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遼寧省2020年教育工作會上了解到,遼寧省從今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學生開始,實施多元化評價。從義務教育到大學階段全面推進教育人才評價改革,推進人才分類評價,克服「五唯」頑瘴痼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合素質評價是什麼?影響中高考嗎?
一起來了解一下
遼寧全面推進教育評價改革
遼寧提出,今年將初步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用好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建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化平臺。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學生開始,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將深入實施基於信息管理平臺的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貫徹落實《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維護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平穩運行,做好相關人員培訓,確保記錄客觀真實,使評價內容可考察、可比較、可分析。
綜合素質評價是什麼?有啥用?
遼寧省出臺的《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學生開始正式實施。
遼寧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是普通高中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主要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是新高考方案中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2019年4月23日,遼寧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遼寧省高考綜合改革的有關情況。我省《實施方案》提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實行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模式(兩依據,一參考);穩妥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
中考錄取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嗎?
2016年9月,教育部下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2018年,遼寧開展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原則上畢業綜合認定結果達到C等及以上的學生,準予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省、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重點高中)錄取,要求畢業綜合認定結果達到B等及以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根據不同等級折算成適當分值(5至10分為宜)計入中考總成績,逐步打破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招生的傳統做法。
去年,北京中考新政明確提出把初中綜合素質評價正式納入「校額到校」錄取標準,「校額到校」招生採用校內選拔方式,主要按考生志願及成績錄取。這樣綜合素質評價佔540分的30%即162分,在成長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普通高中招生「校額到校」錄取的參照依據,改變長期以來以考分作為唯一標準錄取學生的做法,從而體現多元招生錄取的方式。
此前,深圳出臺文件將綜合素質進行量化觀測評價、把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錄取。但去年年底,深圳市教育局發布《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修訂徵求意見稿),調整了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對綜合素質基本指標採用達標與不達標的方式進行評價。綜合素質評價不再作為分數相同下優先錄取的依據,調整為綜評不達標的學生不能報考廣東省一級學校。
這個內容也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其中提到,將勞動實踐過程和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真實可靠。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使勞動教育評價硬起來。
本文轉自公眾號:實踐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