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遊客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他至少回答了11萬次

2020-12-22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葉霄靚

三伏天的杭州西湖邊,陽光熱辣,荷花開得正好。

柳浪聞鶯公園,面湖挨著大草坪,有個古色古香的小木亭——西湖志願服務微笑亭。

八點半剛過,遊客就開始密起來。

早晨9時到下午4時,是西湖志願服務微笑亭的服務時間。志願者施志平正忙著微笑亭「開張」前的準備工作,仔仔細細擦拭「漂流書亭」的玻璃,擺正西湖旅遊地圖展板,整理好微笑亭裡的各種資料。施志平在微笑亭服務已經七年了,曾被評為首屆「感動西湖十大人物」、「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微笑亭」雖說只有兩平米,卻是西湖送給遊客的一項「大福利」。有500多名像施志平一樣的西湖志願者,365天在微笑亭服務。

這一次,除了施志平和兩位志願者,微笑亭旁還多了六個「小紅帽」。

他們是來自杭州市濮家小學萬家校區三(2)中隊無敵陽光小隊的六名少先隊員,他們跟著老志願者施志平,當半天的小小西湖志願者,守護西湖,為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送去微笑服務。

要當好志願者,首先要學習業務知識。

有個問題遊客們問得最多。

「這個問題是『洗手間在哪裡?』」施志平笑著跟孩子們介紹,本來微笑亭東側就有公共廁所,但是近期正在修整升級,最近的廁所,在西湖博物館裡。

小志願者們馬上算了一筆帳:施志平當了7年的志願者,志願服務時數累計超過11000小時,按每小時答10次「洗手間在哪裡」算,至少回答了11萬次!

趁著空閒,施志平繼續給大家上課。

「西湖邊的洗手間都造得像別墅一樣漂亮,不是一眼就能發現的。而且西湖樹多、環境好,洗手間布局又巧妙,常常『躲』在綠化後面,確實難找。遊客來問洗手間,說明他們文明程度高,退一萬步講,萬一不來問,來個就地解決,那可就不好啦!」

施志平說,做志願服務一定要用心,比如像洗手間這樣的西湖邊的服務設施,還有交通路線等,心裡要有張清晰的地圖,在服務時,還要耐心聆聽遊客的需求,要讓遊客覺得就像自家人一樣。

小志願者們剛剛在感嘆「施伯伯太厲害了」,就有一位女士匆匆跑過來問:「您好,請問洗手間……」

「阿姨您好!這邊洗手間在修整,暫停使用了。最近的洗手間在西湖博物館。就在這條小路到頭,樹叢後面。」小志願者馬上上崗。

看這位女士聽得有點不明白,兩位小志願者自告奮勇:「我們帶您過去吧!」

這位女士說,自己來自上海,和家人一起來杭州玩,但是天太熱有點中暑。小志願者不放心,特別在博物館等著,領著女士回到微笑亭。

「謝謝你們,那麼仔細,沒有你們領著,我還找不到洗手間呢!」臨走時,她連連道謝。

(圖:小志願者們解答遊客詢問)

(圖:來杭州旅遊的孩子們和小志願者們合影)

緊接著,一對母女走過來問:「我們想去斷橋和雷峰塔看看,該怎麼走呀?」

「往這邊走,沿著湖邊,步行三公裡左右到斷橋。那一邊,步行兩公裡就到雷峰塔了。」實踐了幾次,小志願者們已經回答得很熟練了。

(圖:小志願者們特別製作的小禮物超級受歡迎)

在志願服務中,小志願者們還為遊客送上了親手製作的小禮物——葉脈書籤。

「希望您在西湖玩得開心,也請您文明遊覽!」精緻的葉脈書籤非常受歡迎。

大家還偶遇了外地來的小朋友,在聊天中很快熟絡起來,一起合影留念。

一早上,小志願者們學著「榜樣」施志平,一直站在微笑亭外面為遊客們服務。大家發現,很多時候,志願者遇到的事情都細小而瑣碎。有時候是幾句問詢,有時候是借微笑亭的小空間給寶寶換個尿不溼,有時候是為遊客倒一杯熱水,但志願者在這個微笑亭解決的是遊客的燃眉之急,用微笑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也收穫了由衷的笑容和真誠的感謝。

「要做好專業的西湖志願者,需要不斷學習。」施志平舉了個例子,2012年有位遊客來詢問『杭州碑林在哪裡』,他一下子答不上來,後來,他查了很多圖書、資料,去實地看、做記錄。「西湖的人文歷史非常豐富,很難在短時間內都了解清楚。我們西湖志願者一定要不斷學習,才能為遊客提供更專業更完善的服務。」

