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走丟?求求你了,看好自己的娃吧

2020-08-26 陪你長大521

前幾天發生了一件讓我難以置信的事情,遠方親戚,一位阿姨買菜功夫把孫女丟了……

兒媳婦和兒子平時工作比較忙,阿姨呢就負責帶小孫女,接小孫子從幼兒園回來順帶說去菜市場買菜,小孫女今年4歲半,活潑可愛,愛玩愛跑。到了菜市場後,阿姨遇見了老熟人,就不知不覺,多聊了幾句。

就在這聊天的功夫,阿姨一回頭,孩子早都不見了……

這可把阿姨急壞了,趕緊給兒子兒媳打電話,找工作人員,報警,一家人滿世界找孩子,幸運的是孩子找到了。原來呀!孩子看到賣氫氣球的大叔 ,就跟著大叔走了……大叔發現了小朋友,就給孩子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實力給大叔點讚)

孩子走丟事件頻頻發生,因為家長的一時疏忽導致丟孩子的不在少數。

之前有學者曾經統計過一個現象,在多數兒童走失案件裡,只是很少數的孩子是真的被人販子誘拐丟失,而絕大多數是因為家長的疏忽導致孩子走失。

但,不是每個家庭最後都能幸運的找回孩子。


一、好玩的手機。

試問各位家長,你們的心思真的在孩子身上嗎?

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手機控,手機不離身,各種軟體APP,遊戲,真的太忙了,可是我們不知道,就在我們回微信的時候、接電話的功夫、購物付錢的時候、拍照的時候,刷視頻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有可能已經已經走丟了。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天性活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一隻蝴蝶、一隻螞蟻、一個氣球……..都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而孩子,一旦專注某一事物,那還顧得上父母家長在哪呀……

身為父母家長的我們,捫心自問,在帶孩子的時候,是不是手機不離身?

放下手機:認真的帶孩子、陪孩子玩,陪他一起看蝴蝶、看螞蟻、看藍天,看白雲…..那將是多麼美好的畫面。


二、粗心的父母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也挺搞笑的。年輕的媽媽坐公交車帶兒子去醫院,到地方了,媽媽下車了,兒子沒下車,公交車都走了幾分鐘了,才想起來兒子還在車上。媽媽把兒子給忘在車上了……

既搞笑又氣人, 你還別說,這類&34;大有人在。

之前春節期間我們在西安的大雁塔南廣場遊玩,人山人海。廣播裡全是&34;一晚上真的是全聽廣播裡找孩子了 。

聽說,其中一個孩子,就是媽媽在拍照的時候,讓孩子在旁邊等著,結果人一多,還真的就把孩子給忘了。

特別是年輕的媽媽,因為有的媽媽似乎還沒來得及認清自己已經是媽媽的角色。

真的是粗心的媽媽呀!

我真心的勸告各位媽媽,真的要細心再細心,在外孩子絕對不能離開自己的視線。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不要真的因為自己的粗心而弄丟了孩子,這個錯誤是一生都不會原諒自己的,內心的痛苦也將伴隨一生,對於一個家庭而言也是毀滅的。


1. 父母出門在外,孩子第一。收起自己的高科技手機,認認真真的看好自己的孩子。

2. 媽媽儘量不要獨自帶太小的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比如醫院、車站、景點…….如有可能最好有人陪。

3. 孩子會說話能記事的時候,別急著教他唱歌背詩,而是記住自己的名字,父母以及家庭成員的名字,父母的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信息………

4. 教會孩子如何求救,教會孩子記路看方位,製作護身卡,信息卡片,隨身攜帶。

5. 告訴孩子和媽媽走散了,待在原地,等媽媽來找,不要離開父母的身邊。

6. 教孩子一個真理:如果有陌生大人求助,孩子必須拒絕並迅速遠離求助者。畢竟,大人都解決不了的事情,不應該向孩子求助。

7. 現在的高科技真的很發達,兒童定位防丟手錶,書包、防丟手環……精準定位,一定要買,不要存在僥倖的心理。

作為父母,我們還要陪著孩子長大,陪他看這個世界。那麼,從現在開始,看好自己的孩子。用心、用愛保護他。杜絕孩子可能丟失的一切因素。

我希望永遠不再有孩子走失。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身邊快樂的成長!

