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運用TRIZ理論的三軸分析對原煤倉的輸送系統進行分析:煤主要是通過外部皮帶輸送到管路,管路對煤儲存和引導,通過外部閘門控制管路內煤的流量,依靠給煤機傳送煤。
從組件模型中,針對問題作用關係,發現導致堵煤問題現狀的原因:
管體自身結構形狀導致引導煤的流速不足;
管體自身對煤的破拱效果不足;
環境溼度大;煤自身的物理特性。
由於操作人員無法了解煤在管體內的儲存情況導致操作時間的準確性不足;
針對問題描述中所出現的因素,我們通過TRIZ專業術語的轉變,將問題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由此可將以上問題總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點:
1、 如何消除管體的儲存過度。
2、如何消除管體對煤的引導不足。
3、如何消除管體對煤的分離不足。
通過TRIZ理論幫助我們得到了不同的解決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設備的改型,布局及發展的方向去改進。
現有設備改進方案中:化學混合配比降低粘接方案雖然可以解決以上技術難題。但此方案不僅需要對不同化學物質間的作用關係進行分析,同時配比也會改變電廠鍋爐的發熱值,間接影響供電量,對鍋爐燃燒值的利用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加裝超聲波系統,確保煤的分離效果。目前此超聲波破拱現處於理論階段,具體實施有待工程驗證。
利用動態特性改變管路的形狀,設備增加振動電機,內壁附陶瓷襯板,對現有設備改進有實質作用,引入超聲波檢查反饋系統增強控制管理和利用流體渦旋效應,確保煤流動效果方案代表了當代較為先進的技術,並可實施至設備改進中。
結束語
通過TRIZ對問題進行描述分析,對解決原煤倉堵煤的根源有了更深層的了解與挖掘,對破拱設備的創新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提升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完成了企業技術戰略規劃和專利布局。同時,也為利用創新方法提升產品設計水平,加快產品研發進程開拓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立足企業自主創新和便於組織實施新路子。對研究和應用TRIZ理論對我國火力發電的創新設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