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來,因為澳洲總是聽著美國的話不斷,搞事情,中方只能對澳洲採取了一系列的貿易手段,包括紅酒、棉花、龍蝦等等產品都提高了關稅,讓澳洲對華貿易產生了數十億澳元的重創。
就在中方抵制澳洲出口商品之後,鐵礦石市場風雲莫測,價格突變!而眾所周知,中方現如今的需要的鐵礦石有90%依賴進口,澳大利亞佔了中方進口的60%。
日前,鐵礦石價格創下了近7年的新高。截至國內期市12月3日下午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收報937元/噸,日內最高觸及941.5元/噸,創下了2013年12月上旬以來的新高,年內累計漲幅為44.93%。
12月11日,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漲幅擴大,突破1000元/噸關口。
加上巴西鐵礦石供應緊張,今年下半年中方基礎設施建設的增加,復甦疫情之後的經濟,以及美元貶值等原因,導致鐵礦石價格猛漲。
隨著周五,澳洲鐵礦石出口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噸160澳元,如果持續飆漲,必定威脅了中方鋼廠的盈利能力並可能迫使減產,鋼鐵工業協會希望監管機構對此進行調查並打擊任何不當行為。
鋼鐵工業協會表示當前飆升的鐵礦石價格已經偏離了供需基本面,大大超出了鋼廠的預期,並且有明顯的資本投機跡象。
「這不利於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將嚴重削弱中方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鐵礦石價格創下七年新高,為澳洲與中方不斷升級的外交和貿易戰撥開了迷霧。儘管中方通過抵制,可以向別國買到的澳洲商品,輕而易舉地贏得了首戰的勝利,但通過貿易向澳洲施壓唯獨在這塊石頭上受到困阻!
而對於澳洲,在澳洲政府債務創紀錄之時,鐵礦石輕鬆成為澳洲最有利可圖的出口商品,而中方用鐵礦石製造的鋼鐵,對於城市化的社會穩定力量及其「一帶一路」外交戰略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12月6日,當西澳州州長麥高文被問到中澳緊張關係是否會影響鐵礦石的出口,他直截了當地回答:「我很擔心」。
事實上,中方對鐵礦石的穩定需求,是確保西澳實現預算盈餘的關鍵。鐵礦石價格在65澳元/噸的基礎上,每超過1澳元,都可以給西澳的預算收入增加8000萬澳元。
自3月以來,鐵礦石價格一直在攀升,《澳洲金融評論報》稱,基於Fastmarkets MB的報價,僅在上周五,鐵礦石現貨價格就飆升5.8%,至每噸145.01美元。
數據顯示,西澳州政府在2019-20財年收取了84億澳元的鐵礦石礦業稅,預計本財年還將獲得74億澳元。採礦業創造了65000個工作崗位,上一財年帶來了超過1000億澳元的收入。
反對派財政部發言人Sean L'Estrange表示,政府沉浸在鐵礦石價格的堅挺背後,並沒有長期的經濟計劃。
大家都知道的,澳洲從龍蝦到葡萄酒,都在賠錢。但是,由於鐵礦石的存在,總體上彌補了這一虧損。
周一,澳大利亞參議員、前聯邦資源部長Canavan在the Australian撰文稱,澳大利亞應該對出口到中方的鐵礦石徵收1%的關稅,這樣每年能籌集逾8億澳元。
聯邦工黨議員Ed Husic馬上出面表示,他不支持Matt Canavan提出的對中方鐵礦石出口徵稅的建議,並警告稱此舉可能損害到澳大利亞生產商。
Husic警告說,徵稅的舉動可能會威脅到價值850億澳元的產業。
Husic對Sky News表示:「Matt Canavan提高我們鐵礦石價格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中方到其它地方尋找鐵礦石從而開發出其他選擇,Matt Canavan提出的方法是對我們前進方向的長期威脅,它沒有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 。
同時Husic 也認為如果澳洲這樣做,澳大利亞便違反了2015年與中方籤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很容易會成為被指責的目標,亦可能令貿易戰線擴大至澳大利亞的採礦業,這將是澳大利亞國家的經濟命脈。
雖然澳洲當局現在主流是死扛到底,不過白宮方面卻帶來了提醒,建議澳洲應該適可而止,要是大家都破罐子破摔了,結果無論是澳洲還是美國都不願意看到的。澳洲要是想著只靠鐵礦提振經濟的話,中方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尋求其他供應國,到時澳洲連唯一的籌碼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