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佛系刷屏了。
如果你還在為看不懂文獻而煩惱,為得不到完美的實驗數據而發愁,那你一定還沒加入佛系研究生的行列。
佛系研究生怎樣定課題?
「都行啊,老闆您說啥好啥就好」
「以前不懂事,總以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已經換過三次課題的王博輕描淡寫地說,「沒辦法,得考慮畢業,得考慮就業。剛換課題那會兒還不太適應,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還經常被老師和師兄嫌棄進度慢。後來也就看透了,畢竟本科課程也都是自學過來的。」
佛系研究生如何做實驗?
「一切隨緣,做到哪算哪」
「著急也沒用!」三年沒換過手機的老李皺著眉頭下了一單外賣,「今天一大早就來把反應架上了,反應了好幾個小時還沒出現文獻裡那種現象,而且這已經是我第二十次做這個實驗了。還是外賣靠譜,按時按點能到還不用催。不說了,我去看看冷卻水有沒有漏出來。」
佛系研究生如何面對退稿?
「放下執念,立地修改」
「這都是必經之路。」端著泡著枸杞的保溫杯的小姚嘆了口氣,「在讀研之前覺得,科研就是「做做」實驗「發發」文章,現在發現關於文章你只能是「想想」。把實驗都花在實驗上不去提高一下表達能力還想一次就接收?別鬧了。認認真真改文章,總有一天會發表的。」
佛系研究生平時穿什麼?
「不在意形象很多年,白大褂才是我的袈裟」
「研究生和那些上班族不一樣。」今年研三的小趙理了理稀疏的劉海如是說,「沒辦法,髮際線上移得厲害。以前還燙個頭什麼的,現在能多留一根是一根,雙十一囤得最多的就是霸王。至於穿什麼嘛,我一般都是抓到哪件穿哪件,春秋經常是衝鋒衣,耐髒。」
佛系研究生如何找工作?
「我找,或不找,工作就在那裡,都是玄學」
「投了幾十家都不是很理想,」還在為去大城市還是留在家鄉省會糾結的應屆生老劉對工作頗有自己的看法,「靠著對科研的熱愛讀到現在,似乎還沒本科就就業的同學掙得多。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趕上大城市4w+的房價。不過也不能老盯著身外之物,好幾年窮困潦倒的搬磚生活都挺過來了,畢業之後總會慢慢慢慢慢慢慢好起來的。」
所謂佛系研究生就是這樣一群人:穿著打扮低調簡單,科研態度不爭不搶,實驗隨意,論文隨緣,心靈容易滿足。
據說有了佛系buff的加成,延期的概率都變大了(劃掉)
自嘲之後,小編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打起精神專心科研。其實大家都是嘴上說著滿不在乎,心裡卻為了實驗數據徹夜難眠,不要讓一切隨緣的執念讓自己喪失了堅持和奮鬥的動力。
科研不易,且科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