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實驗探究:電流的熱效應

2021-02-19 初高中物理交流

參加合肥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紀實

教學簡述各位評委,上午好。科學探究課難在引導猜想,重在實驗探究,為了體現探究課的問題性、趣味性、過程性、知識性,本節課我將以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第四節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為例進行教學展示。

首先是教材分析,從章節知識體系看,本節課包括電流的熱效應和焦耳定律兩部分,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認識焦耳定律,並與電能知識結合分析,認識焦耳定律及歐姆定律使用的局限性。要重點認識實驗的步驟及控制的物理量;焦耳定律適用情況是學生認識的難點,要重點講解。同時,2011年版初中課標從能量主題和科學探究角度指出:通過實驗,探究並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說明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第二是學情分析,從學生的生理心理上,好奇是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徵之一,有助於新課的教學,但仍處於對實驗的興趣要大於理論分析的狀況。因此我將採用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並結合學生類比設計實驗完成探究的學法來進行這節課的教學。在知識結構上學生對磁場和電流知識已有所了解。在學習方式比較喜歡小組討論,喜歡親自動手實驗。

根據以上分析,並結合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總之,本節課緊緊圍繞激,探,結,用四個環節層層遞進,以電流的熱效應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激發思考,以猜想、探究為主線,最後通過應用鞏固知識環節來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課堂互動、有問有答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且本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把學習知識,培養興趣、能力,滲透學習方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希望能夠很好地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同時今天我在教學過程中將使用到希沃白板中的添加蒙層、添加超連結、思維導圖、拍照上傳、視頻播放、同步攝像、隨機抽取等功能。下面是我的無生上課環節。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在進入今天的學習主題之前,我先給大家播放一則新聞片段,請留心視頻裡哪個關鍵詞包含了我們已經學過的物理概念呢?看來大家都注意到了,是的——直流融冰。

請再看,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肯定還接觸過、使用過以下這些用電器:電飯煲,電熱毯,電烤箱,電取暖器,電熱水壺等等。

過渡:現在請同學們回想剛才新聞畫面中的直流融冰技術,以及各種用電器,它們在工作過程中有什麼共同的現象發生嗎?

是的,你總結的很好,請坐。它們在工作過程中都涉及到: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可以使導線變熱,可以加熱食物,可以加熱水等等。老師在你的基礎上再補充一點,我們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又可以說,它們在工作的時候消耗了電能,增加了內能。我們就把這種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為內能的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電器,就叫電熱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用電器。請你們再舉出一些例子。

好的,既然電流的熱效應在生產生活中有如此廣泛的應用,並且我們知道,電流通過不同的導體,產生的熱量有多有少,那麼,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第16章第4節,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所以,本節課科學探究的目的就是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有著怎樣的關係呢?請同學們先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合理而大膽的猜想。

好,這位同學說,與通電時間有關。他說他的小檯燈通電後,燈管剛開始不是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很熱。好,你來說。他說,我現在使用的電子屏幕通電時間長了也會變熱。

這位同學又說,與電流大小有關。因為家庭電路裡通過保險絲的電流過大,保險絲就會熔斷。他還說,不允許電源短路,就是因為短路時電流很大,產生熱量很多。真好,學以致用。

還與什麼因素有關呢?我給大家提示一下吧,請看一個小視頻。這裡大家要注意,導線和電爐絲是串聯的,所以電流大小一樣?它們又是同時工作的,所以產生熱量不同,是因為什麼呢?它們的電阻大小不一樣。

看來,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與通電時間、電流大小、導體的電阻大小都有關係。

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還需要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這裡,我們怎樣去設計實驗去驗證呢?需要用到什麼方法呢?哪一位同學來談一談你的想法?

是的,你講的很對,當我們研究一個量與多個量的關係時,需要控制變量。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呢?哦,他說,可以用通有電流的導體加熱水,計算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便可以間接反映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那麼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就是轉換法。

好,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實驗分別來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電流大小、通電時間的關係。

現在,請各個實驗小組,根據探究1的目的,選擇所需要的器材,設計出你們討論後的實驗電路圖。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1組和第3組設計的實驗電路圖(上傳圖片)。注意,我們在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的關係時,需要控制什麼量不變呢?改變什麼量呢?說的很對,控制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一樣,改變電阻的大小。兩個小組都考慮到了把不同阻值的電阻進行串聯控制電流大小一樣;但是第3組還用到了滑動變阻器。那麼,請第3組代表說一說,你們使用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什麼呢?

