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個人的青蔥歲月有多長?三十年、四十年,也許會更長!」他笑著說,「因為,只要穿著這身制服,我就覺得永遠年輕!」他就是**,男,55歲,**市公安局新區分局大路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自1988年從部隊轉業到了公安,一幹就是31年,先後榮獲個人三等功1次,個人嘉獎6次。人稱不服老、不服輸的「廉頗」。
用心丈量社區的「鐵人」
「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是他的工作標準。大路鎮作為城鄉接合區域,有鄉土風俗濃厚的農村,也有外來人口居多的小區,情況較為複雜,但在他心中永遠都有著一張圖譜。每天他都會夾著那本黑色筆記本進社區,到這個村頭看看,到那個小區瞧瞧,本子上記滿了他了解到的各種情況。這裡有多少街道、多少胡同;那裡有多少流動人口、多少出租屋;又有多少寄遞業、多少加油、加氣站,他都了如指掌。隨著「一標三實」的開展,為了跟上「智能化」的步伐,原本只會「一指禪」的**開始練習打字。平時上班時間,他就坐在電腦前一條條地錄入信息,下班後,他又趁著上班的居民都到家了,再一家一家入戶走訪。農村地區平房、老房居多,再來就是小高層,也是沒有電梯的,一層層、一戶戶地走過,要說不累是騙人的。就這樣,**連續加班一個半月,共採錄了「一標三實」基礎信息上千條。
鄉親們心中的「老張」
**本來就是**人,方言通,習慣同,更是對社區工作充滿熱情。他把自己當成轄區群眾的親人,與居民「拉家常」,培養感情,鄉親們都親切的稱呼他「老張」。鄉親們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他也是竭盡所能地幫著解決。**年7月份,轄區內一名小夥子來到大路派出所,他的孩子現在6歲了還沒戶口,眼看著馬上就要上學了,家人焦急萬分。**知道後,主動聯繫到這位當事人,走訪了村裡及周邊鄰居,這才了解到,因為一些原因,孩子的父母一直沒領結婚證,導致無法辦理孩子的出生證明,小孩的戶口也就無法報入。於是他先後兩次前往孩子出生的醫院,翻閱醫院的出生證明檔案底冊,最終,功夫不忘初心人,**終於找到了孩子的出生證明,這才順利地幫助孩子報上了戶口。
堅守一線的「廉頗」
今年,**55歲了,但他對待工作還是一如往昔,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年的十九大安保,到防疫工作,**始終堅守在一線。一家一家上門核查場所行業、棋牌室等,一一告知通告。與此同時,他對大路集鎮的9家旅館、7家足療SPA、5家洗浴休閒進行全覆蓋式的檢查,並加強安全防護宣傳,督促足療店關停。隨著防疫工作的深入,最讓**牽掛的,就是在家進行居家隔離的群眾。提醒他們家庭成員之間要做好疫情防預,加強體溫檢測,一旦出現發熱等身體不適症狀,及時上報。他所在社區,家家知曉少出門、不出門的管控政策,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效果明顯。他常說:「古有廉頗八十領軍打仗、和他一比,我就是年輕人,我還能做很多事」。
【篇二】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基層是他的戰場,數據是他的武器,看似沉默無聲,卻在每一起核查中析微察異,洞若觀火。他就是張煒,男,1986年2月出生,現為**市公安局**縣局**派出所民警,先後被縣局表彰為「綜合先進個人」、「辦案積分先進個人」、「十佳辦案能手」、「安保工作先進個人」,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十佳政法幹警」稱號,**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嚴格梳排
織密築牢防護網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張煒主動請戰,加入疫情防控專班,承擔起數據核查研判工作。根據任務分工,他主要負責對上級推送的人員數據清單進行落地核查,逐一走訪外地返阜人員,並會同社區、衛生部門工作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信息採集,做好管控措施。
為了高效快速完成交辦任務,張煒帶領隊員夜以繼日開展工作,在實地走訪外地返阜人員、留觀點值守工作中,易感染的風險度異常高,而他總是衝在前、幹在先。在他看來,年輕人,特別是共產黨員有責任,有義務在急難險重任務前,第一時間站出來。2月11日凌晨,正在辦公室整理白天走訪臺帳的張煒接到所長電話,轄區七家企業因復工復產需要,已有126名外地員工返阜,其中有23人來自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接到命令後,他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和所長一同趕到開發區管委會,連夜與七家企業負責人積極溝通,通報防疫形勢,闡明利害關係,動員企業安排賓館對40名員工集中留觀,有效防止疫情輸入蔓延。
為民解憂
尋回出走雙胞胎
群眾身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疫情期間,張煒還承擔著110接處警、案件查處、防範宣傳等工作,面對如此高強度、不間隙的工作,張煒從不叫苦喊累。他深知,任何情況下,只要群眾需要、崗位需要,自己就要帶著責任、帶著熱情,積極成為群眾的「排憂人」。