關注 ,一個90後新育兒小白,期待和更多的寶媽們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孩子明明會走路卻不斷求抱抱?含淚看完心理學解釋,你還拒絕嗎?
    家裡有娃的都知道,「帶娃出門」到底有多累。不少寶媽吐槽,寶寶越長大反倒越粘人,到了兩三歲,二十多斤的肉疙瘩了,明明自己可以走得好好地,卻出門手一伸就要抱抱,嘴裡要麼喊著「媽媽抱」,要麼喊著「爸爸抱」……每次出門光抱娃都得丟半條命。
  • 孩子會走路還求抱抱,家長「過度保護」,影響「自我意識」發展
    和一位寶媽朋友帶娃出去散步,沒走多遠,她2歲的女兒就纏著她腿撒嬌求抱抱。朋友蹲下身哄了好一會,讓她再走一段。可女兒說什麼也不肯鬆手,就要媽媽抱。朋友無奈嘆了口氣:「唉,你明明能走為什麼非要我抱,我都快累死了,下次真不敢帶你出來了。」相信不少寶爸寶媽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剛學會走路時一直想要下地走。
  • 你出去要牽著媽媽的手,不然媽媽會害怕,走丟了怎麼辦?
    你出去要牽著媽媽的手,不然媽媽會害怕,走丟了怎麼辦?網友經典故事剪輯:關於看好自家孩子的那些事?來看看小編收羅的故事會吧。網友大俠:我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媽在美國出差一年,我暑假去美國找他的時候,正值酷暑,於是她在商場裡給我買了一杯冰咖啡,我只是低頭喝了一口咖啡,時間我估計只有三四秒,然後抬頭他就不見了,我瞬間懵逼,畢竟呼市的小學三年級學英語,我瞬間蒙逼,好在那個商場不大,後來十分鐘之後我自己找到了我媽
  • 求一份能帶孩子又能賺錢的工作
    不知不覺從懷娃到生娃兩年沒上班了,最近因為壓力大睡眠不好,只要一醒就很難入睡,今晚也不例外,從娃出生到現在幾乎沒睡過整覺,好在戒奶還算順利。經歷了兩天的漲奶之痛擠出來之後就沒再漲了。在這提醒下想戒奶的寶媽,想讓自己舒服點的話別信那些不要去擠,越擠越有的說法,可以隔幾天排空一下,直到不會漲痛為止。話說戒了奶的娃會睡整覺,可我家的沒什麼太大變化。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一個人當了皇帝,就現實來說,那已經很夠了吧!死了以後,不必多久,連名字都被別人忘了,人生的價值又何在?歷代有那麼多宰相,民間又記得幾個?歷代有許多狀元,我們知道了幾個?而他們對於歷史、對於國家社會貢獻了什麼?老百姓知道的少數歷史人物,還是靠小說捧出來的,其他大多數的,有誰知道?所以,後世留名,談何容易!孔子、釋迦牟尼、耶穌留了名。
  • 比爸爸帶娃更「優秀」,且看舅舅是如何帶娃的!看完你會笑
    文/筆芯兒媽媽現在帶娃群體越發壯大了,奶奶、姥姥、爸爸媽媽甚至是小姨都開始踏入了帶娃行業,最近網上又開始盛行舅舅帶娃。舅舅作為一個男孩子,自然沒有像小姨女孩子般那樣細心,但舅舅帶娃會和娃擦出啥樣的火花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想打遊戲咋辦?給娃掛上!
  • 看好自己的娃吧,一剎那,啥都沒了
    這對家長,走斑馬線都不牽著點孩子,真的很不稱職。就這樣眼看著孩子被車碾壓。本來闖紅燈就不對,還帶著娃闖紅燈,拿生命開玩笑。,家具市場兩層樓,我們二樓逛的差不多,就去逛了一樓,中途有點渴就去買了2瓶水,我表哥一個人在門口到處看看,就在我回來的時候,聽見表哥吼了一聲,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娃趴在樓梯扶手邊,一腳踩空了,掉下來了,表哥飛奔過去接住了孩子,慶幸孩子無大礙,表哥胳膊受點輕傷,大家一起去了醫院,也給寶寶檢查了一下,寶寶無大礙,夫妻二人非常感謝表哥救了寶寶。
