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數量也很龐大,《新華字典》收錄漢字超過1.1萬個,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全部的漢字了,其實不然,據相關統計,漢字總數超9.1萬個,而我們生活中的常用字不到3000個,所以很多漢字我們認不出來,甚至不認為它們是漢字。
比如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五個漢字,都只有一筆,看著面熟,但要能讀出一個來,就很了不起了。
「丶」字
「丶」,這不是個筆畫「點」嗎?是的,但同時它也是個漢字,跟「主」或「注」一個意思,其實就是這兩個字的簡寫,讀音就是「zhǔ」,您讀對了嗎?
「丶」也是標點符號中的頓號,這個起源就很早了,古人讀書時就經常畫一個「丶」提示斷句。
此外還有更神奇的,「丶」居然是一個姓氏,籤起名來倒省事了。
「丨」字
「丨」,這不就是個筆畫「豎」嗎?沒錯,但這也是個漢字,還是個多音字,可以發4種音。
讀「shù」,就是「豎」,意思跟「火柴棍」差不多。
讀「yī」,是一種姓氏。
從下往上寫,讀「tuì」。
從上往下寫,讀「gǔn」。有意思的是,「丨」現在也成了網絡用語,以後要是網友給你發個「丨」,代表對方希望你「哪兒涼快呆哪兒去」,明白了嗎?
「亅」字
好嘛,「豎鉤」也來了。
亅也是個象形字,很像鉤子對吧?但亅是專指某種鉤子,即魚鉤上的倒須鉤,《說文》特別說明「鉤逆者謂之亅」。另外,亅的讀音跟鉤不一樣,它讀 「jué」。
「乚」字
筆畫中的「豎彎鉤」,作為漢字有兩種用法:
一種是同「乙」字。
另一種是古代計量單位,同「毫」。《孫子算經》記載:「蠶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乚,十乚為一釐……」,也就等於現在的「毫米」,讀「háo」。
「〇」字
如果前面四個你都不會讀,那現在機會來了。這個字讀「líng」當然是沒錯的,但也只對了一半。
〇讀「líng」的時候,就是數字「0」的漢字寫法。同時,〇也是一個極其罕見的姓氏。
此外,「〇」還讀作「xīng」,同「星」字,在古代也寫作「曐」,是武則天造的字,後來簡化了,就成了「〇」。
怎麼樣,這幾個漢字你能讀出來幾個?其實讀不出來也沒關係,這些漢字平常我們不容易接觸到,實用性不強,只是作為一種文化稍加了解,對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有點體會,就很好了。
您還知道哪些稀奇古怪的漢字?歡迎分享!
參考資料:《說文》《康熙字典》
延伸閱讀:一個常用漢字,2個、3個、4個它組合起來都是字,請問什麼字?