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煙囪」這兩年:騰訊正進行一場自我革命

2020-12-24 騰訊網

擔任騰訊技術運營副總監好幾年,徐海麗的風格一向穩健,可今年十月底申報預算時卻特別緊張,因為她打算為一項工作第三次「獅子大開口」,向公司申請一大筆錢,「公司還會批嗎?」

何況批預算的總裁劉熾平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在預算會上審項目,要麼一言不發直接過,要麼隨時打斷提問題。輪到自己,徐海麗惴惴不安地看著老闆,只見劉熾平點點頭,竟自言自語地說「這個錢花得值」——預算通過了。

短短幾個月中,這樣的意料之外已是第二次發生在她身上了。

另一次發生徐海麗休假時的大半夜,家人的手機響了,竟然是團隊同事找來,聲音緊張又興奮。徐海麗一驚:出了什麼事?原來,CEO馬化騰剛剛回復了團隊的一封郵件,要求修改郵件的內容格式,讓手機上看起來更方便。而這封郵件,不過是徐海麗團隊發給全員的例行工作進展郵件。

讓劉熾平如此大方、讓馬化騰如此仔細的工作,究竟是什麼?

151秒識別128萬張圖,底層技術收入寫進財報

答案是四個字:開源協同。

簡單說,開源協同就是騰訊內部原始碼全部開放,不同團隊協同開發,共建騰訊基礎技術平臺。

外部人可能了解的少,實際上,開源協同已在騰訊推進兩年。目前,騰訊內部代碼開源率已超過80%,組建和孵化了151個Oteam(開源協同小組的簡稱),涵蓋了計算、存儲、數據等所有網際網路技術基石,涉及了微信、QQ、騰訊雲等所有騰訊核心業務板塊。

騰訊tRPC Oteam 開源協同生態日活動,主題是:「來吧,留下代碼」

開源協同不僅為騰訊省下了數億元的成本,更通過研發效能的提升,技術輔助騰訊自己的產品、騰訊雲上的廣大產業客戶乃至全球技術共同體。

以雲帆Oteam為例,這個小組已有70多位程式設計師參與貢獻代碼,主攻深度學習框架,集結了騰訊所有事業群的相關技術高手,成立半年後,小組成功刷新圖像處理領域著名的ImageNet訓練速度世界記錄,只需2分31秒就能識別出ImageNet內128萬張圖片內容,Top5精度達到93%。

在程式語言java的openJDK國際開源社區裡,騰訊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因顯著貢獻被點名致謝的中國公司,在社區最近發布的JDK15版本中,JDK Oteam向主分支貢獻的代碼名列中國公司第一。

在全球最大的代碼託管平臺——Github上,騰訊也已經悄悄貢獻了超過100個開源項目,累計獲得超過30萬個星標,開源貢獻度居全球科技企業頭部。

底層技術收入甚至寫進了剛剛出爐的騰訊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企業級技術優勢被認為是騰訊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新亮點,今年前九個月,基礎架構安全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78%,雲原生安全產品客戶規模超過一萬家。

這還是那個被坊間笑稱只會做產品沒有技術標籤的騰訊麼?

12月2-3日,國際內源基金會ISC首次舉行亞太區峰會, 對騰訊的開源協同大加讚賞

開源協同正在悄悄地重構著騰訊的肌理。騰訊向來以賽馬文化知名,但開放協同恰恰是封閉賽馬的反面。兩年來,騰訊究竟經歷了什麼,不惜在技術上告別「賽馬」轉向「協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取得共識,還是推行實踐,只要對自己「動刀」,就註定了開源協同會歷經艱辛。

哪個能代表騰訊,哪個看上去都不夠強

作為推動開源協同落地的項目經理,徐海麗目睹了這個艱辛的過程,也看到了她在騰訊十三年所不曾看過的景象,比如兩個程式設計師互吹整瓶紅酒。

張青林酒量平平,但在2018年底一個晚上,卻主動幹掉了一整瓶紅酒,對於低調平實的程式設計師來說堪稱罕見。

更稀奇的是,他竟然是向一直以來的「對頭」——另一個程式設計師雷海林敬酒。倆人的團隊同在騰訊技術工程事業群(簡稱TEG)做資料庫技術,關係卻很僵。用雷海林的話說,曾認為彼此「老死不相往來」。

「互撕」在騰訊內部並不稀奇。

多年來賽馬機制催生出許多業務相似的團隊,產品側在賽馬,技術側也在賽馬。優點是產品的需求能在自己的技術團隊裡閉環,得到最快速的支持;而缺點是,重複技術自然造成資源浪費,尤其是研發效能低下,勁兒沒法往一處使。