相關焦點

  • 健康碼查驗、遊客下船搭把手,隨時回答各種諮詢,西湖邊青年力量在...
    「閒不住」的水上「大管家」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水域管理處的行政副主任張徵,作為一名「80後」青年,同事們總愛親切地稱他為「大管家」。「五一」小長假前,張徵就已連續上班半個月,這次假期,並沒有被安排值班。他閒不住,每天都準時到崗。
  • 西湖邊某「網紅」當眾被抓走!網友:沒有一個遊客是無辜的
    西湖邊某「網紅」當眾被抓走!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當時在場的人不少還有視頻為證↓↓↓據拍攝視頻的李女士介紹,1月3日下午,在西湖邊看到很多遊客拿著手機錄像
  • 這個西湖景區英語最流利的保安六年沒回家過年了
    西湖景區。  西湖邊哪裡最忙?  問都不用問,靈隱飛來峰肯定算一個。  從除夕到初六,整個春節長假,吳亮亮一天不落,在飛來峰售票處站了七天,光是回答遊客問題,都把嗓子說啞了。  吳亮亮,在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杭州花圃)監察中隊窗口分隊工作,擔任保安班長。
  • 我們35個人在西湖邊數了一星期松鼠,發現了什麼?
    原創 蔣天沐、于越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收錄於話題#觀愛自然31個杭州西湖邊生活著許多松鼠,活潑可愛、不怕人,深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以至於被譽為「西湖十一景」。那麼,西湖邊的松鼠都在哪兒?它們的數量又有多少?它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似乎還沒有人能完整回答。
  • 杭州地鐵西湖文化廣場站不在西湖邊 附地鐵10問
    西湖文化廣場站不在西湖邊外地遊客來杭州,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湖。杭州地鐵1號線31個站點,名稱上唯一有「西湖」兩個字的,只有西湖文化廣場站。不明就裡的外地遊客,坐上地鐵直奔那兒後,西湖文化廣場和西湖邊沒啥關係。
  • 西湖:有人說它是大水坑,但去年遊客2813萬,為杭州旅遊立下大功
    公元1089年,他當杭州知州期間,主持修繕六井,解決杭州老百姓飲水問題。同時蘇軾疏浚西湖,今天在2797米長的蘇堤一頭,就能看到蘇軾的雕像。蘇堤是用疏浚西湖,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砌而成,當時動員20萬人。從南宋以來,蘇堤春曉,就一直是西湖十景之一。圖中是杭州西湖。原來到浙江杭州臨安參加活動,有杭州的朋友,說起西湖,有點不以為然,說了句,西湖就是個大水坑。
  • 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或致野性減退
    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董耿 攝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鴛鴦是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天,它們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在餵鴛鴦 陸建利 攝從陸建利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不少遊客把手中的食物扔向西湖的水裡。如,麵包、花生等。食物引得鴛鴦在水中因爭搶食物造成碰撞。
  • 西湖的11種玩法,一張地圖教會你
    「西湖一鍵智慧遊」為遊客推薦了多達11種主題玩法,幫助遊客從人文、風景中體驗西湖魅力。這11種玩法分別是:精華一日遊、最美十景、夜遊古林園、訪吳山文化、浪漫西湖、茶文化之旅、沿湖騎行、越野騎行、湖光山色兩日遊、文化史跡兩日遊、深度三日遊。
  • 西湖邊吹來一陣「伍佰風」 這個周末杭州有點燥
    這次,西湖音樂節開先河設置「雙主舞臺」,會集伍佰、方大同、李泉、李劍青、郭頂、Rich Brian等各個音樂領域的頂級音樂人。其中,最值得期待的音樂人之一,就是被稱為「現場之王」的臺灣搖滾領軍人物伍佰。西湖邊吹來一陣「伍佰風」印象中,伍佰是個很酷的明星。不過,看過他現場的觀眾都會心領神會,他是用歌、用音樂在與這個世界交流。
  • 西湖群山上200多公裡的遊步道怎麼走?全都有導航
    常爬山的老杭州還好,走得多了,路還熟悉。但經常有外地遊客,來了杭州,想登高望湖,就在山裡頭迷了路。西湖景區說,登山迷路,一直以來都是個大難題。不過,以後有導航啦。昨天,杭州西湖攜手高德地圖一同打造的「西湖一鍵智慧遊」上線,以後可以跟著導航遊西湖了。
  • 今天,全杭州小孩最多的地方在西湖邊這裡!
