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川普大嘴預測瑞典騷亂!

2020-12-15 環球網

「川普,別打高爾夫球了,到瑞典來看看吧。」2月25日,瑞典各大媒體紛紛報導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的這一喊話。自從18日川普大嘴抨擊瑞典難民問題以來,瑞典媒體已經持續高燒了一周,無論報紙、電臺還是網站,每天都在顯要位置狂懟川普。

川普大嘴抨擊瑞典。圖片來自網絡

在這個一向平靜的北歐國家,瑞典媒體的報導熱度也迎合了讀者需要。《晚報》是瑞典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它的網站是瑞典影響力最大的新聞網站。25日其網站上閱讀量排前五的文章中,至少有3條都跟川普事件有關。第一條是,「比爾特告訴川普:別打高爾夫了,來這裡看看吧」;第二條是抨擊美國福克斯電視臺的節目;第三條新聞的標題是:「跟芝加哥比起來,馬爾默簡直就是天堂」。通過一個訪問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的美國人,來比較馬爾默和芝加哥兩地的治安狀況。馬爾默以移民眾多、犯罪率居高不下著稱。

瑞典《晚報》中央廚房。劉仲華攝

老川普一語成讖

2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佛羅裡達州一場集會上提及歐洲發生的恐怖襲擊時,瑞典突然躺槍了。他說,「你們看看瑞典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瑞典!誰敢相信呢?瑞典!他們可接收了大批難民。他們遇到了之前覺得不可能發生的問題。」這下瑞典人蒙了,自己國家發生的事自己都不知道?瑞典外交部和警方多方求證後表示,17日晚上確實沒出什麼大事。

川普19日在推特上解釋說,他說的關於瑞典的事是根據福克斯電視臺播放的一段關於瑞典移民的節目。於是大家把那個節目找了出來,福克斯電視臺17日晚確實播放了一段關於瑞典難民的訪談節目,由主持人採訪嘉賓阿米·赫路維茨,後者是紀錄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導演。該紀錄片稱大量難民湧入瑞典後,該國強姦案和暴力案件大幅增加。而瑞典政府蓄意隱瞞此類犯罪事件。節目還暗示外來移民不工作,吃福利救濟。最負面的內容,是節目中播放了不少疑似難民打砸搶的畫面,包括熊熊燃燒的汽車,破碎的玻璃門窗等。可這一切都無法證明17日瑞典發生過什麼大事。

阿米·赫路維茨導演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紀錄片開頭。劉仲華供圖

鑑於川普一貫的說話風格,瑞典,歐洲和美國輿論很快拿這個開起了玩笑。在川普最喜歡的推特平臺上,關鍵詞「昨晚的瑞典」迅速流行起來,一檢索就出現幾十萬的跟帖。說明吃瓜群眾們熱情是多麼高漲。在被媒體問及時,白宮發言人只好打圓場說,川普所指的事情是「泛指」,是指瑞典暴力犯罪事件增多,而非具體某件事情。

神奇的是,只隔了一天,20日晚上,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近郊的林克比地區果然發生了騷亂。一時川普被網民稱為「預言帝」。當天瑞典警察在追捕一名涉毒人員時,一些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扔擲石頭,焚燒汽車,隨後還搶劫了附近商鋪。2013年5月,斯德哥爾摩周圍像林科比這樣移民較多的地區,發生了持續近1周的騷亂,數百名年輕人走上街頭打砸搶,焚燒汽車,給瑞典社會帶來很大困擾。

美國時間20日晚,不知是不是因為看到了瑞典騷亂的消息,川普在推特上再次抨擊瑞典:「那些偽媒體們把大量難民進入瑞典一事描繪成一種美麗的場景,假的!」

24日,川普在一周內第四次黑瑞典。這在美國、瑞典關係史上絕無僅有。他在華盛頓附近的一次共和黨人集會上說,「你們看看瑞典正在發生什麼。瑞典人明白我是對的」。

瑞典媒體嗔目相對

對於川普來說,對瑞典這樣一個小國他可以信口開河,隨便發發推特就行。可對於瑞典來說,面對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總統的負面評論可是壓力山大。別看平日裡瑞典媒體左中右的各自站隊,在反擊川普問題上它們超級一致,呈現出少有的聯手合作態勢。下面筆者就梳理一下瑞典媒體的反擊套路。這世上受到川普大嘴傷害的可不止瑞典一家,這些套路可供參考。

