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CV衛星共視儀問世:雙劍合璧,加速5G商用

2020-12-20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展(MWC19上海)即將召開,5G將成為「MWC19上海」當之無愧的主角。而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布5G商用牌照。中國5G牌照的發布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5G牌照發布將帶動整個5G產業鏈迎來全新的機遇。而5G的商用離不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作為5G商用中的重要一環,5G時間同步系統十分關鍵。

時間同步系統測試要求越來越高

時間同步系統是一種能夠接收外部時間基準信號,並按照要求的時間精度向外輸出時間同步信號和時間信息的系統,它能使網絡內其它時鐘對準並同步。在通信網絡中,時間同步系統雖然看似默默無聞,但是卻對於系統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與4G相比,5G在峰值速率、網絡時延、系統容量等性能指標方面將出現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對系統的時間同步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統在時間同步方面需要大幅度提升。而時間同步系統需要測試儀器來度量。

目前最為廣泛應用的時間服務設備是GNSS衛星授時,普遍授時精度為30~50ns,對其授時性能進行評價和測試需要具有更高精度的儀器。以各種授時設備組成的時間同步網絡的時間同步性能、完好性監測,需要高精度時間同步測試。因此,權威的時間基準、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產品開發經驗尤為關鍵。

打破國際壟斷,國產測試儀器邁出堅實一步

以往時間同步測試儀器被國外壟斷,而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國家授時中心)和深圳市夏光通信測量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以下簡稱夏光)SyncCV衛星共視儀的問世打破了這一局面。

 

國家授時中心與夏光聯合研發的SyncCV衛星共視儀

SyncCV衛星共視儀是國家授時中心與夏光合作研製的全新一代遠程時間比對測試儀。我國的標準時間是UTC(NTSC),而UTC(NTSC)的產生和保持機構是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國家授時中心通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將UTC(NTSC)的偏差終於從50ns提升到了5ns以內,對UTC的權重貢獻居於世界第四,各項指標居於世界先進水平。SyncCV衛星共視儀基於衛星共視(Common View)技術,以國家標準時間UTC(NTSC國家授時中心)為參考,測量用戶所在地時間與國家標準時間的偏差,實現向UTC溯源,並實時圖形顯示該偏差結果,完成對用戶時間的校準。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李孝輝表示:「以授時中心的科研條件和技術積累,結合夏光的產品和市場研發經驗,雙方探索一條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其中,國家授時中心提供衛星共視技術、相關專利算法技術等,並對產品技術性能指標進行驗證;夏光公司負責在全新技術平臺上,結合5G高精度時間同步測試需求,進行了產品總體設計、解決產品量產、市場推廣、用戶體驗等方面事宜。」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 李孝輝

從2017年12月啟動合作項目開始,經過一年多的研製,雙方經多輪需求分析、技術研討、檢驗測試,終於促成了共視比對儀產品的誕生。雙方還針對電信市場的應用,獨創了一些新技術、新方法,目前,產品的各項技術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並在國內主流通信設備廠商進行了試用,得到用戶的認可。

雙劍合璧,強強聯合

本次SyncCV衛星共視儀的成功上市,是國家授時中心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次有益的嘗試。與此同時,國家授時中心針對民用市場的高精度時間傳遞新增了一種授時方式,並有效拓展了北鬥衛星導航授時系統在5G網絡中的應用。正如夏光通信測量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巖所言:「SyncCV衛星共視儀的推出既充分應用了北鬥系統,也將完善5G產業鏈,推進了5G時間同步的完整。」

 

夏光通信測量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白巖

深圳夏光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時頻同步測試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特別在電信行業的時頻同步測試方面在國內佔據領先地位,國家授時中心將已有的科技成果與深圳夏光公司進行深入合作,能有效將研究機構與公司企業的資源優勢都充分地調動起來,以市場為導向、科研為後盾,企業化運作,將國家授時中心的科技實力及科技成果,與深圳夏光公司的產品開發及市場開發能力結合起來,必將是珠聯璧合,必將實現雙贏,真正為時頻同步領域不斷推出更多的新產品,為中國時頻同步技術不斷進步、發展做出貢獻。

時間頻率測試儀器是我國的短板,而雙方合作將補齊短板。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劉婭表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在時頻技術積累及設施資源擁有深厚積累,能提供溯源時間頻率基準,並進行算法及關鍵技術研究;而夏光公司擁有產品開發及市場經驗,可融合通信行業測試需求,結合應用需求開發儀器。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與夏光公司優勢互補」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 劉婭