能推出微信、QQ這種十幾億用戶級別的產品,騰訊存儲、計算、數據等支撐產品的技術家底一定不薄。但伴隨產品取勝,留下一根根技術大煙囪,好比強大的水和電被分散在一個個獨立運轉的工廠裡。

「我們梳理過公司內部重複的技術團隊,有150個之多,向Martin(劉熾平的英文名)匯報時,他都驚呆了。」TEG運營管理部總經理鄭亞峰迴憶。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戰略調整(簡稱930變革),樹起產業網際網路大旗,專門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簡稱CSIG)。而要向其他產業提供網際網路的水和電,騰訊雲需要輸出的,恰恰是公司級的技術能力。

但分散的技術能力顯然既缺少說服力,也缺少競爭力。這些煙囪在內部誰也不服誰,單拿出來又都沒法跟外面整體比較,簡言之,就是「不強」。

「拿資料庫來說,光是關係型資料庫就有三個技術產品放在騰訊雲上,客戶一看都懵了,究竟哪個能代表騰訊?哪個看上去都不夠強。」鄭亞峰說。

資料庫只是騰訊幾百個技術煙囪之一。不破不立,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TEG總裁盧山給出的答案十分直接:敲掉煙囪,拉通技術。

930變革後,騰訊在各事業群之上專門成立技術委員會,盧山牽頭。資料庫是技術委員會點名「必須拉通」的首批技術之一。

在2018年底雙方宣布合作的晚宴上,看著張青林一瓶紅酒喝完,雷海林沒示弱,也幹了一瓶。酒精的刺激下,也許是回顧過往的感觸,也許是多年心防的釋放,放下成見的兩人抱頭痛哭。

兩瓶酒和男人的眼淚,成了團隊合作前夜最好的「破冰」儀式。

在技術拉通的大勢之下,還有多少個醉倒的「雷張」無從知曉。接下來的問題是:該怎麼把散落在公司各處的技術擰成一股繩?

走出條新路,就得先革自己的命

壓力漩渦中心的盧山陷入焦慮:拉通技術意味著打破封閉,可封閉正是過去騰訊勝利的法寶。

革自己的命,談何容易?

鄭亞峰能理解這種複雜心情,他見證過騰訊技術打過的大大小小無數硬仗。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裡,騰訊服務面最廣、場景最多、用戶時常最長,「海量」是騰訊技術最重要的標籤之一。

海量時代講究技術專有、敏捷開發,一個功能的實現要經過從需求到開發、測試、運營上線等各環節的串聯路線,每個環節把自己的能力做到極致,專有的同時也是封閉。

但隨著開源和雲化成為最大的兩個技術趨勢,持續開發持續集成,大量開源組件可以直接用,測試運營等則交給研發效能工具,一行代碼可以很快讓用戶看到效果。

曾經的先進變成如今的落後,封閉是病根,那開放就是解藥。

盧山想明白了。他說服騰訊最高決策層「總辦」,借勢930變革,用「開源協同」的方式拉通技術。

但期待中的「大幹一場」,並未立刻出現:從2018年底提出到2019年5月,騰訊的「開源協同」在半年裡,幾乎毫無進展。

「原因特別簡單,大家都覺得開源協同是好事,但不是我的事。」在騰訊技術委員會負責開源協同項目的鄭亞峰說。甚至有技術團隊不理解地問:「我們靠本事打下的陣地,憑什麼別人來搶地盤?」

2019年6月,騰訊技術委員會的會議上,盧山下決心拍板「全面開源」。不光是底層的共同代碼開源,所有專門為產品服務的業務代碼也要內部開放,否則總有人說是業務代碼藏起來。

說到感慨處,盧山在會上紅了眼眶,對著各事業群的技術副總裁們說:「等多年後我們都離開了騰訊,回頭看留下的東西都是一堆煙囪這種殘垣斷壁,心裡會不會痛?」

技術委員會開啟自上而下的強推,決定從最重要的底層技術「山頭」開始動刀,「不同意開源協同的就上總辦」。

六大事業群技術負責人齊聚騰訊技術委員會linktime活動,盧山(左四)與一線程式設計師交流開源協同

基礎的名字服務(一種對IP位址進行名字編碼以方便後臺調用的技術)被點到。TEG基礎架構部組長王洪智受命做名字服務Oteam,才發現公司裡竟然有cl5、織雲l5等眼花繚亂的九個名字服務系統。

