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男,漢族,出生於1945年9月,中共黨員。現任**縣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縣中老年文化藝術團團長。
**同志,在鄉鎮擔任書記十年,在縣總工會擔任主席20年,1995年被評為全國總工會先進工作者。國家計委全國總工會頒發了榮譽證書,他不斷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文化人,以人育人,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寬容和諧六卡落實到各班同志身上,踐於行動,弘揚孝道文化,自己出資印發優秀歌曲、孝親敬老、最美的歌唱給媽媽,常回家看看等歌曲送到學生手中,組織開展孝親敬老大傳唱、唱在口中,記在心裡,為了更好的將工作落到實處,讓更多的青少年明孝道、知孝義、聚孝心、鑄孝魂、見孝行。他參與拍攝了三部具有孝道教育意義的《半塊饃》《半塊磚》《三喜臨門》電視劇,得到了**電視臺的轉播。
2015年,在**鎮創建五好關工委時的他不僅辦起了讀書室,而且開展了「我為**種顆樹」活動。在植樹時以物論人,教育青少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016年在**的帶領下藝術團把關教工作融入到具體每個人身上,利用「大手拉小手,老少共提高」等活動,將工作落實到16名老同志身上。例如爺爺奶奶給孫子輔導功課,講如何做人;孫子給爺爺奶奶洗腳、剪指甲、摻扶逛街。2017年,在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和市級文明縣城「三城聯創」活動中,他組織了一支十名五老志原者服務隊到大街小巷撿垃圾、擦拭欄杆、打掃衛生;學生上學、放學這些老同志就在縣區交通路口義務維持交通秩序,確保學生安全通過;尤其是配合工商局、物價局、監督所到各門市、商店、攤點,檢查假冒偽劣商品,短斤少兩行為。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評,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鐵面無私的「包青天」維護群眾利益的「衛士」,為社會做奉獻的最美五老。
**同志,帶領藝術團十三年來不講名利,不計報酬,不叫苦、不叫累,把關教工作廣為宣傳,跑遍了大街小巷、社區、鄉鎮,累計演出240場次,受教育群眾16萬人次,以文化軟實力,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讚揚。
「五老」精神最美
晚霞光彩最紅
**同志現年73歲,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系**縣關工委副主任。
退休而不休,餘熱要發揮
**同志,在鄉鎮擔任書記十一年,調縣總工會任主席20年,2006年退休在縣總工會。現任**縣關工委副主任,**縣社區促進會副會長,**縣中老年文化藝術團團長
**同志生於**,長在**,工作於**,養老於**由於受黃河之水的哺育,大禹精神的感染,傳統文化的影響和**精神的薰陶,使他形成了一種獨有的人格。在崗幾十年,不論是在鄉鎮擔任主要領導,還是在縣總工會擔任主席,無不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尤其是在縣總工會擔任主席20年中,更是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做出了驕人的業績,被評為全國先進工會工作者,受到了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計委的表彰和獎勵。八七年選為**省總工會第八屆委員。
按說,**同志為黨和人民工作了大半輩子、辛苦了大半輩子,勞累了大半輩子,奉獻了大半輩子、應該休閒在家,含飴弄孫,安度晚年,享受生活,但他不願當「退役馬」要當「超役牛」,把退休作為人生的「中轉站」,一辦「籤證」手續就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關心下一代事業作為實現第二春開始,背負起了教育青少年的責任。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永恆主題
**堅持教育青少年以人育人,以文「化」人。他把民族的優秀文化,以**精神為主導的革命傳統文化,以社會義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的當代發展文化,是引導青少年思想啟蒙、人生起步、修身要素和健康成長的墊底,他深入學校、社區和農村,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明,尤其是在孝道文化教育中,志祥他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寬容和諧六卡,落實到班級及每個同學,踐於行動。他把以道德教育、文明禮儀講稿大講特講。讓青少年明禮、立德弘揚孝道文化,又自己出資印發《孝親敬老》《父親》《世上只有媽媽好》《常回家看看》《最美的歌唱給媽媽》等優秀歌曲送到各學校,組織開展《孝親敬老》大傳唱讓青少年唱在口中,記在心裡,體現在行動上,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在青少年中播下了孝道文化種子,而且培養了同學們明孝道知孝義,聚孝心、鑄孝魂,見孝行,優良品德,湧現出了不少「孝親敬老」的好青年,西郊中學一些學生,過去只讓父母給他做這做那,從不關心愛護父母。