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明顯,尤其是在這三點

2020-12-15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看到的一句話:教育就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

其實,孩子上小學後所表現出的差距,都是從幼兒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只不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時期對孩子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所以家長沒有注意到而已。

就像讀繪本,很多家長都覺得繪本中的內容簡單,連字都沒幾個,讀不讀都沒什麼差別。但其實,這就是一種誤區。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小學後就能看出差距。

一、專注力上的差距

著名作家肖復興就明確地表示:閱讀是培養孩子專注能力的有效手段。

他認為,閱讀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這種影響的關鍵之處還不局限於審美和知識,而是對於專注力的培養。

讀繪本是一個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大腦思考的過程,是眼、耳、腦協作的過程

而且,現在的繪本已經不局限於繪圖和文字了,有很多立體書、玩具書甚至通過觸摸就可以發出聲音的書,這種需要孩子自己動手的繪本,可以幫孩子協調手、眼、耳、腦的協作功能,從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所以從小讀繪本的孩子,在上小學後表現出的專注力會更強,更容易適應課堂。

二、識字量上的差距

想要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而且閱讀是一種在語境下識字的方式,孩子認識漢字的音、形的同時也理解了漢字的意思。

所以從小讀繪本的孩子,不僅在識字量上會比不讀繪本的孩子多,而且對漢字、詞語和句子的理解能力也會更好,詞彙量也會更高。

三、想像力上的差距

繪本為了吸引孩子,通常會選擇一些很童趣的畫面或者很有趣的設計來讓孩子感到耳目一新。

像我之前就看到過一套繪本,通過展開的方式,將「青蛙」變成「烏龜」變成「毛毛蟲」又變成「恐龍」和「鱷魚」,不僅是將各種動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用很有趣的方式展現給孩子,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奇思妙想的變化給孩子的想像力插上了一雙翅膀。

而且,漢字越是少的繪本,給孩子留出的想像空間就越大。孩子讀繪本時能專注其中,可不是簡單地看,而是經過大腦的想像,所以從小讀繪本的孩子在上小學後想像力、思維能力都會更勝一籌。

如何培養孩子讀繪本的習慣?

日本出版學會會員、日本國際兒童評議會理事松居直先生在回答「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這個問題時說:

要使孩子喜歡書,不是靠文字,也不是靠圖畫,而是靠耳朵。

我很認同這個說法,因為不管繪本上的插圖有多豐富好看,孩子總是會拿著繪本來找你,要求你給他讀。孩子之所以會對繪本產生興趣,就是因為有家長在聲情並茂的給他講一個他喜歡的故事,然後孩子會發現,每一本繪本中都有一個他還不知道的故事,之後對繪本產生好奇。

