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豪大雨成災!罪魁禍首竟不是梅雨鋒面
臺氣象部門發布豪雨特報,今(28)日高雄市、屏東縣、彰化縣及雲林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臺中以北地區及嘉義縣市、臺南市也有局部大雨。從昨晚開始,南部沿海及市區連下好幾個小時的大雨,導致多處積淹水,「臺灣颱風論壇」表示,這波豪雨跟梅雨鋒面,其實關係不大,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鋒前暖溼但不強的西南風。許多人好奇,西南風不強,怎麼還下大雨?
-
梅雨鋒面逼臺!11縣市豪、大雨特報、19縣市防強風
受到滯留鋒面及西南氣流影響,今、明(14日、15日)兩天天氣不穩定,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有陣雨或雷雨。「氣象局」今早也針對11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另針對19縣市防強風。此外,鵝鑾鼻西南海岸今早發現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也不排除未來會成為颱風。 據報導,盼梅雨為臺灣「解渴」!
-
梅雨最快周日到 臺氣象專家:伴隨西南氣流
臺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年梅雨季第4道鋒面,是滯留鋒伴隨著西南氣流,美國(GFS)模式仿真,最快周日(6/21) 梅雨鋒面會南下影響臺灣。 吳德榮指出,周六(6/20)鋒面接近,大氣不穩定度提高,清晨降雨變多,午後對流強度也增強、雨區範圍擴大,天氣仍偏熱。而今年「梅雨季」第4道鋒面,結構是滯留鋒,還伴隨西南氣流,西半部及東北部降雨機率增加,花、東也有局部短暫降雨。
-
鋒面滯留臺灣上空!臺中南部9縣市豪、大雨特報
華夏經緯網6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央氣象局」今6:20對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嘉義市、高雄市、屏東縣等9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另也對臺中市山區、南投縣山區、嘉義縣山區、高雄市山區、屏東縣山區發布豪雨特報。
-
梅雨季見這大不妙 臺氣象部門曝「超危險」
21日下午起西南風逐漸增強,臺氣象部門指出,至周六(5/23)滯留鋒面影響期間易有中尺度對流系統發展,將伴隨短時強降雨、雷擊及強陣風等劇烈天氣現象。臺氣象部門代理主管鄭明典表示,梅雨季豪大雨要防的就是一團一團的紫色區塊,「在它底下雨量會很大,且生命期長,被它們掃過就會有可觀的累積降雨。」
-
全臺21縣市大雨豪雨特報 臺中、南投需嚴防大豪雨
臺中筏子溪水位漲,知高橋便橋4時起封閉(臺中市政府提供)華夏經緯網6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央氣象局」14日傍晚發全臺21縣市大雨、豪雨特報,特別提醒臺中市、南投縣要防大豪雨。據報導,根據「氣象局」最新天氣警報,全臺及外島21縣市,除金門、澎湖、臺東及宜蘭大雨特報外,其他縣市都是豪雨特報,臺中市及南投縣還可能出現大豪雨。一波梅雨鋒面14日起滯留在臺灣上空,加上西南氣流影響,全臺都有強降雨。「氣象局」統計,14日0時至下午5時40分,臺中、南投、苗慄及桃園累積雨量都超過200毫米,達豪雨標準。
-
梅雨鋒面這天結束 臺氣象部門:全臺周二晚起雨勢最強
臺「氣象局」表示,周二晚間到周三(5/26、27)西南風較強、降雨顯著,西半部、東北部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周四(5/28)上半天西南風仍強,天氣不穩定,下半天起西南風強度減弱,影響一周左右的滯留鋒面在周五(5/29)宣告結束。
-
梅雨鋒面將至 臺灣將出現暴雨天氣
央視網消息:臺灣氣象部門預計,14日開始,梅雨鋒面將再次來到臺灣上空,隨著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氣,臺灣將出現全面性、且持續時間長的雷陣雨,尤其西半部會有暴雨以上等級降雨。氣象部門預估,這波梅雨鋒面滯留在臺灣的時間至少持續到18日,甚至可能到21日。氣象部門提醒,梅雨鋒面滯留期間常易造成積水或淹水的瞬間強降雨,民眾應預先做好防範措施,儘量減少前往山區活動。
-
梅雨鋒面致臺灣北部地區災情爆發 慈濟全臺動員送關懷
慈濟志工準備餐飲供應居民使用(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7年6月2日,梅雨鋒面加上西南氣流重創臺灣北部地區,慈濟證嚴法師關心全臺災情,慈濟基金會也於6月2日上午9點成立防災協調中心外,從6月2日傍晚到6月3日即開始進行小區關懷與協助受災戶清掃
-
臺灣第一波最強梅雨鋒面報到 部分地區道路中斷