現在不擔自己的事儘量自己動手,而且還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被家長稱為好孩子,被學校稱為好學生。同時他還把**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並針對青少年的思想實際,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注意了大眾化、時代化、人性化,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義,不僅使青少年了解了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且是他們從中啟迪了心智,獲得了感知汲取了力量。譬如志祥他在**鎮**創建「五好」關工委時,不僅幫助村上建立了圖書室,引導青少年,豐富知識,涵養心靈,開發潛能,規範行為,而且帶領青少年開展「我為**種顆樹」活動,在植樹中,他又以物論人,以事論理,教育青少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要成活成長,需要栽植好、澆灌好、管理好、保護好,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參天大樹,青少年要成人成才,更需要從小學好文化知識,把基礎打好,從小以先進文化引領,把自己的思想道德培養好,從小要向革命老前輩和英雄人物學習,把自己的行業規範好。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棟梁之材。如此這般起到了很好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不僅促進不少學生勤奮學習文化知識,以好的成績考入了**中學,而且也促進了一些農村青年刻苦學習實用技術,走上了致富道路。
歌亮舞美宣傳忙,再現餘熱夕陽紅
為了增強宣傳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影響力**同志他在工會的老關係;組建了一支中老年宣傳隊自編、自排、自導、自演文藝節目,他把**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其中、貫穿其中、滲透其中、體現其中,並緊密配合當前形勢和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帶領宣傳隊進社區、入農村、大蓬車文化下鄉,進行義務演出,譬如去年「七一」他們慶祝建黨86周年文藝演出,他們就以自編《十唱共產黨》、《祖國你好》、《十八大精神指航程》《中華民族復興夢》、《改革開放新**》《**巨變》等節目進行了多次的演出。今年共演出38場次,觀看群眾多達10萬多人,在**城鄉高揚了共產黨好,偉大祖國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並且**他們這個宣傳隊離退休的老同志人才濟濟,自編、自演了三部電視劇《半塊饃》《半塊磚》《三喜臨門》**電視臺,黃土人家欄目來縣上拍攝,**電視臺播放,**電視臺轉播。以電視劇的形式教育青少年和群眾,得到了各界人士高度評價。對廣大人民群眾和青少年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質,起到了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振奮精神,催人奮進作用,不僅為教育青少年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有益貢獻,而且也使自己煥發了青春,贏得了群眾的贊語。
**同志把關心下一代工作融入到藝術團的宣傳演出中去,十八大後他為了宣傳十八大精神就編寫了「十八大精神指航程」的眉戶小劇,落實主席的八項規定,他就寫了「反腐倡廉勤政為民」陝北說書群口快板和「中華民族復興夢」的快板,為了廣泛宣傳關工委的職能,全社會都要重視關教工作就編寫了「三位一體抓教育,祖國江山萬年春」的快板,和自編的舞蹈,「學習雷鋒好榜樣」和「愛的奉獻」表演唱,所有這些節目在廣場、社區、鄉鎮進行多次宣傳演出,教育了青少年,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為了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志祥就自編了十九大精神暖人心的表演唱和十九大精神永飄揚的眉戶和梁家河精神譜新篇的快板,把十九大精神進社區、進鄉村多次宣傳,進一步深入人心貫徹落實。
關注生命安全,築牢安全紅線
今年多次提出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所以安全已成為政府最用心,企業最鬧心,領導最擔心,公眾最憂心的社會焦點問題。