相關焦點

  • 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學後差距明顯,尤其在這4點
    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在上學後有哪些差距呢?一、閱讀興趣的差距從小讀繪本的孩子,從小就接觸各種書本,將閱讀當做遊戲、休閒的事情,孩子會將閱讀和快樂、幸福等情緒聯繫在一起,他們在上學後對閱讀的興趣會更高昂,更願意主動去了解、閱讀更多的書。
  • 蘭可琪: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學之後的差距有多大
    通過繪本閱讀,為孩子打開了通往文字閱讀的橋梁,孩子升入小學後,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比較濃厚。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小孩,小學三年級後,會在語文成績上拉開差距,尤其在作文寫作能力上差距更明顯。如果將三組孩子每天聽到的詞累積4年,那麼,到4歲的時候,專業人員家庭的孩子會聽到4500萬詞,工薪家庭的孩子會聽到2600萬詞,福利家庭的孩子只聽到1300萬詞。這時,他們之間詞彙量的差距已高達3200萬詞。
  • 從小「愛哭鼻子」的孩子,和從小就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特別怕孩子哭,覺得「愛哭鼻子」是個壞習慣,甚至覺得愛哭是性格懦弱的表現,將來沒出息。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從小愛哭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樣的差距呢?
  •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知乎上有人問:「從小陪孩子讀各種繪本,對孩子的教育有用嗎?」我的回答是:實在太有用了!日本國寶級保育員中川李枝子曾在《當孩子遇見書》中寫道:「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我給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從小開始讀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雖不敢保證每天都讀吧,但一周之內,至少有五天會讀繪本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知乎上有人問:「從小陪孩子讀各種繪本,對孩子的教育有用嗎?」我的回答是:實在太有用了!日本國寶級保育員中川李枝子曾在《當孩子遇見書》中寫道:「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我給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從小開始讀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雖不敢保證每天都讀吧,但一周之內,至少有五天會讀繪本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 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會有很多收穫!與幾乎不讀的孩子差距會很大!
    通過書,還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不同角落發生的不同故事,看到人性的紛繁複雜,看到從不同角度出發看一件事物的有趣,等等。而且她還為她孩子讀書,想讓孩子有個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在孤單、難過、失落時有書為伴,並能從書中汲取勇氣和力量,也算一樁美事。因此她的女兒一歲過後,就雷打不動地讀了三年的繪本。
  • 孩子從小讀繪本,上學後老師反映孩子識字量不夠,閱讀速度慢咋辦
    媽媽從小就領孩子讀繪本,按說應該是很重視閱讀,但是上小學後,老師卻反映孩子識字量不夠,閱讀速度慢,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候,媽媽要考慮一件事,可能不是孩子認字少,而是上課時所需要的那些字孩子認識的少。很顯然,這些字在讀繪本時通常不會遇到。因此,孩子常讀繪本但是不太認識這些字也很正常。不過,孩子讀繪本,主要目的不是認字,更主要的是加強理解能力,只要認識了這些字,孩子的理解能力通常都是夠用的。
  • 讀繪本孩子不配合,買的繪本在家吃灰?家長先弄清什麼是繪本!
    讀繪本孩子不配合,她說再也不買繪本了寶媽「羽婸」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寶寶出生後,她也一直保持這個習慣。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讀繪本的時候小傢伙一直坐不住、不配合,不僅不感興趣,有時候還把繪本撕壞。
  • 「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繪本這樣讀,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你
    很多家長給孩子讀繪本就是像讀課文一樣,照本宣科,從頭讀到尾,然後回過頭來還說孩子不喜歡閱讀,一看見書就跑,大家要知道這樣給孩子讀繪本對孩子來說他們是不滿足的,對於他們也是沒有吸引力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方法不對,那如果用對了方法,即使是字數很少的繪本也可以讀得很生動,話不多說,先來點乾貨;1.讀繪本的時候如果字數比較少,可以先不要著急給孩子讀,可以通過提問問題的方式引發孩子的觀察和思考。注意哦:一個是觀察、一個是思考。