套路一 不知所措 自我反省

川普上臺後,瑞典像其他歐盟國家一樣也有點蒙圈。可這個曾經的「自由世界的燈塔」,怎麼著也不能說倒就倒。所以對於川普的報導,瑞典媒體還是比較客氣滴。然而,18日川普突然對著瑞典開炮,讓瑞典媒體集體懵了。「我們哪裡做錯了?」

要知道,長期以來瑞典一直是美國的鐵桿粉絲,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對國際問題的看法上高度契合。美國要打阿富汗,要動利比亞,瑞典雖然不是北約成員國,可是照樣派人派槍地往前衝。難道這似水深情都付諸東流了麼?瑞典輿論很驚訝也很受傷。連瑞典首相勒文都說,「我像其他人一樣,對川普總統的言論感到驚訝」。一個是世界超級大國,一個是人口1千萬的小國,瑞典人的玻璃心真是碎了一地。

於是,從政府到媒體,大家紛紛從自身找原因。《晚報》搜集了一下17日晚上瑞典的新聞,包括歌手託恩奎斯特在準備演出前遭遇技術故障,瑞典北部因為風雪較大封路,一輛疑似醉駕的車輛在市中心被警車盯上等等。就是沒有川普嘴裡的戲劇性事件。瑞典外交部發言人說,政府不知道任何與恐怖主義有關的事件。

套路二 諷刺挖苦 發洩不滿

既然證明川普真的是信口開河,瑞典媒體從一開始的驚慌轉變成委屈和不滿,萬般滋味湧上心頭,便化筆為刀開涮川普。19日開始,瑞典各大媒體、網站和電視臺等一齊向川普開火了。「川普抹黑瑞典」,「川普的瑞典詭計」、「川普為何愛看福克斯電視臺」等標題撲面而來。瑞典《快報》分析,川普抹黑瑞典就是為了給他反移民政策找證據。有媒體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開玩笑道,17日晚瑞典發生恐怖事件後,宜家的一款產品銷售一空。貼圖顯示這款產品是教買家如何建「邊境牆」暗諷川普在美墨邊境築牆。還有的媒體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在網上搜索川普就職典禮的嘉賓名單,發現一個瑞典人都沒被邀請。證明川普從一開始就不重視瑞典。

媒體還利用名人效應,通過大量採訪報導國內外名人表達對川普的不滿。瑞典外長對川普的諷刺、瑞典駐美國大使館的反應也都成為瑞典媒體報導的重頭戲。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也是推特高手,川普講話當天他就在推特上諷刺道,「瑞典怎麼了?他嗅到了什麼?」他隨後還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關於瑞典難民的真相」,在文章裡向川普喊話,「川普,別打高爾夫球了,到瑞典來看看吧「。

套路三 危機公關 事實說話

20日晚瑞典林克比地區發生騷亂對瑞典媒體如當頭一棒,「難道川普會預測?他是預言帝嗎?」瑞典最大報紙之一的《每日新聞》一面報導騷亂本身,一面關注著美國和世界媒體的報導。21日《每日新聞》發文稱,「林克比騷亂成為美國媒體的重頭戲」。文章介紹了幾家美國媒體的反應,《華盛頓郵報》文章的標題是,「川普講話兩天後瑞典首都發生騷亂」。《紐約時報》的報導標題是「瑞典騷亂令川普的評論更受關注」。

瑞典一向關注自己在國際中的形象。川普的言論加上林克比騷亂對瑞典來說是如雪上加霜。危急時刻,瑞典媒體緊密地和政府站在一起。瑞典外交部隨後發布英文的難民政策介紹,證明難民增加沒有導致瑞典社會治安變差。《每日新聞》、瑞典電視臺、《晚報》等主流媒體紛紛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採訪報導。《晚報》在題為「4張圖對比瑞典和美國的犯罪狀況」一文中,用事實說話:近年來瑞典的犯罪率並未隨移民比例逐漸上升而增多。瑞典每10萬人中謀殺犯罪率是10萬分之一,而美國是10萬分之五。馬爾默這個北歐犯罪率最高的城市,謀殺犯罪率是10萬分之3.4,而美國的聖路易斯是10萬分之5.9。