**同就給主管縣長提議他們利用六月份安全月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和有關安全的知識及事例,自編了十六個節目如蒲劇聯唱《誇誇安全生產法》;眉戶聯喝《安全第一記心間》;小品《鄰居》(安全用電);相聲《安全生產鑄和諧》;快板《責任心裡出安全》,《說安全》等,共16個節目巡迴十個鄉鎮,三個社區,一個街道辦事處,進行以「關注生命安全,築牢安全紅線」文藝宣傳演出,取得了好的效果。得到了群眾高度讚揚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他在藝術團把「一幫一,大手拉小手,老少共提高」,從2011年落實在21位老同志的身上,就是爺爺奶奶、給孫子輔導功課,講如何做人、思想道德教育。孫子給爺爺奶奶洗腳洗頭,剪指甲,摻扶逛街,做力所能極的活,這樣大手拉小手一幫一結對子的活動開展以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把大手拉小手,落實在行動上,促進了思想道德教育。
在創建省級和市級文明縣城和市級衛生縣城(2 1)三城聯創活動中,志祥他自動組織了10名五老志願者了務隊深入到大街小巷,拾垃圾、掃街道,自覺維護衛生清潔;學生上學、放學、這些五老志願者在路口擋各種車輛,讓學生安全通過。尤其是配合工商局、物價局、監督所,深入到各商店、門市、攤點,查假冒偽劣商品,斷斤少兩、剋扣群眾的行為,受到了政府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說志祥他們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維護群眾利益的「衛士」,為社會真做奉獻的「五老」。
志祥同志在貫徹落實講的:「要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基因利用好,把紅色基因傳統發揚好。」他在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祭典英烈掃墓時,每年志祥親自給掃墓的同學講烈士陵園中140名烈士的事跡。和長徵中的動人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幾年來共受教育的師生達5萬多人次,受愛國主義教育知道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犧牲了寶貴生命換來的,緬懷烈士豐功偉績,還要傳承他們未完成的遺志,轉化為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立德鑄魂,爭做三愛新人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在家庭教育指導團中,**他帶領六名成員巡迴學校、社區、家長學校,組建關工委的單位進行宣講,電視臺編排,進行了系列講座播放。他講的是「認真構築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把關教工作做為長效機制」。
在開展家庭啟蒙教育中,志祥同志擔任團長,帶領八名「五老」深入到十四個幼兒園和社區,給8000多名家長講家庭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做合格父母,嚴以律己,為孩子做榜樣。
**他帶領藝術團十三年來,不講名利,不計報酬,不叫苦叫累,甘願奉獻,他把關工精神在演出中廣為宣傳,在機關單位、大街小巷、節假日、社區鄉鎮、落實「三下鄉」服務到基層,為十二個鄉鎮16個村共累計演出140多場次,觀看群眾多達10萬人次,他們不畏嚴寒,不怕酷署,頂風冒雪,為群眾演出,以文化軟實力,促進了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真是人老志堅奉獻美,再獻餘熱夕陽紅。
**同志,他持之以恆認真抓關心下一代工作,有一定的輻射力、影響力,滲透力,卓有成效抓關教工作,無私奉獻地把愛心工程,傳承發揚廣大。受到了青少年歡迎,得到了社會尊重,今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和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文藝演出,志祥他編的小品《勞動最榮耀》,表演場《黨的政策亂人心》再和一個相聲《中國夢》等節目演出進行了宣傳演出,群眾一致好評。
**同志正以「黃昏獻餘熱、夕陽報寸心」的精神,書寫著自己的銀令人生,譜寫著自己的燭光新曲,實現著徐特特立老前輩的深切厚望,看著他那溢滿臉龐的笑意,聽著他那發自內心的表白,想著他近年來所做的一切奉獻,深信他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能更上一層樓。2011年被縣委評為創業先鋒,市、縣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2013年2月,省關工委評**同志評為先進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2015年省關工委評志祥同志為先進個人,2017年3月市關工委評選**「最美五老」的稱號,他的真情和夕陽的愛,永遠是哺育青少年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望他在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奉獻的徵途中,他會走的更加堅定,更加有力,更加遙遠,更加成功。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更有佳績。
【篇二】