很好,他說一方面可以保護電路;另一方面可以比較方便地改變電流的大小。嗯,你考慮的非常全面,也很正確。所以,我們的電路圖最後就以第3組設計的為準。

講到這,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電流產生熱量多少如何判斷出來?今天我們的探究實驗不去定量計算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只做一個定性的研究。請看,我給大家帶來了這樣一個裝置(展示圖片)。下面,我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吧,我們用通有電流的電阻加熱密閉容器內的空氣,在容器上連接一個U型管,然後在U型管內倒入液體,利用氣體受熱膨脹,推動液柱上升,觀察液柱的高度差就可以定性地來判斷產生熱量的多少。

明確了實驗探究1的目的,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實驗了。下面,我來演示,注意,我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於什麼狀態呢?滑動變阻器要用「一上一下」的方式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還應該處於阻值?最大處。接下來我將對實驗過程進行攝像,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兩邊液柱高度差的變化,並將觀察到現象記錄在表格中。

我們說,透過現象看本質,那麼第6組代表請談一談,通過剛才的實驗現象,你有什麼發現嗎?好,我們發現,在通電電流大小不變,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放了20歐電阻的容器液柱上升得高一些,表明電阻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接下來,我們繼續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大小的關係,這時,我們又要控制哪些量不變?改變哪個量呢?這個探究比較簡單,請同學們再欣賞一段演示視頻,並注意觀察實驗中的控制變量及出現的現象。我們又可以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什麼結論呢?很好,在通電時間相同,電阻大小相同的情況下,電流越大,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其實在剛才的探究過程中,我們同時也觀察到了,隨著通電時間的延長,液柱上升得越來越高,說明時間越長,產生的熱量也越來越多。

每當我們學習新的物理規律,總會折射出無數科學家在背後堅持、努力、敢於面對失敗、勇於創造輝煌等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學習何嘗不是如此呢?歷史上,英國物理學家焦耳通過大量的實驗,於1840年最終發現了這一規律:也就是,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為了紀念焦耳的突出貢獻,這一規律又被稱為焦耳定律。我們的課外作業「物理故事看物理」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員,與往常一樣,請同學們利用身邊資源,搜集焦耳的生平事跡,在班會課上為我們講一講關於他的故事。這位同學,請回答,根據內容表述,焦耳定律用公式如何表達呢?你來講,我來寫,是的Q=I2Rt。注意公式中各個字母符號表示的物理量和對應的單位。說明。知識來源於生活,也應該回歸於生活,幫助我們解決新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幾個利用焦耳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

好,大多數同學已經完成了這個兩個問題。我看到第五組同學還用了不同的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現在我們就可以解釋新聞片段裡直流融冰技術的原理了:直流融冰主要是通過對輸電線路施加直流電壓並在輸電線路末端進行短路,使導線發熱對輸電線路進行融冰,從而避免線路因結冰質量過大而倒杆斷線。

還有電飯鍋是利用底部的發熱盤來給鍋加熱的。發熱盤內藏有電熱線,電流通過電熱線產生熱量。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首先在生活經驗基礎上認識了電流的熱效應,然後通過實驗探究驗證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通電時間、電流大小、電阻的大小均有關係,接著踏著物理學家焦耳的足跡,掌握了焦耳定律的內容和公式,並會根據焦耳定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同學們,課後請完成對應的練習,下課。