《晚報》的英文報導「4張圖對比瑞典和美國的犯罪狀況」。劉仲華供圖

套路四 釜底抽薪 打擊對手

福克斯電視臺是美國右翼保守勢力支持的媒體,為川普的反移民立場提供了不少彈藥,自然成為瑞典媒體反擊的主要目標。

福克斯電視臺2月17日播放的關於瑞典難民問題的訪談節目,嘉賓是導演《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阿米·赫路維茨。該紀錄片裡曾出現兩個瑞典警察就瑞典的犯罪率和槍枝管理問題發表看法。瑞典《每日新聞》找到這兩個警察,其中一名叫約蘭松的警察說,看了紀錄片我很吃驚,那個導演赫路維茨就是個瘋子,他隨意篡改我們的回答。開始他的問題是關於犯罪高發地區的治安狀況的,沒有關於移民的內容。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紀錄片變成現在的樣子。我絕不支持這種反移民的觀點。記者問約蘭松,既然紀錄片歪曲了對你的採訪,你有沒有想過採取什麼措施讓它停止播放呢?約蘭松說他在跟導演聯繫,可是沒有回應。《每日新聞》又找到了紀錄片的攝像師。他說,很明顯導演赫路維茨在引導瑞典警察往他的思路上引。「如果我知道我拍攝的腳本被如此不道德地剪輯,我絕不會接受這個工作」。瑞典通訊社則從那部紀錄片的內容著手發動攻擊。挑選紀錄片中的六個論斷,一一加以駁斥,包括移民數量,犯罪率,警察執法等等內容。從而證明該紀錄片毫無可信度,缺乏公信力。

福克斯電視臺17日播放的訪談赫路維茨及其紀錄片的節目。劉仲華攝

然而福克斯電視臺根本無視來自瑞典的負面反應,在攻擊瑞典的問題上不遺餘力。23日晚,該電視臺又撥出了另一檔訪談節目,繼續抨擊瑞典的難民政策。裡面出現的嘉賓叫尼爾斯·比爾特,其身份顯示為「瑞典防務與國家安全顧問」。緊盯福克斯的瑞典媒體從這名嘉賓身上找到了破綻。經媒體查證,瑞典政府壓根沒有這位國家安全顧問,他只是一名從瑞典移民美國的商人。前些年他還因為財務問題被捕入獄。有的媒體直接用標題「福克斯新聞請罪犯做嘉賓"。瑞典《快報》則做了題為「瑞典顧問在美國電視臺談論瑞典「的新聞,諷刺福克斯電視臺缺乏媒體公正。

套路五 跨出國門 國際傳播

瑞典語是個小語種,只有1千萬人在使用。為了保護本國語言,瑞典主流媒體都在使用母語傳播,很少有外語類內容。這次面對美國大咖,以往淡定的瑞典媒體火力十足,不但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使用英語推送,駁斥川普,還在其網站上少有的使用瑞典語、英語雙語傳播。例如《每日新聞》網站在發表的揭露福克斯電視臺的文章時,左邊是瑞典語,右面就是英語,這是極其少見的。

《晚報》網站上題為「4張圖對比瑞典和美國的犯罪狀況」的報導,都不用瑞典語,直接就是用英文寫。文中引用了大量瑞典外交部提供的數據,擺明就是給美國人看的。

自18日至25日,瑞典媒體已經與川普和美國媒體隔空交火一周了。雙方精彩紛呈,互有勝負。單純從媒體經營看,川普這樣的大嘴政治家對提高媒體發行量和點擊率是大有好處的。在谷歌瑞典語新聞搜索裡,輸入「川普+瑞典」關鍵詞,顯示出有44.9萬條檢索結果,對於只有1千萬人口的瑞典來說,這一新聞的熱度都已經發燙了。

曾經的美瑞關係如膠似漆,2013年歐巴馬訪問瑞典期間與時任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會見。劉仲華攝

