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豆芽育兒記
對於寶媽來說,寶寶身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新手媽媽,可能是第一次介乎寶寶,參與寶寶的成長,很多時候都會出過於認真的情況,這也就導致某些事擔憂過頭。
小周是一位95後寶媽,因為是新手媽媽,小周對寶寶的事情都非常上心,最近小周有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那就是關於寶寶綁腿的事情。
在小周的老家有給寶寶綁腿的習慣,最近小周帶著寶寶回老家,老人們發現寶寶雙腿彎彎得像「青蛙腿」,於是強烈要給寶寶綁腿。
對於寶寶的「青蛙腿」小周也很糾結,一方面擔心寶寶日後長成O型腿,一方面擔心老人綁腿傷到寶寶。
相信很多寶媽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常說要科學育兒,更不應該給孩子綁腿,可關於寶寶腿型為什麼是彎的?為什麼不能給寶寶綁腿?如果我們給寶寶綁腿了會怎樣?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長成「青蛙腿」屬於正常,除了「青蛙腿」也就是O型腿,X型腿、直腿都是屬於正常發育。
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雙腿是捲曲的,因此寶寶會在剛出生的那段時間保持雙腿彎曲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寶媽不用擔心,一般在寶寶兩歲之後,這種情況就會慢慢好轉,但由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以及走路習慣等方面的影響,還可能出現X型腿。
不過寶媽不用擔心,只要寶寶不過早學習站立、走路,且沒有缺鈣等特殊情況,寶寶7、8歲的時候,雙腿會自然變直。
那麼在寶寶還是「青蛙腿」的時候,我們到底用不用給寶寶綁腿呢?給寶寶綁腿又會給寶寶帶來哪些影響呢?
國內有很多地區都有給寶寶綁腿的情況,雖然我們一直提倡科學育兒,但這樣的育兒陋習仍然存在,比如我們常見的「蠟燭包」。
之所以會有綁腿的陋習,主要老一輩人擔心寶寶日後長成「羅圈腿」,也就是O型腿,可是他們不知道,給寶寶綁腿很容易讓寶寶出現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病率全世界最高的地區,是北美印第安部落,這是因為當地會用「襁褓船」的方法背孩子,「襁褓船」就是將寶寶的雙腿綁得緊緊的,強制伸直寶寶的雙腿。
這樣的陋習對寶寶的髖關節有極大的傷害,會讓寶寶未來走路的時候,髖關節以及雙腿產生疼痛,出現一瘸一拐的情況,有些情況嚴重的話還會落下終身殘疾。
看到這裡寶媽就應該很清楚了,千萬不要給寶寶綁腿,看似為寶寶腿型著想,其實是真的害了孩子。
那麼為了不影響寶寶髖關節以及雙腿的發育,我們除了不能給寶寶綁腿,平時我們再給寶寶包襁褓的時候也要有所注意。
不管你是哪一種方法來給寶寶包襁褓,我們都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上緊下松」。
「上緊」是為了防止寶寶輕易掙脫包被,避免包被擋住寶寶的口鼻帶來危險。
「下松」是為了讓寶寶雙腿可以自由活動,不會影響寶寶髖關節以及雙腿發育。
另外,雖然給寶寶包襁褓可以讓寶寶保持安靜,但我們也不要長時間給寶寶包襁褓,多給寶寶自由的空間,減少寶寶的束縛。
寶寶的成長道路上,寶媽會遇到很多不明白的、不懂的事情,尤其是新手媽媽,如果遇到不知所措的事情,寶媽千萬不要盲目行動,我們可以多問多學,一定要做到科學育兒!
今日話題:你嘗試過給寶寶綁腿嗎?
關注小豆芽,小豆芽幫你輕鬆帶娃!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