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露露 文 記者 山擎天 圖
家住鄭州市的楊大爺患糖尿病十餘年,今年開始,他出現了雙下肢麻、涼、疼的症狀。因症狀較輕,他便沒放在心上,以為是去年冬天氣溫低,受寒所導致。直到兩個多月前,楊大爺在晚飯後散步時,左腳背被蚊蟲叮咬後不小心將腳背撓破,一周後,楊大爺的左腳腳背出現紅腫,傷口不僅沒有好轉,還出現了潰爛,便趕緊到醫院治療。檢查後,醫生發現楊大爺傷口難以癒合竟是高血糖惹的禍。
1
傷口「泡」在糖裡易感染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青菊介紹,相對於正常人來說,糖尿病患者皮膚破損後癒合較為困難,特別是血糖水平較高時,傷口極易引發感染,難以癒合。
糖尿病患者出現皮膚破損時,若處於高血糖狀態,機體消滅有害菌的能力下降,容易引發傷口感染,若處理不及時,感染還可能擴大到周圍組織,使創傷面積增大、傷口癒合困難。
若破損發生在患者下肢,易引發壞疽,患者下肢中的小動脈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狹窄引起缺血,血循環不暢,再好的藥物也難以到達傷口,幫助消炎。同時,細胞外滲透壓升高,導致水分從細胞內滲出,葡萄糖從尿中排出,形成滲透性利尿,通過尿液排出過多的水分和電解質,這樣細胞內、外都可能發生脫水,影響傷口處皮膚癒合。
另外,部分糖尿病患者往往還會伴有神經損傷,當傷口再次破損時,不易被察覺,新傷加舊傷,也會影響傷口的癒合時間。
2
4個方法夏季遠離皮膚破損
李青菊講道,人們在生活中避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若糖尿病患者傷口較小,可用生理鹽水衝洗皮膚破損處,每天定時換藥,也可適量外用胰島素,促進肉芽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夏季蚊蟲多,如被蚊蟲叮咬,千萬不要撓破。
夏季到來,人們穿得越來越少,出現皮膚外傷的概率隨之增大。那麼,夏季如何減少皮膚破損?李青菊提出以下建議:
1.避免使用竹涼蓆糖尿病患者應選擇質地柔軟的亞麻涼蓆或草涼蓆,儘量避免使用質地較硬的竹涼蓆,以免刮傷皮膚。
2.保持足部清潔糖尿病患者每次洗腳後要及時用純棉毛巾輕輕擦乾,保持腳趾間的乾燥。修剪趾甲時注意不宜剪得太短,以免損傷皮膚,引起感染。
3.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質量好、舒適、包裹性強且透氣良好的鞋襪,養成每日換襪子的習慣每次外出回家,應及時檢查足部,以免發生皮膚破損而未察覺。
4.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的正常穩定是傷口癒合的關鍵。
患者應注意調整飲食、積極進行規律運動、按時吃藥,養成日常在家進行血糖監測的習慣,及時記錄血糖變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