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這幾個部位,再髒都不能輕易觸碰,很多寶媽都誤踩雷區!

2020-12-18 媽咪必讀

寶寶出生後,媽媽費盡心思,永遠想讓他們保持乾淨整潔,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小寶寶乾乾淨淨地出門當然惹人疼愛,但寶媽們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部位都要清潔乾淨的,尤其是有潔癖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寶寶很有可能因為你們的「過度清潔」而患病。

我有一個朋友,特別愛乾淨,去她家坐沙發都得小心翼翼地那種。她在給自己家5個月的嬰兒洗澡的時候發現,孩子頭上有一塊兒洗不掉的汙垢,然後一直搓,結果孩子晚上開始發燒。後來去醫院才知道,原來那塊兒有汙垢的地方叫「囟門」!

醫生告訴我朋友,孩子囟門這個部位,可不能過度清潔!寶媽們注意這個部位比較特殊,不清潔的話很可能引發脂溢性溼疹,但是如果過度清潔也可能會引發感染!那我們應該怎樣合理清潔囟門呢?醫生建議,爸爸媽媽在為孩子洗澡的時候,注意用溫和的洗髮水,按摩寶寶頭皮是要輕柔,這樣就能有效保護孩子。你知道嗎?除了囟門,寶寶其他幾個部位,也不能輕易觸碰!很多寶媽還被蒙在鼓裡,傻傻地給孩子清洗。

寶媽們也要留心,寶寶們皮膚嬌嫩,各個器官發育也並不完善,所以還有很多部位,不能過度清潔,比如給孩子清理耳屎時要小心,耳屎其實不是什麼髒東西,而且它有自淨功能。如果過分清潔,很有可能會弄上耳膜,如果寶寶耳道狹窄,頻發地掏耳朵也會引發耳道炎症。那麼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給孩子掏耳朵呢?

1:耳屎硬寶媽們要在發現寶寶耳屎變硬的時候,選擇兒童專用的棉棒,給孩子掏外面的耳屎;在此之前最好蘸一點香油,以軟化耳屎,之後輕輕地旋轉棉棒,慢慢將耳屎掏出來。

2:耳屎肉眼可見

當我們能看到寶寶外耳道耳屎的時候,說明比較好掏,那我們可以用紙巾捲起來,留出來一個尖兒,慢慢可以把耳屎掏出來。家長要特別注意,給孩子掏耳朵的時候最好在他們熟睡的時候,因為小孩子清醒的時候真的不太好控制,而且他們會很怕被大人掏耳朵,萬一孩子一個不老實,意外就很有可能發生。

寶寶和我們大人不同,他們脆弱而又敏感,所以真的需要寶媽們傾注心血去呵護他們成長。一定不要「好心辦壞事兒」,因為孩子總免不了磕磕碰碰,我們就抱著嚴謹科學的態度照顧他們,伴隨天使們一點點成長吧!以上的這幾點,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誤踩雷區呢?