  • 孩子走丟找到後,爸爸一腳將娃踹翻,接下來的行為更讓人心寒
    找了一會,終於找到孩子。孩子也因為自己走丟了,就抱著爸爸的腿哭。可還沒哭兩聲,本來著急,現在又被哭聲弄得心煩氣躁的爸爸,一腳把娃給踹翻。孩子走丟,是哪個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父母苛責孩子有什麼用嗎?與其批評孩子,不如檢討一下自己,為什麼要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看顧好孩子!
  • 「求求你表揚我」而已
    孩子校內作業完成情況不好,老師找我;娃學校遇到困難得不到鼓勵,就等著回家找我給他加個油,才能啟動作業;老公擔心自己給孩子教育幫倒忙,也是全權交給我負責。壓力太大了!我得捋一捋。其實只是因為我想給孩子自己去闖,做錯了自己承擔責任。但是我真的沒想到,老師會這麼強烈地指責自己。老師無非是想:孩子學習落後了,家長要多擔待。家長無非是想:孩子做錯了,得自己承擔;通過批改作業,讓老師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掌握情況,有機會能幫助他。從觀念來說,誰都沒有錯。可惜,一旦發展成道德評判,我們彼此間就多了很多衝突和矛盾。
  • 很多孩子走著走著就求抱,為何有的父母會拒絕?該不該抱?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都會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場景,當領著2、3歲的孩子去逛街時,沒多長時間孩子就會哭著喊著要抱抱,有的媽媽會心疼孩子,就抱了起來,有的是讓爸爸抱,而有的媽媽會告訴孩子都多大了,也不嫌害羞,所以也不抱孩子,他們怕太嬌慣孩子了,對於這個現象不同的父母不同的觀點,那麼該不該抱呢?
  • 為啥寶寶學會走路後反而不肯走了?求抱抱背後,藏著這些心理玄機
    3)獲得安慰和動力寶寶上街走累了,希望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誇讚,爸媽的擁抱對寶寶來說是種鼓勵,給予他們繼續前進的力量。這時寶寶的「求抱抱」仿佛是在向爸媽炫耀:看我走得好嗎?我是不是很棒?出門時一定要牽好孩子的手,路上再匆忙也不能停止和孩子的交流,如果中途要離開孩子,務必考慮安全問題,告知孩子自己離開的緣由及返回的具體時間,別讓孩子擔心。公共場合下如果孩子的情緒可以得到安撫,即休息後繼續趕路,如果孩子情緒波動過大,不妨滿足他們的需求。
  • 悄悄毀掉你的,是退而求其次
    恰逢此時,家裡打來電話,得知她過得並不好,便勸她回家發展:「你爸給你在這邊安排了工作,你一個人在外面,罪也受了,世界也看了,不如就回家來吧?」掛斷電話,無意間翻到老家同學孩子滿月的動態,看著同學臉上洋溢的幸福,朋友的心開始動搖:「家裡什麼都不缺,相個親然後結婚生子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吧?」
  • 如果娃在小區走丟,該怎麼找?——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上)
    事件一:姥爺帶娃,娃走丟事件二:自己帶娃,娃被跟丟先說事件一:姥爺帶娃,娃走丟5月初的時候,姥爺每天會帶娃下樓溜溜。娃:「她問你姥爺穿什麼顏色衣服,然後說我們邊走邊找吧。」我:「然後呢?奶奶還說什麼了嗎?」娃:「沒有,就說了這個。然後走了幾步姥爺就出來了。」以上就是跟娃關於他第一次走失後的對話過程,但問完這些之後,事情並沒有完。