中新網5月23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第一波最強梅雨鋒面報到,造成「八八水災」災區嘉義縣阿里山鄉治達邦村,通往阿里山公路的嘉169線28公裡處塌方中斷,以及嘉129線山美便橋衝斷,阿里山公路71公裡處落石等災情,縣府啟動災害緊急應變機制。
-
梅雨鋒面離臺 豪雨造成逾9000萬新臺幣農損
滯留臺灣兩天的梅雨鋒面5日逐漸遠離。據臺灣當局農業主管部門最新統計,累計至5日傍晚5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損失估計達到新臺幣9058萬元,主要受損作物為水稻。 交通方面則傳來最新受災訊息,臺灣中部橫貫公路有路段5日下午出現坍方並已於晚間封路,其原因是連日豪雨造成公路上方土石鬆軟,所幸落石未造成人、車受困或傷亡。
-
下周梅雨鋒面來襲,氣象專家:做好防範準備
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表示,預估明天前可能達中臺等級,直接影響臺灣機率低,以周六日比較靠近臺灣,降雨偏向東半部到恆春半島為主。但要注意的是,下周一起環境轉西南風,再加上梅雨鋒面影響,全臺各地將有陣雨或雷雨,也要慎防劇烈、大範圍的降雨。
-
颱風「白鹿」形成 全臺17縣市午後豪大雨特報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今天下午2時形成,另外午後全臺多處降雨,氣象部門發布17縣市豪大雨特報,觀測到新北市三重區時雨量破70毫米,臺北市大同、中山、士林時雨量超過80毫米。
-
颱風+鋒面接力來襲!深夜開始是關鍵,氣象專家:最強梅雨季來了
今年首臺「黃蜂」路徑上備受關注,中央氣象局將黃蜂從中臺下修至輕度颱風,但由於目前路徑上不利於颱風發展,不排除會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對此,氣象專家吳德榮也直言,若輕度颱風沒有減弱,15日深夜開始至16日整天將會是黃蜂影響臺灣的關鍵。
-
梅雨鋒面深夜發威 豪雨襲臺最大時間出爐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天鋒面逐漸接近,中南雲多偶雨,各地留意午後雷陣雨。臺「氣象局」表示,鋒面主要影響落在今天深夜以後,容易生成中尺度對流系統,消消長長偶而有較大雨勢發生,周三(5/27)鋒面影響最顯著,整天降雨明顯,西半部、東北部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
梅雨鋒面發威!全臺慎防雷電、強陣風等劇烈天氣
華夏經緯網5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0日晚間鋒面南下,11日至12日鋒面通過,全臺各地都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陣雨雷雨,鋒面帶上容易伴隨劇烈天氣發展,當對流雲系移入會有較大的雨勢、伴隨打雷閃電或是強陣風等現象。 據報導,臺「氣象局」在臉書上PO出一張圖提醒一周天氣,10日晚間鋒面南下,11日至12日鋒面通過。
-
今年的梅雨為何如此「暴力」?還有多少雨在候場?
還是老套路,梅雨依舊會採取它最擅長的戰術——「車輪戰」。接下來,還有第二輪、第三輪。今年的梅雨,被扣上了「暴力梅」的帽子入梅以來,浙江下了多少雨?杭州的雨下得也很「暴力」,尤其是桐廬,有30個站點降水量大於100毫米,並將暴雨預警升級為紅色,啟動了簡訊全網發布。印象中的梅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副「綿綿」的做派,這次為何下得那麼兇猛?浙江省氣象臺說,因為西南暖溼氣流強盛,冷暖空氣交匯明顯,本周的降水已經顯現出非常典型的梅雨鋒面降水特徵。冷暖空氣交界面,在氣象上叫鋒面,導致梅雨的這個鋒面叫做梅雨鋒。
-
梅雨釀災 臺灣測試才開始
今年臺灣地區梅雨特殊嗎?是全球暖化下的氣候異常嗎?我們必須很淡定的說「不」。 回顧過去十幾年,梅雨鋒面不來,或真的來了雨量不夠,已成為常態,常常在梅雨季間有嚴重乾旱。今年從五月中開始到目前的梅雨鋒面,頗有真實梅雨鋒面的特性,似有回到四、五十年以前正常梅雨季較多的雨量。異常久了,回到正常,大家反而會覺得不正常。
-
初二全臺恐變天 臺氣象部門:恐為冷氣團等級
臺「氣象局」指出,初二(1/26)鋒線通過臺灣,加上南邊水氣移入,將轉為全臺有雨的天氣型態,隨後東北季風增強,北臺灣氣溫降幅最明顯,「強度頗為接近大陸冷氣團」。 據報導,據「氣象局」數據顯示,周五、周六(除夕、大年初一)鋒面位於臺灣北部海面,除了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北部也因鋒面接近而有小範圍降雨的機率。 「氣象局」指出,周日(初二)鋒面通過,全臺有雨。
-
最萌的鋒面示意圖!
準靜止鋒:當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時,其間的鋒面便很少移動,勢均力敵,任何一方都沒有足夠的力量使另一方移動,或遇地形阻擋,移動幅度很小時,鋒面相對靜止 當冷空氣長途跋涉、翻山越嶺 來到雲貴高原一帶時 受到重重山脈的阻隔 力氣消耗殆盡 勢力大大削弱 從而變得移動緩慢 在西南氣流的作用下來回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