怎麼把九個砍成一個?王洪智懵了,「當時我們團隊在維護其中最大的一個,另外八個裡我只認識兩個,還不太熟。」

平臺與內容事業群(簡稱PCG)的內部合併讓Oteam找到一個契機。930變革時,PCG由原先三個事業部合併而成,大量類似的技術服務亟待整合,九個名字服務裡有三個都在PCG。

「我們首先找到PCG的團隊,提出了統一全公司名字服務的方案,經過四輪討論和修改,統一方案得到了雙方的認可。」王洪智先把PCG的「三合一」團隊拉了進來。

這讓王洪智信心倍增,他帶著統一方案又成功說服CSIG的第五個團隊,接著剩下四個團隊也順理成章地都加入了。Oteam給公司級的名字服務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北極星。

截至2020年9月底,北極星已更新至第12個版本,整合了騰訊全公司90%以上的服務,有110個部門、140萬節點接入了北極星,接口的日調用量超過2.5萬億,調用成功率超過99.999%,曾經的cl5和織雲l5在10月20日正式下線。

從大學畢業進入騰訊,王洪智做「碼農」五年,從沒想過有機會做一個公司級的技術產品。

「我們九個團隊第一次見面時還暢想過,將來提到騰訊的名字服務就是北極星了,我們再完善些也會貢獻到開源社區。」王洪智嘿嘿笑說。

從海量到雲,新時代提出新的技術要求,敲煙囪的人終於跑通了一條自己的新路。

「全行業只有騰訊選擇了開源協同這條路,這是騰訊的創新。」鄭亞峰認為,這條路以開放和協同為抓手,提供了一種新技術中臺的虛擬組織形式,提升研發效能,促進技術進步。

趟進深水區,反而不焦慮了

「新鵝」楊曉峰,雖然在JDK(程式語言java的開發工具技術)領域很資深,卻一直覺得:「誰會關注我們這些做基礎技術的?」

剛入職三個月,他就代表JDK Oteam在騰訊深圳總部濱海大廈領了個大獎——2019年度開源協同優秀獎。

「騰訊招我來牽頭JDK開發的時候就說了,要用開源協同的方式做,我其實就是衝著『協同』兩個字來的。」楊曉峰認為,把基礎軟體開發和全公司的產品需求融合在了一起,Oteam的方式很難得。

10月,JDK Oteam在濱海大廈舉辦生態開放日。楊曉峰沒想到,業務總經理都親自來參加活動;更沒想到,當看到Oteam成員沉醉於討論技術細節、以致於超時了都沒發現,他忽然被感動了。

楊曉峰不再認為自己的工作在騰訊是「無人關注」的:「開源協同這事,給了對基礎技術有興趣的人一個舞臺。」

這正是徐海麗期望看到的。生態開放日活動是她今年推動開源協同的一個重要抓手,幫助Oteam在公司內外打造技術影響力,鼓勵程式設計師們找到更多存在感和榮譽感。

「我們叫培育新代碼文化,讓開放和協同的文化深入人心。」徐海麗說。從當初旁觀雷海林和張青林的「紅酒泯恩仇」,她就隱隱感覺到某種精神被激發,只要有合適的技術土壤和技術氛圍,騰訊的技術還能「幹出更大的事」。

騰訊開源治理文化宣導視角之一:代碼規範大於寫代碼的自由

程式設計師的熱情被點燃。僅2019年,騰訊新增的代碼行數就高達12.9億,新增研發項目超過3500個。

今年6月,集合了騰訊各事業群資料庫內核開發精英力量,資料庫Oteam正式發布首個開源協同版本的資料庫內核TXSQL-8.0,這是騰訊歷史上第一個公司級MySQL內核統一版本,可為騰訊自研業務以及廣大雲客戶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碼客(騰訊內部的技術社區)中「資料庫技術」圈子的成員已超過2800人,一個置頂帖子問:騰訊雲和友商的資料庫產品有何差距?獲贊最多的回答來自一位資料庫產品總監。他寫道,騰訊雲和所有兄弟團隊「已經不止是開源協同,而是全面合作開發」,騰訊雲資料庫的未來「砥礪前行,大有可為」。

騰訊CI Oteam第一個舉辦了生態開放日,數千名員工觀看了內部直播,並在滿分5分的內部直播評價中打出了4.9分;天穹大數據Oteam在內網分享技術心得,獲贊上百個,員工留言「大廠表率」「非常支持這種有意義的事情」;資料庫Oteam的內部分享也被員工表白「強大,慕名而來點讚」……