(作者劉仲華系人民日報原駐瑞典分社記者,本文由「研究事兒」公號與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原創 | 四面楚歌的川普還能連任嗎?
    去年瑞典的環保小公主就在西方世界掀起一股風潮,最後變成一場鬧劇主要原因還是川普不買帳——小公主在白宮外苦候川普好幾天,結果川普硬是不接見小公主,搞得小公主只能灰溜溜地滾回瑞典。如果拜登上臺就不一樣了,借著小公主掀起的風潮很容易就能拉攏一大票發達國家在環保問題上做文章。
  • 《川普的黑名單》之川普與媒體的撕X史
    總之,「大嘴」川普與媒體之間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有點兒精(xiong)彩(can)。對於川普,《赫芬頓郵報》真的恨得切齒,卻又真的愛得深沉。他們每日的頭版幾乎都給了痛恨的川普,並通過白色背景+黑色or紅色的大字報形式營造衝擊感。他們甚至為川普開設了兩個專欄「HUFFPOST DONALD TRUMP」和「HUFFPOST DONALD TRUMP 2016」,實時更新川普的最新動態。
  • 美國抗議示威持續,民主黨藉機發難,軍方拒絕配合川普
    現在美國很亂,疫情沒有得到控制,又因為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之死而發生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部分城市還引發了騷亂。有人講這個亂歸咎於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是他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敢搶劫,就開槍」等挑釁性言論激怒了遊行的民眾。更是有人認為川普希望美國亂下去,而且還一直在欺騙民眾。
  • 揭秘川普的白宮人生:躺床上吃漢堡,看3臺電視狂罵媒體
    川普告訴你,只要人氣高,只要選民支持我,這個目標輕鬆達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令世界各國群眾一片譁然。川普之前被美國人稱為「大嘴」,因為他每天都有故事,而且時刻在發飆。  川普比較有名的事情就是一直對歐巴馬的出身地問題糾纏不休,認為歐巴馬並非出生於美國,沒有資格當總統。其實川普基本是捕風捉影,沒有啥證據,但這令很多討厭歐巴馬的美國人選擇相信川普的說法。
  • 【毒舌來了】瑞典人怒了美國人坐不住了!川普隨便說一嘴,白宮解釋...
    川普隨便說一嘴,白宮解釋跑斷腿...這次川普又惹翻了瑞典人川普再度就歐洲難民問題信口開河,這次瑞典人民怒了額......又是川普......『瑞典昨晚咋了』?川普的言論抹黑了一整個國家哦川普昨晚在瑞典自導自演了一起恐怖襲擊哦!別聽他胡說,瑞典昨晚啥都沒發生!
  • 川普當選,「高曉松們」為何「如喪考妣」?
    本以為川普當選,塵埃落定,大戲落幕,我等圍觀吃辣條群眾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要散場呢,沒想到又來個勁爆的。看官們要有興趣翻翻之前的《曉松奇談》,您就會發現,川普的當選是對高曉松更狠的一次打臉。就是談美國大選的這期,在還沒得知川普當選的時候,高先生還興高採烈的描繪,如果川普當選,一定會進到白宮辦公室撒上一泡尿,然後再像小丑一樣被各種官僚(也就是精英們)進行教訓。這臉打的也太狠了!怎麼辦?兩臉相權取其輕。高先生選擇了一個自認為打的比較輕的迎了上去,對打得重的進行了掙扎:不是我判斷錯了,而是你們太傻逼,民粹上去了你知道嗎?精英們都很受傷你知道嗎?美國要撕裂了你知道嗎?
  • 川普剛說完這句話,美國人就幫他把flag立起來了...
    昨天,我們報導了美國總統川普對維吉尼亞騷亂的表態:川普一句話,美媒炸了!大佬不幹了!兩黨都出來罵他了!川普在15日的記者會上,將左翼抗議者和極右翼團體各打五十大板,稱:雙方都有責任。因為這場騷亂的導火索,是維吉尼亞州政府決定拆除位於夏洛茨維爾市一座羅伯特·李將軍(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蓄奴州統帥)的雕像。
  • 佛州州長不承認拜登為當選總統,州長候選人呼籲川普頒布戒嚴令
    事實上,四年來有些人一直不接受川普,川普的支持者真感覺是太挫敗了。承認拜登為當選總統的州長和參眾議員都應該接受調查。所以非常感謝川普總統有毅力,拒絕讓步。川普總統應該按照弗林(Michael Flynn)將軍的建議宣布戒嚴令。」蔡斯還列舉了維吉尼亞州民主黨人的一系列非法行為,他們為了贏得選舉,打著病毒疫情的幌子,利用郵寄投票作弊。
  • 川普為什麼被叫川普?川普是什麼意思?
    外省人認為的川普,也就是廣義的上川普意思大致和前面說的差不多,就是「帶有四川話的口音的普通話」但是川普在我們那裡有另外一層意思,多數是用來一些搞笑的場合,是指「故意將四川方言發音夾在普通話裡一起說」。
