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森林氧吧

2020-12-18 你未必落空他

酒店前臺給我們建議了一條線路:早上先坐火車到祝山站看日出,然後再坐火車回到酒店收拾行李,再坐火車到沼平,順著北面的道路一直往西走,經過姐妹潭、受鎮宮、28號巨木,最後從神木車站坐火車返回遊客服務中心,拿行李離開。這是一條很順的路,但問題是,除了早上的那趟火車,第二班開往沼平的火車是早上9點才發車。也就是說,看完日出6點到9點的這段時間,其實被浪費了。考慮到今天的整體路程,感覺還是能儘早走完阿里山景區比較好,所以我們規劃了另一種玩法。事實證明,這種玩法相當不錯。

第一站:阿里山站 - 祝山站,起早看日出雲海第一站怎樣都是看日出,所以早早的起來,簡單收拾一下就直接去了阿里山火車站。這裡是4:30發車,車程20分鐘左右,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隊上車,如果是周末或節假日人就更多了,甚至還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因為時間太早,太陽還沒有出來,所以整個行程基本什麼都看不到。小火車是那種非常古老的車,動力都是機械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坐上去才會很有原始坐火車的感覺。其實這個小火車最有名的,還是在4-5月份的時候,一路看櫻花。我們沒這個眼福,只能先抹黑上山了。

阿里山森林鐵路

一路上,基本大家都是睡眼惺忪,沒精打採,都是帶著困意,想一睹阿里山日出雲海的壯景。我們在車廂裡也聽到了很多臺灣當地人聊天,他們也會從各個地方來到阿里山來度假。火車中途會停一站沼平站,上來的人不多,之後就到祝山火車站。祝山有兩個看日出的觀景臺,從火車站出來直對著的是祝山觀景臺,如果右轉從小路上山,可以到達小笠原山觀景臺。小笠原山相對大一些,是一個360度的觀景臺,而祝山觀景臺離車站很近,而且有很多賣小吃的可以做個早餐,各有利弊。

小笠原山

我們選擇去小笠原山觀景臺,從下火車走到這兒還真得費點力氣。由於前一天晚上只租了一件大衣,我只能穿著短袖上山,真心是有點冷。放眼望去,這麼多人也就只有我是穿短袖的。其實日出的時間還要晚一些,7月初日出大概在5:17左右。因為我們不是從地平面看的日出,太陽是從另一座山後面鑽出來,所以時間會更晚。在上面等待的時候,大家都是各種拍照。這一天還是比較晴朗的,少雲,所以非常壯觀的阿里山雲海就很難看到了,只能看到日出。要是在多雲的情況下,你會感到自己是站在雲彩上看日出的,相當壯觀。不過也算幸運了,我們看到了日出。如果趕上個陰天下雨的,就比較悲催了。

小笠原山

看過日出之後,要趕上回程的小火車,否則就要步行1.5公裡下山了。沒有吃早飯的朋友,建議在車站附近買一些吃的,因為如果跟著我們的行程走,後面是沒有這種地攤小吃的。

小笠原山

第二站:祝山車站 - 沼平站,清早走森林氧吧太陽出來了,新的一天開始了。小時候總聽那句歌詞:「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次倒是沒看到姑娘小夥的,但是卻被阿里山的另一個名片刻下深刻的印象——氧吧。從祝山車站上火車,本準備按照昨天前臺大爺建議的,直接會酒店休整。但忽然感覺,既然這麼早爬起來,回去也不能睡,豈不是浪費時光?所以我們臨時決定,從沼平站直接下火車,趁著大清早漫遊阿里山的森林景區。本想著景區裡有吃的,所以就沒在祝山站買小吃,結果從沼平一下火車,傻眼了,根本沒有賣小吃的。在稍有失望之餘,我們發現有個叫【櫻之道】的小景點就在車站旁邊,我們過去看了看。這其實是一條非常高的木棧道,距離地面至少得有30米以上,我們這個時節走上去,看到的都是綠油油的樹和草。但如果是4月份來,看到的都是粉瀅瀅的櫻花。想像一下應該非常美。

沼平站

櫻之道簡單轉了轉,我們就開始為早餐發愁。這個時候,一個酒店映入眼帘——阿里山閣大飯店。突然想起來,前一天在酒店詢價的時候,我給這裡打過電話。我本以為這個酒店就在我們住的酒店區裡,結果發現我們根本沒去看過。這個酒店就在沼平站,是沼平唯一一個酒店。酒店很大,從外面看上去環境不錯,而且價錢也和其他的差不多,估計是因為它距離遊客中心比較遠,買東西、吃飯之類的都不太方便。但真心講,如果和我們一樣,早上去看日出,回來之後直接去走森林的話,這裡是最好的住宿點。我們在這個酒店吃了一份早餐,100臺幣/人,自助餐,撐到爆。這樣早餐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在火車站旁邊的火車舊址拍了拍照,就一路向森林進發了。

