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再次」發布了《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的通知。以下為該通知的主要核心內容。
實施對象和時間
2020年12月10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
1、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指標。主要包括學生良好品行以及日常行為規範,具體包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
2、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
評價方式
綜合素質評價運用重要觀測點定量評價、寫實記錄與多元定性評價相結合,具體包括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寫實記錄、評語評價和檔案呈現等方式。
其中,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基於25個重要觀測點是否達標,最終得出達標或不達標兩種結果;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通過寫實記錄完成;評語評價由學生、家長及教師等多方主體完成;檔案呈現由「信息平臺」自動生成。
而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寫實記錄則基於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等方面所取得的獲獎證書、榮譽類證書以及其他值得呈現的相關材料等。
評價程序
綜合素質評價程序分為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寫實記錄、提交評語、公示確認與檔案呈現等五個環節。
其中,綜合素質評價的25個重要觀測點中,根據學生的現實表現在「是否達標」欄目勾選「是」或「否」。重要觀測點按學期(第六學期不評價)進行評價。最終結果分為達標和不達標兩種。
學生初中階段綜合素質達標有兩種途徑:
1、學生每學期25個重要觀測點中有20個達標,則本學期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達標,如果5個學期皆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達標;
2、學生在5個學期累計共有105個指標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達標。
綜合評價結果的使用
其中跟學生息息相關的一點則是,將會作為學生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的依據。
據通知要求:初中學校要將學生的「綜評檔案」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使用,綜合素質評價達標的學生可以參加所有高中階段學校的招生錄取;綜合素質評價不達標的學生,則不能報考廣東省一級高中學校。
不過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綜評檔案」並不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成績相同情況下的錄取比較條件。
相信很多家長對「綜合素質評價」並不陌生。早在2018年,深圳教育局就推出了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也是在那一年,深圳首次出現綜合素質評價要求。當時的文件中曾明確規定: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下,綜合素質表現評價等級高者優先錄取。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時,思想品德方面五個學期的總得分不得少於60 分。簡而言之,也就是每學期至少要拿到12分。
思想品德的觀測點一共有五點,最高分24分,然而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講,拿滿分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拿12分的話,努努力還是能夠達到的,當然這得歸功於思想品德評分標準中的這一項:參加公益活動、志願者活動、社區服務等累計不滿10小時得0分,累計10小時以上得2分,累計滿24小時就得4分。
只要拿到這一項的全4分,12分基本不是問題。於是,學生們都爭先恐後地加入到了義工的行列。因為大批量學生力量的加入,義工項目也達到了供不應求的程度,要想搶到一個義工名額,簡直堪比搶春運火車票。
為了給孩子搶到名額,家長不得不絞盡腦汁到處幫孩子打聽;為了幫孩子做義工,家長不得不請假送孩子到集合點。更有甚者,一些機構抓住機會以此牟利,讓家長花錢送孩子參加毫無意義的義工項目。
就這樣,好好一個志願者活動變成了學生和家長的一種負擔,而義工也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不過,對比2018年的綜合評分標準,參加公益活動的時間減少到了8小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算是綜評的一大改進。
此外,可喜可賀的是2020年的綜評不再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成績相同情況下的錄取條m件u。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吧。
雖然新的綜評標準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對學生來講,始終是一種負擔。而且孩子升學的壓力本身就已經夠大了,還要分出時間和精力來應對綜評,這不是無形中又給孩子增加了一重壓力麼?
對此,您怎麼看?
-END-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