**,女,漢族,出生於1991年10月,共青團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市廣播電視臺FM107.7**新聞綜合廣播主持人。
**一直工作在採編播一線,她積極主動,善於創新學習,業務能力突出,在播音主持上形成了獨特的主持風格,深受廣大聽友的喜愛。每周一至周五早上七點半――八點的新聞節目《你好**》帶領大家聆聽新聞資訊大餐;2014年參與策劃並主持《**青年》節目,講述新時期優秀進步青年、集體和有創新、有個性的青少的青春故事,分享奮鬥經驗!2015年策劃主持的法制欄目《法在身邊》入圍2016――2017傳媒中國年度城市品牌創新力廣播欄目20佳;2018年8月策劃並主持走進基層系列訪談節目《扶貧路上的鏗鏘玫瑰》,講述基層城鄉社區女幹部扶貧路上的故事,記錄脫貧攻堅一線最真實、最鮮活的樣本;2018年11月,**廣播電視臺聯合央廣「中國之聲」策劃推出改革開放40周年直播報導《中國改革現場――改革催生新**》,**作為外派記者,深入黃陵縣索羅灣村進行現場連線,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紮實勤奮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贏得了自己的那一份榮譽。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多年來奮鬥戰鬥在新聞一線的她在2014年「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主題演講比賽中獲一等獎;2015、2016連續兩年獲「**廣播電視臺先進工作者」稱號;2017年3月在市直機關工委舉辦的「小手拉大手
文明伴我走」主題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017年12月參與**文廣局主辦的「魅力新**助力中國夢」**超級演說家榮獲第一名的榮譽稱號。
用電波承載生命、用話筒記錄人生
用電波承載生命、用話筒記錄人生,這是我從事廣播主持行業以來一直的追求。我叫**,今年28歲,是**市廣播電視臺FM107.7**新聞綜合廣播一名普通的主持人。我熱愛這個行業,願意為它付出我全部的精力。2013年走出了大學校門,考入**廣播電視臺,開始了我的廣播情緣。
還記得上學的時候特別喜歡大聲讀課文,喜歡參加演講比賽,也許我就是這樣愛上了廣播這份事業。後來從事了這個職業後,發現更多的是對聲音和新聞的熱愛,傳遞更多的新聞資訊、幫助更多有困難的群眾、用自己的節目讓更多的人獲得正能量擁有好心情,這些都是讓我一直堅持做好廣播的動力。用好聲音,講好故事。參加工作6年來,我一直牢記黨的喉舌的身份,把握正確導向,發揚「犧牲」精神,力求創新,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
剛開始上直播節目的時候,由於自己沒有經驗,手忙腳亂,節目內容和音樂銜接不到位,但是有很多聽友信任我,通過節目跟我互動、鼓勵我。於是,每天早晨8:00――晚上9:00,我聆聽每一檔主持人的直播節目,學習設備直播臺操作步驟。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懂得問題就越來越多,為了做好每一期節目,在節目開播前,我都會做好充分準備,每天的早、中、晚出行高峰,提早到單位準備資料,每天辛苦的勞作、聽眾的期待、節目的質量,讓我學會了責任和擔當,也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做精細的活,用時間打磨專業,用專業雕琢問題。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2014年,共青團**市委舉辦了首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很榮幸我作為本次大賽的主持人全程參與活動,歷時3個多月的賽程,從海選、複賽到總決賽,讓我感受到了聖地青年的創業激情!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了解我市創業青年的勵志故事,我參與策劃並主持《**青年》節目,邀請全市城鄉各行業新時期下湧現出的優秀進步青年、集體和有創新、有個性的青少年展示青春風採,講述青春故事,分享奮鬥經驗!同時,還組織線下各類青少年公益活動,不斷提升節目的品牌影響力,充分發揮紅色電波的陣地宣傳效應,讓《**青年》這檔節目真正成為展現我們聖地青年青春風華的有聲讀物。
法律的視角
說法的平臺 讓法律的天平在**熠熠生輝
為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共同為構建法治社會,為促進**和諧快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2015年我策劃並主持法制欄目《法在身邊》,為大家普法、說法,提高百姓法律素質和用法水平;節目當中通過一些動態消息,專題紀實,來展現法院戰線風採與業績,用法眼看世間,解讀社會事件中的法律含量。節目一經播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關注,閱讀量累計上萬。
進景區
重溫歷史經典知識
助推文旅融合發展
為進一步堅定促轉型謀發展的信心、決心,推動文化引領
旅遊帶動的發展戰略,推動**的大發展,我全程參與策劃活動――弘揚國學經典
傳承中華文化,大型系列國學文化知識趣味競賽活動,通過對**各個景區知識的比拼,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歷史經典,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為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一絲趣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與時俱進
講好扶貧故事