沼平站

也算是一個驚喜了,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按照酒店建議我們的那樣,看完日出先回遊客中心再出來,所以趁著清早的第一縷陽光走森林,我們幾乎森林裡唯一的人類。剛進森林,就看見了一群猴子在樹上跑來跑去,還有一隻帶著小猴子。這是純正的「野生猴群」,如果你手裡有吃的,沒準真的會過來和你搶。看到我們過來,他們趕緊從樹上跑掉了,估計在人多的時候,這樣的景色就看不到了。清早的森林,霧氣還未完全散去,露水掛在樹葉上,覆蓋著石階,讓苔蘚有了新的活力。從沼平站走去姐妹潭有一段不近的距離,清晨路上只有我們兩個,周圍都是靜靜的,微弱的蟲鳴鳥叫在寂靜中被放大很多倍,還是稍微有些害怕的。大概1公裡左右,我們就來到了姐妹潭。姐妹潭,顧名思義,有姐潭和妹潭,妹潭比較小,就是個水窪子,而姐潭就大多了,中間還有一個涼亭。圍著姐潭有一條木棧道,可以從各個角度去觀覽。太陽漸漸出來了,溫度也上來了,可以在中間的涼亭歇歇腳,感受最安靜的大自然。

姐妹潭

這個森林是純天然的,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霜,所以有很多奇形怪狀的自然形成的木雕。在姐潭旁邊就有一個像豬一樣的自然木雕,如果沒有特別去說的話還真沒注意,但旁邊的牌子有了標註,也就能看出來。

姐妹潭

再往前走會經過一個木蘭園,小時候總是聽花木蘭,這次總算見到了,其實就是一種樹,但是沒開花。之後的景色其實都差不多了,很多的樹。陽光這時候已經遍灑大地了,透過濃密的樹葉投下一縷縷的光道,感覺很美。這裡的樹木都是那種非常高大的,可能只有這樣才能和別的樹去競爭更多的陽光吧。慢慢的,走到了受鎮宮,這裡供奉著神明。因為不太懂,所以是哪尊神明不敢亂說。只是進去拜謁過,就懷著敬畏的心離開了。

阿里山

其實走到這裡,阿里山的風景區就已經走完一半了。這裡也是一個遊客服務中心,有一些中巴可以直接載客回到阿里山門口。阿里山賓館也在這裡,就是上文說非常貴的那個,的確,這裡風景極佳。往前走,看到的是「三代木」,因為他們祖孫三代長在了一起。樹爺爺在幾千年前倒下了,幾百年後,樹爸爸在爺爺的身上生根,和爺爺共用一個根系長成。又過了很久,樹爸爸也倒下了,樹孩子最後在他身上長成。這就是三代木,自然界原來是這麼神奇。

三代木

第三站:巨木棧道 -神木車站,渺小在高大的森林沿著路再往前走,就到了後面的半個景區——巨木區。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裡是真正的古森林,樹木非常的粗壯高大,而且都有幾百年到幾千年的樹齡。這裡修了兩條巨木棧道,都非常長,環繞著這片區域。走完這兩條棧道,也就把這裡都看了個遍。但是,路程遙遙,要走完也不是鬧著玩的。在這個區域中,最有名的就是28號巨木。這棵樹已經有2800年的樹齡了,簡直可以用巨大來形容。一共也沒有幾棵這麼大的樹,應該就是這幾棵大樹,繁育出了這一片森林。

阿里山

一路上都是這樣的景色,我們就沿著棧道一路走,快走到神木車站的時候,有一個阿里山博物館,裡面展示的都是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這裡作為臺灣煤礦產地的歷史。這一天的天氣好到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隨處一拍就是美景。

神木火車站

走到神木車站的時候,還不到9點,感覺早起確實讓一天好長,能做很多事情。可不到9點,就還沒有火車可坐,意味著我們得走回遊客服務區。神木車站大名何來呢?其實是在車站旁邊,有一棵倒下的神木。這棵神木很有來頭,早在幾千年前這棵樹就存在了,但在1500年前,它被雷劈中,但沒有倒下。過了幾百年,一個大雷又不偏不倚的擊中了它,它還是沒倒。再後來,一場大火把它的內芯燒盡,它終於撐不住了,歪倒在軌道上。後來的因為它妨礙了鐵路,人們就把它徹底放倒,並把2/3的它砍掉,只留下1/3在這裡受人觀賞。有一種感覺是,在阿里山,看到的都是這些歷經風霜的樹木。它們雖然不能移動,但卻那樣堅毅而充滿希望的活著,充滿希望的尋找更多的陽光。

