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一篇《嬰兒奶粉大檢測9款驗出汙染物及基因致癌物》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此次接受檢測的15個奶粉樣本中,不乏內地寶媽青睞的香港奶粉產品,因此很多寶媽都對香港奶粉的安全感到擔心。
但很快,香港食安中心便在社交平臺上進行了公開闢謠,表示消委會參考的歐盟標準為「健康參考值」,即建議嬰兒每日攝入上限,並不是就嬰兒配方奶粉所制訂的規管標準。「事實上,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地方都未為氯丙二醇和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在嬰兒配方奶粉中的含量制定規管標準。」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衛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來看,這些奶粉產品均符合安全標準,媽媽們可以放心給寶寶喝。
9款香港奶粉中檢測出的物質是什麼?
根據香港消委會所發布的報導,在這幾款奶粉中檢測出的汙染物為氯丙二醇(3-MCPD),這種物質是在提煉植物油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汙染物,但是也僅僅是可能會產生。另外,因為嬰兒奶粉的製作過程中都會用到植物油,所以即使有可能產生,也不僅僅存在於這幾個品牌的奶粉中。並且這幾款奶粉中的該物質含量並未超標,媽媽們按正常推薦量給寶寶飲用即可。
而在這些奶粉中檢測出的致癌物質環氧丙醇則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會以縮水甘油酯(GE)存在於食物中。但由於環氧丙醇存在於多種食物中,且目前的致癌研究只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所以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評估認為其攝入總量較高,多數人都面臨著潛在的健康風險。雖然具有潛在的致癌性,但只要攝入量不大就不會影響到人的健康。而9款樣本檢測的含量為每公斤1.1至29微克,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
媽媽們在選購香港奶粉時要注意什麼?
雖然此次「香港奶粉含致癌物」的事件可以說是虛驚一場,但是再一次提醒了媽媽們及社會對於奶粉安全要更為重視。香港消委會也表示:「為提升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並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食物安全標準和規管安排。」
媽媽們對於香港奶粉的品質和安全性無須懷疑,但是媽媽們在選購香港奶粉時,還是有一些方面可以多加注意。一看奶源,荷蘭、紐西蘭等黃金奶源地的奶粉相對來說更優質一些,此外有機奶源也比非有機奶源更安全一些。二看原料,市面上有鮮奶和還原奶作為原料的奶粉,選擇鮮奶原料的奶粉的營養價值更高。三看配方,強化配方並非越多越好,要根據寶寶的體質進行選擇,同時要避免香精、蔗糖、麥芽糊精等人工添加劑。除此之外,媽媽們在購買奶粉時,一定要通過正規途徑購買,這樣才能保證奶粉的品質。
寶寶的身體健康對於媽媽們來說是頭等大事,而作為寶寶重要口糧的奶粉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媽媽們也要學會去偽求真,對於「香港奶粉含致癌物」這類的報導,應該在搞清楚真相之後再進行判斷,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總而言之,給寶寶選擇香港奶粉的媽媽們可以放下心來,繼續給寶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