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基層民主建設,充分發揮婦女群眾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激發廣大基層婦女的參政意識和創造活力,激勵更多基層女幹部在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促進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中作出的更大貢獻,2018年8月我策劃並主持了走進基層系列訪談節目《扶貧路上的鏗鏘玫瑰》,以訪談的形式,讓廣大群眾更好更加全面地了解基層城鄉社區女幹部扶貧路上的故事,通過節目聆聽來自基層女性的心聲,發現屬於女性身上所散發的獨特魅力!記錄下脫貧攻堅一線最真實、最鮮活的樣本;《扶貧路上的鏗鏘玫瑰》系列訪談錄自開播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可,閱讀量累計上萬。
2018年11月,**廣播電視臺聯合央廣「中國之聲」策劃推出改革開放40周年直播報導《中國改革現場――改革催生新**》,我作為外派記者,深入黃陵縣索羅灣村進行現場連線,報導索羅灣村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一點一滴去鑽研每一期節目,一個節目才會從有到優。六年來,我日復一日地精心編讀每一篇稿件,從中錘鍊聲音的力量與沉澱思想的價值,時刻保持敏銳與警覺,通過報導去尋找市井塵埃裡的善與美,去讓世間的繁複與艱澀,都化為口中的條理分明、雲淡風輕。
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紮實勤奮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贏得了榮譽。2015年策劃主持的法制欄目《法在身邊》入圍2016――2017傳媒中國年度城市品牌創新力廣播欄目20佳;2013年獲**廣電臺廣播評論二等獎2014年在「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主題演講比賽中獲一等獎;2015、2016連續兩年獲「**廣播電視臺先進工作者」稱號;2017年3月在市直機關工委舉辦的「小手拉大手
文明伴我走」主題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017年12月參與**文廣局主辦的「魅力新**助力中國夢」**超級演說家,榮獲第一名。
做一份工作,內心總要有些執念,既然選擇成為新聞人,就註定要用不變的堅守,去捕捉瞬息萬變的世界;要用個人冷靜平和的話語,去記錄他人蓬勃火熱的生活。只有「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寫出優秀感人的作品,報導更鮮活的事例」。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我深知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在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提出48個字的要求,多向基層走、多向深處挖,始終在一線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始終從一線帶回群眾呼聲,不斷創新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通過聲音的形式做好傳達,營造好社會氛圍,傳遞主旋律,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媒體應有的貢獻。
【篇三】
**,男,本科,中共黨員,出生於1978年3月,**縣旦八初級中學教師。
作為化學老師, 他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潛心研究教法、學法,積極探索適合農村學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新路子,他自己主持的市級微課題《初中化學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研究》已經結題。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他獲得**省農村課改先進教師、市級教學能手、多次成為「陽光師訓」和「名師大篷車」的主講老師。
作為班主任, 他心懷學生,情系學生,學生有了困難,他總是挺身而出,及時送去幫助和溫暖。王元元同學深有殘疾,行動不便,他經常幫助王元元同學上下樓梯,有一次,王元元同學暈倒在了教室,他就背著王元元一路跑著送到了醫院,因為搶救及時,王元元脫離了生命的危險。馬樂同學心裡比較脆弱,經常遇到挫折後哭哭啼啼,甚至有自殘的行為,他知道後就主動找馬樂做思想工作,經過多次的心裡疏導,馬樂同學已經能夠堅強和樂觀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挫折和打擊了。因為工作努力,他獲得**縣首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多次被評為**縣先進班主任、旦八鎮最美教師。
作為理化教研組長,他不遺餘力的指導年輕老師如何上課、評課、寫教學反思,在他的指導下,很多年輕老師都成為了學校的教學骨幹、校縣級教學能手。2017年他入圍了馬雲鄉村教師獎,先進事跡被三秦都市報報導。
紮根鄉村教育,用愛和責任鑄就師魂
**,男,本科,中學一級教師, 中共黨員,1978年3月26日出生於**省**縣,2000年7月大學畢業,8月來到了**市**縣旦八初級中學成為了一名鄉村化學老師。
他熱愛這片紅色的土地,因為這片土地讓他的夢想在這裡生根發芽。有很多人問他後悔嗎?他說不後悔,因為在大山深處,他讓學生知道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讓學生明白了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19年來,目睹著學校一天天變得美麗,路傍的小樹苗一天天的長大,三千多名學生走出了大山,他為自己的選擇無悔,所有的付出都值得。2017年他入圍了馬雲鄉村教師獎,先進事跡也被三秦都市報報導。