神木火車站

走到這兒,已經累得不行。但沒有火車,我們只能走回去。順著棧道,我們又繼續走了幾裡路,上了主路。沿著行車道一直往南走,朝著阿里山服務區走。太陽已經頂高了,海拔比較高,日曬更強了,熱得不行。一路走下去,碰到很多往上走的人。這個時候再上來,人確實太多了,走起來肯定沒那麼痛快了。不過這一路下去,沿途還是有很不錯的風景的。趁著在阿里山最後的時間,我們深深的吸了幾口空氣,希望時間能凝固住,希望能一直這樣醉下去。

阿里山

到此為止,阿里山景區之旅就結束了。回頭再看,這段旅程可能是這次來臺灣最讓我們難忘的了。如果有機會再來臺灣,這裡是我唯一想再來一次的地方。

阿里山

相關焦點

  •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阿里山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現在新中橫公路已將阿里山與玉山風景區串連起來。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而鄒族原住民人文資源給阿里山更增添了許多奇趣。
  • 日出雲海阿里山
    遊客靜候日出,當地導覽員在解說阿里山日出勝景。原來小火車是日本殖民統治期間為掠奪阿里山的森林資源、運送木材而建,現在主要用作觀光客運。這條森林鐵路全長71.4公裡,海拔上升跨度從30米到2216米,沿途可觀賞到熱帶、暖溫帶、溫帶三個森林帶的植物種類變化和山脈、溪谷的美麗景觀,因而廣受遊客喜愛。阿里山日出是臺灣十大日出景點之首,也是阿里山的標誌。
  • 臺灣漫遊,阿里山森林夜遊,看雲海日出
    雖說在綠島也看過,但這在城市裡少見的螢火蟲能多看一次都是賺到了,小編果斷換上衣服屁顛屁顛地跟著民宿老闆出去夜遊阿里山。老闆在出門前給了小編一個能發出微弱紅光的手電筒,把小編帶到了光華螢火蟲步道。因為要看螢火蟲,所以這裡沒有公共照明,幸好拿了手電筒,要不然根本看不見路呀。沿著步道拐了一個彎後,小編被眼前的夜景驚呆了。
  • 避暑勝地臺灣阿里山旅遊 看日出、雲海、晚霞
    ­  雲海中的阿里山。阿里山位於臺灣中南部,最高海拔2663米。這裡山區氣候溫和,群峰環繞、山巒疊翠、林木蔥翠、巨木參天,其中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尤為稱奇,是理想的避暑勝地。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阿里山古樹林。阿里山位於臺灣中南部,最高海拔2663米。
  • 阿里山雲海日出 叫人心曠神怡
    此外,既然來到阿里山,就別忘了品嘗地道的鄒族料理。雅慕伊風味餐廳雖然可容納的人數不多,但無論擺設或桌椅皆頗具原住民風,在溫馨的空間內享用竹筒飯、山豬肉或是有機蔬菜,更是閒暇。     夜晚就住宿阿里山的櫻山大飯店,為了明早的日出做準備,今晚不妨早點入睡,免得因健行過於疲憊而無法欣賞美麗日出。
  • 臺灣最知名的景點,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的四大勝景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非常雄偉壯觀。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名揚四海的四大勝景。阿里山的美是自然的、生態的,不僅是臺灣最知名的景點,更是海內外遊客心目中最佳的旅遊聖地。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是櫻花季,滿山偏野的櫻花同時綻放,美不勝收。一提到嘉義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阿里山和火雞肉飯。至於阿里山到底是美不美,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 臺灣景點探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組圖)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十八座大山組成,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總面積為1,400 公頃。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非常雄偉壯觀。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裡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
  • 臺灣旅行的任務,阿里山追日出!
    一大早的追日列車,是已有百年歷史的森林鐵路。(盧育君攝影)「『咣當——咣當——』列車在鐵軌上奔馳,凌晨的日出列車載著睡眼惺忪的我們……。」秋冬是欣賞日出、雲海的最佳時機,阿里山上,百年古蹟飯店、櫻花古樹、三代巨木與亙古不變的璀璨星空,都藏著時光醞釀出的精採故事。一生一定要去阿里山 追日出
  • 阿里山迎來2008年第一道曙光 雲海頗為壯觀(圖)
