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回娘家送年禮(圖)

2020-12-20 網易新聞

建隆/漫畫

  東南網2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帥) 昨天,本報以《小年忙祭灶

福州

年味到》為題,報導了福州市高橋支路的一戶老福州人家如何用傳統方式祭灶,原汁原味的福州春節習俗讓許多讀者感到特別親切。讀者黃先生來電反映,在除夕來臨前,老福州還有不少很有特色的風俗,比如出嫁的女兒與

女婿

要回娘家,給父母送

年禮

  昨天(2月13日)是臘月廿五。老福州翁文峰先生說,臘月廿四是小年,老福州忙於祭灶,還要全家吃團圓飯,一般不外出。但是到了臘月廿五以後,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就要一起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特別是女兒出嫁頭一年,不管路途多遠都要前往,禮品也會重一點。其實,送年禮原本沒有固定在春節前哪一天,但是不少喜歡趕早的夫妻,就會選擇在臘月廿五這一天。因為這個時間正是每家都在購置年貨的時間。早一點把年禮送到娘家,娘家就可以根據已經接到的物品購買年貨,省得買重複了。

  關於送年禮要什麼東西,每家貧富不同,禮品也略有不同。有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的糖粿,還有一對大魚,這對魚關鍵是個頭大,一般都不會用海魚,都是用淡水魚,草魚或者鰱魚均可;一隻大豬腿,還有一些福桔等等。另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糖粿、一對大魚、一隻豬蹄、一隻大公雞。這些禮品都有著美好的寓意,表示年年有餘、萬事如意,祝願父母親長壽平安。

  翁先生說,聽長輩們說,舊時福州,女兒與女婿送年禮是春節前最熱鬧的事。夫妻兩人一般都是穿戴一新。女婿一般挑著擔子,上面的各種禮品是個什麼檔次,鄰居們都要品頭論足。一般情況下,女方娘家的父母是回禮的,還要招待吃一餐好飯。

  翁先生說,在福州春節期間,親友間互相贈送禮品,都叫「送年」。近幾十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現在多以現金作為年禮,富有人情味的年俗有點變淡了。但是,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出嫁的女兒與女婿回娘家送年禮也越來越受人重視。

