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CAI 2020 正式舉辦:沈定剛當選 MICCAI Fellow,影像計算華人首位

2020-12-12 雷鋒網

近日,MICCAI 2020在線上正式舉辦。

大會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由中科院計算所周少華教授擔任,這是繼蔣田仔(2010)、沈定剛(2019)、劉天明(2019)、周翔(2019)等極少數人之後,MICCAI又一名華人大會主席/程序主席。

周少華長期聚焦於非熱門的知識建模與機器學習結合等原創性技術方向。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類研究相比於熱門的深度學習,均為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冷板凳」:難度大、周期長、研究者寥寥。但正是十年如一日的探索,使得周少華於去年當選IEEE Fellow。

在上一屆MICCAI大會上,周少華向雷鋒網分享了4大重要趨勢:深度學習自動化、成像與分析的結合、聯邦學習、通用表徵學習。

此時此刻,作為本次大會內容、議程的核心策劃人之一,MICCAI 2020在周少華等人的組織下,為與會者帶來諸多極具價值的前沿原創性研究分享與應用呈現。

而在昨日,萬眾矚目的學術獎頒獎儀式中,聯影智能聯席CEO、MICCAI 2019大會主席沈定剛教授成功當選MICCAI Fellow,這也是首位華人在醫學影像計算(MIC)榮獲此榮譽 。

MICCAI自2009年啟動Fellow選舉,首屆選舉12位,此後每屆僅選舉3位,旨在表彰醫學影像分析領域做出重大科學貢獻的資深研究人員。

當選者需經過嚴格而保密的選舉流程——至少同時有兩位現任Fellow支持的MICCAI協會會員才可獲得候選人資格,再由所有現任MICCAI Fellows從候選人中投票選舉產生本屆Fellow。今年,沈定剛與美國哈佛大學的Nobuhiko Hata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Purang Abolmaesumi共同當選。

截止目前,創辦22年的MICCAI,當選其學會Fellow的科學家非常之少。

MICCAI創始主席James Duncan在2019年與雷鋒網訪談過程中表示,MICCAI Fellow是至高且稀缺的榮譽。

除了為MICCAI學會本身做出巨大貢獻外,沈定剛還致力於為中國學者搭建一座通向MICCAI以及其他世界最高學術舞臺的橋梁。

眾所周知,沈定剛整合三支華人學術力量,從多個國家的學術代表隊中脫穎,2019年把MICCAI帶到中國,造就了MICCAI歷史上最火爆的一屆大會。

此外,他還致力於推動華人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把天賦、努力與成就,引向國際。把國際視野,帶到國內。

「2012年,我進入MICCAI理事會的時候,理事會成員幾乎全部來自歐美,沒有其他華人成員。所以後來我便組織大家每年嘗試推選一個華人進入理事會。直到現在,理事會已經有了4位華人。這無論是對MICCAI自身發展,還是對中國學者,都是非常大的雙贏和利好。」在去年的MICCAI上,沈定剛向雷鋒網介紹到。

同年暑假,沈定剛和劉天明(MICCAI 2019大會聯合主席)通過國內CCF組織了一個「龍星計劃」課程「生物醫學圖像分析」,邀請國外的很多醫學圖像處理專家到國內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義務」授課,從早上8點到晚上5點,持續一整周。8多年過去了,這些人都成長為這些領域裡的中堅力量。

很多人碰到沈教授之後,都會高興地說:「沈老師,我是你學生。」沈教授很詫異,什麼時候成了我的學生?這些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我上過你龍星計劃的課。」

這件事情對沈教授產生非常大的觸動。他說:「我想支持本科生,給他們一個機會。如果這是他們真正喜歡的東西,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

隨後,MICCAI持久影響力獎等多個學術成就獎也相繼頒發,其中沈定剛的博士生聶棟今年榮獲Young Scientist Publication Impact Award。

