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夏嘉欣
7月30日,記者從中山大學了解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附屬學校(下稱「附屬學校」)將於今年9月份正式開學。據了解,附屬學校總建築面積近16萬平方米,辦學總規模達132個班,提供6180個優質學位,是中大和深圳市光明區政府合力打造的一所高起點、高標準、高定位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也將是深圳市最大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附屬學校位於光明科學城中心,毗鄰中大深圳校區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該校將繼承和弘揚中大學術文化傳統,秉承「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精神,致力於培養「德才兼備、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優秀人才。
據悉,該校創新內部治理體系,搭建「扁平、精簡、互聯」的組織架構,著力打造一支務實高效、理念先進的幹部和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廣東省、深圳市學科名師、名班主任、教研組長等50餘人,其中骨幹教師來自清華、北師大、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波士頓等名校畢業生,教師梯隊合理,師資力量雄厚。創校校長羅燦曾獲廣東省正高級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特支名師、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全國中學語文首屆學術先鋒人物。
在課程設置上,附屬學校圍繞核心素養,構建現代課程譜系,除了開齊國家基礎課程,還開設高選擇性的拓展課程和個性化研究課程。目前,開發的拓展課程有30餘門,研究課程40餘門、實踐課程30餘門,涵蓋科學、人文、藝術和體育等領域。學校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提升其核心素養,實現辦學的創新性、開放性和綜合性。
同時,附屬學校依託中大深圳校區和中大附屬第七醫院優勢資源,實施「一學生四導師」制度,每個班級安排學校導師、專家導師、醫生導師和學長導師共四位導師,旨在全面關注學生的生命健康、習慣品質、學習質量、視野格局,努力搭建中小學教育與高校的橋梁,打造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機銜接的範本。
此外,學校設施先進,建有現代化圖書館、全光網信息平臺、千人報告廳、舞蹈室、恆溫遊泳館、高爾夫實踐場館、室內籃球館、攀巖牆、擊劍館、琴房等,打造「互聯互通、社區共享、綠色生態」的智慧校園。
來源|羊城派
責編|謝哲
審籤|謝哲
實習生|陳愷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