    遊客在晨曦中欣賞壯觀的雲海景觀。(圖:「中央社」)遊客在晨曦中欣賞壯觀的雲海景觀。據臺灣媒體報導,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今年邁入第六年,這項跨年活動清晨六時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祝山觀日平臺登場。雖然寒流來襲,阿里山的最低溫只有攝氏二度,但大批遊客仍摸黑起大早,將祝山觀日平臺擠得水洩不通。美中不足的是,在日出時間,玉山群峰頂端卻籠罩著一片雲,曙光被雲層遮住,太陽直到十分鐘後才從雲端露臉,令許多遊客覺得遺憾。
  • 阿里山日出
    ,究竟阿里山日出有什麼樣的魅力,吸引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臺灣,就是為了欣賞阿里山的日出。 可以欣賞阿里山日出的最佳地點有兩處,一個是民眾耳熟能詳的祝山,另外一個則是對高嶽,這兩個地方都位於祝山鐵路的路線上,其實對高嶽是阿里山最早的觀日出地點,林務局也設置了觀景臺,但是對高嶽的名氣還是比不過祝山,因此絕大多數的遊客仍選擇到祝山欣賞日出
  • 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
    > 日期:[2015年08月05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唱出了太多人的嚮往。   在去寶島的旅途中,多數宗親對牡丹晚報特派記者說,去臺灣,一定要看看阿里山。  阿里山雲海,讓人陶醉   對大多數未到過臺灣的遊客來說,阿里山是神秘的,對它的了解也僅停留在那首傳唱度較高的《阿   裡山的姑娘》上。
  • 嘉義縣(市):森林樂園阿里山
    第十集 嘉義縣(市):森林樂園阿里山  城市描述  嘉義縣有臺灣最著名的地標景點——阿里山,高山風光和傳統農業是嘉義的特色。  直播主題  本集將側重介紹阿里山、玉山等高山風光以及由傳統農業衍生出來的現代精緻農業。
  • 漫步於阿里山萬頃林濤的森林健康步道中
    阿里山 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 的少年壯如山……」一曲優美的 臺灣 高山族歌曲,不知曾激起多少人對 阿里山 的心馳神往和魂牽夢繞。早餐後,我們乘車前往 阿里山 。 阿里山 距 嘉義 市約78公裡,汽車在 盤山 公路上慢慢爬 上海 拔2,000多米的高山,蒼翠碧綠的 阿里山 ,在雲霧繚繞中盡顯山林之美,遠山堆積,白雲翻滾,林木蒼茫,淡墨疏煙。
  • 阿里山
    以日出、雲海、鐵道、森林與繁花名聞中外的阿里山;其雄偉的巨大身影,既是臺灣歷久不衰的「國家級」風景區,亦是臺灣精神堅毅的表徵。   阿里山位於嘉義市東方72公裡處,昔為臺灣重要林場,如今則是馳名中外的森林遊樂區;此地地勢高亢,空氣清爽宜人,夏季氣溫較平地低,故素以避暑勝地聞名。
  • 阿里山(嘉義縣)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這首臺灣高山族民歌正是描述了阿里山地區的風情。以日出、雲海、鐵道、森林與繁花名聞中外的阿里山,既是臺灣歷久不衰的「國家級」風景區,亦是臺灣精神堅毅的表徵。
  • 快樂行程:坐森林小火車暢遊 阿里山五奇
    嘉義縣阿里山火車雖因樟腦寮站附近路基流失停駛,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將有阿里山火車五奇之旅,宏都阿里山公司推出阿里山五奇之旅支線聯票,吸引不少鐵道迷收藏  阿里山的重要指針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的鐵道,今年夏季因颱風豪雨經常傳出重大災情停駛,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獨立山的樟腦寮站附近,因由於大面積路基流失,修復工程浩大,阿里火車面臨長期停駛,但民眾還是可以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體驗搭乘阿里山火車的樂趣。
  • 心系阿里山的姑娘,卻不知阿里山「五奇」,不值!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同時,阿里山,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也是是臺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
  • 臺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最美不過阿里山
    在少數民族部落, 更要看森林、看鮮花。除此之外,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和高山鐵路都是阿里山著名的風景,被稱為「阿里五奇」。作為臺灣最古老的林場之一,阿里山林木資源十分豐富。從山腳到山頂,從熱帶雨林到高寒針葉林,阿里山擁有數百種樹木。崇山峻岭間,阿里山披覆茫茫林海,青山吐翠,蒼翠欲滴。
  • 阿里山簡介
    概述  阿里山在臺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號稱阿里山五奇。
  • 週遊 觀日出賞林木,阿里山鐵軌迴旋
    阿里山風景區橫跨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4鄉鎮,其中雲海、日出、晚霞等美景遠近馳名,沿著景區內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