相關焦點

  • 周少華Kevin:醫學影像分析頂會MICCAI 17有哪些驚喜?
    MICCAI 是醫學影像分析 (Medical Image Analysis) 研究領域的頂尖年會。今年 9 月 10 日到 14 日在加拿大魁北克會議中心舉行,與會者達 1350 人左右。同時與會的華人還有沈定剛(北卡大學教授)和李碩(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副教授)。總體而言,雜誌情況與去年基本持平,submission 量略有提高。中國 submission 位居第三,接收文章有 10 篇,比去年有進步。希望中國的同行們繼續努力。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1年IEEE Fellow名單,新晉 Fellow名單中共有282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75位。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三
  • 對話MICCAI 2019 主席沈定剛:我想做的,是為青年學者搭一座通向...
    跟MICCAI 2019大會主席沈定剛教授進行採訪時,是在西安召開的第三屆ISICDM(圖像計算與數字醫學國際研討會)上。採訪中,不時會有學者認出沈教授,並主動過來寒暄,跟他聊上兩句。在2018年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沈定剛教授H-index 82(現在為90),在該指數的前1000名華人學者中排名第13。正是鑑於學術圈中的聲譽和成果,沈教授成為MICCAI 2019的大會主席。 作為一名學者,沈教授已經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按照常人的軌跡,安安穩穩在學校教教書、搞搞研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 周少華 Kevin:醫學影像分析頂會 MICCAI 2018,我的三個預測都實現...
    他曾在西門子負責研發與醫學圖像相關的創新產品,現任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他撰寫編輯了五本學術專著,發表了 180+ 篇學術期刊及會議論文和著作章節,擁有 80+ 項批准專利,並多次獲獎,包括發明奧斯卡獎、西門子年度發明家、愛迪生專利獎、馬裡蘭大學 ECE 傑出校友獎。
  • 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成立,醫學影像AI大牛沈定剛教授擔任...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第二屆第三次會議,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大科學中心正式成立。會議審議通過了相關人事任命,江舸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志傑任書院院長,楊暘任書院院長,沈定剛任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劉志任大科學中心主任,任期均為至本屆班子屆滿。
  • ...主席沈定剛:我想做的,是為青年學者搭一座通向世界最高學術舞臺...
    跟MICCAI 2019大會主席沈定剛教授進行採訪時,是在西安召開的第三屆ISICDM(圖像計算與數字醫學國際研討會)上。採訪中,不時會有學者認出沈教授,並主動過來寒暄,跟他聊上兩句。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沈教授」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 電子科大申恆濤教授當選ACM Fellow
    1月14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簡稱AC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ACM Fellow
  • 2021年IEEE Fellow放榜!超70位華人當選,熊輝當選 AAAS Fellow
    【新智元導讀】今天,2021年IEEE Fellow名單公布,一共新增282名Fellow,超過70位華人學者當選(名單為不完全統計)。AAAS也公布了本年度增選Fellow名單,共計489人,與AI關係密切的信息、計算與通訊學部有24人入選,華人學者熊輝教授當選。
  • 2020 ACL Fellow名單出爐!繼王海峰、李航之後,又有兩位華人學者當選!
    香港科技大學馮雁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黃錦輝教授兩位華人學者當選,成為繼百度CTO王海峰、字節跳動AI lab總監李航之後ACL史上第六/七位當選的華人Fellow。當地時間11月26日,ACL 在其官網上公布了2020年度的ACL Fellow名單,共計 9 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有兩位,分別是香港科技大學馮雁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黃錦輝教授 ,他們二人也由此成為ACL史上第六/七位當選的華人Fellow。
  • IEEE史上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蛋醬劉國瑞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將於 2022 年 1 月 1 日開始任職。北京時間 10 月 13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官方正式發布了 2020 年度選舉結果,美國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 J. RAY LIU)當選 2021 IEEE 候任主席。
  • 美國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李飛飛、鄧中翰等7位華人當選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此次共增選了87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其中共有7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包括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選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人總人數達到2309位,外籍院士數量達到28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師獲得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
  • 首位華裔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引華人世界矚目(圖)
    首位華裔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引華人世界矚目(圖)
  • 顧泓彬當選美國北卡首位華人市議員 冀維護華裔權益
    顧泓彬當選美國北卡首位華人市議員 冀維護華裔權益
  • IEEE迎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無線AI專家劉國瑞當選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當地時間10月12日,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公布美國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K.J.Ray Liu)當選為2021候任主席。這意味著,自2022年1月1日起,劉國瑞將成為IEEE 136年來的首位華人主席。
  • IEEE迎來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Ray Liu)當選為2021年IEEE主席,他也是首位當選IEEE主席的華人學者,他將在明年1月開始接任現任IEEE主席Susan K. Kathy Land的職務。在此次IEEE候選主席競選中,劉國瑞以21120的票數當選,另兩位競選者為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Saifur Rahman和加州州立大學教授S. K. Ramesh。
  • 中山大學這位本科畢業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MICCAI論文!
    日前,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6級大四本科生郭宜鋒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論文被 MICCAI 2020接受。MICCAI是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國際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本科生以一作身份在國際頂會發表論文十分難得。
  • 突破:堪比院士的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
    10 月 13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官方正式發布了 2020 年度選舉結果,美國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 J. RAY LIU)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作為一個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協會,該組織成立於1963年1月1日,總部在美國紐約市。
  • IEEE Fellow 又增一位華人學者,中科院自動化所王亮研究員當選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雖然 IEEE Fellow 2019 評選結果還未出爐,但雷鋒網獲悉,IEEE Fellow 又增一名華人入選2010 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優秀),現為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亮博士主要從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數據挖掘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現已出版編(專)著 7 部,在主要的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餘篇。
  • 北卡羅萊納大學沈定剛:深度學習不是萬能鑰匙,要與醫生合作尋找...
    在6月30日下午的計算機視覺專場中,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沈定剛教授發展了主題為《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分析中的應用(Deep Learning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的主題演講。
  • 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劉國瑞教授當選,無線AI因他而改變
    【新智元導讀】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了!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下任IEEE主席。他領導開發了世界首個釐米級室內定位系統,此前曾榮獲2017年CEATEC大獎,研究成果還曾獲封IEEE七大改變世界技術之一。一大早,傳來喜訊,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IEEE主席!他是歷史上首位IEEE華人主席,這是歷史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