本文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回娘家送年禮
    》為題,報導了福州市高橋支路的一戶老福州人家如何用傳統方式祭灶,原汁原味的福州春節習俗讓許多讀者感到特別親切。讀者黃先生來電反映,在除夕來臨前,老福州還有不少很有特色的風俗,比如出嫁的女兒與女婿要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昨天(2月13日)是臘月廿五。老福州翁文峰先生說,臘月廿四是小年,老福州忙於祭灶,還要全家吃團圓飯,一般不外出。但是到了臘月廿五以後,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就要一起回娘家,給父母送年禮。特別是女兒出嫁頭一年,不管路途多遠都要前往,禮品也會重一點。
  • 老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要回娘家送年禮
    原標題:老福州特色風俗:女兒女婿春節前要回娘家送年禮 關於送年禮要什麼東西,每家貧富不同,禮品也略有不同。有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的糖粿,還有一對大魚,這對魚關鍵是個頭大,一般都不會用海魚,都是用淡水魚,草魚或者鰱魚均可;一隻大豬腿,還有一些福桔等等。另一種年禮內容是:一籠屜糖粿、一對大魚、一隻豬蹄、一隻大公雞。
  • 年初二回娘家,山東各地習俗差異大!女婿們對號入座嘍~
    過去都比較窮,講究卻特別多,閨女回娘家是必須中午前回家,太陽落山前走的,帶的禮物也很講究,年三十晚上祭奠用的雞是必須帶著的,但是娘家卻往往不會留,因為雞音同「飢」。娘家的準備也很有意思,年夜的餃子,至少是初二晚上「送年」的餃子,是要給女兒留一些回來吃的,因為以前當媳婦的在家裡地位低,有吃不飽的可能,回娘家總要添補一下吧。
  • 大年初二,女婿拜年給父母送什麼年禮?
    如果家中有多個女 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 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 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系列八: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本圖來自百家號圖庫唱著那膾炙人口的歌謠,看著家人那幸福的笑容,春節在眾人的期待下以經拉開了序幕,在經過了徹夜未眠的除夕夜和熱熱鬧鬧的大年初一後,今天,我們迎來了大年初二。本圖來自百家號圖庫第一、回娘家農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時間:2020-01-26 0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是正月裡農曆新年的第二天。
  •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姥姥 山東各地風俗老禮大掃描(3)
    濟寧  濟寧結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娘家,這叫「雙拜節」。吃飯的時候新女婿要坐主賓,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吃飯時,不能上水餃,意思是捏了嘴不讓說話。  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會有娘家的人(一般是侄子,沒有侄子的就自己去)來叫,一塊回娘家。
  • 春節出門閨女回娘家的習俗,你知道嗎?
    春節出門閨女回娘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裡給父母拜年,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這個習俗,一般都在正月初二這天,有諺語為證「初一外甥瞧舅忙,初二閨女回家鄉......」。因為在我國傳統裡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出嫁的閨女常常被視為「外人」,除夕和春節這個「外人」是不不能在娘家的,如果在娘家會給家人帶來黴運。另外,老傳統裡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如果嫁出去的閨女若是除夕和春節當天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吃垮的。
  • 習俗回門宴,帶著丈夫一起回娘家,都有什麼禮節和講究
    女人結完婚要回娘家住七天,這叫「回門」。在傳統結婚習俗中,回門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指的是新婚夫婦第一次回到女方娘家探望,一方面表示新郎對女方父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彰顯新娘子出嫁以後不忘父母的孝順。尤其是農村,這風俗依然保存完整。在結婚男方給聘禮,女方給嫁妝,結婚後,女方回娘家住幾天,這就叫回門,為何會有「回門」這一說法?
  • 春節將至,走訪漸多,俗語:「女婿上床,家敗人消亡」啥意思?
    2021春節即將到來,今年是辛丑年,同時也是牛年。牛年給了人們更多的寓意,比如牛年大吉,牛轉乾坤等等。然而在春節期間作為夫妻倆是缺少不了要走娘家的。在我們南方多數農村,大年初二妻子就會帶著丈夫跟著孩子回到娘家。
  • 初二回娘家?教你怎麼「討好」嶽父嶽母!
    正月初二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正月初二,也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除了回娘家,你還知道哪些?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職工文化」這一天各地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風俗。你知道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嗎?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大年初二禁忌有哪些?接下來就由小編一一為你解答吧。
  • 兩口子很疑惑,女兒回農村娘家卻不能同女婿同一個房間睡?
    哪知媽媽也是含糊其辭,只說這是農村的風俗,壞了風水會令家門遭災的。雖說莉莉不信這些迷信,但事關家人平安,她只好好言相勸坤哥,並按當地習俗分房睡。剛結婚不久的兩人,雖在同一屋簷下,只能各守空房,實在很不舒服。坤哥後來和好哥們講起此事,大家都是不敢相信,沒想到還有地方這麼迷信。
  • 看看浙江各地女婿春節都給丈母娘送了啥禮物·都市快報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女婿帶些什麼孝敬丈母娘呢?有媒體報導說,「送丈母娘啥禮物」居於今年春節搜索榜首位。  昨天,記者隨機採訪了浙江各地的女婿,看看他們都給丈母娘送了哪些禮物?   寧波:  對新女婿要求最高   數量上成雙   6樣打底多多益善  諸小姐老家在餘姚,老公是紹興人,兩人現在寧波定居。
  • 為什麼回娘家正月初一不能回,必須是初二之後?看完漲知識了
    我們中國人都很注重春節這個節日。如果在春節這一天過的好,那就預示著這一年人們都會過得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因此人們不僅重視春節,而且也會遵循一些以前的風俗習慣。在這一天,大家要吃餃子、貼春聯。另外,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她們只能在大年初二的時候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因此,大年初二這一天也被稱為迎婿日。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說出來你別不信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據我所知,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條。第一,初夕和初一家裡不能有「外人」。
  • 婚禮習俗,新娘新郎結婚後第一年回娘家風俗禁忌,8成新人都不懂
    這次回娘家,女婿比閨女位置要高很多哦,是娘家的主賓,娘家那邊的親戚都會為他專門設宴。回娘家禁忌1、回娘家忌摸鍋、勺、掃把——據說摸鍋、勺對夫家不好,掃地會娘家財運(也要看你們家哥嫂介不介,有的不介意的沒事,我看過因為嫁出去的女兒第一次回家掃地後給哥嫂弟媳痛罵的~~~所以大夥還是悠著點)2、祭灶日不宜回娘家
  • 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女婿不能耕丈人田?
    我國農村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現在很多思想和傳統觀念也改變了很多。然而對於舊時代的農村而言,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在男尊女卑的思想環境下生長。而女婿在丈人家也被人們稱為「外人」,在丈人家很多事情被認為是不適宜做的。就比如農村經常流行的一句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是什麼意思?女婿不能耕丈人田,女兒為何不能上墳?
  • 廈門土地公偕「妻」回臺灣「娘家」
    廈門土地公偕「妻」回臺灣「娘家」 2016年06月20日 09:30:00  來源:廈門日報
  •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時間:2019-02-05 22: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都要帶女婿回娘家,稱為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