所有這一切被盧山歸納為開源協同的「深水區」。儘管騰訊在短時間內內部開源的比率讓行業內驚訝,但開源率和Oteam數量都已不是騰訊的重點。

10月30日,騰訊技術委員會面向全員的活動上,盧山說:「2020年我們的重點是Oteam質量、是開源治理,往深水區走了。」

騰訊技術委員會與各事業群程式設計師合影

當然還是會有不一致的聲音。

比如開源治理所發布的代碼規範,為了代碼縮進兩格還是四格,騰訊內網裡程式設計師們吵個不停,盧山笑說這是好事,「大家互相爭吵,代碼越寫越好」。比如經過激烈PK後,依然有類似的團隊協同不了,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業務核心利益時,鄭亞峰仍舊耐心地密切觀察,保持溝通。

但無論是盧山,還是鄭亞峰,都不再焦慮。

「開源協同,沒有裡程碑也沒有終點,最終開放和協同會化為無形,成為騰訊的一部分。」鄭亞峰說,「我們一直在路上。」

盧山更看重的,是開源協同背後的信任。當時代對騰訊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敏銳地自我革新,用開放協同的文化打破煙囪林立,找回信任,才能勇立潮頭,靜觀風雨。

「技術的開放協同培養了信任,信任才能產生更長遠的創新和影響。」盧山說。

文 | 陳其亮

相關焦點

  • 推倒「煙囪」這兩年:騰訊正進行一場自我革命
    而這封郵件,不過是徐海麗團隊發給全員的例行工作進展郵件。讓劉熾平如此大方、讓馬化騰如此仔細的工作,究竟是什麼?151秒識別128萬張圖,底層技術收入寫進財報答案是四個字:開源協同。簡單說,開源協同就是騰訊內部原始碼全部開放,不同團隊協同開發,共建騰訊基礎技術平臺。外部人可能了解的少,實際上,開源協同已在騰訊推進兩年。
  • 騰訊科技升級1000天:團戰、登月與煙囪革命
    這是故事硬核繼2018年「930變革」之後對這家公司的持續觀察,它關於一家企業如何布局前沿科技,如何價值選擇,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當發現過去勝利的法則成為進化的阻礙時,如何自我革命。它關於人性與夢想的微妙展開。最終我們會發現它在摸索未來科技公司的模樣,這有賴於科學家超越研究,工程師打破封閉,而企業家不再只是「在商言商」。
  • 微信正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並小心翼翼的「自我革命」
    微信正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並小心翼翼的「自我革命」。 特殊時期的長假最該休息,反最忙碌,走親訪友、結婚嫁娶,樁樁件件皆是開心事,然而一天三四場,同樣令人身心俱疲。媒體報導,十一假期貴州男子在8天時間裡要趕23場婚禮,除了睡覺,不是在婚禮的現場,就是在婚禮的路上。
  • 廣州億元豪宅小區 大一山莊正推倒重新建設(組圖)
    航拍廣州推倒多棟億元豪宅 曾譽為「中國十大豪宅」  「十幾臺大型鉤機在忙碌作業,正在拆除小區內的部分別墅,似有推倒重來之勢...」  廣州日報2016年8月19日報導,廣州大一山莊豪宅近日十幾臺大型鉤機正在拆除小區內部分別墅。8月21日,騰訊房產到現場證實拆除工作正在實施,並對其進行航拍。
  • 偉大社會革命和黨的自我革命的創新實踐
    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就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奮鬥歷程的實質內容,精闢概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科學指明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勝利法寶。
  • 長城汽車:開啟徹底的自我革命
    7月20日,在長城汽車技術品牌發布會現場,魏建軍說:我們必須要進行脫胎換骨的改變,要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才有可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走的更遠。這一次長城自我革命的關鍵詞是「科技」和「轉型」。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天,支付寶母公司螞蟻科技目標估值2000億美元,超越建行,躋身A股前四、港股前六。
  • 獨立日當天,又一座哥倫布雕像被推倒扔海裡!不遠處煙花正燃放
    據《巴爾的摩太陽報》報導,周六獨立日(7月4日)當天,巴爾的摩一群抗議者推倒了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雕像,並將其扔進該市的內港海水裡。視頻顯示,抗議者在巴爾的摩「小義大利」(Little Italy)附近拆毀了這座雕像,而遠處正燃放著7月4日慶祝獨立日的煙花。現場畫面顯示,紀念碑被用繩子推倒,然後抗議者將其推入海水中。據《巴爾的摩太陽報》報導,這座雕像歸市政府所有,並於1984年落成。
  • 黨的自我革命從不「諱疾忌醫」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總書記著眼新時代黨的建設,明確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要求,進一步警醒和鞭策了全黨同志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決違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種問題。
  • 瀋陽150米煙囪月底爆破 創紀錄(圖)
    昨日,位於瀋陽珠江橋邊的瀋陽第三熱力供暖有限公司院內,150米高的煙囪正在做拆除前的準備工作,在煙囪中間段,有施工人員在進行鑽孔作業。  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 查金輝 攝  佇立在珠江橋邊十幾年的瀋陽第三熱力供暖公司大煙囪,本月底即將爆破拆除,煙囪高為150米,超過此前由瀋陽冶煉廠大煙囪保持的122米爆破紀錄。
  • 堅持和拓展黨實現自我革命的成功道路
    我們黨實現自我革命的成功道路,是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必須深刻理解其重大意義。破解自我監督這一世界難題的偉大創舉。自我監督是世界性難題,是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自我監督特別是對權力的監督。
