孩子也不會真的幸福。孩子渴望的是一個溫暖的家,而非「完整的家」。爸爸愛媽媽,才是幸福家庭的標配。
  •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用愛來迎接新生命
    記得前面也寫過這類文章,但依舊內心裡由衷地感覺到孩子身邊最愛他們的人一句話一個眼神,甚至種情緒的變化等等無不對孩子產生影響。尤其對於未出生和剛剛出生的孩子來說,父母更是他的天和地了。最近因為姐姐生孩子了,所以剛好我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親身經驗到。雖然我未曾經歷過生孩子的痛,但我經歷了孩子準備出生到出生後的過程。
  • 家,是溫暖的,而我卻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可憐的落魄人。
    蹲在城市中最熱鬧的街道上,像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想著一些人一些事,開始有恨意,思念的痛越深!恨意就越深!世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不知道怨天還是怨地還是怨自己?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覺得不是睡不著,而是固執的自己不想睡,有時候,聽到一首歌,就會突然間想起一個人,有時候,別人突然對你說,你變了,然後自己開始百感交集,自言自語道,我真的變了嗎?家,是溫馨的,是美好的象徵,也是溫暖的。家是我們的港灣,讓我們停泊。
  • 購買賀曼羽絨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冬天
    >購買賀曼羽絨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冬天2015-12-07 12:00:4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轉眼寒冷的冬季已經來臨,您是否已經為您家的孩子買好羽絨服呢?目前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兒童羽絨服各式各樣,品牌五花八門,足以讓家長朋友感到眼花繚亂,到底怎樣才可以給孩子挑一件溫暖舒適的羽絨服呢? 眾多的羽絨服品牌  當中,哪一個最好呢?記者近日走訪兒童羽絨服市場,今年的兒童羽絨服樣式更多,品牌數量增加。
  • 家是溫暖的港灣,是愛的歸宿!
    導語:古訓:家和萬事興,何須終日口不停,珍惜自己小天地,永遠和諧享太平。一家人,什麼最重要?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嗎?是用之不盡的財富嗎?不是房子、車子、票子,而是父母、伴侶、孩子。一家人和睦相處,有說有笑,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財富,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幸福!老人,能體諒孩子的辛苦;孩子,能珍惜父母的付出。我累了,你為我端茶倒水;你病了,我對你悉心照顧。
  • 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成就一個孩子卻很難
    不同的教育理念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作為家長,你更喜歡用哪種方式去教育孩子呢?01李柳南是韓國最成功的老師,最出色的教育家,深受家長學生的追捧,但回到家後她卻是最失敗的家長。她在她的教育方式上讓孩子與她之間的壁壘越來越高。李柳南萬般無奈,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為何自己培育的「完美」兒女卻都在讀高中的時候紛紛休學,視自己如仇人一般?為此,她寫下了一本《媽媽的悔過書》。內容引起當今家長的重視,你到底是在教育一個孩子,還是在毀掉一個孩子。
  • 辛識平:給億萬人民一個溫暖的家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給億萬人民一個溫暖的家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髒亂差的棚戶區」;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伊爾施鎮,他叮囑當地幹部排出時間表,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一句句溫暖人心的話語,一個個體貼入微的細節,體現著總書記深切的民生牽掛,彰顯人民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情系廣廈萬千,心懷百姓憂樂。
  • 「家」的文化,家和萬事興,家是溫暖的港灣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不管你在外面遭受了多大「委屈」家永遠是你最後的港灣。周杰倫《稻香》裡有句歌詞很好「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家為什麼能帶給我們如此大的力量,主要因為「家」裡的「氛圍」,父母給孩子的「溫暖」,那是一種絕對的信任和絕對的愛,是孩子能夠「抱怨」的地方,可以安撫孩童幼小的「心」,並且這種感覺會伴隨一個人一輩子,是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 未被親子鑑定擊垮的「父」愛:我只想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倆人有了孩子後,譚家為他們建了房。譚家條件一般,姜玥生下第二胎後要外出打工,譚家不贊成,希望她留在家裡帶孩子,但姜玥扔下孩子自己走了,而且一去不回,杳無音訊。譚家帶著孩子去姜玥老家想接她回來,姜玥不見。譚馨出生後由譚凱母親帶大,譚母將4歲多的譚馨照片發給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看,照片上的小姑娘漂亮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