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欣欣向榮的向日葵花開得正豔。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照亮所有黑暗;如果你是一隻蜜蜂,就釀造一份甜蜜。陽光是這樣的美好,葵花是這樣的鮮豔,小蜜蜂興高採烈,嗡嗡嗡地飛著。只見它不停地從一朵花飛向另一朵花,一會兒把頭伸進花裡,拼命地吸著糖汁,一會兒用嘴在花裡舔來舔去,然後用它的六隻腳在花蕊刷刷刷。
一看見向日葵就想起了梵谷,這位世界著名的畫家,為向日葵的品質所深深感動,對向日葵充滿了熾熱的愛,他去世前,曾囑咐提奧在墓地周圍種滿了向日葵。難怪他的傳世名畫《向日葵》,散發著那樣永恆的藝術氣息,讓人們久久為之感嘆。《向日葵》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所繪製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製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分別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英國倫敦國家畫廊、日本東京興亜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美國費城美術館。
梵谷通過該系列作品向世人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並且展示出了他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該系列作品也傳遞著這麼一個信息:懷著感激之心對待家人,懷著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懷著坦誠之心對待朋友,懷著赤誠之心對待工作,懷著感恩之心對待生活,懷著一顆欣賞之心享受藝術,宛若眼前那燦若花開的向日葵。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向日葵會始終圍繞太陽轉動,不管太陽在哪個方向它都會一路追隨。代表著內心堅定的信念,要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寓意著我們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它的花語是太陽,愛慕和沉默的愛,若是異性相送,代表對你的愛慕之心。
向日葵永遠微笑著,代表那些樂觀面對一切的人,不怕任何困難,做事坦蕩。它不像玫瑰那樣嬌豔多姿,也不似百合芳香迷人,但它始終意志堅定。
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 annuusL.),為木蘭綱、菊目、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莖直立,圓形多稜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釐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
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管狀花,棕色或紫色,能結實。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稱葵花籽。
原產南美洲,馴化種由西班牙人於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北美洲。中國均有栽培。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後做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於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關於向日葵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其中流傳甚廣的有兩種。
其一,傳說克麗泰是一位水澤仙女。一天,她在樹林裡遇見了正在狩獵的太陽神阿波羅,她深深為這位俊美的神所著迷,瘋狂地愛上了他。可是,阿波羅連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麗泰熱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羅能對她說說話,但她卻再也沒有遇見過他。於是她只能每天注視著天空,看著阿波羅駕著金碧輝煌的日車划過天空。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阿波羅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這樣呆坐著,頭髮散亂,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陽。後來,眾神憐憫她,把她變成一大朵金黃色的向日葵。她的臉兒變成了花盤,永遠向著太陽,每日追隨他——阿波羅,向他訴說她永遠不變的戀情和愛慕。因此,向日葵的花語就是——沉默的愛。
其二,曾有一個悽美的希臘神話傳說。克呂提厄(Clytie)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太陽神赫利俄斯(Helius)的情人,但後來赫利俄斯又愛上波斯(Persia)公主琉科託厄(Leucothoe)。妒火中燒的克呂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Orchamus)告發了琉科託厄與赫利俄斯的關係。俄耳卡摩斯下令將不貞的女兒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後,徹底斷絕了與克呂提厄的來往。痴情的克呂提厄一連數天不吃不喝,凝望著赫利俄斯駕駛太陽車東升西落,日漸憔悴,最終化為一株向陽花(向日葵)。
更喜歡其二傳說,克呂提厄她敢愛敢恨、堅定、執著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不像其一傳說克麗泰默默守望著自己的愛人離去。
向日葵一直是追尋陽光的象徵。可你知道為什麼向日葵的花總是朝向太陽?為何向日葵喜歡隨著陽光起舞?
植物生長素假設
有觀點認為向日葵的根莖部含有一種「植物生長素」,它具有兩個特點:避光、刺激細胞生長。向日葵頸部的生長素一見到陽光,就會跑到背光的側面去躲避起來,促使背面生長加快,向陽面生長得較慢,導致花盤隨著移動。
熱力影響假設
科學家用火盆代替了太陽,把火光遮擋起來。結果向日葵不分白晝,隨著火盆轉動。於是他們認為,是因為陽光中的熱度把向日葵花盤中的管狀小花曬熱,基部的纖維發生收縮,導致花盤轉換方向來接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