此外,夏光位於深圳,而深圳的電子行業配套能力很強,包括工業設計、軟硬體能力、產業化運作也十分成熟。例如,夏光公司周邊有很多產業鏈企業,包括華為、中興等領先的通信企業,產品生產出來之後,有很多公司願意試用,不斷對產品進行優化、完善。雙方強強合作將對中國信息通信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基於衛星共視的高精度測試系統具備五大特徵:特徵一,結果權威,測試可直接溯源至UTC(NTSC),測試、評估無需送檢;特徵二,運籌帷幄,用戶能實時看到與標準時間的偏差結果;特徵三,多系統融合,多星座融合應用,提升系統可靠性、可用性;特徵四,測試高精度,測試不確定度優於5ns;特徵五,靈活測試,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共視數據實時交換、靈活測試周期的協議,能適應不同性能時鐘源的測試需求。據悉,目前基於衛星共視的高精度測試系統已經在全國應用。

具備五大亮點,應用場景豐富

當談到SyncCV衛星共視儀主要有哪些亮點時,白巖表示:「SyncCV衛星共視儀具備五大亮點:亮點一,是NTSC設立永久性CV基準站;亮點二,採用NTSC創新CV標準,實現CV實時比對;亮點三,基於雲的數據交互;四是基於嵌入式WEB的人機接口;亮點四,基於嵌入式WEB的人機接口;亮點五,面向5G高精度時間同步測試的優化。」

儀器的使用一般會有試用的場景,白巖表示:「共視比對儀主要有三大應用場景:場景一,時間服務設備的校準,基於權威的參考時間,可用於測試用戶時間服務設備的授時偏差,校準設備;場景二,時間同步性能評估,只有小於5ns的測試不確定度,可用於評價一般的衛星授時終端的時間服務性能;場景三,可進行時間服務設備的完好性監測,布設於時間同步網內,實時監控網內節點間的時間同步性能,以及監視時間服務設備的完好性。」

SyncCV衛星共視儀可用於高精度測量標校位於不同地點的時間信號,獲得各地時間信號的校準量,進而實現各地時間的同步,並有效分析、評估某地時間信號的穩定度、準確度,以及與國家標準時間的偏差。該比對儀適用於PRTC、ePRTC等時間同步設備的同步性能測試或時間誤差的校準、高精度時間同步網絡的時間偏差的長期監測等場景。

夏光自主研發並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系列時頻同步分析儀自投放市場以來,已廣泛應用於檢測認證機構、科研院所、通信設備廠商、電信運營商、軍工企業、電力系統、軌道交通、艦船標校等多個領域與行業,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獨家壟斷,填補了國內儀表廠商在高端時頻同步測試領域的空白。白巖表示:「夏光成立近20年,一直是秉承『因為可靠,所以信賴』的信念。公司的運營理念以及優異的產品已贏得了專家和客戶的信賴。」

當談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時,劉婭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投入研發力量,不斷完善優化測量方案,可滿足更高精度、更遠距離的時間遠程測試。」白巖表示:「面向未來,SyncCV衛星共視儀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在國內廣泛場景應用的基礎上,希望能夠推向海外市場,不斷拓展市場空間。」