  • 為什麼把川普叫川普 川建國川普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川普為什麼叫川普,難道川普這個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最近還有很多網友都在問川建國川普是什麼梗?是什麼意思?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很好奇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川普為什麼叫川普?川普的英文全名為:Donald John Trump。Trump的音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床鋪,為了符合人名的叫法,我們就將Trump音譯為川普。
  • 川普讓我笑彎腰,我為川普獻大招
    川普真這樣想,那他真是圖不樣圖森破了。當然也很難想像,川普會坐等12月14日,毫無懸念地被判個三震出局。然後等著瞌睡喬上門,問他要白宮主臥防盜門的鑰匙,然後灰溜溜走人?這完全不符川普的人設麼,也不是他的STYLE。畢竟,川普擅長的是乖張,豈能乖而不張。這個世界上,能讓川普束手待擒的人還沒生出來呢,川普一定要逃出生天。
  • 原創 | 川普劍走偏鋒
    就是擴大出口,這是川普做增量財富最大的一根稻草。川普上臺之後,懟天懟地懟空氣,對著幾十個國家威脅要加徵關稅,其實目的就是一個:擴大美國商品的出口。但是真正實施這個策略時,川普卻發現幾乎是處處不順。6  川普劍走偏鋒當全世界都屏住呼吸,等待川普怎麼應對中國的強硬反擊時,川普卻突然調轉了炮口向兩個圍觀的吃瓜群眾開火了。
  • 川普:我們很快學會「勇氣」一詞,拯救美國
    川普寫道。「如果有人在選舉中作弊——民主黨確實作弊了——為什麼不立即推翻選舉結果?一個國家怎麼能這樣管理呢?」川普質疑說。川普5日攜第一夫人梅拉尼婭赴喬治亞州,為兩位共和黨參議員連任助陣。他在現場引述了一串統計數據:從沒有一位在位總統連任時增加了選票而敗選,川普2020年比2016年增加了1,100萬票;黨內初選若能贏得75%的候選人從未敗選過,川普贏得黨內94%的初選投票;沒有人贏了佛州和俄亥俄州卻輸了大選,川普均拿下這兩州;2020年參院選舉共和黨仍保持多數,眾議院更是1席沒丟、反增加13席。
  • 川普鄭重聲明:2020大選被操縱 事實是我贏了
    (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大選存在「大規模欺詐」,選舉被非法操縱。總統還表示,他將前往喬治亞州參加集會,為兩名共和黨參議員尋求連任助選。 周四是美國的感恩節,川普和美國駐外軍事領導人通話後,在白宮召開記者會。
  • 黴黴再撕川普:拆郵箱,搞郵局,無數選票送不到,川普這簡直是在公然作弊!
    DeJoy是川普的支持者,曾經給川普和其他幾個共和黨人捐過270萬美元。好吧,國家機構缺錢,那麼政府給錢就可以了。但問題是,川普也不給錢啊,他就讓郵政局乾耗著。聽上去倒是挺冠冕堂皇,但在周四的記者會上,川普又直白地承認,他就是不想讓人們正常投票。
  • 川普為什麼又被稱川普?
    川普經典點讚表情我們看頭條的朋友們都知道,現在部分網友已經把川普稱為川普,那麼這個川普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說有什麼含義呢?川普經典指人表情尤其是近期黑人事件席捲,種族歧視再現,川普被越來越人的人稱為川普,現在小編就來解讀川普的意思首先,川普的英文全名為:Donald
  • 黴黴再撕川普:拆郵箱,搞郵局,無數選票送不到,川普這簡直是在公然...
    是Louis DeJoy,川普在5月份任命的新郵政局局長。DeJoy是川普的支持者,曾經給川普和其他幾個共和黨人捐過270萬美元。在上任之前,他沒有在美國郵政局系統裡給工作過一天。僅有的經驗,是他在另一家物流公司當過董事會成員。不過,這層關係更多是負面的,因為他與就職的郵政局之間有利益衝突。
  • 華盛頓郵報評論 I 歷史將如何評价川普?
    如果這發生了,那後人又將如何評价川普呢? 原標題:《歷史將如何評价川普?》 那麼,歷史會怎樣評价川普總統? 我不是問100年後的歷史學家會認為川普是好總統還是壞總統。關於這個的書已經很接近了,我希望它會保持不變,並且不會被修改。 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是,這些歷史學家將如何利用距離的優勢來解釋川普的崛起以及川普的崛起預示著什麼。
  • 川普被直升機送醫住院 出現發燒等症狀 對自己的感染感到越來越恐慌
    此前,白宮醫生稱,川普出現了包括疲倦在內的輕度症狀。,川普的兒女緊急上線為父親打Call。當地時間10月1日晚,川普貼身女助手確診後數小時,川普本人和妻子梅拉尼婭雙雙查出新冠陽性。CNN警告,川普的確診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國家危機。
  • 烏拉,川普大總統!
    ·川普,帶著他那美麗的妻子與其他穿著優雅的家人們一起,從曼哈頓中城希爾頓酒店宴會廳的二層露臺上,朝著下面舞池中熱烈歡呼的人群緩步走下來。川普總統走下樓梯之後,在樓梯處略微停了一下,用他標誌性的慢動作微微轉向人群,略帶微笑地向他們鼓了兩下掌,隨後便領著他的家人,朝著舞臺中央講臺另一側等候著的副總統佩斯一家走去。這短短的不足10米的舞臺,川普總統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分鐘。「這是我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