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本科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專業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大四放棄保研(因為名次靠後,不能去頂尖985),考研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一戰失敗,二戰成功上岸。
我自己是並不不喜歡機械專業的,為什麼還要考研機械呢,首先是因為跨考的風險很大,對機械專業的專業課比較熟悉。同時,頂尖985的機械工程並不就意味著就業就要搞機械,比如華科機械,搞數控工具機的,會湧到很多計算機知識,有著外號」華科計算機二院「。還有譬如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安交大、清華等,畢業生的就業面比較廣,基本上涵蓋了各行各業。因為上海交大機械工程穩居國內前二(另外一個是華科),加上自己喜歡上海的國際化學術氛圍,所以自己選擇了上海交大,希望自己能在讀研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然後全力以赴。
今天我們談的是「生化環材」,也就是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專業。
我有同學學的藥學,學的生物醫藥,學的光學工程,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材料模式,做實驗水論文,而且據他們說從來不考慮研究的意義(只在論文裡面寫一些國內外現狀背景,互相編意義吧)。其實很多人是不認同藥學生物醫藥等等也是天坑的,那麼我講仔細一點:現狀是藥學,生物醫學等專業已經出現了大批的材料模式,如果有人學了這些專業覺得一點不坑甚至很舒服,那其實是恭喜你的,學院跟導師都是好人啊。
接下來說說勸退排行榜的第一名,材料!我的一個高中好友成績非常好,本科在某211讀的材料專業,其實當時我也想選材料專業,當時我中意的是武漢理工的材料,但最後去了西南交大的機械工程。因為和他關係很好,我們會互相吐槽自己的專業。他班上的同學本科畢業一般進了天馬、福耀這些公司,職位是「工藝工程師」之類的,月薪 5-6k左右。另外,有一部分同學轉行做銷售,行情好的時候可以拿到10k。除了這些,去銀行、考公務員的也有,女生居多,勝在穩定。我同學也是去了材料行業,他說自己在工廠頂著「工程師」的title在車間修理機器,揮舞扳手汗如雨下,設備修不好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飯。其他進工廠的同學也差不多,說是工程師,實際上就是修機器的,成長天花板有限。工作一年多了,經常向我吐槽他的工作是有多坑爹,我還有點慶幸自己當年沒有選擇材料行業,可是我的本專業(機械工程)也好不到哪裡去嘛。我同學前段時間裸辭,自學cs準備轉行。對了,他幹活時月薪4k(後來變成三班兩倒多加了2000,也是他辭職的原因),他隔壁部門一211碩士同期入職的妹子,比他多500。可見,在材料行業,碩士和本科的待遇差距並不大。而高中有些同學成績沒有那麼好,只讀了普通一本,但是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他們現在工作了一年多 ,2W雖然沒有,但是1W左右還是有的。高中成績中等偏下的一同學,據說前段時間cs培訓班結業,目前在武漢,薪資8k。
再來說化學專業。相信大家初中高中都學過化學,對化學的印象就是做實驗,做實驗。沒錯,學化學專業就是瘋狂做實驗,危險性性比較大,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上次看到一個學化學的吐槽:化學本科畢業工資是計算機的1/2,經過五年不懈努力,工資大概是計算機的1/3。我當時真的沒忍住笑了出來。化學這個專業,就業難、學科創新難,學科發展難,現在看來,純化學的發展已經幾乎就是接近極限了,交叉學科的發展也是相當艱難。科研上嘛,化學意味著沒前途。就算是就業,也是異常激烈,而且工作環境惡劣,如果你真的牛逼了,也只能當個教授偶爾在外接點項目餬口。唉,說多了都是淚。
為什麼很多人勸退」生化環材「,既然有此風氣必有其道理。就自己身邊的情況來看,材環生化的就業環境真的一言難盡。話不說盡,希望肯定是有的,只是」生化環材「像是獨木橋,隔壁cs是四車道快速路還帶一排人行道。現在機械也是人人喊打,也可以加入四大天王了,成為」生化環材機「。
人生中總有遺憾,爸媽的遺憾是當年沒50w買北京三環的房子,我的遺憾是那年暑假高考志願上沒有計算機。
好在憑藉我的努力下,成功上岸了上海交大,能夠給自己再次選擇的餘地,雖然多走了很多彎路,但是總比掉到深坑再也無力反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