  • 今天娃差點丟了,心有餘悸,看孩子千萬別大意
    我說不是我的,但是非常感謝,驚魂未定地說了謝謝,把孩子放到車上。他還不放心地問:是你的孩子是吧?我說是的,我就住前面,去接那倆了,非常謝謝你。你住這附近嗎?他說是。說完他走了,我再次說感謝,都忘記問人家號碼。到家看到孩子爸撥電話來,我馬上說你是不是接到一個電話。因為後來我想他肯定拔的是孩子爸的電話。我教孩子背過。
  • 孩子為什麼大了反而更喜歡求抱抱?
    最近發現,孩子現在越來越大,走跑跳已經拿捏得穩穩的,但是相反,現在出門遛彎兒反而喜歡抱抱,每次都把我累得夠嗆,關鍵是一抱還得抱倆兄妹,經常被一起的寶媽嘲笑我是大力士,哈哈!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家長本身也已經很疲憊了,覺得孩子只是懶,或者磨人的表現,所以有很多家長就會拒絕孩子抱抱的要求,會告訴孩子自己很累,要孩子一個人走路,孩子想讓家長抱抱真的僅僅是孩子懶,和愛磨人嗎?其實並不一定是這個原因,因此家長要明白 。
  • 你是求了幹不了了
    老公作出這樣的評價自己的心感覺都在滴血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馬上到中午十二點了,該給寶寶做午飯了,️我家寶貝哭鬧不止,不想一個人玩,拉扯著讓我陪她一起玩。可是一會該睡覺了,這會連飯也吃不上,早上也沒吃,中午再不吃,全靠那點奶維持。
  • 如何有效預防孩子走丟?除了說教,以下幾點你必須知道
    但是通過這個月,我也發現自己平日的嘮叨和說教做的頗有成效,結果甚至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事件一:姥爺帶娃,娃走丟事件二:自己帶娃,娃被跟丟先說事件一:5月初的時候,姥爺每天會帶娃下樓溜溜。因為疫情逐漸緩解,就沒有特別在意孩子的活動範圍。
  • 「求你了,就答應離婚吧,不要耽誤我過好日子」「好,我成全你」
    最後說:張剛還沒再婚,我一個女人,臉皮薄,你去幫我和他說一下,只要他願意,我立馬離婚和他復婚。這話一出,我都傻眼了,緩了好一會才找回自己的聲音,我說:張剛有女朋友了,已經談婚論嫁了,復婚你就不用想了。曉娟笑了,說:「我倆可是有兩個孩子,親生母親還比不上一個外人,我還不信了。」
  • 佛說:保持真實的自己,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
    與其如此,倒不如堅定意志,從一開始就不給自己幻想的機會,與真實相伴而行,心裡總是踏實很多。弘一法師勸誡那些驅逐利益的世人,「何不趁早放下幻夢塵勞,勤修戒定智慧。」世間人一生中能夠覺悟,甚為難得。覺悟愈早愈好,功力才能踏實。自己沒有真實功夫,很難體會大師的開示。
  • 舅舅帶倆外甥女逛動物園,兩娃喊累求抱抱,舅舅生無可戀笑翻網友
    導語:有的家長天真地認為當孩子會走路之後,自己就可以省心省力帶娃出行了,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天真的。因為孩子們的體力非常有限,在外出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感到勞累,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向家長求助,家長也只能再次獻出自己的懷抱。這不,就有一位舅舅被兩個外甥女纏上了,舅舅迫不得已之下展現了自己的「麒麟臂」,網友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