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丨紐約州長隔空喊川普抗疫:以身作則戴口罩。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美國有句話說「趨勢總是始於紐約」。
據全美公共廣播電臺、《國會山報》等美國媒體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不確定性等影響,大批紐約人正從紐約市搬走。
目前,已有16000人搬到了屬於大紐約區的康乃狄克州。據估計,25萬紐約居民將永久搬離紐約市,另有200萬人可能永久搬離紐約州。
紐約的搬家趨勢在其他一些州也出現了。
數據顯示,超過40%的城市居民在網絡上瀏覽過房產信息,是鄉村居民的兩倍。超過四分之一的搜索來自西雅圖、舊金山、華盛頓DC等地。他們在尋找人口較少地區的住房。
這波遷移潮,給美國郊區縣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畸形繁榮。紐約州阿爾斯特縣近期的房屋籤約量就增長了兩倍。
眾所周知,從大城市搬離,是美國長期都存在的現象。這波新出現的遷移潮,真的是受疫情逼迫的結果嗎?
疫情迫使紐約人加速搬離
僅僅在9年前,美國許多研究者還認為,美國將出現「城市的十年」。當時,美國許多大城市都出現了遷移人口增加的趨勢。
然而「城市的十年」並沒有出現。近幾年,美國城市人口的增長已經放緩。紐約州的「大蘋果」紐約市是少有的例外。
2011年以來,紐約市人口穩定保持在820萬人以上。
截至2019年7月,紐約市人口為870萬人,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1.05%。比2018年還增加了10萬人。
這和許多人想像得不一樣。紐約州一直都是美國人口的淨輸出州。根據美國截至2019年7月的最新人口普查數據,紐約州居民為1945萬人,比上一年減少千分之四。連續4年人口淨輸出。
什麼原因呢?因為,紐約市人口的淨流入,對衝了紐約州、特別是相對貧困的紐約州北部的人口流失。
當然,這裡沒計算紐約市和紐約州的出生率差異,但基本上可以認定,出生率差異不大。
但紐約市的人口淨增長趨勢今年改變了。媒體統計,3月疫情暴發以來,紐約市有1萬多人申請更改住址。
《紐約時報》援引一家搬家公司的數據稱,僅3月15日至4月28日,從紐約市搬到康乃狄克的生意增長了73%,搬到新澤西的增長了48%,搬到長島的增長了48%。
這表明,當前紐約人搬離市區的原因和長期趨勢不一樣,顯然,疫情是主因。實際上,布魯金斯學會今年4月份就曾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稱,疫情確實導致大城市居民在加速向郊區遷移。
▲國際丨和川普不一樣 拜登承諾不再舉辦線下競選集會。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川普稅法和移民立場也起了作用
除了疫情的原因,還有另外兩個原因不能忽視。
一是川普政府的移民立場,打壓了外來人口的輸入。
紐約市乃至紐約州向來是磁鐵一樣吸引新來者的地方,特別是外國移民。
2016年川普上臺初期,全美一年有上百萬移民。這些移民中的許多人會選擇到紐約州、紐約市紮根。
但到2018年-2019年,外國移民減少到了不到60萬人,與2016年相比少了近一半。
2019年,外國移民搬到紐約州的人數創下了近年的最低紀錄。疫情更進一步凍結了人口遷入,所以紐約只能呈現零遷入、淨遷出的統計結果。
二是2018年實行的「川普稅法」迫使大城市人口遷移。
「川普稅法」把個人和家庭申報的地方稅收減免上限限定在1萬美元,包括房地產稅、遺產稅等,目的是避免重複徵稅,刺激房地產業。
然而,「川普稅法」上限定得過低,這對房地產稅高、個人所得稅高的加州、紐約州、新澤西州不利。
所以,搜索數據顯示西雅圖、舊金山、華盛頓DC等地居民在大量搜索尋找人口較少地區的住房,與「川普稅法」不無關聯。有意思的是,這些高稅收地區基本都是民主黨佔優的藍州。
遷移浪潮將改變政治地圖
美國當下的這波遷移潮流,除了讓郊區縣的房地產市場突然火爆之外,還會產生政治性的影響,在大選年這是最需要注意的。
人口遷移,也是投票人口的遷移。由於大量藍州、藍市人口流出進入其他州縣市,有可能改變原來的紅藍分明的政治地圖。
有能力遷移重新買房子的多是收入不錯的人群,他們整體偏民主黨的「藍」,遷走後就稀釋了藍;而原先的「戰場州」、搖擺州,由於藍色選民的遷入,同樣有可能稀釋掉原先的共和黨的「紅」。
這種改變,在佛羅裡達、德克薩斯這樣的南方州會比較明顯。
佛州、得州是人口淨流入州,也是大選的戰場州,現在,又是美國疫情的重災區。這幾項因素加到一起,很可能改變原來的政治傾向。
事實上6月的多數民調已經顯示,2016年大選時讓川普獲得較大優勢的南方幾個「戰場州」,現在拜登已經追趕了上來。
而從更長遠看,假如疫情遲遲不能緩解,美國遷移浪潮持續擴大,各州的國會席位也得重新分配。
不過這是後話了。現在的情形是,搬離大城市浪潮,實際上是美國人對川普政府抗疫的一次用腳投票。那麼,用腳投票是否預示了11月美國大選用手投的票呢?不遠的將來就會給出答案。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狄宣亞 校對: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