2月3日中午,轄區群眾孫某來到**派出所報警,稱家中雙胞胎兄弟已離家出走半日,自己多方尋找無果,無奈只能向警察求助。接到報警後,張煒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詳細問詢了孫某孩子出走前後過程,並考慮到疫情期間,兄弟二人離開縣城的可能性極小,便以孫某家為中心,向外輻射調取道路沿途視頻監控。經過四個小時不間斷查找,最終在**圓盤的視頻錄像裡,發現了兩個嬌小的身影。為防止孩子們離開圓盤,張煒立即駕車趕至鎖定地點尋找,不多時,張煒便在馬路邊找到了懨懨的兄弟二人。張煒下車後並未直接道明來意,而是溫聲詢問兄弟二人為何在此處,是否遇到困難了。原本帶有戒心的兄弟二人,一下子就放鬆下來,隨即道明了離家出走的緣由。安慰好兄弟兩人後便驅車將二人安全送至家中。回到所裡後,張煒立即扎進數據研判裡,直至深夜將全部數據核查完畢。
保障民生
打擊犯罪不手軟
穩定是最大的民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張煒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對於違法犯罪的打擊也一刻未停止。對於張煒而言,不論是防疫管控工作還是打擊犯罪,只要是能夠維護轄區平安,自己都義不容辭。
2月15日晚,根據信息研判,涉嫌系列流竄盜竊電動車的戴某可能已經返回家中,張煒帶領同事迅速進行布控,悄悄布下一張抓捕的網。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和同事決定先在門口蹲守,伺機而動。當晚,**普降大雪,氣溫驟降,雪花夾雜著雨水拍打著張煒的臉,被淋溼的衣服緊貼在身上,而頭髮上的雨水不時流入眼中,他也只是簡單抹了一把臉上的雪水,繼續蹲守。突然,門口有了動靜,戴某穿著睡衣出現在大門口,說時遲,那時快,張煒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將戴某控制住。經審查,戴某對3起實施電動車盜竊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篇三】
從醫學嬌子到檢驗達人、從刑事技術破案尖刀到掃黑除惡幕後精英,從警18年來,她始終發恪盡職守,紮實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的忠誠和擔當。她就是**,女,40歲,中共黨員,現任**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工作以來,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先後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
「創建全國科技強警示範城市工作先進個人」 「十佳民警」
「十大女傑」 「優秀女警」、首屆「巾幗匠星」等榮譽稱號,多次被市局評為優秀公務員。
篳路藍縷
綻放別樣風採
在**剛走上了DNA檢驗工作崗位時,**公安在該項檢測工作上的經驗為零,她在**公安刑偵DNA室創建之初,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不懼腐臭的屍體、不畏惡劣的天氣與環境、不顧建築物燒焦坍陷的危險,她在兇案現場尋找著可能對破案有所幫助的蛛絲馬跡。
從**年至**年,通過DNA檢驗,她為多起惡性案件偵破指明了工作的方向,為審判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年7月23日,漣水發生一起金店搶劫案件,損失財物總價三百萬,案情重大!為了能早日破案,她毅然投身到案件偵破戰鬥中。經勘查,現場留有滴狀汗斑,她針對汗斑中微量DNA的特點,迅速開展檢驗工作,經過8小時連夜檢驗,得到了一個完整的男性DNA分型,創造了公安史上「一滴汗」破案的神話!**的敬業進取鼓舞著DNA室的所有人。在她的帶領下,DNA室榮獲「**市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精益求精
構建精品工程
**年以來,她堅持科技創新,帶領DNA團隊對DNA檢驗系統、檢驗流程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成功研發出新的檢驗系統和裝置,使檢驗工作效率提高20倍以上。**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向她頒發《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授予國家專利權。
因工作需要,她被抽調到市掃黑辦開展專項工作,她憑藉18年實戰累積的刑事犯罪案件辦理經驗、細緻縝密的刑偵思維,積極投身專項鬥爭一線,堅持從破解難題入手,參與創新構建黑惡犯罪排查、問題線索核查、執法監督評查一體化「三查」機制等精品工程。她對待工作極為苛刻,為全市黑惡犯罪挖得深、查得實、打得準,實現破案攻堅的「一子落」帶動專項鬥爭的「滿盤活」的工程奮鬥著。截止目前,**市人均辦案數全省第一,依法判決全省首個涉黑罪犯死刑,贏得了辦案質量和效率「雙豐收」。她也從技術能手進階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工作多面手,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勇往直前
彰顯忠誠擔當
2020年春節,全國面臨著強大的疫情考驗,面對疫情,她不怕苦、不怕累,盡職盡責堅守掃黑除惡案件線索規範管理一線,以最專業的標準,對待每一條線索、研究每一份卷宗。為了完成「三清零」目標,獲得群眾滿意的反饋意見,做到讓臺帳準確無誤,採取「當日過堂銷號」工作法,與辦案組同事一起完成了數百件線索清理、逾千份上報資料的閉環歸檔核查工作。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