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2020-12-08 楊哥說歷史

201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央視一套播出,吸引了大批文化愛好者的觀看。觀看過程中,許多網友哭笑不得地發現,有些明明覺得自己會寫的字兒,怎麼提筆就忘了呢。

其實,不僅提筆忘字在當下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很多書寫非常簡單的漢字,你在看到時可能也會驚呼:「這居然也是字?!」今天要介紹的5個生僻的漢字,都只有一筆,專家卻說認識這些字的人鳳毛麟角。

一、「丶」字

「丶」字乍一看是不是像我們熟識的標點符號頓號,其實在古代,它也是被古人用作讀書斷句,作用和今天無異。它的讀音是「zhǔ」,《六書正譌》裡解釋它同「主」,是主的異體字寫法,與之對應,在《說文》中有言:「鐙中火主也。」意思就是,燈中最主要的就是火。此外,《康熙字典》裡還提到「丶」可以用作姓氏,但並不常見。

二、「丨」字

「丨」看起來是不是很像一根豎著的火柴棍,在它的解釋中也確有「豎」的意思,而且與「豎」同音。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字還有三種不同的讀音,作為姓氏時,它讀作yī。

而另外兩種讀法和書寫有關,從上往下寫讀作gǔn,意為上下相通;反之讀作tuì,意為引而下行。《說文》裡記載: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席。

三、「亅」字

喜歡釣魚的朋友一定會覺得這個字像個彎彎的魚鉤,《說文·亅部》中解釋道,亅就是魚鉤上的倒須鉤,由此可見這是個象形字。如今我們一般不再單獨使用這個字,而是把它當作部首來使用。

四、「乚」字

「乚」同「毫」,意為十絲,是個度量單位。《改並四聲篇海》引《俗字背篇》:「乚,十絲也。俗用字。」在古代,「乚」還與「乙」通假,《張槐生墓誌》中就是這麼使用的。但不知什麼原因,這個字在《說文》和《康熙字典》中都沒有收錄進去。

五、「〇」字

今天我們用到「〇」這個字多半是當做數學中的數字符號0,事實上它還有一個浪漫的含義,就是指代星星。傳說這個字由武則天創造,《集韻·青韻》有記載:「曐」,或省作「星」,唐武后作「〇」。

很多人質疑「〇」到底算不算漢字,畢竟用作計數的話,印度文獻《吠陀》中更早有關於0的記載。而我們每個人都使用過的《新華字典》給了我們答案,在字典中明確有關於這個字的解釋,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正規的漢字。