相關焦點

  • 新生兒不滿百天,以下部位不能摸,寶媽別傷了寶寶還懵然不知
    有了小寶寶之後,很多新手寶媽都是怎麼看都看不夠,邊看還邊忍不住上手摸摸。不是捏捏寶寶的小臉,就是拉拉寶寶的小手,要麼就是抓著寶寶的小腳逗著玩。但是,這些愛意滿滿的舉動,看似溫馨,但也要注意。因為,小寶寶剛出生,身體還比較嬌嫩,各方面還未發育好,如果寶媽不知輕重,就很容易傷到娃。一般來說,新生兒不滿百天,以下部位不能摸,寶媽別傷了寶寶還懵然不知。
  • 寶寶洗澡禁忌多,這4個部位,寧可不洗也不要輕易去觸碰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很多媽媽除了擔心寶寶突然生病,就是給寶寶洗澡了。尤其是現在天氣越來越涼,媽媽們除了擔心寶寶受傷外,還害怕寶寶不小心受涼感冒。總之,寶寶洗澡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其中還有很多禁忌,像有的部位,即使再髒,爸爸媽媽也要儘量不去觸碰,否則真的會傷害到寶寶。
  • 新生兒護理,寶寶從頭到腳都有禁忌,輕易碰不得
    其實,我表妹說的沒錯,新生兒的小嘴兒是不能隨便親的。因為寶寶免疫力低,大人的口腔若有細菌,或者有呼吸道疾病的話,會通過親吻傳染給寶寶的。另外,新生兒護理,寶寶以下這些部位,從頭到腳也都有禁忌,輕易碰不得。囟門很多老人有一種說法,說是寶寶的囟門碰不得,不然以後說話晚。
  • 新生兒護理,寶寶這3個部位,再髒也別洗,否則可能影響寶寶健康
    新生兒護理,寶寶這3個部位,再髒也別洗,否則可能影響寶寶健康!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最為欣喜的就要屬,孩子的父母了,因此,對於寶寶也是呵護備至,生怕一個地方照顧不好,就讓寶寶受到傷害。因此,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除了小心翼翼之外,還有就是格外認真,比給自己洗澡,都要仔細。但是很多新手寶媽卻不知道,新生兒有三個地方,是不能清洗的,不然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你知道麼?滷門滷門也就是指寶寶的天靈蓋。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這裡是需要分外小心保護的一個地方。新生兒的滷門是沒有完全閉合的,這裡感覺有點凹陷的感覺。
  • 寶寶的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要洗太乾淨!
    可等到真正要著手照顧寶寶起居時,很多寶媽們都會手忙腳亂,尤其是在給寶寶洗澡時。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是很不喜歡洗澡的,但又不可能不洗,因為寶寶不洗澡的話,身上就會滋生很多細菌。於是很多寶媽們每次給寶寶洗澡時都十分認真,直到把寶寶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搓洗得一乾二淨才肯罷休。可是你知道嗎?
  • 新生兒這個部位越「髒」越好,寶媽不用太勤快,不然只會傷了娃
    文|文兒新生兒出生後,身上還會帶有一些在母體裡的分泌物,看起來似乎不太乾淨。所以很多寶媽在看到寶寶的時候,總會有一種幻想破滅的感覺。本來想像的是生一個皮膚水靈光滑的可愛寶寶,結果渾身皺皺巴巴還帶著一些不明分泌物,有的愛乾淨的寶媽在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就會試著把這些分泌物給洗掉。我朋友當時剛生產完,就說看著寶寶真的一點都不符合期待。頭上一層厚厚的像是「痂」一樣的東西,她說特別害怕長到寶寶頭上,洗不下來,就每次都輕輕把它摳下來。結果,寶寶發燒了,去醫院醫生就說是傷口感染了。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新生兒的這幾個部位很脆弱 不要隨便清洗
    現在已經進入夏天了,天氣會越來越熱,相信很多寶媽都知道小寶寶們都比較怕熱,經常會出汗,所以很多寶媽都會給寶寶洗澡,適當給寶寶洗澡可以使寶寶皮膚更加乾淨,而且還可以排除身體上的一些細菌,但是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的皮膚比較嬌嫩,寶媽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除了控制好力度之外,有一些地方是不能隨便清洗的,特別是下面這幾個部位,不要隨便清洗,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
  • 90後寶媽給娃洗澡,沒想到洗出大問題,寶寶這3地方再髒也不能碰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90後大軍進入「寶爸寶媽」的行列。尤其現在天氣炎熱,愛乾淨的寶媽們不僅要保持自身清潔舒適,也要為自己的寶寶打扮的乾乾淨淨。很多寶媽們為了不讓孩子們起汗疹,每天都會給孩子洗澡,但到母嬰店找專業兒童洗澡師給孩子洗一次澡動輒就要幾十上百元,更多的寶媽選擇自己在家給寶寶洗澡。
  • 新生兒三個部位不能碰,很多父母一知半解,尤其是新手爸媽
    其實不僅如此,接下來的生活更是需要新手爸媽注意,因為新生兒太過嬌弱,不管是洗護還是抱起來哄著,都有很重要的幾點不能忽視。,照顧新生兒不僅是要小心,而且在平常洗護時,有些部位還不能隨意碰,比如耳朵。當然想要養育好孩子,不僅需要在吃喝上費心思,而且幾個關鍵部位也是要格外注意的。
  • 新生兒照顧6大「雷區」,快來看看你都踩了幾個?有的趕緊改
    這就需要父母費很多心思了,因為寶寶實在太脆弱了,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讓他受傷、生病。對於已經生了一個孩子的父母來說可能還好,但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就難了。那麼,新手父母應該如何照料新生兒呢?首先,這6個「雷區」,千萬不要踩。