相關焦點

  • 中國自主衛星電話正式商用 衛星通信下一片藍海在哪兒?
    這一場景背後是自主衛星手機的正式商用。2020年1月10日,中國電信正式向社會各界提供天通衛星通信服務,衛星手機是其中的一項服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的首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具有廣域覆蓋、全天候通信等特點。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星途探索,浩瀚無垠,隨著5G商用正式啟動,衛星網際網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衛星網際網路最新進展無論從國外「矽谷鋼鐵俠」馬斯克雄心勃勃的「StarLink星鏈計劃」,還是國內的天通衛星商用、鴻雁計劃、虹雲計劃亮相。這些事件都標誌著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衛星網際網路至今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 中國自己的衛星電話!天通衛星通信服務正式商用
    原標題:中國自己的衛星電話!天通衛星通信服務正式商用   1月11日起,我國首個自我建造設計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天通系統正式面向全
  • 首款商用臺式機問世 華為加碼商用PC市場
    繼今年8月推出MateBook B系列筆記本,華為在商用PC領域再添重磅產品。昨日,華為首款商用臺式機—MateStation B515問世,此舉有望推動市場變革。再看商用PC領域,數據顯示,我國商用PC市場每年約有2850萬臺的需求空間,其中臺式機佔比70%以上,廣大的市場空間充滿著可能性。此外,據IDC《未來企業效率白皮書》顯示,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未來的工作將圍繞「未來工作文化」、「未來工作空間」和「未來勞動力」三個方向展開。
  • 雲網融合、網信安全加速部署 中國電信5G商用有新突破
    「率先將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獨立組網)網絡投入商用,持續引領雲網融合潮流、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中國電信以「三個全球領先」樹立起5G商用的業界標杆。未來,中國電信仍將加速創新驅動,共建共享5G網絡,提升量子通信服務能力,以三大引領凝聚產業生態新力量,助力經濟社會的數位化轉型。
  • 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商用 填補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空白
    1月10日,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商用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投入使用。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陳忠嶽表示,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正式商用,填補了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全天候、全領域穩定可靠的移動通信服務,有力保障了國家網絡和通信信息安全。
  • 「天通」商用,中國自己的衛星電話來了
    1月12日消息,第一個由我國自我研發建造的衛星移動通訊系統——天通系統從昨日起正式面向社會提供服務,這標誌著我國自主衛星移動通訊時代拉開序幕。此次進行商用的天通衛星移動通訊系統使用的是於2016年發射升空的「天通一號」衛星。
  • 專家:10年後6G將問世 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6G最新資訊 > 正文 專家:10年後6G將問世 數據傳輸速率有望比5G快100倍
  • 「1740+」,中國自己的衛星電話正式商用!
    近日,我國自主建設的首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天通」系統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提供衛星通信服務。從此以後,將有更多中國人用上咱自己的衛星電話。「天通」系統使用的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天通一號衛星,這是我國首顆高軌移動通信衛星,該系統由中國電信運營,號段為1740,目前的年套餐費用是1000元,包含750分鐘時長的通話費。
  • 商用衛星"太湖1號"明年5月發射升空
    11月17日,「太湖1號」商用衛星正式在北京完成總裝,即將進入整星模飛測試階段,並將於2020年5月發射升空,與其他衛星組網運行,向地面提供一系列的多譜段遙感觀測數據。據悉,擔當「太湖1號」衛星總體任務的單位是來自無錫山水城的一家民營企業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
  • 5G啟動商用、區塊鏈成網紅…2019年這些IT大事刷屏
    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10月底,我國三大通信運營商宣布啟動5G商用,並發布相應的5G套餐。這是我國在5G領域的又一項新進展,它標誌著我國5G大規模商用正式啟動。網友拍攝的5G測試視頻動輒刷屏,5G手機也開始陸續上市,但5G網絡部署仍在推進之中,並非一蹴而就,大家還需要再給它一點兒時間。
  • 5G啟動商用、區塊鏈成網紅……2019年這些IT大事刷屏
    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10月底,我國三大通信運營商宣布啟動5G商用,並發布相應的5G套餐。這是我國在5G領域的又一項新進展,它標誌著我國5G大規模商用正式啟動。
  • 中國電信5G商用有新突破
    「率先將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獨立組網)網絡投入商用,持續引領雲網融合潮流、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中國電信以「三個全球領先」樹立起5G商用的業界標杆。未來,中國電信仍將加速創新驅動,共建共享5G網絡,提升量子通信服務能力,以三大引領凝聚產業生態新力量,助力經濟社會的數位化轉型。
  • 清華科學衛星:我國首顆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
    8月6日12時01分,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專門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其主要目標是進行低軌大氣密度和重力場聯合探測。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基於北鬥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製造、位置服務等廠商採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隨著 5G 商用時代的到來,北鬥正在與新一代移動通信、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融合,北鬥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湧現,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電子商務領域。
  • 我國自主衛星電話商用放號 打破對海外依賴
    5月15日,國資委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中國自主衛星電話迎來正式放號。中國電信方面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商用運營為中國電信集團,號碼以1740開頭,可支持語音通信、數據傳輸、視頻會議等一系列移動通信服務。
  • 中國電信5G SA正式商用
    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商用堅定獨立組網,中國引領世界5G發展11月7日,中國電信正式宣布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網絡投入商用,同時發布5G SA定製網絡。這意味著,中國電信的5G用戶只要擁有一部支持SA的5G手機,不換卡、不換號即可升級為5G SA。
  • 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商用 覆蓋我國全部領土領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正式商用,覆蓋我國全部領土領海 新京報訊(記者 許諾)2020年1月10日,中國電信舉辦天通衛星業務發布會,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提供天通衛星通信服務。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實現了我國領土、領海的全面覆蓋,用戶使用天通衛星手機或終端在衛星服務區內,可進行話音、簡訊、數據通信及位置服務。天通衛星業務使用1740號段的手機號碼作為業務號碼,已經實現與國內、外通信運營商通信網絡的互聯互通,實現「在國內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人的通信」。
  • 三大電信運營商齊發力 5G消息商用進程加速 生態圈價值有望釋放
    來源:財聯社《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宋子喬)訊,三大電信運營商為5G消息平臺商業化落地按下了加速鍵。此前,三大運營商已先後披露5G消息系統招標,5G消息系統建設開啟標誌著5G消息落地邁入了實質性的階段,三大運營商有望在年底聯合宣布5G消息的商用。目前,華為、小米、OPPO、vivo、三星等品牌的手機已經通過了5G消息的功能測試,其中,小米旗下多款手機已支持中國移動用戶使用5G消息,而華為也將在11月底對現網中國移動用戶版的手機升級5G消息功能。
  • 中興通訊與全球通信GSMA聯合發布商用部署白皮書 5G邁入進入新篇章
    近日,中興通訊和GSMA聯合發布《5G SA商用部署》白皮書,提出SA作為5G目標組網架構,是全球實現5G應用價值的基礎,其商用進程已經初具成效並積累了大量行業經驗。 白皮書指出,自2019年5G商用元年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00個5G商用網絡,絕大部分都是NSA組網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