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準媽媽肯定對生產都感到既緊張,又期待。懷胎十月,等的就是這一刻。不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寶寶到底是經歷了什麼樣的過程才從媽媽肚子裡爬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順產的全過程到底是怎樣的。
順產全程是指從規律的宮縮開始到胎兒和胎盤娩出的整個過程,可以被分成三個階段: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
在正式生產前,準媽媽的身體可能會發出一些信號,告訴你,寶寶快要出來了。這些信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產徵兆,主要包括:
假性宮縮:在分娩前2周就可能出現了。準媽媽會感到肚子一陣陣地發緊,但症狀出現的頻率沒什麼規律,也沒有明顯的疼痛。
陰道分泌物增多:一般發生在分娩前幾天。在孕期,有很多黏稠的分泌物累積在子宮頸口,像塞子一樣,將宮口堵住。而臨產時,子宮頸脹大,這些分泌物就會流出來。
見紅:一般發生在分娩前24到28小時。陰道會流出帶血的分泌物。需要注意的是,見紅一般只是陰道分泌物中有點滴狀的出血,如果流出了鮮紅的血液,出血量較大,並伴有腹痛的症狀,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
第一產程:從規律的宮縮開始到子宮口開全
如果是一胎準媽媽,這個過程一般需要11-12小時,而如果是二胎或者三胎,一般只需要6-8個小時。
規律的宮縮,標誌著分娩的正式開始。和假性宮縮不同,真宮縮的時間間隔是有規律的,疼痛明顯。宮縮的頻率會逐漸延長,每次陣痛的持續時間延長,疼痛程度也會漸漸加劇。
一般來說,在宮縮間隔為10分鐘時,準媽媽最好就要去醫院待產了。
隨著宮縮愈發強烈,胎頭不斷壓迫宮
頸口,子宮頸變薄,宮口開始慢慢張開。
臨近宮口全卡時,準媽媽會經歷破水,羊膜膜裂,羊水從陰道流出來。別太害怕,那感覺其實和來月經差不多,不同的是羊水是無色、澄清的。
在這段時間裡,準媽媽一定要注意休息,按時進食。可以吃些巧克力之類的高熱量食物補充體力。雖然宮縮帶來的陣痛確實讓人難以忍受,但是最好不要大聲尖叫,這樣只會浪費體力,等到真正要生的時候反而沒力了。
第二產程:宮口全開至胎兒娩出
如果你是第一胎,這個過程一般需要1-2小小時,如果你是二胎或者三胎,甚至可以在幾分鐘以內完成。
宮口開到10釐米時,整個分娩過程中最緊張、最關鍵的時刻來了。
寶寶很快就要迎來他的初次登場了。
該用力的時候到了。請根據醫生的指導使力,配合正確的呼吸方式,幫助寶寶娩出。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用力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寶寶能否順利出生,準媽媽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如果準媽媽用力不當,會讓寶寶偏離方向,找不到出口,用力過度,還可能會造成會陰裂傷,所以一定要按醫生的提示來。
關於會陰側切:
當胎頭開始露出的時候,醫生或助產士會根據準媽媽的情況,決定是否實施會陰側切術。
在會陰上切個口子,這聽起來就有點嚇人。
但事實上,側切沒有很多準媽媽想得那麼恐怖。它只會造成一個2釐米左右的小切口,卻可以有效避免會陰裂傷,幫助胎兒順利娩出。
操作之前,會進行局部麻醉,所以操作時準媽媽基本不會感到疼痛。傷口縫合時,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但基本可以忍受。一般來說,傷口在術後2-3周就可以完全恢復了。術後,短期的疼痛在所難免。不過從長期影響上來看,側切和沒有側切的比起來,其實基本沒有太大的差別。如果不進行側切,也有很大的概率會發生會陰裂傷。而不規則的裂傷傷口要比規則的側切切口更難恢復。
(會陰側切示意圖)
寶寶可不是直挺挺地出來的。一開始,胎頭是朝向側面的,但以這樣的姿勢,沒有辦法順利通過骨盆,所以,從胎頭進入骨盆開始,他會慢慢轉身,當胎頭到達骨盆底時,轉向面朝媽媽背部的方向。
寶寶會保持下頜收緊的狀態,先將後腦從恥骨中擠出。然後下頜離開胸部,慢慢仰起頭,把整個頭部送出骨盆。
當寶寶的頭完全露出來以後,他會再次轉動方向,然後肩膀和身體跟著一起出來。
恭喜你,寶寶終於順利出生了!
第三產程:從胎兒生出到胎盤娩出
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15分鐘。
胎兒順利娩出後,媽媽肯定瞬間鬆了一口氣,陣痛立刻緩解了。這時仍會有宮縮促使胎盤娩出,只是這時的宮縮相對來說是無疼痛的。
要是過了30分鐘胎盤還沒有剝離,就需要醫生將手伸進去進行人工剝離了。因為胎盤在子宮內滯留太久,會影響子宮的收縮,造成持續出血,甚至危害到準媽媽的生命。
終於大功告成了!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分娩的過程都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吧。希望各位準媽媽都能順利生產,生下一個健康活潑的寶寶。
以上內容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想觀看更多文章,也可以下載孕育管家app,觀看孕期資訊,360°全程管理,呵護孕期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