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會8月17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了近期對嬰兒配方奶粉樣本的檢測結果。其中,15款奶粉樣本均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且有9款具有可致癌的環氧丙醇(gylcidol)。
香港消委會指出,3-MCPD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的形態,存在於棕櫚油和嬰兒配方奶粉等食材上。
據歐洲食物安全局建議,1個月大、體重4.3公斤的嬰兒,每日容許攝入量上限為8.6微克。食用過量或損害腎功能或男性生殖能力。
在接受檢測的15款奶粉中,檢測值最高的1款樣本,是BELLAMY&39;S ORGANIC若按奶粉罐上的建議餵奶量餵哺嬰兒,每日攝入3-MCPD量會超過歐盟標準;而它也是不含致癌物質的其中一款,所以消費者選購時可以自己掂量。
溫馨提示,各位消費者對於以上檢測結果,不要拋開劑量談毒性。
以上15款奶粉,致癌物質有,汙染物也有,但並未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
那麼這份檢測結果有什麼用呢?
——讓消費者有知情權與選擇權。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8月18日在港臺節目《千禧年代》稱,1款奶粉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建議的每日攝入限量,9款奶粉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都符合歐盟的上限規定。
現時香港法例沒有規管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氯丙二醇、縮水甘油脂等物質的含量標準。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認為,港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並考慮引入相關食物安全標準和規管安排,而父母亦要小心考慮是否繼續餵哺含有關物質的奶粉予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