相關焦點

  • 焦耳定律及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與什麼因素有關
    電流通過任何導體都會發熱,生活中,許多用電器通電後,都伴有熱現象產生。那為什麼連接燈泡的導線發熱不明顯,而燈泡卻明顯發燙呢?電流通過導體後產生的熱量與什麼因素有關呢?下面我們探究一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什麼因素有關。一、實驗。1、實驗目的: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係;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係。
  • 初三物理《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第四節 科學探究:電流的熱效應》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二、自研互學(一)電流的熱效應自主閱讀教材P129-132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是通過比較相同質量的煤油溫度升高的多少來比較電阻絲髮熱的多少。
  • 九年級物理下冊《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 學習任務單
    九年級物理下冊《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學習任務單臨渭區教研室  董炳文要知道:①電流的熱效應?②什麼是電熱器?除課本中的電熱器,再舉兩例。2.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第二板塊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至13頁完,最少認真看三遍並認真思考)。
  • 電工基礎之電流的熱效應:焦耳-楞次定律講解
    實驗證明當電流過導體時,由於自由電子的碰撞,導體的溫度會升高。這是因為導體吸收的點電能轉換成為熱能的緣故。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1841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焦耳發現載流導體中產生的熱量Q(稱為焦耳熱)與電流I的平方、導體的電阻R和通電時間t成比例。而在1842年時,俄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楞次也獨立發現上述的關係,因此也稱為「焦耳-楞次定律」。
  • 綜合運用物理科學方法輔助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聯用控制變量法和歸納法對感應電流方向探究過程的再思考
    我們準備採用先進行理論探究,也就是通過分析與綜合方法提出探究性問題(原磁場的磁通量的變化與感應電流的磁場的方向之間的關係?),再設計探究性實驗,對探究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和歸納最後得出楞次定律。為了提出具體的探究問題,還是要先從本章第二節《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開始回顧。
  • 【實驗探究】探究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的實驗
    (2)已經提供了如圖所示的幾種導體,還需要的器材有:電源、電流表、開關、導線①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長度的關係應選擇A、B兩根電阻絲。結論: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定時,導體的長度越長,導體的電阻越大。②探究電阻的大小跟導體橫截面積的關係應選擇A、C兩根電阻絲。
  • 2020年中考物理實驗總結: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建議收藏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2)進一步領會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當R兩端的電壓分別為2V、4V、6V時,讀出每一次電壓所對應的電流值,並記錄在下表中。
  • 初中電學實驗複習(一):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一、此實驗包括兩個探究子實驗:子實驗1、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前提是在電阻一定時。子實驗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前提是在電壓一定時。 二、實驗1、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前提是在電阻一定時。實驗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前提是在電壓一定時。
  • 探究串並聯電路電流、電壓規律
    首先我們看電學實驗,電學實驗主要有: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關係伏安法測電阻、特殊方法測電阻、測量小燈泡電功率、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什麼因素有關、電流的磁效應、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與電動機、電磁感應現象和發電機。今天我們看串並聯電路中電流和電壓的關係。
  • 探究導體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係
    一、1、實驗目的:當電阻一定時,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2、試驗器材: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導線;3、實驗電路圖:4、實驗步驟:(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斷開開關,並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到阻值最大處;(2)閉合開關
  • 中考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係有內涵
    2019年山東臨沂中考第33題實驗探究題以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為載體,考查了實驗基本方法、電路的連接及糾錯、電路故障的分析、電流表的讀數、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及實驗結論的總結等內容,涉及的實驗基本技能比較全面,體現了科學探究的核心要素。現分析如下。
  • 物理電學實驗規範操作:探究並聯電流規律!
    那麼,在目前,方法只有一個:看實驗步驟、在腦中模擬操作,同時通過觀看「全套必考中考物理實驗考試視頻」規範思路和操作步驟!除此,已經別無他法了。今天我們歸納一下這套視頻中的「探究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的關係」中的相關問題:1.本實驗必須手寫的內容有:電路圖、實驗表格、實驗結論!這三者一定要牢記並達到非常熟練的程度!2.實際上本實驗的難點並不在於連接電路,而是連接電路過程中的每一次讀數!
  •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本實驗主要的考查點有:   (1)實物圖的連接;   (2)電路連接注意事項;   (3)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4)電壓表與電流表的使用和讀數;   (5)電路故障分析
  • 高中物理《探究感應電流產生條件》教案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1).理解什麼是電磁感應現象;(2).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3).會使用線圈以及常見磁鐵完成簡單的實驗。(4).理解磁通量的變化的含義。
  • 九年級:焦耳定律(實驗)
    物理學中把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常見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設備通常稱為電熱器.例如電餅鐺                   電飯煲【新課學習】為了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的多少與什麼因素有關」,課本中設計了如下圖實驗裝置。
  • 初中電學實驗:「探究電流、電壓、電阻的關係」關鍵問題的解析
    實驗是學好物理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而電學實驗習題是很多同學弱項,本文就「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這個實驗中比較關鍵的問題進行一個解析,這些關鍵問題包括:1、在實驗過程如何調節滑動變阻器;2、如何選擇滑動變阻器的規格;3、如何選定做實驗所需定值電阻的規格。
  • 探究實驗——焦耳定律
    一 考點分析通過焦耳定律的實驗來繼續分享實驗探究方法和思路。本實驗出現的概率也較高,屬於基礎難度內容。主要是根據Q=I²Rt來進行設計實驗,控制一些物理量。二 內容總結一、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電熱的多少與‍電阻的關係實驗裝置:思路分析:在Q=I²Rt中,若要探究Q與R的關係,就需要控制I和t是一定的,則一定要將兩電阻串聯在一起。
  • 九年級物理:焦耳定律(實驗)
    【新課學習】為了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的多少與什麼因素有關」,課本中設計了如下圖實驗裝置。3.探究熱量與電流的關係仍然用控制變量法,取同一個燒瓶RB,通電時間相同,改變電流的大小,觀察比較前後兩次溫度計示數的大小.實驗發現電流大時溫度計的示數高.
  • 電學實驗對比之電流與電壓關係
    【連線中考】實驗一:探究電流和電壓的關係(2019年) 21.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電路探究「導體中電流和電壓的關係」,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電源(6V)、電流表、電壓表、定值電阻(10Ω)、滑動變阻器(40Ω 0.5A)、開關和導線若干.
  • 初中物理實驗題-探究歐姆定律
    小峻和小薇兩位同學在「探究歐姆定律」的實驗中,所用器材有:學生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標有「20Ω 2A」的滑動變阻器R』、開關,導線和定值電阻R若干。(1)請根據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