    上午9點,在西湖邊昭慶寺的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室內外21個項目全面開放。一個家長帶一個小孩,兩個家長就輪流進去。大家間距不能太密集。家長 李女士:人太多也就不要去扎堆,小朋友可能要運動,就沒給他戴口罩。我們隨時備著溼巾。關閉幾個月後全面開放的兒童樂園,人氣值也超高的!今明兩天的預約都提前滿了。想帶孩子去快樂一把的,一定要提前預約!
  • 杭州 義工西湖邊為您指路
    本報杭州1月1日訊 (記者 毛珺 施曉義) 「到一公園,請跟我來」、「如果嫌走路太累的話,可以到斷橋邊租輛自行車」……今天,很多外地遊客在西湖斷橋邊的「義工義務指路點」得到周到的服務。元旦3天假期內,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1時30分,20名杭州義工聯盟成員將在斷橋邊義務為遊客指路。
  • 清明小長假杭州西湖景區迎來旅遊小高峰 三天接待76萬遊客
    【解說】4月6日是2020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作為「新冠肺炎」疫情後第一個小長假,浙江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也迎來旅遊高峰,但受疫情影響,假期三天景區共接待遊客76萬人,遊客數量比去年清明小長假減少32%,西湖景區內17個收費景點共免費接待遊客16.5萬人次。
  • 西湖邊這個59歲的老警察為何成了小學生口中的「美人伯伯」?
    小編找到了幾篇孩子們寫的活動心得體會,一起來看一下孩子們眼中的周伯伯是怎麼樣的吧~周翔軍警官之前是一個機械兵,直至他發現來到西湖邊的遊客拍照時手機經常會因為不慎而掉下水中 ,一開始他試著嘗試自己下河捕撈
  • 杭州西湖新十景之一,景區內遊客不多,人氣不及馬路邊的網紅樹?
    都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杭州自古以來素有天堂的美譽,而這座城市中的「顏值擔當」,非杭州西湖莫屬,西湖以秀麗湖光山色享譽世界,其中以著名的「西湖十景」最為著名,不過這些年來,杭州當地又在7000多個西湖景點中,評選出了「西湖新十景」,其景色和人文一點都不遜色於昔日的「西湖十景」。
  • 西湖西溪年年出新 湖上泛新舟溪邊看古建
    浙江在線09月14日訊今年國慶,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第八次推出「新西湖」,西溪綜合保護工程也將第四次推出「新西溪」,西湖和西溪就像杭州的「姐妹花」,年年都打扮一新迎國慶。記者把整治後的新景串起來,設計成一條嶄新的旅遊線路,讓你跟往年玩得不一樣。
  • 杭州雨天最唯美的一條路,靠近西湖,為何遊客邊吐槽邊來?
    杭州雨天最唯美的一條路,靠近西湖,為何遊客邊吐槽邊來?是杭州的什麼路呢?不過這條路,也成為了遊客以及本地人吐槽地,首先,是兩側的房屋漸漸的都空了起來,西湖博物館,浙江美術館,中國美院等如果不是這些在支撐著,這條路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 沒有了杭州令人欣喜的人文特色與景色完美統一了,希望日後可以熱鬧起來。
  • 西湖每年接待1億遊客 普陀山古樹一年創收40億
    原來西湖只有太子灣一個引水口,後來在西、南方向設6個進水口引入錢塘江水,從東、北兩個方向設9個出水口,西湖水每月一換,有了如今的一湖碧波。  「水,是西湖的靈魂。」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黨委書記、主任劉穎說。  「新中國成立前夕,西湖淤積嚴重,湖水惡臭難聞。」施奠東說,到了80年代,周邊山上樹木被砍,許多企業、單位強行進入,圍著西湖大興土木,景象慘不忍睹。
  • 西湖邊出現一群「袋鼠」(圖)
    西湖邊  出現一群  作者:潘侃俊  拍攝日期:1月27日  作者自述:今天中午,湖濱六公園,一群年輕人踩著一種鋁製的看起來像是高蹺一樣的工具,進行著行走和跳躍的動作  記者劉水清:拍攝這張照片的潘侃俊是台州人,昨天上午11:00左右,他遊西湖,逛到湖濱時,見上百號人圍成圈,在看三個年輕人玩這種新奇的玩意。  「大家都稀奇死了,我也不例外,從來沒看到過。有個年輕人在原地來回蹦了幾下,最高那次蹦到了一米六的高度,最後穩穩地落到地面上。不過看上去還是有些慌的,萬一落地不穩,不就摔倒了。
  • 「西湖撈哥」住院了,病床上的他依然牽掛著工作……
    17年間,他救起了150多條人命,撈出的手機總價超過100多萬元。「西湖撈哥」的江湖名號,逐漸為人熟知。視頻:趴在近50℃地面上幫遊客撈貴重物品↓↓↓三伏天的杭州酷熱難耐,周翔軍依舊堅守在工作一線,除了日常在西湖水域巡邏外,他還時常需要忍受高溫,趴在近50℃的地面上幫遊客打撈貴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