  • 心與物的劇烈碰撞,覺悟自我的一場革命,為什麼產生了唯心主義?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21)《唯心主義的意義》對於從生存本能及初級認識方式產生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無疑是一場認識的革命。產生唯心主義是人們的一種自救行為,這讓深陷於單向性物質世界中的人有了面向自己的可能,在物質生存活動中忘卻自己的人們從此有了自我的角度,人開始從自我看世界。這是人類意識形態的一次飛躍,除了唯物主義的客觀世界,人們擁有了唯心主義的自我世界。
  • 人民觀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有自我革命的勇氣?
    這一數據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得到14億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正引領民族復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現實是一面鏡子,映照著政黨能力與執政績效,而過去、現在與未來一脈相承。回溯這個百年大黨的苦難輝煌史,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50多名黨員發展到9100多萬名黨員,其內在活力和旺盛生機令世人驚嘆——善於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具有極強的糾錯和修復機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正因如此,中國共產黨才能不負初心使命,不畏艱難困苦,不懼風雨洗禮,始終贏得人民的信任支持。
  • 剛剛,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站上了資本主義的土地!
    英國「推倒種族主義者」網站製作的《英國推倒指南》相當諷刺:在如今的歐美諸國裡,一場自美國而開始的「黑命貴」運動,正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迅速的破滅著西方社會一切根植文化的精神與驕傲我曾聽聞,這世界最難的事,莫過於「自己革自己的命」,而今天的西方歐美諸國,正在用實際的行動向世界展示,如何自己去打倒自己!自抗議爆發以來,面對記者採訪時,越來越多的英美抗議者們開始聲稱這是一場革命。然而,對於這場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所謂「革命」,不論是美國人、英國人還是加拿大人,似乎都難以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綱領。
  • 「四個自我」深化拓展中共自我革命重要思想
    一、深刻領會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徵和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管黨治黨寶貴經驗,強調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最顯著的標誌,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關鍵所在。
  • 為何真火壁爐使用雙層煙囪比使用單層煙囪好?
    而衡量煙囪的核心關鍵詞便是保溫性能,同時這也是雙層煙管同單層煙管的區別所在。同時因為近些年來環境問題,酸雨屢見不鮮,對於24小時暴露在戶外的真火壁爐煙囪來說是一場災難,但不鏽鋼雙層煙囪卻可以完美解決以上兩種問題。
  • 「放管服」改革: 一場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
    李克強總理強調:「『放管服』改革實質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痛點難點,「放管服」改革在全國各地持續向縱深推進。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半月談記者廣泛採訪地方施政者、企業家及基層群眾,共同探討:「放管服」改革這一源頭活水激活了什麼?
  • 孫立平: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已發生 逼迫中國進行改革
    「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已經發生,最簡單的政府感嘆的隊伍不好帶,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說的這些話,老百姓也不信了。這就是逼迫中國進行變化的真正的動力。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希望走到這個東西的前面,但是無論如何要對這樣的危機和矛盾作出反映,這個反映的過程就是我們改變的過程,就是改革的過程。」
  • 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要堅持「四個統一」
    原標題: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要堅持「四個統一」   在長期以來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探索形成了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從嚴管黨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等一系列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豐富思想成果。
  •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改革,這是中國共產黨對辯證法的最鮮活運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顯然,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在自我建設過程中,勇於自我反思、善於自我否定、敢於自我超越、強於自我修復的能力和品格,旨在始終確保黨性與人民性、黨性與先進性、黨性與時代性的高度一致。 自我革命充滿著辯證法的深刻原理 「自我革命精神」的緣起,最深刻的動因來自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