  • 「夏天洗澡皮膚好好」,新生兒這三個地方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坑娃
    02新生兒洗澡哪幾個部位不能洗?曾經有一本關於嬰兒護理的書中提到過,新手爸媽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一定要避開的三個位置:肚臍、耳朵和囟門。新生兒的這幾個部位洗澡的時候要注意避開,不需要特意去清潔,如果清理不當很容易導致寶寶生病。
  • 寶寶身上這幾個部位,「髒」才更健康,家長洗「乾淨」就是坑娃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不論是什麼部位都是十分脆弱的,也難怪很多新手爸爸會不敢抱娃「放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怕自己毛手毛腳會傷害到孩子。新生寶寶很嫩嫩,孩子的這四個地方,再髒也不要洗,髒點更健康,別因無知害了娃1、肚臍新生兒出生後,肚臍眼總是顯得髒兮兮的,這個時候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想著去用手幫忙搓洗乾淨。
  • 新生兒洗澡時有3個地方不能碰,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害了自家娃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看不慣「髒」小孩的寶媽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老人常說,新生兒這個位置不能動,事實卻是有健康隱患
    前幾天,同事小姝剛誕下一名女兒,幾個要好的姐妹一同去看望她,小寶寶可愛、聽話,十分惹人疼愛。看望寶寶的時候,我們幾人發現,孩子的頭頂有一片頭垢,問寶媽怎麼不給孩子洗洗?孩子媽媽趕緊小聲說,「孩子奶奶有點兒守舊,說那個位置不能動,死活不讓我們給孩子洗,也是沒辦法。一開始還是一小點紅色的,後來就變成這成片的黃色乳痂,感覺好髒的。」看著同事一臉無奈,我們也都笑笑說,「估計沒事兒,髒也髒不壞」後來也沒有再提起。
  • 寶寶的這些部位不能經常清潔,清潔次多了反而對寶寶不好
    很多新手媽媽認為寶寶越乾淨越好,所以會給寶寶特別認真的清洗身體。白白嫩嫩的寶寶確實惹人喜愛,但是過度的清洗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甚至會傷害到孩子。尤其是某些特殊部位,不能太追求乾淨,而是有獨特的清潔方式,各位媽媽一定要注意!
  • 寶寶洗澡容易忽視的幾個部位,新手父母要牢記,再忙都不能忘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缺乏育兒經驗,其中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就是如何給新生兒洗澡。畢竟剛出生的小寶寶就像一個「玻璃娃娃」,平時抱在懷裡都小心翼翼,更別說洗澡了,生怕弄傷小孩。其實這種想法都是不正確的,新生兒不僅要洗澡,下面這幾個部位還要重點清潔呢,即使父母忙,沒時間給孩子洗澡,這些部位也不能忘哦!第一個,脖子底下新生寶寶通常頭部比例大,有些脖頸部位肉嘟嘟的,很容易藏納汙垢,尤其吐奶、流口水的時候,這些汙垢都會堆積到脖子底下,如果不清潔的話,很可能出現淹脖子的現象。
  • 照顧新生寶寶,這三個「雷區」不要踩,寶媽做好準備了嗎
    前言:每個家庭對新生兒都充滿了期待,尤其是當寶寶真的降臨之後,相信新手父母都曾無措過。因為面對嬌嫩的新生寶寶,寶媽經常不知道該如何照顧,所以在育兒路上也是各種踩坑。當然貼心的月嫂也分享了很多育兒知識,彌補了盼盼在照顧新生兒上面的不足。在月嫂的介紹中才知道,原來照顧新生兒也是很有講究的,而且有很多寶媽都不幸踩雷,尤其是在這三個方面踩雷的最多。
  • 新生兒多久洗一次澡比較合適?洗澡時這些小細節,寶媽別忽視了!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看著小小的她,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相信有很多新手寶媽媽都有這樣的感受,看著剛剛出生的小傢伙興奮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好。而且看著寶寶這麼小,自己也不敢碰它,就好像會被碰壞了似的,而我們都知道在寶寶剛出生第2天的時候,醫生就會給寶寶寄一些專業的清洗洗澡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保護她的皮膚,剛出生的小傢伙皮膚都是比較嬌嫩的,不及時清洗身上的一些代謝廢物,很容易會引起一些皮膚感染的問題。新生兒多久洗一次澡?給寶貝洗澡時,這些方面,寶媽別忽視了!新生兒多久洗一次澡比較合適?
  • 寶寶這4個部位越「髒」越好,寶媽平時別勤洗,小心好心辦壞事
    很多寶媽都特別愛乾淨,除了清潔自己以外,她們還特別熱衷於給寶寶洗澡,非要把寶寶弄得乾乾淨淨的才會罷休。但你知道嗎?新生兒身上有4個部位並不需要每天洗澡,「太乾淨」反而會生病。囟門說到囟門,很多老一輩的家長都會把它看成碰都不能碰的禁區,其實這說得有點聳人聽聞了。不過,寶媽們也應該知道,在一歲半前寶寶的囟門大都是還沒有閉合的,所以在給寶寶清新囟門的時候也要注意。耳朵有不少成年人有掏耳朵的習慣,有時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也會幫著掏一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