在旦八中學工作以來,他始終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所帶的班很快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和班風,深受學生喜愛,所帶班級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他常年工作在教學一線,多次獲得縣校教學質量獎,多次獲縣級教學能手稱號,2010年10月獲得**省中小學優秀科技輔導員,2013年獲得**市教學能手稱號,2013年獲得**縣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獲得**省農村課改先進教師,2015、2016年連續獲得**縣政府授予的先進班主任稱號,多次在「陽光師訓」「名師大篷車」上公開示範課,2018年獲得**縣首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現將其典型事跡總結如下:
一、思想上力爭上遊,要求進步
他常說:為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以責為重,以生為本;做學生人生的導師、生活的嚮導、技能的教練、學習的楷模、心靈的摯友。工作19年來,他沒有請過一天假,沒有耽誤過學生一節課,他沒有時間給自己孩子輔導,卻常常擠時間給學生輔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正是他的一界又一界的送出,贏得了社會、學生、家長的讚揚,正是他的這種愛崗敬業精神才使他成為了教師敬業奉獻的楷模。
二、工作務實,精益求精
**老師對工作認真負責,求真、求實、求新,以積極熱情的心
態去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參加工作19年來,他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始終堅持做到對工作一絲不苟,對學生關懷備至,對事業孜孜以求。身邊的教師利用各種關係改行的改行,外出的外出,但他一直堅持在三尺講臺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他參加各種教學比武活動,多次獲得縣、市教學能手。他所教班級在全縣統考、中考中,多次獲全縣教學質量評估一等獎。他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潛心研究教法、學法,積極探索適合農村學生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新路子。他積極參加課題研究,成為課題組的主要負責人。撰寫的論文多次在省、市獲獎。由於工作出色,師德高尚,先後被評為了**省農村課改先進教師、市級教學能手。
三、尊重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生活中的王老師樂觀向上,以豁達的胸懷迎接每一天。在學生的
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臉友善和藹,他以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學生,真心實意的愛學生,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王元元同學深有殘疾,行動不便,他經常幫助王元元同學上下樓梯,有一次,王元元同學暈倒在了教室,他二話沒說,就背著王元元一路跑著送到了醫院,因為搶救及時,王元元脫離了生命的危險。他一直默默幫助著王元元,成為了學校的一段佳話。馬樂同學心裡比較脆弱,經常遇到挫折後就哭哭啼啼,甚至有自殘的行為,他知道後就主動找馬樂做思想工作,經過多次的心裡疏導,馬樂同學已經能夠堅強和樂觀的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挫折和打擊了。因為工作努力,他多次被評為縣級先進班主任、旦八鎮最美教師。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理化教師的教學水平
作為班主任,他率先在學校中使用班級自主管理,放手讓學生開展工作,他所帶的班級量化考核經常成為全校的第一名。作為理化教研組長,他依託課題研究,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學校的很多年輕老師都是他曾經的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他不遺餘力的指導年輕老師如何上課,如何評課,如何寫教學反思,在他的指導下,很多年輕老師都成為了學校的教學骨幹,校縣級教學能手。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王老師在教育生涯已走過19個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讓他付出了許多,甚至健康。他像一棵樹,一顆守望學生心靈月亮的樹,還在不斷地成長,在鄉村教育中他努力把根扎得更深,只因為,他對三尺講臺----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