我們都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在漢字的發展上就有了很好的體現。6000多年以來,漢字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的轉變,它的變化也是每個朝代不同審美和文化差異的縮影。最新統計信息表示,目前漢字總數已經超過9萬,而我們常用的不過三四千字而已。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生僻」的4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就說一些複雜字體,我們見了都不認識。比如說饕餮、檮杌、狖軛鼯軒亦顛隕等等。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我國最生僻的4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第1個漢字是:「亅」這個字橫看豎看就是個筆畫,如果它真的是個字的話,那真的太抽象了。真的很好奇,這個長得像鉤子的字到底念什麼呢?按照象形文字的造字方法,這個下面有個鉤子的意思應該就是鉤子或者魚鉤吧。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網友:全認識的都是天才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咱漢語的記錄符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總數約10萬個,其中包含大量異體字和罕用字。
  • 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漢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在五千年的滄桑歷史當中,漢字雖然經過了無數次改進,但是漢字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中國的漢字不僅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影響,更是影響了中國附近很多個不同的語言和文字。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網友:我一個都不認識
    說到漢字確實是一件值得令每個中國人驕傲的事情,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 迄今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於此同時漢字也是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對亞洲的影響可謂是十分的深遠了,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文字中都有漢字的影子。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但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怎麼讀
    漢字千千萬,筆畫差距大。有些漢字只有簡單幾筆,有些漢字寫一遍就讓人懷疑人生。在漢字裡有這樣一種類別叫做「獨體字」,獨體字就是指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法拆分開來。
  • 神奇的4個漢字,都只有一筆,卻難住了90%的人
    漢字是一種圖像文字,相對密碼文字來說,漢字很好地利用了二維性,可以承載更多信息。說到我們的中國文化,我相信可以算得上這個世界上最悠久的。我們的歷史從未被打斷過,它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的祖先會留下很多字體,我們不是太了解,即使這個詞特別簡單,只有一筆,我們甚至可能從來沒見過。接下來,筆者將帶你看看祖先留下神奇的4個字,都只有一筆,你認識其中幾個?第一個漢字是丨你覺得這個是數字1嗎?其實這不是一個數字。他是一個真正的漢字,讀音為shù或gǔn。
  • 中國最簡單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能讀出1個就很了不起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數量也很龐大,《新華字典》收錄漢字超過1.1萬個,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全部的漢字了,其實不然,據相關統計,漢字總數超9.1萬個,而我們生活中的常用字不到3000個,所以很多漢字我們認不出來,甚至不認為它們是漢字。
  • 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每個都只有一筆,網友:認識一個都不錯了
    毫無疑問,中國漢字無疑是這個世界傳承下來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雖然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漢字更悠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及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但這兩種文字都隨兩大文明的衰落出現過斷代的情況,如今想要認全猶如天方夜譚。唯獨華夏5000年的輝煌文明裡,中國漢字從未出現過斷代和失傳的情況,一直變化發展到今天。
  • 中國漢字文化「生僻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認識20個,就是大神了
    導語:中國漢字文化「生僻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認識20個,就是大神了。最近流行這樣一首歌曲,「生僻字」這首歌主要傳承了中國漢字文化,五千年的文化落筆成畫,一批一捺都是一個故事。中國漢字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同樣的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蘊意,更有多音字,有著不同的讀法,除了一些常用漢字,還有這一些「生僻字」在生活中基本上連看都看不到,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生僻字。要是你可以認識20個,小編就承認你是大神了。
  • 小測試:這些日語漢字詞彙你認識幾個?
    小測試:這些日語漢字詞彙你認識幾個?本文總結了一些生僻的日語漢字詞彙,看看你能認識幾個。 眾所周知,日語有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三種書寫形式,其中,完全由漢字組成的詞彙不在少數。筆畫多、書寫困難、讀音複雜等等,漢字對日語初學者來說是一大難題。不過,這似乎難不倒中國學生。
  • 24個漢字組成的一個字,幾乎沒人認識,認得出的肯定是文化人!
    其實單是這世間所有的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不信的話就來看一下下面這幾張書法。一、漢字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一個字在同一段話中可以多達幾十種含義,而且這還不包括各個地區的方言使用。有的人認為自己看過學習過非常多的東西,就覺得自己非常的有文化了,但其實光是漢字,就沒有人認全過。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我國筆畫最少的4個字,每個都只有短短一筆,很多人一眼就認錯了
    ,我國於上世紀30年代後也確實推廣過「拉丁化新文字」,20年過去,學者們又發現廢棄漢字並不現實,最終則是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漢字得以保留。 漢字發展至今其實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漢字便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而一個漢字的背後也必有一段屬於它的歷史,以及其藝術性。而我國首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則是成書於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
  • 「原創」海豐阿東:舊瓶裝新酒,生僻漢字換新顏
    「原創」海豐阿東:舊瓶裝新酒,生僻漢字換新顏平常我們用到的許多漢字。如果,把他們合成一個新的漢字的話,比如說把一個漢字,重複三遍,合成一個新的漢字的話,你還會認識這個漢字嗎?我想你可能不一定會認識的。因為這些合成的漢字,都非常有趣,因為不常用,或者是極為生僻。所以你可能一認識,更不要說能知道這個漢字的意思了。你不相信,我下面舉幾個例子?我們先用五行舉例:「金木水火土」,來,開始。三個金合在一起,是個鑫,讀「心」我想這個,許多人都知道的,不稀奇。三個木合在一起,是森林的森。
  • 中國最生僻的5個字,雖簡單但很多人張口就讀錯,你可能也讀錯過
    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數量在10萬左右,其中91251個被收錄進了電腦漢字字庫,這世界上恐怕還沒有一個人能把它們全部掌握下來。
  • 史上最難認的18個漢字,大部分人可能1個都不認識
    關注V公號「新東方在線」回復關鍵詞「有聲書」領取豪華大禮包:影響人生的【100部名著有聲書】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漢字算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漢字之美,美在深邃。但很多漢字對我們而言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今天新妹整理了中國最難認的18個漢字,一起來看看你認識幾個吧!
  • 你還認得幾個「生僻」漢字?
    「對於學過一些古文的人來說,『葳蕤』的確不算陌生,並且這個詞對豐富現代漢語的表達也確有獨到之處。」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辭書編輯室主任餘桂林說,「不過,節目中有些字詞確實太過生僻,今天是否還有使用價值有待商榷。」  的確,節目現場,「葳蕤」一詞的成人體驗團聽寫正確率為6%,而更多的詞,比如僰(bó)人懸棺、唼(shà)喋(zhá)、觳(hú)觫(sù)等,現場聽寫正確率均為零。
  • 中國最簡單的4個生僻字,只有一筆,網友:能認出2個就不錯了
    中國的漢字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斷層的文字。漢字的具體數量是沒有準確數字的,估計大約有十萬個,不過人們日常使用的只有幾千個。歷史上漢字曾出現過一批二簡字,不過現已廢除,只有少量在社會上流行。學習漢字和使用漢字需要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的話,恐怕外國人會哭爹喊娘,世界上也沒有人願意使用這樣的文字。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而明代《姓鐫》當中,收錄的單字姓氏和雙字複姓數目為三千六百二十五個。1996年,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姓氏淵源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調查並完成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古今各民族的姓氏為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九個。除此之外,還有異體字三千多個。但目前在涵蓋全國範圍內,最常用的姓氏數目大約為四千個。也就是說,有許多姓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亡。其中,有一個姓氏儘管只有寥寥三筆,但卻非常罕見。
  • 小學生寫名字需要5分鐘?這3個字90%以上的人不認識,父母太有才
    這3個字90%以上的人不認識,父母太有才大家好,我是生活有妙處,我又來和大家分享了,今天要講的是關於一個小學生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寫名字就花了5分鐘的事,而且這3個字90%以上的人基本上都不認識,小編只想說這個小學生的父母實在是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