  • 一隻自動讀繪本的貓頭鷹,翻到哪頁讀哪頁,孩子再也不纏著我了!
    爸媽營更推崇孩子要多看繪本,因為繪本可以促進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發展和心理成長,還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而這,正是 Luka Hero 閱讀養成智慧機器人的初心:讓孩子從電子屏幕回歸到質樸的書本,從小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 家長如何給孩子讀繪本,這5點很重要
    ,每天晚上吃完飯就坐到院子裡讀繪本給孩子聽,但是效果一直很差,因為大人讀完去問孩子,孩子根本沒有記住講了個啥?後來我跟孩子一起聽我朋友讀繪本,我才知道原因。  原來晨媽還真是讀繪本,自己在那裡讀的津津有味,讀完一頁還問孩子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話,孩子也不知道什麼,就對是的答應著,等大人讀完了,一問孩子啥都沒有記住。  對於一個不識字的小孩子來說,他們了解繪本故事只能從聽的角度出發去了解,如果你不跟孩子互動,讓孩子參與進來,那你只能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津津有味,卻讓孩子懵逼狀態。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關於繪本閱讀,有許多人會問,為啥要給孩子讀繪本呢?孩子那麼小,讀了又能記住多少?而且感覺讀了孩子似乎也不能完全理解,這樣有啥效果嗎?我們說語言和寫作都是需要經過大量輸入,然後才會有輸出,那麼試想如果我們日常給孩子輸入的都是一些瑣碎的命令式話語,孩子的語言如何能豐富?孩子的生活如何能感覺到驚奇和快樂? 「快去做功課!」孩子上小學以後,這句話突然變成許多母親的口頭禪。母親們說這句話並不是故意的,但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口頭禪更代表了她們心裡真正的想法。
  • 讀繪本能夠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並不全是,關鍵要做好這4步
    是的,正確的閱讀繪本能夠讓孩子的詞彙量一躍而升,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孩子讀著玩的,那效果就是沒有那麼好。說到繪本,相信很多爸媽心裡都有很多的疑惑:看了很多繪本推薦,還是不知道哪本適合自己孩子?好不容易挑了一本繪本,孩子卻不願意讀?買了繪本後怎麼讀才能效果最好?下面,就來解開這個疑惑!你真的會"讀"繪本嗎?
  • 用恰當的方法給孩子讀繪本,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前兩天我整理了以下關於繪本的一些常識性知識,有很多朋友給我留言,問我繪本真的那麼好麼?我一讀孩子就跑了,根本讀不下去啊,到底怎麼給孩子讀繪本才好呢?結合這些問題今天我主要就從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和怎麼給孩子讀繪本這兩個角度來聊一聊繪本到底有多好吧。
  • 哈佛最新研究:「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1、智力上的差距通常每個學校都禁止孩子上學帶手機的,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玩手機時很容易陷入其中,從而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和學習成績。大多數的孩子智力水平差不多,之所以出現差別,就是因為環境因素與家長教育的方法,而手機就很容易限制孩子智力發展,你會發現愛玩手機的孩子,沒有幾個是學習好的,尤其是十年後的智力差別明顯,等到了上高中之後都可能會倒數,而不玩手機的孩子,高中成績都很靠前。
  • 兒童繪本中的「圖感」和「語感」,是孩子讀好繪本的關鍵所在
    一個媽媽不無懊惱地和我說,小時候她很少給女兒讀繪本,覺得那麼幾個字的繪本好幾十塊錢,太貴了,感覺沒什麼用。但當她學習後才知道繪本的重要性,比如父母們擔心的孩子不愛閱讀問題,堅持讓孩子讀繪本就可以很好的解決。所以兒子出生後,她就一直堅持給兒子讀。每當看到弟弟徜徉在繪本的世界裡那麼幸福滿足時,她都看到女兒失落的眼神,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可惜時光不能倒流。
  • 9個獨家小方法,專治孩子不愛讀繪本,尤其是英文繪本...
    ,還理解了意思,再去讀這本書,難度就大大地降下來了,自然也就喜歡讀了。對於大多數剛啟蒙的孩子來說,一本新的繪本,或者親子共讀過的繪本,書裡面的字他們大多數是不認識的。和孩子坐在一起,鼓勵孩子拿著書,根據書中圖畫講出自己知道的詞彙,或者瞎編故事,即使孩子講出的和故事內容不太一致,也不要去糾正和制止孩子。
  • 9個獨家小方法,專治孩子不愛讀繪本,尤其是英文繪本...
    ", 然後和孩子一起戴上帽子在房間裡走模特步,比一比誰走的更帥氣,讀到the wind blow 的時候,就可以兩人做兩頂紙帽子,然後朝對方的帽子吹風,看誰能把誰的帽子給吹走,吹之前必須預告對方:the wind blow....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繪本,中高考作文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但每當提到中高考作文,都讓家長們頭疼不已,讓孩子們大呼太難,其實你不知道的是,這些作文都隱藏在孩子從小所讀的繪本裡。01繪本是寫作重要的素材來源常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這句話一點不假,因為給孩子從小讀的繪本也可能是高考作文重要的素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